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护国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王夫之猜得很对。
孙奇逢对士子代表的游说,不过是江南士绅的保险措施,他们没指望依靠士子代表就能力挽狂澜,这场决战得全力以赴,用所有能用到的手段和杨庆斗争。
首先就是宣传。
“他们也会操纵舆论了!”
杨庆看着面前摊开的报纸饶有兴趣地说。
报纸上的内容很简单。
就是北方土改的真实情况,当然也包括不真实情况,要说造谣那些士绅也不比他差,更何况北方土改中的很多事情不需要造谣,只需要进行一些艺术化的加工就行。在和杨庆关系破裂后,江南各地士绅控制的报纸就开始大肆报道北方情况,公开的报纸容易遭到审查,但地下小报什么的就没这问题了。话说小报这种东西从北宋就已经很成熟,这些年同样更加成熟了,南都的确很不好搞,但南都以外的各大城市就可以了。
扬州,苏州,杭州……
所有目前大明堪称经济重镇的城市无一例外都出现小报泛滥。
所有小报全都不遗余力地夸大北方土改中的情况,把北方描述成为一片血雨腥风的暗无天日之地。那些土改队无一例外都被描述成缇骑四出时代的东厂,所过之处人神共愤,对士绅的批斗简直丧心病狂。
衣冠丧尽啊!
纵然焚书坑儒亦差之远矣!
什么河阴之变,白马驿之祸与之简直无法相提并论!
把士绅关进牲口棚,绑着士绅游街,把他们架到台上跪着被那些刁民们肆意羞辱,什么毒打都轻的,就是对待罪犯都没这样的。不但瓜分其土地家产房屋,甚至连他们的妻妾女儿都抢走肆意欺凌,而且不仅仅是一个两个,几乎北方士绅全都被清洗。天哪,士绅何罪遭此横祸,人家建奴都没这样对他们啊,他们眼巴巴盼望着朝廷光复河北,却没想到盼来了这样的结果。而且求告无门,北方的官员慑于锦衣卫的淫威,无人敢为其主持公道,他们可以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现在就在那里等死了。
可以说这些小报竭尽所能,描绘出了一旦公田法实施,江南士绅将面对的噩梦。
至于公开的报纸……
他们则从历史道德法律等等各种方面深入剖析,对护国公的一意孤行进行抨击,甚至还举之前两个这么干的例子,比如王莽,比如贾似道。一个改制后天下大乱,一个公田法之后身死茅坑,护国公若逆天而行早晚也得天下大乱,至于他是不是身死茅坑这个倒是不好判断。总而言之这公田法实施,立刻就国将不国,危亡无日矣!
反正评论又不犯法。
大明在这方面还是很开放的。
再说公田法既然在报纸上全文刊登了,那就是让人评论的,这些士绅控制的报纸迅速在大明各地引发关于公田法的大讨论。不过因为那些贫民佃户肯定不会写文章,再说他们写了也不会有士绅的报纸刊登,所以从民间舆情来说,倒是一致对公田法进行口诛笔伐。
骂护国公祸国殃民的都有。
虽然这些胆敢公然辱骂护国公的报社无一例外都遭到不理智对待,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用他们的如橼之笔,表达他们对公田法的愤慨。另外这些公开的报纸还对传言中北方土改乱像表示深切关注,甚至提议应该由四民大会组成调查团前往北方,对这些风言风语进行核实,以便向天下人做出交待。
总之一明一暗,一个大义凛然地引经据典驳斥公田法,一个则无所不用其极地描述公田法的后果。
至于请愿……
这个真没有了!
