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我的大明新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抵达北平以后,他的风湿就又犯了,这让他对军务的插手就少了许多。
虽然他没有他父亲朱元璋对将领的猜忌,宁愿把有功之臣全部杀光,也不让他们对对朱家的统治造成威胁。
但是他对军队将领的忌讳却一点也不会减少,所以看到自己的孙子能够获得军中将领的认可,并且处事有理有据,才给自己的孙子封了一个虚衔,代替他参赞军务。
这个职位对朱瞻基来说非常合适,因为在现代的时候,雇佣军数次的军事行动,他自己也不是总指挥。
他可能缺少处理具体事务的经验,但是绝不缺少处理一场战争战略目标的经验。
在后世,从非洲中部出兵到利比亚,需要处理各种国际外交争端,需要与欧盟,美国,非盟等各国,各机构协商协调。
那个时候朱瞻基都处理的妥妥当当,现在的大明根本不需要处理外部事务,就更轻松了。
他这个北征军左大将军,只需要协调好内部各军卫之间的配合问题,处理好粮草供应,处理好辅军修路架桥,这些工作对他来说,根本没有太难的地方。
因为他在现代就做过这样的事,虽然模式不同,但是战争的本质是相同的。
不过,这些繁琐事务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导致了他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没有一点空闲时间。
而在这种忙碌中,他与五军都督府,兵部,包括一些将领都建立起来信任和默契,这是他最大的收获。
比如说武安侯郑亨,这位大明著名的将领,也是朱棣四年前第一次北征的首功获得者,就对朱瞻基展现出来的战略才华,统筹安排才能敬佩不已。
从最开始接触时候的漫不经心的应酬,到现在已经彻底成为了朱瞻基的拥趸。
郑亨比朱棣还要大四岁,今年已经五十八岁了,但是长期的军旅生涯给了他一副强壮的体魄。
在军中,比他年龄大的将领也有,但是能比他资历老,权势大的将领,却一个也没有。
永乐元年,他镇守宣府,永乐五年,镇守北平,永乐七年,镇守开平。
第一次北征,郑亨督护运输兵饷,并在出塞后统领右哨,追击本雅失里,大破阿鲁台,论功第一。
随后被朱棣大赏,又委以重任,镇守宣府。
在北地九边地区,郑亨的功绩无人可比,大名威震北元。
朱瞻基现在获得了他的认可和支持,等于在北征军内部,已经笼络到了最大一股势力。
三月初一,最后一批北征军从北平出发,前往张北。
朱棣虽然身体有所好转,但是仍然骑不得马,只能坐车前往。
不过北平和张北之间道路通畅,又全部是骑兵,只用了三日,就抵达了张北。
在张北草原,朱棣升起大帐,大赏三军,大军出征。
五十万大军被分成了两条路线,东线由柳升领军,经由后世的锡林郭勒盟,向东北方向直抵翰难河乔巴山。
在那里,柳升将会与如今臣服大明的阿鲁台汇合,向和林进军。
中路大军则经由后世的二连浩特,向和林进军。
三月五日,休整好的大军由前锋营开路,伙头军随后,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大行军。
的确是浩浩荡荡,东路军差不多二十万人,中路军差不多七十万人,人人肩扛手拉。
若不是个个都穿了军装,这根本不像打仗,而像是逃难。
但是,这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强的军事集团了。
北元人虽然个人战斗力更强,但是他们的人数太少,总共不到三百万人马,跟大明完全没法比。
若是他们不跑,跟大明硬对硬,十个换一个,也能把北元人耗的一个不剩。
七十万人组成的大军组成了大约十里宽的军阵,一路向北。这幸亏是草原,要是山区,恐怕要拉几十里长。
三月的草原刚发了嫩芽,但是这些草也远远不够十几万军马和挽马吃的,进入草原以后,军阵越拉越宽,最后形成了上百里宽的一股洪流。
而北元人也早已得到了消息,兀良哈人早已跑的不见人影,瓦剌人也都收缩了战线,想要依靠草原和沙漠来耗费大明军队的体力。
不过,中路大军为了跟东路大军形成配合,行军速度慢的惊人,一天只有一二十公里的速度,进行平推。
除了前锋军和斥候军,所有的大军都是交叉行军。今日左掖在前,就会休息一天,然后让后军变成前军,这样的轮换行军既保存了体力,又稳如泰山。
