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我在红楼修文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然而石咏却是第一次见到如玉,只张了一眼,便见识到双胞胎的威力,姐儿两个的相貌眉眼,几乎一模一样,完全没差。
然而只这一眼,石咏依旧多多少少能辨出姐妹两个气质上有些不同:如英与他一样,喜简不喜繁,因此首饰与衣饰都颇为简单,整个人显得清爽而干练;如玉则戴了几件价值不菲的首饰,打扮得雍容华贵,甚至隐隐有些别苗头的意思。
如玉与如英互视一眼,大约也觉得有些怪异。她们是双胞胎,从小到大,大人们都为她们准备一式一样的衣服首饰,姐妹两个也已经习惯外人几乎区分不出她们谁是姐姐,谁是妹妹了。
然而各自成婚之后,姐儿两个可以各自做主,可以按自己的品味来,甚至还需要多少考虑一下丈夫的审美与喜好,各自妆扮之后,竟然差别不小。姐妹两人相互看看,惊异过后,彼此礼貌地对视片刻,再各自转开。
两对夫妇在兆佳氏祠堂内拜过祖宗牌位之后,再到正堂上来拜见兆佳氏诸位亲眷。姐妹两人的父母穆尔泰夫妇并不在京中,因此在老太太喜塔腊氏下首设了两人的位置,往下才是白柱夫妇。除了兆佳氏族人以外,兆佳氏好些已经出了门的姑奶奶也大多回了娘家来看望两对小夫妻,见了两边的气色,大抵知道两个姑娘都过得不错,大多放下心来。
午间按规矩是老尚书府请两个女婿吃回门酒,白柱尚未脱孝,不便饮宴,只稍坐了一会儿相陪,另有兆佳氏几个族里与石咏一辈儿的年轻人陪席。另外达山与达春两个小哥儿也一起出来,拜见两位姐夫。
哲彦与石咏都事先给这两个小舅子备下了礼物,然而石咏因为教雍亲王府两个小阿哥的关系,与这样年纪的孩子交道打得极多,见两个孩子小心翼翼地收了礼物,晓得他们心下还没法儿对自己这个姐夫生出亲近,当即笑着招招手,将两个哥儿招过来,问两句功课与日常起居。
孩子毕竟是孩子,三言两语之间,达山与达春见石咏平易近人,一点儿不端着架子,便一下子与石咏亲近起来。而另一头,哲彦却只顾着与白柱说话,偶尔掉头望望那边,实在想不通,石咏怎么能与两个半大小子有这么多话可说的。白柱只看在眼里,笑笑不说话。
女眷那头,十三福晋头一个将如英拉到内室去单独问她话,只问石咏可还好。因为这门亲事背后其实是十三阿哥夫妇两人大力撮合的,若是如英与石咏处不好,十三福晋定会后悔不已。
十三福晋只道新媳妇向来羞怯,因此问得委婉,如英却笑着冲姑母直点头,也不说什么,但是喜悦之情却溢于言表。十三福晋怜爱地摸摸如英的头发,只说:“可见是个傻孩子了,怎么嫁个傻小子,竟欢喜成这个样子?”
石咏在十三福晋心中,到底还是那个“实心实意”的傻小子。
如英却答:“姑母放心,这人是我自己睁大眼睛选定的,无论是好是歹,我都要同他过一辈子。所以我就干脆天天多惦记两遍他的好,这样日子过得也欢喜些。”
十三福晋听了忍俊不禁,笑道:“我们英姐儿果然与众不同,说出来的看似胡闹,仔细一想却有意思。”
她细细回忆,觉得她与十三阿哥十年来相濡以沫,互相支撑,不也一样,多看着点儿对方的好,日子便能过得舒心点儿么。
然而如玉见到妹妹,则又是另一番情景。她待要问问妹妹嫁过去之后如何,却又觉得难以启齿。
安佳氏有族人曾经前往永顺胡同吃喜酒,自然有人将三位皇子阿哥前来道贺的事转告了如玉。如玉原本猜到七姑父可能会去上石家道贺,但完全没想到十六阿哥、十七阿哥两位也会前往,更别提雍亲王府的两位小阿哥,竟然亲自上门道喜,并亲口称石咏为“老师”。
原本如玉听说妹夫只是个内务府的五品小吏,官位并不高,本家也只是旁支,并不显赫。她的夫婿哲彦身上虽无功名官职,可胜在出身门第都不错,公公济兰已经升至工部左侍郎,之后应当便是放外任出京,一转身便是地方大员。
然而如玉却始终想不通,看似平平的妹夫,结亲时怎么会有这么些皇亲贵胄登门道贺。甚至她今日回门,也事先精心打扮了一番,衣裳首饰都捡的是最出挑的,以期不要被妹妹压过一头。
待一见到妹妹,如玉才晓得,如英根本就没有压过自己一头的意思,她今日这番做作,就如一拳打出去尽数打在棉花上,对方软软的根本就不受力。
如英却冲她一笑,道:“姐姐怎么尽盯着我?是我有哪里不妥当么?”
