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果是没有统一以前的小国普鲁士,也许就屈服了,但现在是已经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一个民族心态膨胀到无以复加的大帝国,屈服于英国,不但君主的尊严受到羞辱,民众也不会支持,愤怒的民众会做出什么,谁也无法保证。
总之在英国宣布调回舰队的时候,德国民众就已经开始行游。
得到中国的保证,并且两国紧急拟定了一份同盟条约,同样是短期同盟,规定,一旦德国遭遇第三国攻击的情况下,中国将站在德国一方,用自己的全部陆海军力量战斗;中国在遭遇任何第三国攻击的情况下,德国负有同样的义务。同盟时限为三个月。
条约紧急签订,由于来不及换约,因此在德国通牒时限结束之前,都不可能公开宣布。
而法国会做出什么选择呢?
法国总统玛利·埃德米·帕特里斯·莫里斯·德·麦克马洪本就是一个军人总统,对德复仇是他最大的愿望,他在公开场合也从不掩饰他的态度,那就是要对德国复仇,收回被德国夺走的国土。
从麦克马洪个人来讲,他不惧怕打这一仗,尽管他也觉得,在没有英国保证的情况下,开战风险很大。可是他无法做出屈服的决定,他的内阁中一半人表示撤军他们会辞职,另一半人则表示不撤军他们会辞职。议会中也争吵不休,中产阶级出身的代表们支持开战,工人阶级主张和平,民族主义者强烈要求开战,和平主义者强烈要求和平。舆论界同样是两种争执不下的声音。整个法国,都因为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分裂成了两半。
麦克马洪既无法做出退兵的决定,也无法做出开战的决定,最后他决定,将选择权交给民众,进行公投是来不及了,但在议会中,由代表国民的议员们进行投票还是来得及的。
同时麦克马洪召集内阁成员,要求他们宣誓,将尊重投票结果,无论结果如何,对法国来讲,都是一个最困难的局面,法国需要保持团结,要求他们无论结果如何,都不要辞职,帮助国家度过难关。内阁成员同意了。
投票结束的时候,已经到了深夜,投票的结果显示,支持战争,或者说不能接受屈辱撤军的议员,占了多数。
在德国的最后通牒只剩下三小时的时候,麦克马洪召见德国大使,向对方明确表示,法国不会屈服于任何国家的压力,从西班牙撤出本国軍队。
德国大使表示了遗憾,并立刻执行德皇已经发给他的命令,当面对麦克马洪表示,德国将被迫断绝跟法国的外交关系,他本人将立刻离开德国。
法国拒绝通牒的消息传到德国,德国皇帝立刻下达命令要求德国和波兰进行总动员,但还没有向法国宣战。
这时候英国大使又紧急求见德国皇帝,英国首相也在国内召见德国大使,表达的态度都只有一个,继续给德国施压,但知道战争已经不可避免,还希望法国不会战败,至少不要败得太惨。因此英国表达了这样一个态度,坚决反对德国动用第三国的力量,表示如果有第三国跟法国开战,英国将被迫站在法国一边。
英国的意思,其实指的是波兰,因为俾斯麦当年对波兰的排斥,波兰始终不是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但也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而是跟普鲁士结成联合王国,而普鲁士却是德意志帝国的核心,这种复杂的国家形态,就是让整个法学家辩论个三天三夜也辩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德国公开对外的态度是,波兰是普鲁士波兰联合王国的一部分,但不是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因此欧洲国家都将波兰视作独立国家对待,在波兰派驻外交官,但波兰却不向国外派遣外交官,而是由普鲁士王国代理波兰外交事务。
英国显然是将波兰当作第三国来看的,由于波兰人在普鲁士军事体制下发挥出来的战斗力,让英国觉得有波兰参战,法国基本上没有胜算。而排除波兰,德国跟法国的实力对比,就没有那么强烈的压倒性了。德国将以4200多万人的人口规模,跟法国3600多万人口规模对抗,在技术条件相当,军事制度相似,动员体系和机制相似的情况下,法国至少有不输的可能。但如果加上波兰的两千万人口,德国能动员的軍队数量就接近法国的两倍,加上这些年德军战线的技战术水平,一直高于其他国家,这让法国就没法打了。
所以在战争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英国希望能在自己的援助下,让法国跟德国打一场平局,最后还是通过谈判恢复和平。至于西班牙人,让卡洛斯跟阿方索各凭本事争夺去吧。相信西班牙内战分出结果之后,德法两国之间也就没有了继续战争的必要,到时候英国斡旋一下,就能恢复平衡的状态。
不管英国算计的如何,当德国宣布动员之后,法国立刻跟着宣布动员。
德国依然没有宣战,直到一周之后,德国才宣布跟法国进入战争状态。
这一周时间,当然不是为了进行动员,而... -->>
如果是没有统一以前的小国普鲁士,也许就屈服了,但现在是已经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一个民族心态膨胀到无以复加的大帝国,屈服于英国,不但君主的尊严受到羞辱,民众也不会支持,愤怒的民众会做出什么,谁也无法保证。
总之在英国宣布调回舰队的时候,德国民众就已经开始行游。
得到中国的保证,并且两国紧急拟定了一份同盟条约,同样是短期同盟,规定,一旦德国遭遇第三国攻击的情况下,中国将站在德国一方,用自己的全部陆海军力量战斗;中国在遭遇任何第三国攻击的情况下,德国负有同样的义务。同盟时限为三个月。
条约紧急签订,由于来不及换约,因此在德国通牒时限结束之前,都不可能公开宣布。
而法国会做出什么选择呢?
