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yqwx.net,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太平公主决意定要拉李隆基下马,软的不成来硬的,就自己出面,乘马车至光范门,在诸相退朝时堵住他们,暗示大家说,李隆基不适合当太子,诸相听了脸色苍白,都认为不可,但畏惧太平公主权势,没人敢跳出来反对,只有吏部尚书宋璟站出来,说:“太子对天下建有大功,是未来继承天下的合适人选,公主何出此言?“会谈不欢而散!宋璟散会后越想越不对,大唐帝国自高宗李治以来,女性干政掌权层出不穷,江山因而混乱,对大多数正直的臣子而言,这现象是他们想极力避免的,现在好不容易睿宗在位,太子李隆基又有贤名,绝不能让太平公主重燃女性掌权的火焰,是该时候挺身而出,确保大唐免于女主之祸了。
贤臣出奇策
想法已定,还需要找人出谋划策,而这时朝中重臣在谋略上被公认是一把好手的是宋璟的前辈兼好友,时任兵部尚书的姚元之(就是有名的姚崇,原名姚元崇,后改名姚元之,最后又改名姚崇)。姚元之跟宋璟在武后当皇帝时就已经是朝野知名的大臣,宋璟在武后时期担任御史中丞的官位,姚元之则资历更深,在武后时期就曾经为相,且一向以足智多谋闻名。当时,张柬之等人密谋政变,逼武则天让位给李显,姚元之就是重要的策划者,但因为在』,张柬之等人决定把武后送到上阳宫软禁时,姚元之思念武后旧情,忍不住哭泣。张柬之等人就把他贬到地方去。(可见张柬之等人气量狭小,格局不足。很快就失败,见前文所述)
宋璟找姚元之。把那一天在光范门的状况跟姚元之说了一遍。
姚元之听了宋璟的说明后,就问宋璟说:“当今天下,您认为何人对太子的地位威胁最大?”
宋璟回答:“野心最大,莫过于太平公主!所以太平公主对太子地位威胁最大。”
姚元之道:“宋公所言甚是,但您要知道,自从武后退位以来,天下民心对女主当政并不拥护。韦后之败,固然由于智短德薄,但也因为民心不附。所以太子当日举事,天下轰然响应,起因在此。现今皇上天性恬淡,又非常重视手足之情,皇上的同胞兄弟姐妹,均已逝世殆尽,只剩太平公主一人。太平公主目前可以凭借皇上的宠信揽权干政,唯一忌惮的是太子英名果敢,且立下大功。朝臣拥戴。因此若太平公主想长期干政,势必要想法子动摇当今太子的地位,才有机会。”
宋璟问道:“公此言有理,那依您判断。太平公主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动摇太子地位?”
姚元之道:“太子仁孝,无重大过失可以利用,但现在还有两人在身份上是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一位就是宋王(李成器)。他是皇上的嫡长子,虽然当初是宋王要求把太子之位让给当今太子。且宋王个人并无当政野心,但还是有可能为野心家所利用;另外一人是豳王(李守礼)。他是前太子李贤长子,是高宗皇帝(李治)长孙,他也可能被野心家所利用,为了杜绝这种可能性,我们要想办法安排两位王爷离开京城,我建议我们上疏皇上,让两位王爷出任州长,可避免在京城多生是非。另外,政变发生,通常来自禁军,如果能请皇上同意将左右羽林军改编为太子宫近卫军,作为太子拱卫,不但可消除政变祸源,且万一发生政变,太子宫会有足够的反击实力!”
宋璟道:“姚公此策大妙,我还想到,不如我们也建议皇上将太平公主及其夫婿(武攸暨)送到东都洛阳安置,这样可减少太平公主干政机会。“
姚元之提醒宋璟,后一件事一旦被太平公主知道,则两人祸事不小,但宋璟认为,这件事有利于大唐江山,自己愿意承担后果,于是两人就商议定了,在适当时间,向皇上奏报。
景云二年正月(公元711年),宋璟及姚元之两人一起向李旦秘密奏报说:“宋王(李成器)是陛下长子,豳王是高宗皇帝(李治)的长孙(李贤长子),如今太平公主兴风作浪,散布不利太子的言论,使太子在位子上自感不安,非国家之福。我们建议将宋王、豳王派到外地当州长,薛王(李隆业)及岐王(李隆范,两位都是李隆基弟弟)的左右羽林军改编为太子宫的侍卫军,并将太平公主及其夫婿武攸暨送往东都洛阳,如此,太子自安,国家也才稳固,愿陛下深思。“
李旦听了宋姚二人所言,心中有些诧异,但细思又有一定的道理,就说:“我已经没有兄弟,只有一个妹妹,送到东都去太远了,我再要想一下;至於宋王、豳王可如你们所谈的派到外地去没问题。李旦于是下诏:“亲王及驸马从今以后不再统帅禁卫军,现任军职的一律改调别官。“
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的耳语攻势仍在持续,而李旦性格和善但耳根子软,所以有一天,李旦又对左右官员说:“有法术师警告,五天之内,会有人带兵闯入内宫,你们要严加戒备。“这时中书侍郎张说在旁,听皇帝这么说,於是进言道:”这是有人要挑拨陛下跟太子的情感,制造国家的混乱,陛下可令太子监督国政,其乱自解,这是最好的策略。“姚元之此时恰好在旁,就说:”张说所言,是拯救国家的好方法,愿皇上听从!“李旦认为有道理。
景云二年二月,李旦下诏命李成器出任同州(陕西省大荔县)州长,李守礼当豳州(陕西省豳县)州长,岐王、薛王分当太子宫左右翼司令,送太平公主前往蒲州(山西永济市)安置。隔天,又下诏命太子监督国政,六品以下官员任命及非死刑的犯罪。交由太子裁决。