如玉:“……没,没什么。”
“若是没有,妹妹便先告辞了。”如英看看外头刚刚西斜的日头,想起石咏嘱咐她的话,向如玉作别,“姐姐,待一个月之后咱们没那么多规矩束着的时候,我上舅舅家来看你!”
“这么早?”
如玉吓了一跳。
京里的规矩,新婚一月之内新房不能空置,所以小夫妻吃过回门酒,便大多会在傍晚之前赶回夫家。
可是,这太阳还挂得老高,距离日暮还早,如玉猜了半天,也没想通为什么妹妹要在这时候就早早转回夫家去。
——莫不是,石家的规矩太大了?
这样一想,如玉的心气儿立刻顺了不少。
*
石咏与如英一道乘车,从老尚书府出发,慢慢回转。
“茂行,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如英好奇地问丈夫。
“等到了地头,我一样样说与你听。”
石咏想得很周到,他知道如英近来又是备嫁忙碌,又是婚仪繁复,多少有些疲惫,偏生规矩又拘着,她这新娘子在新婚一月之间,哪里都不便去,不像后世里新婚夫妇一结完婚就能借口蜜月遁走,躲到个没熟人的地方,安安静静地享受甜蜜的日子。
偏巧今日是回门的日子,石咏便暗地里安排,从老尚书府早走一刻,回永顺胡同则晚回一刻,中间稍许留些工夫,让他能带着如英去京里某个轻松惬意的地方,一起看看景致,也松快松快。
如英则全不知丈夫会带她到哪里去,坐在车内,只睁着一对明眸,望着石咏。随丈夫一道,偷偷溜出门,谁也不告诉,这种感觉令如英又好奇又兴奋。有时如英想瞧瞧外头经过的热闹街巷,石咏便会主动效劳,坐到她身旁,代为掀起车帘,让如英也能随着他的指点,一起见见外头的景致。
少时,车驾驶进了一处窄巷,如英初时还觉得颇为颠簸,可行了片刻,车驾里突然不颠了,稳稳当当地行了小半里地,直到大车停下来。
如英好奇地“咦”了一声,那边石咏已经从车驾上跳了下去,亲自抱了下车的脚踏,扶如英下车。
这时候李寿早已候在车前一处院落的门口,见到石咏小夫妻两个到来,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随即将院门推开。
如英随丈夫一道,立在这小院门口,初夏傍晚时的风伴着各种花香与阵阵清凉,一时扑面而至。
石咏侧身望着妻子,柔声道:“媳妇儿,欢迎来到‘百花深处’。”
然而石咏却是第一次见到如玉,只张了一眼,便见识到双胞胎的威力,姐儿两个的相貌眉眼,几乎一模一样,完全没差。
然而只这一眼,石咏依旧多多少少能辨出姐妹两个气质上有些不同:如英与他一样,喜简不喜繁,因此首饰与衣饰都颇为简单,整个人显得清爽而干练;如玉则戴了几件价值不菲的首饰,打扮得雍容华贵,甚至隐隐有些别苗头的意思。
如玉与如英互视一眼,大约也觉得有些怪异。她们是双胞胎,从小到大,大人们都为她们准备一式一样的衣服首饰,姐妹两个也已经习惯外人几乎区分不出她们谁是姐姐,谁是妹妹了。
然而各自成婚之后,姐儿两个可以各自做主,可以按自己的品味来,甚至还需要多少考虑一下丈夫的审美与喜好,各自妆扮之后,竟然差别不小。姐妹两人相互看看,惊异过后,彼此礼貌地对视片刻,再各自转开。
两对夫妇在兆佳氏祠堂内拜过祖宗牌位之后,再到正堂上来拜见兆佳氏诸位亲眷。姐妹两人的父母穆尔泰夫妇并不在京中,因此在老太太喜塔腊氏下首设了两人的位置,往下才是白柱夫妇。除了兆佳氏族人以外,兆佳氏好些已经出了门的姑奶奶也大多回了娘家来看望两对小夫妻,见了两边的气色,大抵知道两个姑娘都过得不错,大多放下心来。
午间按规矩是老尚书府请两个女婿吃回门酒,白柱尚未脱孝,不便饮宴,只稍坐了一会儿相陪,另有兆佳氏几个族里与石咏一辈儿的年轻人陪席。另外达山与达春两个小哥儿也一起出来,拜见两位姐夫。
哲彦与石咏都事先给这两个小舅子备下了礼物,然而石咏因为教雍亲王府两个小阿哥的关系,与这样年纪的孩子交道打得极多,见两个孩子小心翼翼地收了礼物,晓得他们心下还没法儿对自己这个姐夫生出亲近,当即笑着招招手,将两个哥儿招过来,问两句功课与日常起居。
孩子毕竟是孩子,三言两语之间,达山与达春见石咏平易近人,一点儿不端着架子,便一下子与石咏亲近起来。而另一头,哲彦却只顾着与白柱说话,偶尔掉头望望那边,实在想不通,石咏怎么能与两个半大小子有这么多话可说的。白柱只看在眼里,笑笑不说话。
女眷那头,十三福晋头一个将如英拉到内室去单独问她话,只问石咏可还好。因为这门亲事背后其实是十三阿哥夫妇两人大力撮合的,若是如英与石咏处不好,十三福晋定会后悔不已。
十三福晋只道新媳妇向来羞怯,因此问得委婉,如英却笑着冲姑母直点头,也不说什么,但是喜悦之情却溢于言表。十三福晋怜爱地摸摸如英的头发,只说:“可见是个傻孩子了,怎么嫁个傻小子,竟欢喜成这个样子?”