士绅们也知道,他们请愿无异于闹剧。
公田法的大讨论就这样完全淹没了各大报纸,就连大明海陆军在南方的节节胜利都没人注意了。尽管这时候他们已经登陆龙牙门,并且轻松击溃柔佛叛军,甚至还派出战舰巡弋在马六甲城外。至于目的当然不是去攻打荷兰人,只不过是保护航运,毕竟英荷已经正式开战,为了避免欧洲战火烧到南洋,大明海军必须在马六甲海峡巡航。另外还在苏门答腊岛登陆占领棉兰开辟第二战场,总之对柔佛的讨伐已经迅速扩大为对马六甲海峡的护航行动。
而对南掌的讨伐也在顺利进行。
郑家同意了明军以其境内为基地对南掌的进攻,现在正沿着李仙江向奠边府运输物资,准备到冬天展开正式的讨伐。
对缅甸的讨伐也在顺利准备中。
物资源源不断沿着长江运输到叙州府,再由张献忠组织的民夫用驮队运输到昆明,由云贵和部分湖广民兵从昆明以同样方式运输到腾冲。张献忠部下拼凑的一个军,也在冯双礼带领下到达昆明,正式接受唐王指挥参加讨伐缅甸之战。不过张献忠已经卧床不起,不出意外的话,最多明年年底,护国公又可以躺赢的方式熬死这个最后的枭雄了。
不得不说……
年轻就是好啊!
但这些根本没人关心,就连美洲开拓舰队,带着在金山,也就是旧金山一带捕鲸的巨额收获归国的消息都没引起太多关注,整个大明所有报纸全都盯着公田法,盯着北方土改,盯着护国公和士绅的决战。
“他们又不傻,这些年学也学会你那些手段了。”
女皇说道。
“不过北方是不是太乱了?”
她紧接着说。
她其实也不知道北方是什么样。
杨庆肯定不会用这种小事来打扰女皇给他喂儿子的。
“乱,乱才是对的,我们在进行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甚至称之为geming都不为过,这种事情没有什么感情可讲。地主阶层必须得彻底消灭,无论以何种方式,他们已经严重拖累了大明的发展。如果财富继续集中在他们手中,而不是最大限度惠及所有百姓,我们的内部市场就无法真正形成。不能指望那些要把绝大多数收获交给他们的佃户,能够真正源源不断地买衣服,买各种工业品,只有自耕农才有购买能力。”
杨庆说着把报纸... -->>
王夫之猜得很对。
孙奇逢对士子代表的游说,不过是江南士绅的保险措施,他们没指望依靠士子代表就能力挽狂澜,这场决战得全力以赴,用所有能用到的手段和杨庆斗争。
首先就是宣传。
“他们也会操纵舆论了!”
杨庆看着面前摊开的报纸饶有兴趣地说。
报纸上的内容很简单。
就是北方土改的真实情况,当然也包括不真实情况,要说造谣那些士绅也不比他差,更何况北方土改中的很多事情不需要造谣,只需要进行一些艺术化的加工就行。在和杨庆关系破裂后,江南各地士绅控制的报纸就开始大肆报道北方情况,公开的报纸容易遭到审查,但地下小报什么的就没这问题了。话说小报这种东西从北宋就已经很成熟,这些年同样更加成熟了,南都的确很不好搞,但南都以外的各大城市就可以了。
扬州,苏州,杭州……
所有目前大明堪称经济重镇的城市无一例外都出现小报泛滥。
所有小报全都不遗余力地夸大北方土改中的情况,把北方描述成为一片血雨腥风的暗无天日之地。那些土改队无一例外都被描述成缇骑四出时代的东厂,所过之处人神共愤,对士绅的批斗简直丧心病狂。
衣冠丧尽啊!
纵然焚书坑儒亦差之远矣!
什么河阴之变,白马驿之祸与之简直无法相提并论!
