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千山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尽管五皇子很有藩王风范的烧掉了徐家献上的证据,唐总督心下亦觉着五皇子是个有人格魅力,体谅下属,值得追随效力的藩王。所以,唐总督方私下求见,打算给尚年轻的藩王解释一下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政治风云,咱可得谨慎之后再谨慎哪。
唐总督一把年岁,人有了年岁,经的事就多,说起古来是没完没了,唐总督一直从先帝末年,说到今上执政,说到今上大婚后得了皇子的喜悦,“天大的盛事,陛下命天下免税一年。便是陛下登基,也未有此恩典。老臣老了,有了年岁,孙子也有的人了,因尚算得用,一把老骨头,还能为陛下与王爷尽忠,也是老臣的福分。话说回来,民间有句老话哪,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做父母的,盼什么,不就盼着一家子和和气气的,儿孙们太太平平的。”
五皇子这要再听不出唐总督是什么意思,那就是智商有问题了,五皇子道,“做主的自然是父皇,我也只是把咱们闽地的事同父皇说一说。老唐你自是体谅父皇,可我想着,父皇在帝都,所知所闻都是从咱们的奏章中来。父皇派咱们下来治理一地,要是咱们都碍于情分不同父皇说实话,父皇这心里得是什么滋味儿。就是咱们,不是也辜负了父皇的信任。咱们有没有把地方治理好且不说,这世上,能人是尽有的,咱们不一定是拔尖儿的,可是,实话得告诉父皇,哪怕父皇觉着咱们不合适,他知道这地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也好安排合适的人。”
顿一顿,五皇子继续道,“我岂能不知老唐你的好意,我也知道我这密折一上就得罪人。只是,我还得照实了写,照实了说。”五皇子有着年轻人的坚持。
唐总督轻声道,“别的事都好说,只是一样,老臣必要劝王爷一句,户部截流之事,难道王爷以为陛下不知吗?”
“自来外地官去户部要银子,都是要在户部打点一二的,这是官场常例,我也知道,父皇怎能不知。但二十万银子他们扣下五万,这事不成。不只是说咱们这里不成,就是换别的地方,也不成,没有这样办事的,他们的手也忒黑了。”五皇子不是为自己心疼,他是为自己老穆家的江山心疼。
唐总督想,闽王真是一派赤子之心,更难得的是,一般赤子之心的多是愣头青,闽王却是进退得宜,极有分寸的人。只是,这样有分寸的闽王也难免犯了愣头青一样的毛病,唐总督苦口婆心,“户部不过小人作祟,殿下揭开此事,岂不是要连累到东宫身上?殿下与东宫的情分,可不是寻常人能比的啊!”唐总督苦劝五皇子,五皇子虽好,到底只是一地藩王,现在今上在位,哪怕五皇子说些不恰当的事,也是无妨的。可将来东宫登基,对五皇子,难免心存芥蒂。当然,唐总督苦劝,也有自己不想得罪东宫的意思。毕竟,五皇子不可能空口无凭的去说户部的事,到时肯定要他附折为证的。唐总督能做到总督的高位,不为自己,也得为儿孙们考虑,自然不愿得罪东宫。
五皇子有不同意见,五皇子道,“要是别人,会觉着我冒犯了他。太子绝不会如此的,大人想想,日后太子登基,江山社稷皆是太子的,太子怎能不盼着江山昌隆呢?我与太子兄弟多年,太子为人极好,体恤臣下,故而受了蒙骗。倘有此事,太子定不能容的。”
唐总督急死了,唉哟,这个愣头青!有些话,唐总督是断不好说的,太子当然会顾及江山社稷,可太子这不是还没登基么!
五皇子道,“老唐你把先时拨银子的事写一写,我一并做密折递上去,你放心吧,这事儿就父皇看得到。而且,咱们又没什么实际证据,且事涉不到太子。只是户部若真有此事,是断不能再让他们继续的,若无此事,警醒一二也没有不好。我不是为了闽地,我是想着,这天下,除了帝都,都是外地,此风断不能长的。我也不是为了自己,这于我有什么好处呢。只是,既知道,不能做不知道。”
唐总督感叹,“王爷什么都明白,老臣胆小,愧矣。”
“谁都有一家老小,老唐你能与我说这些,胆子已不小了。”五皇子正色,“你是个好官,我知道。”
唐总督在官场磨练数十年的老心都给五皇子感动了一回,唐总督见劝不动五皇子,他胆子虽小,只是谨慎惯了,话说不谨慎的人,怕也做不到总督之位。但显然唐总督并不欠缺决断,唐总督道,“王爷一心为民,老臣愿附骥尾。”
因是二人私下说话,唐总督轻声道,“此事,王爷必要好生与东宫解释一二方好。”
“嗯。”
其实五皇子虽不想承认,此事或者太子不知。但太子掌户部多年,便是五皇子也只能嘴上替太子开脱一二,若说太子不知,就是五皇子也不信的。太子又不是白痴,怎能不知!
