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汉化,哪儿来回哪儿去
公元439年,鲜卑族① 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他们是游牧民族,当时比较落后,而被他们统治的民族却是先进的。严重的民族和社会矛盾出现了。
中国人有一个特别得意的说法,胡虏无百年之运。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绝不可能超过一百年。这是因为对我们的文化充满自信,你入主中原靠的是快马弯刀,你靠这个征服土地,但你征服不了人心,征服人心得靠子曰诗云,这个你就不行了。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蒙古人当年占了地球陆地表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还找得着吗?入主中原89年,不就回草原上啃羊腿去了吗?野蛮能战胜文明吗?希特勒帝国怎么样?日本帝国怎么样?苏联又怎么样?它的原子弹、核武器可以把人类毁灭30次,1991年没人招它,自己就玩完了。从亚历山大帝国到苏联的崩溃,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暴力啥用没有,啥也解决不了。拿破仑帝国十年,希特勒帝国十二年,你靠武力能干什么?整天灭这个灭那个,打仗光人家死人,你不死人?所以武力解决不了问题,解决问题得靠文化的认同。
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摆在面前的就是两个选择:第一个是汉化,第二个是不汉化。不汉化的结果就是哪儿来的回哪儿去,但汉化的结果还有你吗?所以为什么无百年之运,你汉化就跟我们融合了,还有你吗?现在还有几个满族人会说满语、认识满文?满语、满文要不是国家特意保留下来,就跟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一样,变成一种死文字了。连溥仪都不会说,溥仪英语很棒,老师庄士敦是英国人。他会说英语,但他不会说满语,本民族的语言他都忘了。清朝为什么能统治中国将近三百年?因为汉化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北魏孝文帝开始汉化改革。孝文帝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行均田制与租调制。当时中国北方常年战乱,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最重要的事就是恢复农业生产,所以政府给农民分配土地。这里有一个问题,中国土地私有,政府拿什么分配给农民呢?只能是无主荒田,原来的田主打跑了或者打死了。所以,一般国家只有在大的战乱之后才能给农民分地。一般的乱还不行,得乱得天翻地覆,人口大量减少。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前,北方连年战乱,人口锐减。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颁布了均田令,给农民分地。分地后,你不光种地,你还得给国家上税,这就是所谓的租调制。租就是给国家交粮食,调是布或者帛。你要是种麻的就交麻布,种桑的就得交丝绸。甭管是交租或者调,必须从事农业。鲜卑人也得从事农业,因为国家不要羊毛和酸奶。我现在给你分配土地,逼着你进行农业生产,羊毛、酸奶不行。所以,鲜卑人用汉族的方式生产,逐渐就汉化了。
第二,推行的三长制,促进了农业和汉化政策。宗主也叫做坞主或壁帅,是在五胡十六国末期南逃的豪强大族。他们拥有众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坞壁,建有甲兵,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豪强的武装首领。依附其下的农民往往有数百家、上千家,乃至万家,均为他们的私家人口。这些豪强被称做宗主,依附于他们的各类农民则是宗主的包荫户。宗主与包荫户之间是一种主人与佃客的关系,而佃客形同于农奴。
北魏统一之初,只是消灭了一些敌对政权,对这些普遍存在的宗主无法根除。为了稳定统治,便于征徭征税,于是就采取妥协政策,承认宗主对于包荫户的控制和奴役,并且以宗主对于包荫户的统治作为地方基层政权,以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于是形成宗主督护制① 。宗主在政治上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宗主控制下的包荫户多数没有户籍,他们只是宗主的私家人口,任凭宗主剥削和奴役,国家不得征调亦不能干预。这种制度只对大地主有好处,对广大农民只有痛苦,没有好处;对封建国家来说,只是为巩固初建立的政权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对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调发都极为不利。
魏孝文帝为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民的实际控制,采纳给事中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三长制规定: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三长制与均田制相辅而行,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
