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袁腾飞讲历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选择题是考试中非常常见的题型,在历史高考中,非知识型选择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根本原因往经济上找
例如,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组织出现的原因是:
A.新兴工业部门要求大规模集中生产
B.为了消除由竞争引发的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国家一定程度上推行经济计划
D.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发生了改变一看问原因一定要往经济上找,而且最好是跟生产、生产力直接沾边的东西,所以答案是选A。“新兴工业部门要求大规模集中生产”,这个跟生产力是最沾边的,其他三项虽然也都跟经济沾边,但不是跟生产和生产力直接挂钩。
再举一个例子,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的原因是?四个选项:
A.工业革命的完成
B.工业资产阶级的对外扩张
C.轮船、火车等先进交通工具缩短了世界的距离
D.东方国家日益腐败
答案显然应该选A项,工业革命的完成。因为工业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才开始对外扩张,因为工业革命完成了才有轮船、火车这样的交通工具,东方专制制度一直都很腐败,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它沦为殖民地?就是因为西方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所以,只要问原因就找经济去,除非它问的是直接原因、导火索之类的,那就是纯粹考识记。
二、不破不立,影响一定找“立”
如果是问影响的选择题,一定要找“立”的选项。什么叫 “立”?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如果考影响,是选去旧呢?还是选布新呢?显然要选布新,不选去旧。比如北京的旧城改造,把平房拆了,然后把楼房盖起来。我现在问,如果A选项是拆平房,B选项是盖高楼,你应该选哪个选项啊?应该选盖高楼,不能选拆平房。因为拆了平房之后种草可不可以?变成绿地。现在选盖楼,不拆平房能盖楼吗?所以你一定要选布新,不要选除旧。
一般来说,考一件事的作用、影响,不要选“改变了……”、“结束了……”、“废除了……”,不要选带否定意味的词语,而要选“建立了……”、“奠定了……”、“走向了……”、“开始了……”。
三、不选明显的错误
有的同学看到这里乐了,这不是废话吗?我能选明显的错误吗?你选明显错误的时候太多了,有的时候四个选项里面有一项是你没见过的,你不要上来就把它给排除掉。曾经有这么一道题,列举了四个国际会议,其中有一个国际会议是教材小字段讲的内容,它问这四个国际会议哪一个跟处置日本没有关系,这时就应该选小字段那个。所以别一上来就把这个排除掉:别以为这个老师没讲,就肯定跟这个没关系。命题者并不是要求你掌握小字段,而是要求你掌握另三个会议。
四、所选项不能被其他三项解释或包含比如,还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的那道题,你选了任何一项都被A项包含。为什么殖民体系形成啊?你选因为工业资产阶级对外扩张,那为什么它对外扩张啊?因为工业革命完成了。你选轮船、火车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为什么西方能有轮船、火车啊?因为工业革命完成了。你选东方国家日益腐败,那为什么腐败就挨打啊?古代农业社会专制制度也很腐败,为什么现在人家就打我们啊?因为工业革命完成了。
你选的每一项都能被A项解释,但你这里面的每一项都解释不了A项,所以你最后的选项就一定要选“别的解释不了它,它能解释其他所有的”那一项,这个选项才算是完美。前面为什么说考影响的试题一定要选立而不能选破,还是前面那个例子,拆了平房未必盖大楼,要盖大楼肯定得拆平房,最后的结果一定要选到最根本上。
以上是非知识型选择题应试的四个技巧。知识型选择题没有什么技巧,全看你对知识的熟练程度。练习时注意举一反N,就是做一道题要掌握N个知识点。文科不用搞题海战术,用不着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成绩,因为我们做一道题要掌握很多知识点,比如:武汉是我国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为这一地区的工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A.曾国藩B.左宗棠C.李鸿章D.张之洞洋务运动的这四位代表,谁为武汉地区的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应该是张之洞,这个大家很容易选出来。现在选项不变,这道题马上能变成七八道题。天津是发展较早的地区,上海是发展较早的地区,长江流域较早,福州较早,闽江流域较早,长江三角洲较早,京津唐三角洲较早,选项不变,就这四位,曾、左、李、张,你选去吧,难道你要做这么多题才能掌握这个知识点吗?
所以,平时做练习题的时候或考完试老师讲的时候,一定在每一个选项后面都做注释。这道题为什么选张之洞?因为他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那么,江南制造总局、开平煤矿、上海轮船招商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都在哪里?都注释在试卷边上,等于我做这一道题掌握了N多知识点,这样还用练很多的题吗?
