言情文学 www.yqwx.net,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张家口之战结束之后,旅蒙贸易很快就恢复了。
大漠上再次响起了骆驼的驼铃声,骆驼客走起了老路,却见不到老人。
晋商这几年日子不好过,这二十多年来有一大半时间贸易断绝,先是乾隆禁止对俄国贸易长达八年,恢复没几年大周就兴兵了。晋商遇到的朝廷逼索却一点没少,对俄国的贸易断绝,在蒙古的债务收不回来,许多家晋商破产。
这次大周朝廷张榜宣布重开贸易,不禁商铺,不禁人员,不禁货物,但凡去朝廷申领了执照的,都可以去贸易。很多晋商家族重起炉灶,有的是带着货上路的,也有的是空手上路的,想看一看能不能把蒙古人欠的债收一部分。
可物是人非,蒙古人比他们还惨。
蒙古人已经失去了游动的本性,被政策和文化封禁在一块块盟旗领地中,蒙古高原上的天气无常,过去来了天灾,他们可以迁徙,可满清一朝不让他们迁徙,朝廷也不是不管,会发给救济。庙里的佛爷慈悲为怀,如果不是官老爷们发救济,就是这些佛爷发救济。所以大家没人愿意离开寺庙周围,没人敢离开寺庙周围。
这几年大清突然倒了,没人救济了,天灾却没有忘,还是时常光顾。死人很多,佛爷们只能念经超度,无钱救济。
大灾后又接连打了几仗,外藩蒙古的好男儿大多跟了大清,内属蒙古的好男儿大半投了大周,双方厮杀了一阵后,死人又不知凡几。
晋商们转了一圈,发现别说收债,二十年时间,让他们认识的大多数人都不见了。老人死了,年轻的少年们还没长大,长大的男人们跑去了战场,唯有女人守着毡房。
一个曾经无比强悍的民族,滑落到如此境地,甚是可悲,更可悲的是,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当年多么强盛,他们自己不会记述自己的历史,总是习惯了让草原上的英雄悲歌随大风而去。
一东一西,一个大清,一个俄国,如两根铁柱,彻底限制了欧亚草原上的游牧集团,两大帝国的崛起,草原文明的没落,一消一长,都有定数。
现在大清没了,又起来一个大周,俄国还是那个俄国,在买卖城的那一边等着中国商人的到来,眼看货物,以物易物。中国商人以次充好,俄国商人狗尾续貂,都试图欺骗对方,谋取暴利。
大周跟俄国的交涉一直在进行,俄国人终于退出了伊犁,撤走了他们的所有军事顾问,伊犁的大清残部被彻底抛弃了。
大周的大军已经去了伊犁,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传来大清皇帝逃跑的消息。
草原上的风总是带来各种消息,商人们只关心那些对他们有用的,听说东北放垦了,关内好些农民去垦荒,或许往东北运农具是一个好生意。
草原上的风还吹响了佛爷的经幡,佛爷们一如既往的富态,原来真正让他们有钱的,并不是大清朝廷,朝廷的赏赐跟穷苦牧民们涓滴成河的供奉相比,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佛爷恳求晋商把货赊给牧民,说朝廷就要来抚民了,不管谁做了中原的皇帝,总是要来和亲的,总是要发赏赐的,佛陀和菩萨们在保佑着草原人呢。
是啊,人总得会下去,买卖总得做下去。
晋商的骆驼远离了佛爷的经幡,迎着风沙来到了恰克图。
俄国人总是很热情,带着一醉的酒气,拉着认识不认识的晋商,口里喊着老朋友老朋友,带他们去看自己的货,他们的货总是老三样,貂皮、狐皮、水獭皮,晋商的货物也基本上是老三样,棉布、茶叶和大黄。
双方业务已经很熟练了,晋商一定要注意俄国商人是不是把铅缝到毛皮兽的爪子上,或者用曼加泽亚的兔子暗中替换白狐,将带条狐尾的兔子顶替狐狸出售等等。俄国人要主意的是,茶叶是不是掺假了,大黄是不是够干燥,至于棉布一般问题不大。
因为晋商采购的棉布价格低廉,大多都是南京布,这种价廉量大的畅销品,相对于昂贵的运费来说,一旦遭遇退货只能烧掉,所以在原产地都是经过挑选的,一般来说质量有保证,也因为这种原因,很长时间在中俄两国都限制白银贸易的情况下,南京布成为了双方用来衡量价格的等价物。
不一样的是,晋商这次来发现,朝廷放开了白银禁令,允许白银在口岸自由流通,但大家还没习惯携带现金银,路上也不太安全,所以哪怕知道禁令解除,这一趟贸易中,也很少人带来现银,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初开贸易,他们都是来探路的,而不是真正开始做买卖的。
晋商们发现了一个新的情况,茶叶在这里竟然卖脱销了,以前晋商最大的经营业务,其实并不是茶叶,而是纺织品,以南京布为主,经常占到百分之六十以上;俄国人经营的最大货物是毛皮,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茶叶相比只有不到一成的份额,可这次晋商大商号们按照老规矩运输茶叶,结果却脱销了,脱销意味着涨价,意味着厚利。所有商人都记住了这个信息,准备来年加入到茶叶贸易中来。
贸易的恢复,中国政府的施压,俄国从伊犁撤走了军事顾问。
但这真的是主要原因吗。
真正的原因是,俄国跟英国和解,正式加入反法同盟,俄国将用兵的方向放在了西方。
