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时空走私1859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虽然太平军对精武军发动了突然性的多路袭击,开始了所谓二次东征的战役,但要论真正有威胁的兵马,就只是陈玉成与洪仁达这两路,尤其是陈玉成的部队,更是这次二次东征里的绝对主力。< ..
因此,当洪仁达所部跟陈玉成所部都相继退兵之后,虽然程学启跟李世贤这两路兵马还在跟精武军鏖战中,但那不过是做做样子,根本无力继续进军。
等他们知道洪仁达与陈玉成都失败退兵的消息后,也必然会退兵,当然了,到时候他俩还能不能顺利的后退,那可就不一定了。
所以说,陈玉成的失败,基本上就可以说太平军的二次东征攻势失败了,接下来的情况,必然是攻守易势,太平军要面对精武军的报复,成了防守方,精武军则再次变成攻击方。
这种情况让洪仁玕十分的懊恼与愤怒,因为这次东征攻势是他辛辛苦苦绞尽脑汁才组织成功的,结果才发动没几天,像样的战果也没有一个,就稀里哗啦败的这么干脆,怎么能不让洪仁玕气愤呢?
洪仁玕并不认为自己的谋划有什么问题,他觉得他考虑的事情已经很全面了,所以失败的主要原因,他就归咎于洪仁达的轻敌冒进与不战自退。
在洪仁玕看来,要不是洪仁达离开镇江去打丹阳,结果遇到精武军主力后又迅速逃跑,把镇江这个要地暴露在精武军的话,陈玉成的后路就不会受到攻击。
陈玉成的后路如果稳住,以陈玉成的能耐,必然可以用打埋伏的方法吃掉精武军的一个主力团,然后再利用对方手中的先进武器继续择机进攻,到时候整个战役就盘活了。
但可惜的是,洪仁玕的愤怒根本就找不到对象发泄,因为洪仁玕虽然是干王与总军师。但说白了不过是个光杆司令,而洪仁达却已经是一方统兵大将,手下有自己的嫡系兵马,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就连洪秀全也没法拿洪仁达怎么样。
这更让洪仁玕气愤无比,因为当初给洪仁达招募兵马,目的就是让洪家掌握一支嫡系御林军,也就是说,洪仁达的兵马本该是中央军才对,可现在他却再次成了一只听宣不听调的兵马。这跟其他的军头又有何不同?
更可悲的是,当洪仁玕找到洪秀全打洪仁干的小报告的时候,洪秀全很快就连打哈欠,一看就是在敷衍洪仁玕。
总之,一切的一切,都让洪仁玕懊恼,都让洪仁玕气愤,他甚至都开始有些灰心丧气了。
如果不是担忧洪秀全,如果不是可惜天国的事业。他真想就此离去,可最终他还是选择留下,并继续担忧不已。
的确是该担忧了,因为他很清楚一个道理——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没错。虽然明眼人都知道,精武军将来跟太平军早晚一战,而且实际上精武军跟太平军从来就没签署过停战协议,也就是说大家一直是在战争状态。但之前因为李秀成的关系。双方一直还算相安无事,可这一次却是太平军主动招惹的精武军,最可恨的还是招惹了一顿又失败了。
在这种情况下。且不说对天**民的军心士气的打击会有多大,将来面对精武军报复的时候,太平军的底气也会更差。
洪仁玕掌握的情报人员早就告诉他,刻下的太平天国境内,大家对湘军等依旧忠于满清的余孽是痛恨有加,但对近在咫尺的精武军却提不起多大的仇恨来,甚至还有很多人暗暗羡慕对方的生活。
之所以能这样,当然离不开精武军的意识渗透,因为在李秀成坐镇南京的时候,对精武军境内过来的商人从来都很优待。
这些精武军境内过来的商人呢,除了带来了大量太平军急需的粮食、奢侈品等物,还带来了精武军境内的大量消息,让太平军的人也大概的了解了在精武军治下的老百姓,过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日子。
别的不说,光一个年收入二百两银子以下的人不用交任何税的情况,就让人羡慕不已。
相比之下,天国境内虽然已经不再搞什么圣库制,重新收起了赋税,但加在百姓头上的赋税却不小,甚至比清廷还要高的多,在这种情况下,跟精武军境内的经济政策一对照,更是没有可比性。
事实上,因为太平军境内严重缺粮,过去都是靠李秀成偷偷跟精武军进行的私下交易,才暂时保证了粮食稳定,现在跟精武军既然再次翻脸了,那也别指望精武军再卖粮食过来了。
