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鬼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木头!你看上面!”
身后的小芊拍了我一下。我顺着她的手指向上看去,只见斜上方的碎瓮里,有半截破碎的骷髅正搭在瓮外。举目四顾,果然又在其他的碎瓮里看到了散碎的尸骨,不过数目不多,看来多数的尸骨已然因为陶瓮的破碎而散落于地,积年累月,最终形成了这条“黄泉通道”。
“这些陶瓮是棺材?怎么还是悬在半空的?”我看了看满地散碎的尸骨和头顶的陶瓮,满含疑惑地问道。
“嗯……也有可能。悬棺风俗不少地方都有,比较出名的是江西和四川。江西的在龙虎山,是将棺材放在山崖的洞穴里。四川的在宜宾珙县,方法是在崖壁上打桩架住棺材。按方法来说,眼前的这些倒是符合川地的风俗。不过,用陶瓮殓尸作为正式下葬的,历史上还真没见过。我只知道汉代的沃沮人有用陶瓮盛载枉死孩童,将其葬于自家后院的习俗。”小芊说着就举起了相机,“咔嚓,咔嚓”地拍个不停。
莫教授扶着金丝边眼镜,抬头看了半天,指着一些表面看来完好的陶瓮说道:“小夏说的没错,这些陶瓮的悬挂形制的确很像蜀地的悬棺。陶瓮殓尸的正葬风俗虽然在历史上没有记载,不过,在殷商时代早期,倒是有些地方用木制圆桶作为棺材来正式下葬的。这种习俗后来传到了日本,所以幕府时代日本所用的棺材还都是大木桶的式样。蜀地文化皆传自古蜀国,而这里的文明又极可能是三星堆文化的起源。如果假设这种悬瓮是一种殡葬方式,那么后期演变成僰(音同“博”)人的山崖悬棺倒也十分可能!”
“哎?这是嘛玩意?”
正在我们讨论这些陶瓮的档口,燕道杰的惊疑声突然从身后传了过来。我回身一看,只见他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用军刀拨着碎骨堆,好似发现了什么。阮玉站在他旁边持枪戒备,枪口隐隐指向碎骨,神情有些凝重。我见状赶忙走了过去,恰巧赶上燕道杰清完碎骨,露出了骨下掩埋的东西。看到那东西的瞬间,我的头皮便是一阵发麻,短刀直接就提了起来。原因无他,只因为那趴在碎骨中的东西是……一只怪虫!
这只虫子并非将我们堵在山谷中的那种飞虫,它没有翅膀,只有分成两节的钢盔形甲壳以及一条不长的尾巴。这只虫子的大小超过篮球,体形扁圆,数目众多的尖利虫足从身下四散伸出,乍眼看去十分像是一种学名叫“鲎”的海洋生物。
燕道杰伸出手中的猎枪,用枪口小心地捅了捅趴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怪虫。眼见那虫没有反应,他拎着军刀就想靠近。想到裂谷中巨型飞虫的诡异凶狠,被它们留下“恐虫后遗症”的我,一把拉住燕道杰就向后退去,冲着阮玉说道:“站远点打一枪,看看有什么反映再说。”
阮玉点点头,后退几步就向地上的怪虫开了一枪。那怪虫被子弹的冲击力打的翻了几个跟头,甲壳都碎开了不少,不过却仍旧一动不动。我走近了一些仔细观瞧,虫壳中空空荡荡的,一些不知名的组织干瘪成薄薄的一片贴在了内壁上,看来这怪虫早已死去多时。心中刚刚松了一口气,耳中就听到不远处的江威正在惊讶的大叫:“我的妈呀!这是什么?教授!教授!你快来看啊!”
江威正站在一堆碎骨的中间,指着身前的岩壁兴奋的大喊着,另一只手激动地不住挥舞。莫教授见状赶忙跑了过去,刚刚站定身形,一声惊叫便脱口而出:“老天爷!这……这是象形文字!三星堆从未出土过完整的文字,只有七个似字似画的符文,没想到……这里却有如此详细的文字记载!国宝!国宝啊!!”
“真的呀!单凭这个发现可就了不得了!三星堆出土的七个符文被称作“巴蜀图语”,到底是不是文字这事儿,考古界一直在争论。而且,就连这种争论都已有些历史了,我记得《蜀王本纪》的论调是:古蜀人‘不晓文字,未有礼乐’。而《华阳国志》里却说蜀人‘多斑彩文章’。历史记载都有莫大的出入,巴蜀文字这事儿早就成了千古之谜。没想到啊!这份谜题竟然在我们的手里解开了!教授,赶紧拍照拓印啊!”赶去围观的小芊用纤细的手指轻触岩壁,兴奋地说道。
“啊!对!对!太高兴了,我都糊涂了!小余!小江!快拿东西拓印!”莫老连连挥手招呼,高兴的样子仿若孩童。
我走到小芊身边,认真的看着岩壁。只见青灰色的石面上出现了一处长约一米,高约八十厘米的方形凹陷。下陷的尺度不大,约有五公分左右。凹陷的平面上以阴刻的方式雕满了密密麻麻的符文,似字似画,古朴而神秘。
“哎?”走到身边的阮玉一声轻咦,转头看了看四周,随即将嘴唇靠近我的耳朵轻声说道:“这些符文... -->>
>“大木头!你看上面!”