... -->>
张家口之战结束之后,旅蒙贸易很快就恢复了。
大漠上再次响起了骆驼的驼铃声,骆驼客走起了老路,却见不到老人。
晋商这几年日子不好过,这二十多年来有一大半时间贸易断绝,先是乾隆禁止对俄国贸易长达八年,恢复没几年大周就兴兵了。晋商遇到的朝廷逼索却一点没少,对俄国的贸易断绝,在蒙古的债务收不回来,许多家晋商破产。
这次大周朝廷张榜宣布重开贸易,不禁商铺,不禁人员,不禁货物,但凡去朝廷申领了执照的,都可以去贸易。很多晋商家族重起炉灶,有的是带着货上路的,也有的是空手上路的,想看一看能不能把蒙古人欠的债收一部分。
可物是人非,蒙古人比他们还惨。
蒙古人已经失去了游动的本性,被政策和文化封禁在一块块盟旗领地中,蒙古高原上的天气无常,过去来了天灾,他们可以迁徙,可满清一朝不让他们迁徙,朝廷也不是不管,会发给救济。庙里的佛爷慈悲为怀,如果不是官老爷们发救济,就是这些佛爷发救济。所以大家没人愿意离开寺庙周围,没人敢离开寺庙周围。
这几年大清突然倒了,没人救济了,天灾却没有忘,还是时常光顾。死人很多,佛爷们只能念经超度,无钱救济。
大灾后又接连打了几仗,外藩蒙古的好男儿大多跟了大清,内属蒙古的好男儿大半投了大周,双方厮杀了一阵后,死人又不知凡几。
晋商们转了一圈,发现别说收债,二十年时间,让他们认识的大多数人都不见了。老人死了,年轻的少年们还没长大,长大的男人们跑去了战场,唯有女人守着毡房。
一个曾经无比强悍的民族,滑落到如此境地,甚是可悲,更可悲的是,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当年多么强盛,他们自己不会记述自己的历史,总是习惯了让草原上的英雄悲歌随大风而去。
一东一西,一个大清,一个俄国,如两根铁柱,彻底限制了欧亚草原上的游牧集团,两大帝国的崛起,草原文明的没落,一消一长,都有定数。
现在大清没了,又起来一个大周,俄国还是那个俄国,在买卖城的那一边等着中国商人的到来,眼看货物,以物易物。中国商人以次充好,俄国商人狗尾续貂,都试图欺骗对方,谋取暴利。
大周跟俄国的交涉一直在进行,俄国人终于退出了伊犁,撤走了他们的所有军事顾问,伊犁的大清残部被彻底抛弃了。
大周的大军已经去了伊犁,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传来大清皇帝逃跑的消息。
草原上的风总是带来各种消息,商人们只关心那些对他们有用的,听说东北放垦了,关内好些农民去垦荒,或许往东北运农具是一个好生意。
草原上的风还吹响了佛爷的经幡,佛爷们一如既往的富态,原来真正让他们有钱的,并不是大清朝廷,朝廷的赏赐跟穷苦牧民们涓滴成河的供奉相比,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佛爷恳求晋商把货赊给牧民,说朝廷就要来抚民了,不管谁做了中原的皇帝,总是要来和亲的,总是要发赏赐的,佛陀和菩萨们在保佑着草原人呢。
是啊,人总得会下去,买卖总得做下去。
晋商的骆驼远离了佛爷的经幡,迎着风沙来到了恰克图。
俄国人总是很热情,带着一醉的酒气,拉着认识不认识的晋商,口里喊着老朋友老朋友,带他们去看自己的货,他们的货总是老三样,貂皮、狐皮、水獭皮,晋商的货物也基本上是老三样,棉布、茶叶和大黄。
双方业务已经很熟练了,晋商一定要注意俄国商人是不是把铅缝到毛皮兽的爪子上,或者用曼加泽亚的兔子暗中替换白狐,将带条狐尾的兔子顶替狐狸出售等等。俄国人要主意的是,茶叶是不是掺假了,大黄是不是够干燥,至于棉布一般问题不大。
因为晋商采购的棉布价格低廉,大多都是南京布,这种价廉量大的畅销品,相对于昂贵的运费来说,一旦遭遇退货只能烧掉,所以在原产地都是经过挑选的,一般来说质量有保证,也因为这种原因,很长时间在中俄两国都限制白银贸易的情况下,南京布成为了双方用来衡量价格的等价物。
不一样的是,晋商这次来发现,朝廷放开了白银禁令,允许白银在口岸自由流通,但大家还没习惯携带现金银,路上也不太安全,所以哪怕知道禁令解除,这一趟贸易中,也很少人带来现银,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初开贸易,他们都是来探路的,而不是真正开始做买卖的。
晋商们发现了一个新的情况,茶叶在这里竟然卖脱销了,以前晋商最大的经营业务,其实并不是茶叶,而是纺织品,以南京布为主,经常占到百分之六十以上;俄国人经营的最大货物是毛皮,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茶叶相比只有不到一成的份额,可这次晋商大商号们按照老规矩运输茶叶,结果却脱销了,脱销意味着涨价,意味着厚利。所有商人都记住了这个信息,准备来年加入到茶叶贸易中来。
贸易的恢复,中国政府的施压,俄国从伊犁撤走了军事顾问。
但这真的是主要原因吗。
真正的原因是,俄国跟英国和解,正式加入反法同盟,俄国将用兵的方向放在了西方。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