也就是说,精武军事后哪怕不派兵攻打,只需要把粮食交易的渠道一掐,那太平军就支持不了多久了。
对天国的经济问题,身为干王与总军师的洪仁玕清楚的很,甚至比大多数的人都要清楚,知道天国现在已经离不开跟精武军的粮食交易,但他更知道如果当时不趁着李永吉孤军在外的机会打精武军,最后更是一丝机会也没有,所以才要奋力一搏。
当初他制定多路齐出的计划,都是对准了对方的精华所在,比如陈玉成跟洪仁达的北路军,真正的目标是对准了常州跟苏州,只要打下这几个地方,太平军的粮饷短期内就不用愁了。
只可惜,洪仁玕毕竟是个书生,他只会纸面上勾画所谓的方案,真正打起来的时候,就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他跟不就不知道,前线究竟都发生了什么。
就比如说洪仁达吧,洪仁达虽然是公认的草包一个,但胆子还是不小的,要不然当初也不会跟李秀成对着干,还敢带兵离开镇江,直接去打丹阳了。
那么,为什么遇到精武军的第二师之后,洪仁达连跟对方打一场都不敢,立刻就带兵逃跑呢?这里其实另有内情。
洪仁达虽然手下有五万大军,看起来很厉害,但他平时养尊处优,根本就不会领兵作战。所以实际领兵的是外号陈斜眼的陈坤书。
陈坤书当年在苏州之战失败之后,手下兵马全部打没了,很快就失了势,当他发现李秀成已经不成了之后,就投靠了洪仁达,并很快得到了洪仁达的信任。
此后,洪仁达招募新兵的时候,实际募兵并训练这些新人的,都是陈坤书在做,洪仁达的作用就只是提供钱粮而已。也就是说。洪仁达不过是挂名的总帅,或者说是这支兵马的金主也行,真正控制这支兵马的是陈坤书,整个大军所有的将领,全部是陈坤书提拔任命的。
不过呢,这些事情洪仁达肯定不会对外人说,他也不认为他控制不来这支军队,毕竟之前陈坤书一直听话的紧,被认为是洪仁达最听话的一条狗。
平时呢。陈坤书为了继续获得资金,一直对洪仁达言听计从,拍马屁拍的也很好,让洪仁达产生了一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错觉。但实质上,洪仁达手下的兵马已经悄然的成了陈坤书的部队。
换言之,见到精武军的主力部队后,下令立刻掉头逃跑的。不是洪仁达,而是陈坤书,毕竟陈坤书当年可是亲眼见证过精武军甲种部队的强大。再次面对这样的部队,陈坤书根本就没把握赢。
别说赢了,他觉得在野战中遇到这样的部队,能不全军覆没就不错了。
也正因为下令逃跑的是陈坤书,所以他才没回镇江,而是直接去南京,原因么,自然是陈坤书知道回镇江就是一个死,他也根本不认为陈玉成能在野外打败精武军,哪怕设伏也不行。
至于洪仁达会不会生气,陈坤书才不在乎呢,再说洪仁达也很好骗,陈坤书只用了个诱敌深入的蹩脚理由,洪仁达就信了。
蠢到这个地步,也算一绝了,但是如果仔细一看洪仁达的日常习惯,这也不奇怪。
洪仁达早就在陈坤书的撺掇下,染上了大烟瘾,而且跟洪秀全一样的贪花好色。一个整天抽大烟玩女人的人,且带兵的时候还这样,又怎么可能真的获得部队官兵的爱戴?这样的家伙,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总之,洪仁达的部队实际上是陈坤书在掌握,陈坤书当初同意出兵,压根就没想过真的跟精武军作对,只是想着趁此机会抢一把就跑的。
所以他接收镇江之后,就开始大肆搜刮,等搜刮的差不多了,就借口攻打丹阳,实际上是准备撤兵,要不然,五万大军啊,怎么会遇到张威的第二师之后就跑的那么快,实在是他们早就做好了跑路的准备,看到精武军后不过是顺势而为。
至于为什么跑去南京,原因很简单,陈坤书打算带兵去庐州府,也就是合肥城,南京是必经之路。也就是说,陈坤书觉得自己羽翼已经差不多了,可以离开南京这个是非之地,打算去庐州府那边当军阀了。
要不是这样,陈坤书带兵回到南京后,也不会不进南京城,只是借着洪仁达的命令催逼粮饷,原因并不是什么加强防守,而是... -->>
虽然太平军对精武军发动了突然性的多路袭击,开始了所谓二次东征的战役,但要论真正有威胁的兵马,就只是陈玉成与洪仁达这两路,尤其是陈玉成的部队,更是这次二次东征里的绝对主力。< ..