把士绅关进牲口棚,绑着士绅游街,把他们架到台上跪着被那些刁民们肆意羞辱,什么毒打都轻的,就是对待罪犯都没这样的。不但瓜分其土地家产房屋,甚至连他们的妻妾女儿都抢走肆意欺凌,而且不仅仅是一个两个,几乎北方士绅全都被清洗。天哪,士绅何罪遭此横祸,人家建奴都没这样对他们啊,他们眼巴巴盼望着朝廷光复河北,却没想到盼来了这样的结果。而且求告无门,北方的官员慑于锦衣卫的淫威,无人敢为其主持公道,他们可以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现在就在那里等死了。
可以说这些小报竭尽所能,描绘出了一旦公田法实施,江南士绅将面对的噩梦。
至于公开的报纸……
他们则从历史道德法律等等各种方面深入剖析,对护国公的一意孤行进行抨击,甚至还举之前两个这么干的例子,比如王莽,比如贾似道。一个改制后天下大乱,一个公田法之后身死茅坑,护国公若逆天而行早晚也得天下大乱,至于他是不是身死茅坑这个倒是不好判断。总而言之这公田法实施,立刻就国将不国,危亡无日矣!
反正评论又不犯法。
大明在这方面还是很开放的。
再说公田法既然在报纸上全文刊登了,那就是让人评论的,这些士绅控制的报纸迅速在大明各地引发关于公田法的大讨论。不过因为那些贫民佃户肯定不会写文章,再说他们写了也不会有士绅的报纸刊登,所以从民间舆情来说,倒是一致对公田法进行口诛笔伐。
骂护国公祸国殃民的都有。
虽然这些胆敢公然辱骂护国公的报社无一例外都遭到不理智对待,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用他们的如橼之笔,表达他们对公田法的愤慨。另外这些公开的报纸还对传言中北方土改乱像表示深切关注,甚至提议应该由四民大会组成调查团前往北方,对这些风言风语进行核实,以便向天下人做出交待。
总之一明一暗,一个大义凛然地引经据典驳斥公田法,一个则无所不用其极地描述公田法的后果。
至于请愿……
这个真没有了!
士绅们也知道,他们请愿无异于闹剧。
公田法的大讨论就这样完全淹没了各大报纸,就连大明海陆军在南方的节节胜利都没人注意了。尽管这时候他们已经登陆龙牙门,并且轻松击溃柔佛叛军,甚至还派出战舰巡弋在马六甲城外。至于目的当然不是去攻打荷兰人,只不过是保护航运,毕竟英荷已经正式开战,为了避免欧洲战火烧到南洋,大明海军必须在马六甲海峡巡航。另外还在苏门答腊岛登陆占领棉兰开辟第二战场,总之对柔佛的讨伐已经迅速扩大为对马六甲海峡的护航行动。
而对南掌的讨伐也在顺利进行。
郑家同意了明军以其境内为基地对南掌的进攻,现在正沿着李仙江向奠边府运输物资,准备到冬天展开正式的讨伐。
对缅甸的讨伐也在顺利准备中。
物资源源不断沿着长江运输到叙州府,再由张献忠组织的民夫用驮队运输到昆明,由云贵和部分湖广民兵从昆明以同样方式运输到腾冲。张献忠部下拼凑的一个军,也在冯双礼带领下到达昆明,正式接受唐王指挥参加讨伐缅甸之战。不过张献忠已经卧床不起,不出意外的话,最多明年年底,护国公又可以躺赢的方式熬死这个最后的枭雄了。
不得不说……
年轻就是好啊!
但这些根本没人关心,就连美洲开拓舰队,带着在金山,也就是旧金山一带捕鲸的巨额收获归国的消息都没引起太多关注,整个大明所有报纸全都盯着公田法,盯着北方土改,盯着护国公和士绅的决战。
“他们又不傻,这些年学也学会你那些手段了。”
女皇说道。
“不过北方是不是太乱了?”
她紧接着说。
她其实也不知道北方是什么样。
杨庆肯定不会用这种小事来打扰女皇给他喂儿子的。
“乱,乱才是对的,我们在进行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甚至称之为geming都不为过,这种事情没有什么感情可讲。地主阶层必须得彻底消灭,无论以何种方式,他们已经严重拖累了大明的发展。如果财富继续集中在他们手中,而不是最大限度惠及所有百姓,我们的内部市场就无法真正形成。不能指望那些要把绝大多数收获交给他们的佃户,能够真正源源不断地买衣服,买各种工业品,只有自耕农才有购买能力。”
杨庆说着把报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