唯一不好的就是,这样的行军速度,耗费的粮草太多了一些。
抵达北平以后,他的风湿就又犯了,这让他对军务的插手就少了许多。
虽然他没有他父亲朱元璋对将领的猜忌,宁愿把有功之臣全部杀光,也不让他们对对朱家的统治造成威胁。
但是他对军队将领的忌讳却一点也不会减少,所以看到自己的孙子能够获得军中将领的认可,并且处事有理有据,才给自己的孙子封了一个虚衔,代替他参赞军务。
这个职位对朱瞻基来说非常合适,因为在现代的时候,雇佣军数次的军事行动,他自己也不是总指挥。
他可能缺少处理具体事务的经验,但是绝不缺少处理一场战争战略目标的经验。
在后世,从非洲中部出兵到利比亚,需要处理各种国际外交争端,需要与欧盟,美国,非盟等各国,各机构协商协调。
那个时候朱瞻基都处理的妥妥当当,现在的大明根本不需要处理外部事务,就更轻松了。
他这个北征军左大将军,只需要协调好内部各军卫之间的配合问题,处理好粮草供应,处理好辅军修路架桥,这些工作对他来说,根本没有太难的地方。
因为他在现代就做过这样的事,虽然模式不同,但是战争的本质是相同的。
不过,这些繁琐事务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导致了他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没有一点空闲时间。
而在这种忙碌中,他与五军都督府,兵部,包括一些将领都建立起来信任和默契,这是他最大的收获。
比如说武安侯郑亨,这位大明著名的将领,也是朱棣四年前第一次北征的首功获得者,就对朱瞻基展现出来的战略才华,统筹安排才能敬佩不已。
从最开始接触时候的漫不经心的应酬,到现在已经彻底成为了朱瞻基的拥趸。
郑亨比朱棣还要大四岁,今年已经五十八岁了,但是长期的军旅生涯给了他一副强壮的体魄。
在军中,比他年龄大的将领也有,但是能比他资历老,权势大的将领,却一个也没有。
永乐元年,他镇守宣府,永乐五年,镇守北平,永乐七年,镇守开平。
第一次北征,郑亨督护运输兵饷,并在出塞后统领右哨,追击本雅失里,大破阿鲁台,论功第一。
随后被朱棣大赏,又委以重任,镇守宣府。
在北地九边地区,郑亨的功绩无人可比,大名威震北元。
朱瞻基现在获得了他的认可和支持,等于在北征军内部,已经笼络到了最大一股势力。
三月初一,最后一批北征军从北平出发,前往张北。
朱棣虽然身体有所好转,但是仍然骑不得马,只能坐车前往。
不过北平和张北之间道路通畅,又全部是骑兵,只用了三日,就抵达了张北。
在张北草原,朱棣升起大帐,大赏三军,大军出征。
五十万大军被分成了两条路线,东线由柳升领军,经由后世的锡林郭勒盟,向东北方向直抵翰难河乔巴山。
在那里,柳升将会与如今臣服大明的阿鲁台汇合,向和林进军。
中路大军则经由后世的二连浩特,向和林进军。
三月五日,休整好的大军由前锋营开路,伙头军随后,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大行军。
的确是浩浩荡荡,东路军差不多二十万人,中路军差不多七十万人,人人肩扛手拉。
若不是个个都穿了军装,这根本不像打仗,而像是逃难。
但是,这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强的军事集团了。
北元人虽然个人战斗力更强,但是他们的人数太少,总共不到三百万人马,跟大明完全没法比。
若是他们不跑,跟大明硬对硬,十个换一个,也能把北元人耗的一个不剩。
七十万人组成的大军组成了大约十里宽的军阵,一路向北。这幸亏是草原,要是山区,恐怕要拉几十里长。
三月的草原刚发了嫩芽,但是这些草也远远不够十几万军马和挽马吃的,进入草原以后,军阵越拉越宽,最后形成了上百里宽的一股洪流。
而北元人也早已得到了消息,兀良哈人早已跑的不见人影,瓦剌人也都收缩了战线,想要依靠草原和沙漠来耗费大明军队的体力。
不过,中路大军为了跟东路大军形成配合,行军速度慢的惊人,一天只有一二十公里的速度,进行平推。
除了前锋军和斥候军,所有的大军都是交叉行军。今日左掖在前,就会休息一天,然后让后军变成前军,这样的轮换行军既保存了体力,又稳如泰山。
唯一不好的就是,这样的行军速度,耗费的粮草太多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