因此,当洪仁达所部跟陈玉成所部都相继退兵之后,虽然程学启跟李世贤这两路兵马还在跟精武军鏖战中,但那不过是做做样子,根本无力继续进军。
等他们知道洪仁达与陈玉成都失败退兵的消息后,也必然会退兵,当然了,到时候他俩还能不能顺利的后退,那可就不一定了。
所以说,陈玉成的失败,基本上就可以说太平军的二次东征攻势失败了,接下来的情况,必然是攻守易势,太平军要面对精武军的报复,成了防守方,精武军则再次变成攻击方。
这种情况让洪仁玕十分的懊恼与愤怒,因为这次东征攻势是他辛辛苦苦绞尽脑汁才组织成功的,结果才发动没几天,像样的战果也没有一个,就稀里哗啦败的这么干脆,怎么能不让洪仁玕气愤呢?
洪仁玕并不认为自己的谋划有什么问题,他觉得他考虑的事情已经很全面了,所以失败的主要原因,他就归咎于洪仁达的轻敌冒进与不战自退。
在洪仁玕看来,要不是洪仁达离开镇江去打丹阳,结果遇到精武军主力后又迅速逃跑,把镇江这个要地暴露在精武军的话,陈玉成的后路就不会受到攻击。
陈玉成的后路如果稳住,以陈玉成的能耐,必然可以用打埋伏的方法吃掉精武军的一个主力团,然后再利用对方手中的先进武器继续择机进攻,到时候整个战役就盘活了。
但可惜的是,洪仁玕的愤怒根本就找不到对象发泄,因为洪仁玕虽然是干王与总军师。但说白了不过是个光杆司令,而洪仁达却已经是一方统兵大将,手下有自己的嫡系兵马,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就连洪秀全也没法拿洪仁达怎么样。
这更让洪仁玕气愤无比,因为当初给洪仁达招募兵马,目的就是让洪家掌握一支嫡系御林军,也就是说,洪仁达的兵马本该是中央军才对,可现在他却再次成了一只听宣不听调的兵马。这跟其他的军头又有何不同?
更可悲的是,当洪仁玕找到洪秀全打洪仁干的小报告的时候,洪秀全很快就连打哈欠,一看就是在敷衍洪仁玕。
总之,一切的一切,都让洪仁玕懊恼,都让洪仁玕气愤,他甚至都开始有些灰心丧气了。
如果不是担忧洪秀全,如果不是可惜天国的事业。他真想就此离去,可最终他还是选择留下,并继续担忧不已。
的确是该担忧了,因为他很清楚一个道理——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没错。虽然明眼人都知道,精武军将来跟太平军早晚一战,而且实际上精武军跟太平军从来就没签署过停战协议,也就是说大家一直是在战争状态。但之前因为李秀成的关系。双方一直还算相安无事,可这一次却是太平军主动招惹的精武军,最可恨的还是招惹了一顿又失败了。
在这种情况下。且不说对天**民的军心士气的打击会有多大,将来面对精武军报复的时候,太平军的底气也会更差。
洪仁玕掌握的情报人员早就告诉他,刻下的太平天国境内,大家对湘军等依旧忠于满清的余孽是痛恨有加,但对近在咫尺的精武军却提不起多大的仇恨来,甚至还有很多人暗暗羡慕对方的生活。
之所以能这样,当然离不开精武军的意识渗透,因为在李秀成坐镇南京的时候,对精武军境内过来的商人从来都很优待。
这些精武军境内过来的商人呢,除了带来了大量太平军急需的粮食、奢侈品等物,还带来了精武军境内的大量消息,让太平军的人也大概的了解了在精武军治下的老百姓,过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日子。
别的不说,光一个年收入二百两银子以下的人不用交任何税的情况,就让人羡慕不已。
相比之下,天国境内虽然已经不再搞什么圣库制,重新收起了赋税,但加在百姓头上的赋税却不小,甚至比清廷还要高的多,在这种情况下,跟精武军境内的经济政策一对照,更是没有可比性。
事实上,因为太平军境内严重缺粮,过去都是靠李秀成偷偷跟精武军进行的私下交易,才暂时保证了粮食稳定,现在跟精武军既然再次翻脸了,那也别指望精武军再卖粮食过来了。
也就是说,精武军事后哪怕不派兵攻打,只需要把粮食交易的渠道一掐,那太平军就支持不了多久了。