身后的小芊拍了我一下。我顺着她的手指向上看去,只见斜上方的碎瓮里,有半截破碎的骷髅正搭在瓮外。举目四顾,果然又在其他的碎瓮里看到了散碎的尸骨,不过数目不多,看来多数的尸骨已然因为陶瓮的破碎而散落于地,积年累月,最终形成了这条“黄泉通道”。
“这些陶瓮是棺材?怎么还是悬在半空的?”我看了看满地散碎的尸骨和头顶的陶瓮,满含疑惑地问道。
“嗯……也有可能。悬棺风俗不少地方都有,比较出名的是江西和四川。江西的在龙虎山,是将棺材放在山崖的洞穴里。四川的在宜宾珙县,方法是在崖壁上打桩架住棺材。按方法来说,眼前的这些倒是符合川地的风俗。不过,用陶瓮殓尸作为正式下葬的,历史上还真没见过。我只知道汉代的沃沮人有用陶瓮盛载枉死孩童,将其葬于自家后院的习俗。”小芊说着就举起了相机,“咔嚓,咔嚓”地拍个不停。
莫教授扶着金丝边眼镜,抬头看了半天,指着一些表面看来完好的陶瓮说道:“小夏说的没错,这些陶瓮的悬挂形制的确很像蜀地的悬棺。陶瓮殓尸的正葬风俗虽然在历史上没有记载,不过,在殷商时代早期,倒是有些地方用木制圆桶作为棺材来正式下葬的。这种习俗后来传到了日本,所以幕府时代日本所用的棺材还都是大木桶的式样。蜀地文化皆传自古蜀国,而这里的文明又极可能是三星堆文化的起源。如果假设这种悬瓮是一种殡葬方式,那么后期演变成僰(音同“博”)人的山崖悬棺倒也十分可能!”
“哎?这是嘛玩意?”
正在我们讨论这些陶瓮的档口,燕道杰的惊疑声突然从身后传了过来。我回身一看,只见他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用军刀拨着碎骨堆,好似发现了什么。阮玉站在他旁边持枪戒备,枪口隐隐指向碎骨,神情有些凝重。我见状赶忙走了过去,恰巧赶上燕道杰清完碎骨,露出了骨下掩埋的东西。看到那东西的瞬间,我的头皮便是一阵发麻,短刀直接就提了起来。原因无他,只因为那趴在碎骨中的东西是……一只怪虫!
这只虫子并非将我们堵在山谷中的那种飞虫,它没有翅膀,只有分成两节的钢盔形甲壳以及一条不长的尾巴。这只虫子的大小超过篮球,体形扁圆,数目众多的尖利虫足从身下四散伸出,乍眼看去十分像是一种学名叫“鲎”的海洋生物。
燕道杰伸出手中的猎枪,用枪口小心地捅了捅趴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怪虫。眼见那虫没有反应,他拎着军刀就想靠近。想到裂谷中巨型飞虫的诡异凶狠,被它们留下“恐虫后遗症”的我,一把拉住燕道杰就向后退去,冲着阮玉说道:“站远点打一枪,看看有什么反映再说。”
阮玉点点头,后退几步就向地上的怪虫开了一枪。那怪虫被子弹的冲击力打的翻了几个跟头,甲壳都碎开了不少,不过却仍旧一动不动。我走近了一些仔细观瞧,虫壳中空空荡荡的,一些不知名的组织干瘪成薄薄的一片贴在了内壁上,看来这怪虫早已死去多时。心中刚刚松了一口气,耳中就听到不远处的江威正在惊讶的大叫:“我的妈呀!这是什么?教授!教授!你快来看啊!”
江威正站在一堆碎骨的中间,指着身前的岩壁兴奋的大喊着,另一只手激动地不住挥舞。莫教授见状赶忙跑了过去,刚刚站定身形,一声惊叫便脱口而出:“老天爷!这……这是象形文字!三星堆从未出土过完整的文字,只有七个似字似画的符文,没想到……这里却有如此详细的文字记载!国宝!国宝啊!!”
“真的呀!单凭这个发现可就了不得了!三星堆出土的七个符文被称作“巴蜀图语”,到底是不是文字这事儿,考古界一直在争论。而且,就连这种争论都已有些历史了,我记得《蜀王本纪》的论调是:古蜀人‘不晓文字,未有礼乐’。而《华阳国志》里却说蜀人‘多斑彩文章’。历史记载都有莫大的出入,巴蜀文字这事儿早就成了千古之谜。没想到啊!这份谜题竟然在我们的手里解开了!教授,赶紧拍照拓印啊!”赶去围观的小芊用纤细的手指轻触岩壁,兴奋地说道。
“啊!对!对!太高兴了,我都糊涂了!小余!小江!快拿东西拓印!”莫老连连挥手招呼,高兴的样子仿若孩童。
我走到小芊身边,认真的看着岩壁。只见青灰色的石面上出现了一处长约一米,高约八十厘米的方形凹陷。下陷的尺度不大,约有五公分左右。凹陷的平面上以阴刻的方式雕满了密密麻麻的符文,似字似画,古朴而神秘。
“哎?”走到身边的阮玉一声轻咦,转头看了看四周,随即将嘴唇靠近我的耳朵轻声说道:“这些符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