只是,五皇子不明白,他与妻子道,“当初分府,我们兄弟都是一样的分例。王府、产业,一样不少的。咱家的日子能过得,太子的日子定也能过得。我实不明白,倘此事与太子相关,太子要这些银子做什么?”五皇子在礼部当差,他要说没拿过礼部一两银子,那也不是。自来冰敬炭敬,也是衙门老例了,他掌礼部,这些孝敬,他不拿,底下人不敢拿。所以,他也拿过,但也仅止于此。
五皇子平日里生活并不奢侈,除了人情往来,自家花用,银子是够用的。天潢贵胄,本就不缺银钱,弄这些银子做什么呢?有什么用呢?
“银子自然有银子的用处,世间之事,大抵是与银钱相关的。”谢莫如悄声道,“其实要我说,户部至此,不一定是太子就希图这些银钱。太子初掌户部,如何才能收拢人心,打个比方,先时户部的油水是一千两,到太子掌管户部,户部当差的油水增至三千两,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了。若如此,谁不念太子的好处呢?”
“怎么能有这般糊涂的事!”五皇子急道,“江山可是祖父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他们老穆家的!太子,太子这不是纵着旁人挖自家墙角么!
谢莫如淡定提醒,“彼时太子还不是太子。”不要说太子,谁不需要人支持,穆元帝也要朝臣忠心。
剩下的话,谢莫如不说,五皇子也知道了,太子不是太子时如果用这种法子收拢户部上下人等,也不可能在做了太子就改的。相反,开此先例,怕是户部人等以为有太子默许,自会变本加厉。而地方官员,等着户部银钱发放,自然要打点,哪怕打点花销倍增,碍于户部是太子的地盘儿,没人愿意得罪现任的储君,将来的皇帝。怕是地方官只当是给太子殿下进贡了呢,当然,户部得的好处,不可能不给东宫进贡。
谁会嫌银子多呢?
只是,五皇子仍忍不住一声叹息,“我总觉着,朝廷的银子,还是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前朝覆灭,皆因朝纲败坏。都说前朝末帝如何昏庸,其实说句实在话,他还不算特别昏庸。前朝有此下场,一则朝纲败坏,二则藩镇势力过大,以臣凌主,君权不存。这两者,并不是平民百姓导致的,前朝至此,原因还在于仕人。所以我觉着,治国治藩,不仅在于治理百姓,更在于治理仕人。尤其是官员,自品性到能为,都要细细斟酌。官员好了,派他们到地方,地方才能好。倘官员先坏了,到地方只知巧取豪夺刮地皮,天下焉能不乱。”
五皇子感叹一回,早早安寝。
五皇子还能睡得着,穆元帝收到他五儿子的秘折兼家书,是觉都睡不好了。
五皇子其实写得还是相当委婉的,但再如何委婉,就像他说的,他既知道,不好不跟他皇爹说一声。对于一个帝王,真相较粉饰太平重要千百倍,只要这个帝王不太昏庸。
穆元帝并不是自欺欺人的性子,自打前些日子他五儿子说,兵部给我们闽地的军械,多有不合格的,还有以旧充新的事儿。这也不只是五皇子自己说,其间夹着闽地将领的密奏陈词,尤其五皇子一点儿没替闽地瞒着,什么军源不足吃空饷,粮草上做手脚的事儿,五皇子都同穆元帝说了。幸而穆元帝有了年岁,人有了年岁,脾气就缓和了。遇着这事儿,穆元帝虽也免不了气一回,只是,气过一回后,穆元帝没声张,先是命人悄悄在兵部查了。如今南安侯是兵部尚书,当然,南安侯这兵部尚书做的时间还短,上任兵部尚书在前年地动时不幸遇难,穆元帝就令南安侯补了兵部尚书的缺。穆元帝一查,真尼玛一肚子火气。因穆元帝自认是绝世好爹,自从儿子们成年,为了历练儿子们,便将儿子分搁在六部历练,这不,大皇子就搁兵部了。皇子在兵部,就等于给兵部尚书头上再安一顶头上司。
大皇子在兵部的时间比南安侯长,兵部的肥水部门,譬如武选司,专管着武官的选拔、升调、承袭、封赠诸事,一听这职能就知是何等肥水衙门了。还有武库司,掌全国之兵籍、军器之事,更是肥的冒油的部门。于是,这俩部门,大皇子都牢牢的捏在自己掌心,不容人染指的。南安侯虽爵位高,可他也比不上大皇子的身份哪。于是,南安侯鲜少管武选司、武库司的事儿,他管着职方司、车驾司、稽俸厅、会同管,听着是四样地方,可这四样地方的油水加起来也比不了一个武选司。
要说穆元帝不知道他大儿子紧把兵部要害部门的事,那就是睁眼说瞎话了。穆元帝是做亲爹的,难免有些私心,自然是偏着自己儿子的。穆元帝这心思,不知南安侯晓不晓得,但不论南安侯晓不晓得,反正人家南安侯不傻,人家没跟大皇子争... -->>