实行三长制,三长直属州郡,原荫附于豪强的荫户也将成为国家的编户,因而必将与豪强、地主争夺户口和劳动力。李冲提出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后,在朝廷中引起激烈争论。坚持宗主利益的中书令郑羲和秘书令高祐是反对派代表。他们对主持辩论的冯太后① 说,三长制看起来很好,实际上行不通。朝臣中支持郑羲﹑高祐意见的大有人在。李冲和太尉元丕据理力争,指出实行此制对公、私都有利。最后,冯太后从加强中央集权出发,认为实行三长制既可使征收租调有根据和准则,又可清查出大量的隐匿户口。三长制终于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实施。
三长制的建立,打破了豪强荫庇户口的合法性。在实行的过程中,三长还是从大族豪强中产生,他们不仅本人可以享受免于征戍的特权,而且亲属中也有一至三人可以得到同样待遇。但较之宗主督护制,它毕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实行后,国家直接控制的自耕农民大量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相应增加,农民赋税负担也有所减轻。北魏后期,社会经济明显恢复和发展,当与此有密切关系。北魏的三长制后来成为北齐、隋、唐时期乡里组织的基础。
第三,整顿吏治,给官员俸禄。我们知道,古代的战争跟你国家先进与否没有关系。跟什么有关?一个是战争成本,一个是战争欲望。战争成本低敢打,战争欲望强烈能打胜仗。
北魏爱打仗。北魏为什么爱打仗?官员没有俸禄,你想挣钱靠什么?出去打仗,抢下战利品是你的;再一个靠剥削百姓。官员没有俸禄,所以北魏老得打仗,马上民族嘛。皇上进行改革,整顿吏治,我给你们发工资,别整天出去打仗了。你一发工资,我不用打仗,我不用冒生命危险,我也能挣着钱,我疯了还天天出去打仗?打仗难免阵前亡,哪天一不留神再砍着我,我干吗老干这事?所以尚武的民族就从马背上下来了,越来越平和了。包括后来辽、金这些民族都是这样,都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原来很爱打仗,后来为什么不爱打仗了?有工资挣了,用不着了。
第四,迁都洛阳。北魏的都城最早在盛乐,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和林格尔,然后迁到了平城,平城就是燕云十六州当中的云州,即今天的山西大同,位置也较偏远,最后才迁到洛阳。
为什么要迁到洛阳?孝文帝发布一道圣旨,说我国家“兴自北土”,国家从北方发源。“徙居平城”,迁到了山西。“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我们虽然富有四海,但是文轨未一,没有书同文车同轨。“此间用武之地”,平城这个地方啊只适合打仗,穷乡僻壤什么都不产(今天知道有煤,那会儿也不知道,知道了挖出来也不能吃)。北边挨着草原上崛起的一个强大的新民族柔然,这个民族太强大了,北魏打不过。柔然后来被突厥打败,西迁到了欧洲,就是欧洲所说的阿瓦尔人,今天的保加利亚人可能就是柔然人的后代。“移风易俗,信为甚难。”这个地方要改变咱鲜卑的旧俗太难了,平城这个地方鲜卑的旧势力太强大。怎么办?咱迁都。往哪儿迁?“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朕为什么要迁都,因为平城这个地方不好,“用武之地,移风易俗,信为甚难”。而“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崤函指的是崤山、函谷关。谁在那儿?长安所在,周秦汉唐十一朝故都。“河洛王里”,洛阳是王里,东周、东汉、曹魏、西晋都在此定都,算上北魏,已经是第五个在洛阳定都的王朝了。洛阳是九朝古都,当然后面那几个就没有什么太能提得起穿得上了,包括五代十国的后唐也在这儿建都。“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我要向古代汉民族的帝王那样去中原。他不认为自己是少数民族了,我也要占有中原,我是中国的正统,所以我要迁都。
大臣们反对,不行!平城这地方是祖宗定都之所。当年太武皇帝定都于此,你说迁就迁,祖宗同意吗?皇上一看,我要愣迁,就把这些大臣得罪了,而且很多大臣论辈分都是我叔叔、大爷。怎么办?好吧,我们不迁都了。南伐刘宋,我们要打仗。刘宋,南朝宋齐梁陈的那个宋,不是赵匡胤的赵宋,是刘裕建立的刘宋。北魏20万大军南下,征讨刘宋。各位叔叔、大爷,老诚谋国、忠勇过人,都跟着我去。叔叔、大爷们就都跟着去了。遇到恶劣天气,大雪、大雨,行军,锻炼一下士卒的坚忍程度。士卒们身上都湿透了,怨声载道。今天艳阳高照,扎营,晒被子,等到恶劣天气再行军。叔叔、大爷们都快散架了,我的侄子太坏了,怎么这样折腾啊?走到洛阳,路程刚一半,从山西要走到长江边上,刚走一半。叔叔、大爷们实在走不动了,就找皇上去了,说大侄子咱别再往前走了,咱别跟刘宋打仗了,刘宋也没招咱们,再说打仗也犯不着咱们去,边将干什么吃的。咱往回走吧,你叔叔我实在不行了。
皇上一看,王爷们确实年事已高,这么折腾确实不合适。但是问题是,我们往前走还有一半的路程,往回走也是一半的路程,不如咱们别走了,怎么走你都是一个死,往回走你更得死,往前走好歹天气越来越好,往回走天气越来越坏,干脆咱就在洛阳建都吧。叔叔、大爷们心里骂着娘,只好这样了,总比上南方死半道上强吧。于是,都城就定到了洛阳。上古时期,一说中国如何如何,这... -->>
