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钢铁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8000人从中国运到德国,不算太容易,现在各国,航运兴旺发达,英德都在秘密的准备战争,他们是世界船运的大头,加上越来越繁盛的世界贸易,想要凑到足够多的船只,运送人员和基础的装备,这并不容易,最关键的是,这只是大宗运输的一小部分,前往德国兴建大型工程的工人,除了一部分在船上之外,还有相当的一部分,没有上船,德国支持了一部分的运力,剩下的,就要靠西北自己解决。
上海到巴士拉的距离,比上海到柏林的距离少了一大半,如果是巴格达铁路彻底完工作之后,还可以通过巴格达铁路进行分流,现在,无论是人员,还是设备,都必须要通过船运,对于船运的压力非常大,德国也只是在有限的情况之下,抽调了一部分,这已经是极限了。
杨元钊也很清楚这一点,这段时间,就是落实海运力量,之前从英国订购的船舶之中,有一部分,不在英国本土,而是在亚洲和北美,一部分通过巴拿马运河,前往中国,另外一部分,则直接在中国交割,他们都是中国附近的旧船,本就要就地交易。
至于欧洲这边的,由德美出手,临时的组织了一个船运公司,通过在各国招募水手,先干起来,未来,则按照比例和程序,向中间添加中国人员,未来这里会源源不断的为中国海军输送战士。
遥控着西北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决定,杨元钊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很多情况之下,都是下达了最基本的命令,剩下的有足够的行政人员去执行,从包垦公司的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习惯,没有拖拽,没有人浮于事,各方面的效率相当的高,几次大规模的海上运输,让西北的行政人员们,积累大量的经验的,第一批的人员很快就调集好了,准备出发。
11月的长江有些阴冷,南方的天气就是这样,这种直接浸入到骨子之中的阴冷,让一些北方人都受不了,好在,各种保暖衣服,特别是西北大力推广的鸭绒,已经成为了江南一带的新的项目,之前人们养鸭是为了吃肉,现在,更多的是为了产绒,哪怕没有西北的科学养殖的效率高,也造成了养殖业的繁盛。
数千人组成的队伍,让码头这边成为了人的海洋,第一批前往德国务工的工人,加上生产建设兵团和铁路建设兵团的人员,他们共同乘坐远洋船只,前往万里之遥的欧洲,前往船厂的,穿着的是以天蓝色为主体的衣服,他们脱胎于西北最早的那一批工装。而生产建设兵团和铁路建设兵团的,则是以作训服为主,他们已经是半军事化部队了,无论是组织结构,还是机构结构,都是军队的模式,军官们也都是正规的军官,只不过从野战部队之中挑选,不太适合野战部队的,提升一级任用,在没有工程和任务的时候,保持着军事训练,即便是工作的时候,也会抽调一定的时间进行训练。
生产建设兵团和铁路建设兵团,这两大组织,已经成为西北最庞大的两个兵团之一,从建设之初,他们扩张幅度就没有减少过,特别是一年多之前的巴士拉,更是急剧扩张,现在中国,还承担不起对于海外侨民或者务工人员的保护,这种抱团兵团模式,是最佳的选择,最少纪律性比民用的工厂,不知道强大多少。
不过,在场的几千人,无论是船厂工人,还是准军事化的兵团士兵,他们的心中都有些迷茫,德国,对于大部分的人员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只知道是1900年,庚子事变的列强之一,占据了中国的山东,是在中国有特权的国家。
可是再往下就不知道了,也就是西北一些接触到外国人的工人,知道一些,却也都是道听途说,或者是德国工程师或者科学家的介绍,巴士拉就够远了,再怎么说,也在中东,听说还是在亚洲,德国,就已经跑到西欧去了,这有些太远了吧。
人群之中,还有一些拿着德文字典,正在练习的存在,西北从最开始,就普及了外文教育的,英语跟德语是重点,英语是通行的语言,而德国,则是跟西北合作最密切的,哈比就是德国人,最初也是从德国招募的工人和工程师。