五、例题解析
例1.考影响的选“立”。
八七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新的出路”主要体现在:
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的总方针
C.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解析:这道题实际上是问八七会议的影响或作用。一定要选立,不能选破。“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明显不能选。“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这是遵义会议解决的问题。所以选B。
例2.所选项不能被其他三项解释或包含。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初期均保持中立,其根本出发点是:
A.大发战争财B.保存军事实力
C.维护国家利益D.发展国内经济
解析:答案选C,维护国家利益,这道题就讲这个道理。你要选A、B、D任何一项,都能被C项解释或包含,况且A项也不符合史实。
例3.不选明显的错误。
1789年到1875年近90年内,法国政权更迭频繁,共产生了12部宪法,平均约7年更换一次宪法。其中1793年国民公会制定的宪法规定法国政治体制为:
>
选择题是考试中非常常见的题型,在历史高考中,非知识型选择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根本原因往经济上找
例如,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组织出现的原因是:
A.新兴工业部门要求大规模集中生产
B.为了消除由竞争引发的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国家一定程度上推行经济计划
D.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发生了改变一看问原因一定要往经济上找,而且最好是跟生产、生产力直接沾边的东西,所以答案是选A。“新兴工业部门要求大规模集中生产”,这个跟生产力是最沾边的,其他三项虽然也都跟经济沾边,但不是跟生产和生产力直接挂钩。
再举一个例子,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的原因是?四个选项:
A.工业革命的完成
B.工业资产阶级的对外扩张
C.轮船、火车等先进交通工具缩短了世界的距离
D.东方国家日益腐败
答案显然应该选A项,工业革命的完成。因为工业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才开始对外扩张,因为工业革命完成了才有轮船、火车这样的交通工具,东方专制制度一直都很腐败,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它沦为殖民地?就是因为西方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所以,只要问原因就找经济去,除非它问的是直接原因、导火索之类的,那就是纯粹考识记。
二、不破不立,影响一定找“立”
如果是问影响的选择题,一定要找“立”的选项。什么叫 “立”?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如果考影响,是选去旧呢?还是选布新呢?显然要选布新,不选去旧。比如北京的旧城改造,把平房拆了,然后把楼房盖起来。我现在问,如果A选项是拆平房,B选项是盖高楼,你应该选哪个选项啊?应该选盖高楼,不能选拆平房。因为拆了平房之后种草可不可以?变成绿地。现在选盖楼,不拆平房能盖楼吗?所以你一定要选布新,不要选除旧。
一般来说,考一件事的作用、影响,不要选“改变了……”、“结束了……”、“废除了……”,不要选带否定意味的词语,而要选“建立了……”、“奠定了……”、“走向了……”、“开始了……”。
三、不选明显的错误
有的同学看到这里乐了,这不是废话吗?我能选明显的错误吗?你选明显错误的时候太多了,有的时候四个选项里面有一项是你没见过的,你不要上来就把它给排除掉。曾经有这么一道题,列举了四个国际会议,其中有一个国际会议是教材小字段讲的内容,它问这四个国际会议哪一个跟处置日本没有关系,这时就应该选小字段那个。所以别一上来就把这个排除掉:别以为这个老师没讲,就肯定跟这个没关系。命题者并不是要求你掌握小字段,而是要求你掌握另三个会议。
四、所选项不能被其他三项解释或包含比如,还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的那道题,你选了任何一项都被A项包含。为什么殖民体系形成啊?你选因为工业资产阶级对外扩张,那为什么它对外扩张啊?因为工业革命完成了。你选轮船、火车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为什么西方能有轮船、火车啊?因为工业革命完成了。你选东方国家日益腐败,那为什么腐败就挨打啊?古代农业社会专制制度也很腐败,为什么现在人家就打我们啊?因为工业革命完成了。
你选的每一项都能被A项解释,但你这里面的每一项都解释不了A项,所以你最后的选项就一定要选“别的解释不了它,它能解释其他所有的”那一项,这个选项才算是完美。前面为什么说考影响的试题一定要选立而不能选破,还是前面那个例子,拆了平房未必盖大楼,要盖大楼肯定得拆平房,最后的结果一定要选到最根本上。
以上是非知识型选择题应试的四个技巧。知识型选择题没有什么技巧,全看你对知识的熟练程度。练习时注意举一反N,就是做一道题要掌握N个知识点。文科不用搞题海战术,用不着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成绩,因为我们做一道题要掌握很多知识点,比如:武汉是我国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为这一地区的工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A.曾国藩B.左宗棠C.李鸿章D.张之洞洋务运动的这四位代表,谁为武汉地区的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应该是张之洞,这个大家很容易选出来。现在选项不变,这道题马上能变成七八道题。天津是发展较早的地区,上海是发展较早的地区,长江流域较早,福州较早,闽江流域较早,长江三角洲较早,京津唐三角洲较早,选项不变,就这四位,曾、左、李、张,你选去吧,难道你要做这么多题才能掌握这个知识点吗?
所以,平时做练习题的时候或考完试老师讲的时候,一定在每一个选项后面都做注释。这道题为什么选张之洞?因为他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那么,江南制造总局、开平煤矿、上海轮船招商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都在哪里?都注释在试卷边上,等于我做这一道题掌握了N多知识点,这样还用练很多的题吗?
五、例题解析
例1.考影响的选“立”。
八七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新的出路”主要体现在:
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的总方针
C.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解析:这道题实际上是问八七会议的影响或作用。一定要选立,不能选破。“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明显不能选。“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这是遵义会议解决的问题。所以选B。
例2.所选项不能被其他三项解释或包含。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初期均保持中立,其根本出发点是:
A.大发战争财B.保存军事实力
C.维护国家利益D.发展国内经济
解析:答案选C,维护国家利益,这道题就讲这个道理。你要选A、B、D任何一项,都能被C项解释或包含,况且A项也不符合史实。
例3.不选明显的错误。
1789年到1875年近90年内,法国政权更迭频繁,共产生了12部宪法,平均约7年更换一次宪法。其中1793年国民公会制定的宪法规定法国政治体制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