不汉化,哪儿来回哪儿去
公元439年,鲜卑族① 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他们是游牧民族,当时比较落后,而被他们统治的民族却是先进的。严重的民族和社会矛盾出现了。
中国人有一个特别得意的说法,胡虏无百年之运。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绝不可能超过一百年。这是因为对我们的文化充满自信,你入主中原靠的是快马弯刀,你靠这个征服土地,但你征服不了人心,征服人心得靠子曰诗云,这个你就不行了。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蒙古人当年占了地球陆地表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还找得着吗?入主中原89年,不就回草原上啃羊腿去了吗?野蛮能战胜文明吗?希特勒帝国怎么样?日本帝国怎么样?苏联又怎么样?它的原子弹、核武器可以把人类毁灭30次,1991年没人招它,自己就玩完了。从亚历山大帝国到苏联的崩溃,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暴力啥用没有,啥也解决不了。拿破仑帝国十年,希特勒帝国十二年,你靠武力能干什么?整天灭这个灭那个,打仗光人家死人,你不死人?所以武力解决不了问题,解决问题得靠文化的认同。
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摆在面前的就是两个选择:第一个是汉化,第二个是不汉化。不汉化的结果就是哪儿来的回哪儿去,但汉化的结果还有你吗?所以为什么无百年之运,你汉化就跟我们融合了,还有你吗?现在还有几个满族人会说满语、认识满文?满语、满文要不是国家特意保留下来,就跟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一样,变成一种死文字了。连溥仪都不会说,溥仪英语很棒,老师庄士敦是英国人。他会说英语,但他不会说满语,本民族的语言他都忘了。清朝为什么能统治中国将近三百年?因为汉化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北魏孝文帝开始汉化改革。孝文帝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行均田制与租调制。当时中国北方常年战乱,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最重要的事就是恢复农业生产,所以政府给农民分配土地。这里有一个问题,中国土地私有,政府拿什么分配给农民呢?只能是无主荒田,原来的田主打跑了或者打死了。所以,一般国家只有在大的战乱之后才能给农民分地。一般的乱还不行,得乱得天翻地覆,人口大量减少。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前,北方连年战乱,人口锐减。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颁布了均田令,给农民分地。分地后,你不光种地,你还得给国家上税,这就是所谓的租调制。租就是给国家交粮食,调是布或者帛。你要是种麻的就交麻布,种桑的就得交丝绸。甭管是交租或者调,必须从事农业。鲜卑人也得从事农业,因为国家不要羊毛和酸奶。我现在给你分配土地,逼着你进行农业生产,羊毛、酸奶不行。所以,鲜卑人用汉族的方式生产,逐渐就汉化了。
第二,推行的三长制,促进了农业和汉化政策。宗主也叫做坞主或壁帅,是在五胡十六国末期南逃的豪强大族。他们拥有众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坞壁,建有甲兵,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豪强的武装首领。依附其下的农民往往有数百家、上千家,乃至万家,均为他们的私家人口。这些豪强被称做宗主,依附于他们的各类农民则是宗主的包荫户。宗主与包荫户之间是一种主人与佃客的关系,而佃客形同于农奴。
北魏统一之初,只是消灭了一些敌对政权,对这些普遍存在的宗主无法根除。为了稳定统治,便于征徭征税,于是就采取妥协政策,承认宗主对于包荫户的控制和奴役,并且以宗主对于包荫户的统治作为地方基层政权,以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于是形成宗主督护制① 。宗主在政治上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宗主控制下的包荫户多数没有户籍,他们只是宗主的私家人口,任凭宗主剥削和奴役,国家不得征调亦不能干预。这种制度只对大地主有好处,对广大农民只有痛苦,没有好处;对封建国家来说,只是为巩固初建立的政权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对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调发都极为不利。
魏孝文帝为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民的实际控制,采纳给事中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三长制规定: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三长制与均田制相辅而行,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