>
太平公主决意定要拉李隆基下马,软的不成来硬的,就自己出面,乘马车至光范门,在诸相退朝时堵住他们,暗示大家说,李隆基不适合当太子,诸相听了脸色苍白,都认为不可,但畏惧太平公主权势,没人敢跳出来反对,只有吏部尚书宋璟站出来,说:“太子对天下建有大功,是未来继承天下的合适人选,公主何出此言?“会谈不欢而散!宋璟散会后越想越不对,大唐帝国自高宗李治以来,女性干政掌权层出不穷,江山因而混乱,对大多数正直的臣子而言,这现象是他们想极力避免的,现在好不容易睿宗在位,太子李隆基又有贤名,绝不能让太平公主重燃女性掌权的火焰,是该时候挺身而出,确保大唐免于女主之祸了。
贤臣出奇策
想法已定,还需要找人出谋划策,而这时朝中重臣在谋略上被公认是一把好手的是宋璟的前辈兼好友,时任兵部尚书的姚元之(就是有名的姚崇,原名姚元崇,后改名姚元之,最后又改名姚崇)。姚元之跟宋璟在武后当皇帝时就已经是朝野知名的大臣,宋璟在武后时期担任御史中丞的官位,姚元之则资历更深,在武后时期就曾经为相,且一向以足智多谋闻名。当时,张柬之等人密谋政变,逼武则天让位给李显,姚元之就是重要的策划者,但因为在』,张柬之等人决定把武后送到上阳宫软禁时,姚元之思念武后旧情,忍不住哭泣。张柬之等人就把他贬到地方去。(可见张柬之等人气量狭小,格局不足。很快就失败,见前文所述)
宋璟找姚元之。把那一天在光范门的状况跟姚元之说了一遍。
姚元之听了宋璟的说明后,就问宋璟说:“当今天下,您认为何人对太子的地位威胁最大?”
宋璟回答:“野心最大,莫过于太平公主!所以太平公主对太子地位威胁最大。”
姚元之道:“宋公所言甚是,但您要知道,自从武后退位以来,天下民心对女主当政并不拥护。韦后之败,固然由于智短德薄,但也因为民心不附。所以太子当日举事,天下轰然响应,起因在此。现今皇上天性恬淡,又非常重视手足之情,皇上的同胞兄弟姐妹,均已逝世殆尽,只剩太平公主一人。太平公主目前可以凭借皇上的宠信揽权干政,唯一忌惮的是太子英名果敢,且立下大功。朝臣拥戴。因此若太平公主想长期干政,势必要想法子动摇当今太子的地位,才有机会。”
宋璟问道:“公此言有理,那依您判断。太平公主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动摇太子地位?”
姚元之道:“太子仁孝,无重大过失可以利用,但现在还有两人在身份上是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一位就是宋王(李成器)。他是皇上的嫡长子,虽然当初是宋王要求把太子之位让给当今太子。且宋王个人并无当政野心,但还是有可能为野心家所利用;另外一人是豳王(李守礼)。他是前太子李贤长子,是高宗皇帝(李治)长孙,他也可能被野心家所利用,为了杜绝这种可能性,我们要想办法安排两位王爷离开京城,我建议我们上疏皇上,让两位王爷出任州长,可避免在京城多生是非。另外,政变发生,通常来自禁军,如果能请皇上同意将左右羽林军改编为太子宫近卫军,作为太子拱卫,不但可消除政变祸源,且万一发生政变,太子宫会有足够的反击实力!”
宋璟道:“姚公此策大妙,我还想到,不如我们也建议皇上将太平公主及其夫婿(武攸暨)送到东都洛阳安置,这样可减少太平公主干政机会。“
姚元之提醒宋璟,后一件事一旦被太平公主知道,则两人祸事不小,但宋璟认为,这件事有利于大唐江山,自己愿意承担后果,于是两人就商议定了,在适当时间,向皇上奏报。
景云二年正月(公元711年),宋璟及姚元之两人一起向李旦秘密奏报说:“宋王(李成器)是陛下长子,豳王是高宗皇帝(李治)的长孙(李贤长子),如今太平公主兴风作浪,散布不利太子的言论,使太子在位子上自感不安,非国家之福。我们建议将宋王、豳王派到外地当州长,薛王(李隆业)及岐王(李隆范,两位都是李隆基弟弟)的左右羽林军改编为太子宫的侍卫军,并将太平公主及其夫婿武攸暨送往东都洛阳,如此,太子自安,国家也才稳固,愿陛下深思。“
李旦听了宋姚二人所言,心中有些诧异,但细思又有一定的道理,就说:“我已经没有兄弟,只有一个妹妹,送到东都去太远了,我再要想一下;至於宋王、豳王可如你们所谈的派到外地去没问题。李旦于是下诏:“亲王及驸马从今以后不再统帅禁卫军,现任军职的一律改调别官。“
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的耳语攻势仍在持续,而李旦性格和善但耳根子软,所以有一天,李旦又对左右官员说:“有法术师警告,五天之内,会有人带兵闯入内宫,你们要严加戒备。“这时中书侍郎张说在旁,听皇帝这么说,於是进言道:”这是有人要挑拨陛下跟太子的情感,制造国家的混乱,陛下可令太子监督国政,其乱自解,这是最好的策略。“姚元之此时恰好在旁,就说:”张说所言,是拯救国家的好方法,愿皇上听从!“李旦认为有道理。
景云二年二月,李旦下诏命李成器出任同州(陕西省大荔县)州长,李守礼当豳州(陕西省豳县)州长,岐王、薛王分当太子宫左右翼司令,送太平公主前往蒲州(山西永济市)安置。隔天,又下诏命太子监督国政,六品以下官员任命及非死刑的犯罪。交由太子裁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