法国总统玛利·埃德米·帕特里斯·莫里斯·德·麦克马洪本就是一个军人总统,对德复仇是他最大的愿望,他在公开场合也从不掩饰他的态度,那就是要对德国复仇,收回被德国夺走的国土。
从麦克马洪个人来讲,他不惧怕打这一仗,尽管他也觉得,在没有英国保证的情况下,开战风险很大。可是他无法做出屈服的决定,他的内阁中一半人表示撤军他们会辞职,另一半人则表示不撤军他们会辞职。议会中也争吵不休,中产阶级出身的代表们支持开战,工人阶级主张和平,民族主义者强烈要求开战,和平主义者强烈要求和平。舆论界同样是两种争执不下的声音。整个法国,都因为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分裂成了两半。
麦克马洪既无法做出退兵的决定,也无法做出开战的决定,最后他决定,将选择权交给民众,进行公投是来不及了,但在议会中,由代表国民的议员们进行投票还是来得及的。
同时麦克马洪召集内阁成员,要求他们宣誓,将尊重投票结果,无论结果如何,对法国来讲,都是一个最困难的局面,法国需要保持团结,要求他们无论结果如何,都不要辞职,帮助国家度过难关。内阁成员同意了。
投票结束的时候,已经到了深夜,投票的结果显示,支持战争,或者说不能接受屈辱撤军的议员,占了多数。
在德国的最后通牒只剩下三小时的时候,麦克马洪召见德国大使,向对方明确表示,法国不会屈服于任何国家的压力,从西班牙撤出本国軍队。
德国大使表示了遗憾,并立刻执行德皇已经发给他的命令,当面对麦克马洪表示,德国将被迫断绝跟法国的外交关系,他本人将立刻离开德国。
法国拒绝通牒的消息传到德国,德国皇帝立刻下达命令要求德国和波兰进行总动员,但还没有向法国宣战。
这时候英国大使又紧急求见德国皇帝,英国首相也在国内召见德国大使,表达的态度都只有一个,继续给德国施压,但知道战争已经不可避免,还希望法国不会战败,至少不要败得太惨。因此英国表达了这样一个态度,坚决反对德国动用第三国的力量,表示如果有第三国跟法国开战,英国将被迫站在法国一边。
英国的意思,其实指的是波兰,因为俾斯麦当年对波兰的排斥,波兰始终不是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但也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而是跟普鲁士结成联合王国,而普鲁士却是德意志帝国的核心,这种复杂的国家形态,就是让整个法学家辩论个三天三夜也辩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德国公开对外的态度是,波兰是普鲁士波兰联合王国的一部分,但不是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因此欧洲国家都将波兰视作独立国家对待,在波兰派驻外交官,但波兰却不向国外派遣外交官,而是由普鲁士王国代理波兰外交事务。
英国显然是将波兰当作第三国来看的,由于波兰人在普鲁士军事体制下发挥出来的战斗力,让英国觉得有波兰参战,法国基本上没有胜算。而排除波兰,德国跟法国的实力对比,就没有那么强烈的压倒性了。德国将以4200多万人的人口规模,跟法国3600多万人口规模对抗,在技术条件相当,军事制度相似,动员体系和机制相似的情况下,法国至少有不输的可能。但如果加上波兰的两千万人口,德国能动员的軍队数量就接近法国的两倍,加上这些年德军战线的技战术水平,一直高于其他国家,这让法国就没法打了。
所以在战争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英国希望能在自己的援助下,让法国跟德国打一场平局,最后还是通过谈判恢复和平。至于西班牙人,让卡洛斯跟阿方索各凭本事争夺去吧。相信西班牙内战分出结果之后,德法两国之间也就没有了继续战争的必要,到时候英国斡旋一下,就能恢复平衡的状态。
不管英国算计的如何,当德国宣布动员之后,法国立刻跟着宣布动员。
德国依然没有宣战,直到一周之后,德国才宣布跟法国进入战争状态。
这一周时间,当然不是为了进行动员,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