实行三长制,三长直属州郡,原荫附于豪强的荫户也将成为国家的编户,因而必将与豪强、地主争夺户口和劳动力。李冲提出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后,在朝廷中引起激烈争论。坚持宗主利益的中书令郑羲和秘书令高祐是反对派代表。他们对主持辩论的冯太后① 说,三长制看起来很好,实际上行不通。朝臣中支持郑羲﹑高祐意见的大有人在。李冲和太尉元丕据理力争,指出实行此制对公、私都有利。最后,冯太后从加强中央集权出发,认为实行三长制既可使征收租调有根据和准则,又可清查出大量的隐匿户口。三长制终于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实施。
三长制的建立,打破了豪强荫庇户口的合法性。在实行的过程中,三长还是从大族豪强中产生,他们不仅本人可以享受免于征戍的特权,而且亲属中也有一至三人可以得到同样待遇。但较之宗主督护制,它毕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实行后,国家直接控制的自耕农民大量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相应增加,农民赋税负担也有所减轻。北魏后期,社会经济明显恢复和发展,当与此有密切关系。北魏的三长制后来成为北齐、隋、唐时期乡里组织的基础。
第三,整顿吏治,给官员俸禄。我们知道,古代的战争跟你国家先进与否没有关系。跟什么有关?一个是战争成本,一个是战争欲望。战争成本低敢打,战争欲望强烈能打胜仗。
北魏爱打仗。北魏为什么爱打仗?官员没有俸禄,你想挣钱靠什么?出去打仗,抢下战利品是你的;再一个靠剥削百姓。官员没有俸禄,所以北魏老得打仗,马上民族嘛。皇上进行改革,整顿吏治,我给你们发工资,别整天出去打仗了。你一发工资,我不用打仗,我不用冒生命危险,我也能挣着钱,我疯了还天天出去打仗?打仗难免阵前亡,哪天一不留神再砍着我,我干吗老干这事?所以尚武的民族就从马背上下来了,越来越平和了。包括后来辽、金这些民族都是这样,都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原来很爱打仗,后来为什么不爱打仗了?有工资挣了,用不着了。
第四,迁都洛阳。北魏的都城最早在盛乐,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和林格尔,然后迁到了平城,平城就是燕云十六州当中的云州,即今天的山西大同,位置也较偏远,最后才迁到洛阳。
为什么要迁到洛阳?孝文帝发布一道圣旨,说我国家“兴自北土”,国家从北方发源。“徙居平城”,迁到了山西。“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我们虽然富有四海,但是文轨未一,没有书同文车同轨。“此间用武之地”,平城这个地方啊只适合打仗,穷乡僻壤什么都不产(今天知道有煤,那会儿也不知道,知道了挖出来也不能吃)。北边挨着草原上崛起的一个强大的新民族柔然,这个民族太强大了,北魏打不过。柔然后来被突厥打败,西迁到了欧洲,就是欧洲所说的阿瓦尔人,今天的保加利亚人可能就是柔然人的后代。“移风易俗,信为甚难。”这个地方要改变咱鲜卑的旧俗太难了,平城这个地方鲜卑的旧势力太强大。怎么办?咱迁都。往哪儿迁?“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朕为什么要迁都,因为平城这个地方不好,“用武之地,移风易俗,信为甚难”。而“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崤函指的是崤山、函谷关。谁在那儿?长安所在,周秦汉唐十一朝故都。“河洛王里”,洛阳是王里,东周、东汉、曹魏、西晋都在此定都,算上北魏,已经是第五个在洛阳定都的王朝了。洛阳是九朝古都,当然后面那几个就没有什么太能提得起穿得上了,包括五代十国的后唐也在这儿建都。“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我要向古代汉民族的帝王那样去中原。他不认为自己是少数民族了,我也要占有中原,我是中国的正统,所以我要迁都。
大臣们反对,不行!平城这地方是祖宗定都之所。当年太武皇帝定都于此,你说迁就迁,祖宗同意吗?皇上一看,我要愣迁,就把这些大臣得罪了,而且很多大臣论辈分都是我叔叔、大爷。怎么办?好吧,我们不迁都了。南伐刘宋,我们要打仗。刘宋,南朝宋齐梁陈的那个宋,不是赵匡胤的赵宋,是刘裕建立的刘宋。北魏20万大军南下,征讨刘宋。各位叔叔、大爷,老诚谋国、忠勇过人,都跟着我去。叔叔、大爷们就都跟着去了。遇到恶劣天气,大雪、大雨,行军,锻炼一下士卒的坚忍程度。士卒们身上都湿透了,怨声载道。今天艳阳高照,扎营,晒被子,等到恶劣天气再行军。叔叔、大爷们都快散架了,我的侄子太坏了,怎么这样折腾啊?走到洛阳,路程刚一半,从山西要走到长江边上,刚走一半。叔叔、大爷们实在走不动了,就找皇上去了,说大侄子咱别再往前走了,咱别跟刘宋打仗了,刘宋也没招咱们,再说打仗也犯不着咱们去,边将干什么吃的。咱往回走吧,你叔叔我实在不行了。
皇上一看,王爷们确实年事已高,这么折腾确实不合适。但是问题是,我们往前走还有一半的路程,往回走也是一半的路程,不如咱们别走了,怎么走你都是一个死,往回走你更得死,往前走好歹天气越来越好,往回走天气越来越坏,干脆咱就在洛阳建都吧。叔叔、大爷们心里骂着娘,只好这样了,总比上南方死半道上强吧。于是,都城就定到了洛阳。上古时期,一说中国如何如何,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