对天国的经济问题,身为干王与总军师的洪仁玕清楚的很,甚至比大多数的人都要清楚,知道天国现在已经离不开跟精武军的粮食交易,但他更知道如果当时不趁着李永吉孤军在外的机会打精武军,最后更是一丝机会也没有,所以才要奋力一搏。
当初他制定多路齐出的计划,都是对准了对方的精华所在,比如陈玉成跟洪仁达的北路军,真正的目标是对准了常州跟苏州,只要打下这几个地方,太平军的粮饷短期内就不用愁了。
只可惜,洪仁玕毕竟是个书生,他只会纸面上勾画所谓的方案,真正打起来的时候,就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他跟不就不知道,前线究竟都发生了什么。
就比如说洪仁达吧,洪仁达虽然是公认的草包一个,但胆子还是不小的,要不然当初也不会跟李秀成对着干,还敢带兵离开镇江,直接去打丹阳了。
那么,为什么遇到精武军的第二师之后,洪仁达连跟对方打一场都不敢,立刻就带兵逃跑呢?这里其实另有内情。
洪仁达虽然手下有五万大军,看起来很厉害,但他平时养尊处优,根本就不会领兵作战。所以实际领兵的是外号陈斜眼的陈坤书。
陈坤书当年在苏州之战失败之后,手下兵马全部打没了,很快就失了势,当他发现李秀成已经不成了之后,就投靠了洪仁达,并很快得到了洪仁达的信任。
此后,洪仁达招募新兵的时候,实际募兵并训练这些新人的,都是陈坤书在做,洪仁达的作用就只是提供钱粮而已。也就是说。洪仁达不过是挂名的总帅,或者说是这支兵马的金主也行,真正控制这支兵马的是陈坤书,整个大军所有的将领,全部是陈坤书提拔任命的。
不过呢,这些事情洪仁达肯定不会对外人说,他也不认为他控制不来这支军队,毕竟之前陈坤书一直听话的紧,被认为是洪仁达最听话的一条狗。
平时呢。陈坤书为了继续获得资金,一直对洪仁达言听计从,拍马屁拍的也很好,让洪仁达产生了一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错觉。但实质上,洪仁达手下的兵马已经悄然的成了陈坤书的部队。
换言之,见到精武军的主力部队后,下令立刻掉头逃跑的。不是洪仁达,而是陈坤书,毕竟陈坤书当年可是亲眼见证过精武军甲种部队的强大。再次面对这样的部队,陈坤书根本就没把握赢。
别说赢了,他觉得在野战中遇到这样的部队,能不全军覆没就不错了。
也正因为下令逃跑的是陈坤书,所以他才没回镇江,而是直接去南京,原因么,自然是陈坤书知道回镇江就是一个死,他也根本不认为陈玉成能在野外打败精武军,哪怕设伏也不行。
至于洪仁达会不会生气,陈坤书才不在乎呢,再说洪仁达也很好骗,陈坤书只用了个诱敌深入的蹩脚理由,洪仁达就信了。
蠢到这个地步,也算一绝了,但是如果仔细一看洪仁达的日常习惯,这也不奇怪。
洪仁达早就在陈坤书的撺掇下,染上了大烟瘾,而且跟洪秀全一样的贪花好色。一个整天抽大烟玩女人的人,且带兵的时候还这样,又怎么可能真的获得部队官兵的爱戴?这样的家伙,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总之,洪仁达的部队实际上是陈坤书在掌握,陈坤书当初同意出兵,压根就没想过真的跟精武军作对,只是想着趁此机会抢一把就跑的。
所以他接收镇江之后,就开始大肆搜刮,等搜刮的差不多了,就借口攻打丹阳,实际上是准备撤兵,要不然,五万大军啊,怎么会遇到张威的第二师之后就跑的那么快,实在是他们早就做好了跑路的准备,看到精武军后不过是顺势而为。
至于为什么跑去南京,原因很简单,陈坤书打算带兵去庐州府,也就是合肥城,南京是必经之路。也就是说,陈坤书觉得自己羽翼已经差不多了,可以离开南京这个是非之地,打算去庐州府那边当军阀了。
要不是这样,陈坤书带兵回到南京后,也不会不进南京城,只是借着洪仁达的命令催逼粮饷,原因并不是什么加强防守,而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