石咏在十三福晋心中,到底还是那个“实心实意”的傻小子。
如英却答:“姑母放心,这人是我自己睁大眼睛选定的,无论是好是歹,我都要同他过一辈子。所以我就干脆天天多惦记两遍他的好,这样日子过得也欢喜些。”
十三福晋听了忍俊不禁,笑道:“我们英姐儿果然与众不同,说出来的看似胡闹,仔细一想却有意思。”
她细细回忆,觉得她与十三阿哥十年来相濡以沫,互相支撑,不也一样,多看着点儿对方的好,日子便能过得舒心点儿么。
然而如玉见到妹妹,则又是另一番情景。她待要问问妹妹嫁过去之后如何,却又觉得难以启齿。
安佳氏有族人曾经前往永顺胡同吃喜酒,自然有人将三位皇子阿哥前来道贺的事转告了如玉。如玉原本猜到七姑父可能会去上石家道贺,但完全没想到十六阿哥、十七阿哥两位也会前往,更别提雍亲王府的两位小阿哥,竟然亲自上门道喜,并亲口称石咏为“老师”。
原本如玉听说妹夫只是个内务府的五品小吏,官位并不高,本家也只是旁支,并不显赫。她的夫婿哲彦身上虽无功名官职,可胜在出身门第都不错,公公济兰已经升至工部左侍郎,之后应当便是放外任出京,一转身便是地方大员。
然而如玉却始终想不通,看似平平的妹夫,结亲时怎么会有这么些皇亲贵胄登门道贺。甚至她今日回门,也事先精心打扮了一番,衣裳首饰都捡的是最出挑的,以期不要被妹妹压过一头。
待一见到妹妹,如玉才晓得,如英根本就没有压过自己一头的意思,她今日这番做作,就如一拳打出去尽数打在棉花上,对方软软的根本就不受力。
如英却冲她一笑,道:“姐姐怎么尽盯着我?是我有哪里不妥当么?”
如玉:“……没,没什么。”
“若是没有,妹妹便先告辞了。”如英看看外头刚刚西斜的日头,想起石咏嘱咐她的话,向如玉作别,“姐姐,待一个月之后咱们没那么多规矩束着的时候,我上舅舅家来看你!”
“这么早?”
如玉吓了一跳。
京里的规矩,新婚一月之内新房不能空置,所以小夫妻吃过回门酒,便大多会在傍晚之前赶回夫家。
可是,这太阳还挂得老高,距离日暮还早,如玉猜了半天,也没想通为什么妹妹要在这时候就早早转回夫家去。
——莫不是,石家的规矩太大了?
这样一想,如玉的心气儿立刻顺了不少。
*
石咏与如英一道乘车,从老尚书府出发,慢慢回转。
“茂行,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如英好奇地问丈夫。
“等到了地头,我一样样说与你听。”
石咏想得很周到,他知道如英近来又是备嫁忙碌,又是婚仪繁复,多少有些疲惫,偏生规矩又拘着,她这新娘子在新婚一月之间,哪里都不便去,不像后世里新婚夫妇一结完婚就能借口蜜月遁走,躲到个没熟人的地方,安安静静地享受甜蜜的日子。
偏巧今日是回门的日子,石咏便暗地里安排,从老尚书府早走一刻,回永顺胡同则晚回一刻,中间稍许留些工夫,让他能带着如英去京里某个轻松惬意的地方,一起看看景致,也松快松快。
如英则全不知丈夫会带她到哪里去,坐在车内,只睁着一对明眸,望着石咏。随丈夫一道,偷偷溜出门,谁也不告诉,这种感觉令如英又好奇又兴奋。有时如英想瞧瞧外头经过的热闹街巷,石咏便会主动效劳,坐到她身旁,代为掀起车帘,让如英也能随着他的指点,一起见见外头的景致。
少时,车驾驶进了一处窄巷,如英初时还觉得颇为颠簸,可行了片刻,车驾里突然不颠了,稳稳当当地行了小半里地,直到大车停下来。
如英好奇地“咦”了一声,那边石咏已经从车驾上跳了下去,亲自抱了下车的脚踏,扶如英下车。
这时候李寿早已候在车前一处院落的门口,见到石咏小夫妻两个到来,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随即将院门推开。
如英随丈夫一道,立在这小院门口,初夏傍晚时的风伴着各种花香与阵阵清凉,一时扑面而至。
石咏侧身望着妻子,柔声道:“媳妇儿,欢迎来到‘百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