西北提升,一部分是依靠洋务运动的成果,这只是一个基础,... -->>
8000人从中国运到德国,不算太容易,现在各国,航运兴旺发达,英德都在秘密的准备战争,他们是世界船运的大头,加上越来越繁盛的世界贸易,想要凑到足够多的船只,运送人员和基础的装备,这并不容易,最关键的是,这只是大宗运输的一小部分,前往德国兴建大型工程的工人,除了一部分在船上之外,还有相当的一部分,没有上船,德国支持了一部分的运力,剩下的,就要靠西北自己解决。
上海到巴士拉的距离,比上海到柏林的距离少了一大半,如果是巴格达铁路彻底完工作之后,还可以通过巴格达铁路进行分流,现在,无论是人员,还是设备,都必须要通过船运,对于船运的压力非常大,德国也只是在有限的情况之下,抽调了一部分,这已经是极限了。
杨元钊也很清楚这一点,这段时间,就是落实海运力量,之前从英国订购的船舶之中,有一部分,不在英国本土,而是在亚洲和北美,一部分通过巴拿马运河,前往中国,另外一部分,则直接在中国交割,他们都是中国附近的旧船,本就要就地交易。
至于欧洲这边的,由德美出手,临时的组织了一个船运公司,通过在各国招募水手,先干起来,未来,则按照比例和程序,向中间添加中国人员,未来这里会源源不断的为中国海军输送战士。
遥控着西北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决定,杨元钊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很多情况之下,都是下达了最基本的命令,剩下的有足够的行政人员去执行,从包垦公司的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习惯,没有拖拽,没有人浮于事,各方面的效率相当的高,几次大规模的海上运输,让西北的行政人员们,积累大量的经验的,第一批的人员很快就调集好了,准备出发。
11月的长江有些阴冷,南方的天气就是这样,这种直接浸入到骨子之中的阴冷,让一些北方人都受不了,好在,各种保暖衣服,特别是西北大力推广的鸭绒,已经成为了江南一带的新的项目,之前人们养鸭是为了吃肉,现在,更多的是为了产绒,哪怕没有西北的科学养殖的效率高,也造成了养殖业的繁盛。
数千人组成的队伍,让码头这边成为了人的海洋,第一批前往德国务工的工人,加上生产建设兵团和铁路建设兵团的人员,他们共同乘坐远洋船只,前往万里之遥的欧洲,前往船厂的,穿着的是以天蓝色为主体的衣服,他们脱胎于西北最早的那一批工装。而生产建设兵团和铁路建设兵团的,则是以作训服为主,他们已经是半军事化部队了,无论是组织结构,还是机构结构,都是军队的模式,军官们也都是正规的军官,只不过从野战部队之中挑选,不太适合野战部队的,提升一级任用,在没有工程和任务的时候,保持着军事训练,即便是工作的时候,也会抽调一定的时间进行训练。
生产建设兵团和铁路建设兵团,这两大组织,已经成为西北最庞大的两个兵团之一,从建设之初,他们扩张幅度就没有减少过,特别是一年多之前的巴士拉,更是急剧扩张,现在中国,还承担不起对于海外侨民或者务工人员的保护,这种抱团兵团模式,是最佳的选择,最少纪律性比民用的工厂,不知道强大多少。
不过,在场的几千人,无论是船厂工人,还是准军事化的兵团士兵,他们的心中都有些迷茫,德国,对于大部分的人员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只知道是1900年,庚子事变的列强之一,占据了中国的山东,是在中国有特权的国家。
可是再往下就不知道了,也就是西北一些接触到外国人的工人,知道一些,却也都是道听途说,或者是德国工程师或者科学家的介绍,巴士拉就够远了,再怎么说,也在中东,听说还是在亚洲,德国,就已经跑到西欧去了,这有些太远了吧。
人群之中,还有一些拿着德文字典,正在练习的存在,西北从最开始,就普及了外文教育的,英语跟德语是重点,英语是通行的语言,而德国,则是跟西北合作最密切的,哈比就是德国人,最初也是从德国招募的工人和工程师。
西北提升,一部分是依靠洋务运动的成果,这只是一个基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