尽管五皇子很有藩王风范的烧掉了徐家献上的证据,唐总督心下亦觉着五皇子是个有人格魅力,体谅下属,值得追随效力的藩王。所以,唐总督方私下求见,打算给尚年轻的藩王解释一下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政治风云,咱可得谨慎之后再谨慎哪。
唐总督一把年岁,人有了年岁,经的事就多,说起古来是没完没了,唐总督一直从先帝末年,说到今上执政,说到今上大婚后得了皇子的喜悦,“天大的盛事,陛下命天下免税一年。便是陛下登基,也未有此恩典。老臣老了,有了年岁,孙子也有的人了,因尚算得用,一把老骨头,还能为陛下与王爷尽忠,也是老臣的福分。话说回来,民间有句老话哪,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做父母的,盼什么,不就盼着一家子和和气气的,儿孙们太太平平的。”
五皇子这要再听不出唐总督是什么意思,那就是智商有问题了,五皇子道,“做主的自然是父皇,我也只是把咱们闽地的事同父皇说一说。老唐你自是体谅父皇,可我想着,父皇在帝都,所知所闻都是从咱们的奏章中来。父皇派咱们下来治理一地,要是咱们都碍于情分不同父皇说实话,父皇这心里得是什么滋味儿。就是咱们,不是也辜负了父皇的信任。咱们有没有把地方治理好且不说,这世上,能人是尽有的,咱们不一定是拔尖儿的,可是,实话得告诉父皇,哪怕父皇觉着咱们不合适,他知道这地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也好安排合适的人。”
顿一顿,五皇子继续道,“我岂能不知老唐你的好意,我也知道我这密折一上就得罪人。只是,我还得照实了写,照实了说。”五皇子有着年轻人的坚持。
唐总督轻声道,“别的事都好说,只是一样,老臣必要劝王爷一句,户部截流之事,难道王爷以为陛下不知吗?”
“自来外地官去户部要银子,都是要在户部打点一二的,这是官场常例,我也知道,父皇怎能不知。但二十万银子他们扣下五万,这事不成。不只是说咱们这里不成,就是换别的地方,也不成,没有这样办事的,他们的手也忒黑了。”五皇子不是为自己心疼,他是为自己老穆家的江山心疼。
唐总督想,闽王真是一派赤子之心,更难得的是,一般赤子之心的多是愣头青,闽王却是进退得宜,极有分寸的人。只是,这样有分寸的闽王也难免犯了愣头青一样的毛病,唐总督苦口婆心,“户部不过小人作祟,殿下揭开此事,岂不是要连累到东宫身上?殿下与东宫的情分,可不是寻常人能比的啊!”唐总督苦劝五皇子,五皇子虽好,到底只是一地藩王,现在今上在位,哪怕五皇子说些不恰当的事,也是无妨的。可将来东宫登基,对五皇子,难免心存芥蒂。当然,唐总督苦劝,也有自己不想得罪东宫的意思。毕竟,五皇子不可能空口无凭的去说户部的事,到时肯定要他附折为证的。唐总督能做到总督的高位,不为自己,也得为儿孙们考虑,自然不愿得罪东宫。
五皇子有不同意见,五皇子道,“要是别人,会觉着我冒犯了他。太子绝不会如此的,大人想想,日后太子登基,江山社稷皆是太子的,太子怎能不盼着江山昌隆呢?我与太子兄弟多年,太子为人极好,体恤臣下,故而受了蒙骗。倘有此事,太子定不能容的。”
唐总督急死了,唉哟,这个愣头青!有些话,唐总督是断不好说的,太子当然会顾及江山社稷,可太子这不是还没登基么!
五皇子道,“老唐你把先时拨银子的事写一写,我一并做密折递上去,你放心吧,这事儿就父皇看得到。而且,咱们又没什么实际证据,且事涉不到太子。只是户部若真有此事,是断不能再让他们继续的,若无此事,警醒一二也没有不好。我不是为了闽地,我是想着,这天下,除了帝都,都是外地,此风断不能长的。我也不是为了自己,这于我有什么好处呢。只是,既知道,不能做不知道。”
唐总督感叹,“王爷什么都明白,老臣胆小,愧矣。”
“谁都有一家老小,老唐你能与我说这些,胆子已不小了。”五皇子正色,“你是个好官,我知道。”
唐总督在官场磨练数十年的老心都给五皇子感动了一回,唐总督见劝不动五皇子,他胆子虽小,只是谨慎惯了,话说不谨慎的人,怕也做不到总督之位。但显然唐总督并不欠缺决断,唐总督道,“王爷一心为民,老臣愿附骥尾。”
因是二人私下说话,唐总督轻声道,“此事,王爷必要好生与东宫解释一二方好。”
“嗯。”
其实五皇子虽不想承认,此事或者太子不知。但太子掌户部多年,便是五皇子也只能嘴上替太子开脱一二,若说太子不知,就是五皇子也不信的。太子又不是白痴,怎能不知!
只是,五皇子不明白,他与妻子道,“当初分府,我们兄弟都是一样的分例。王府、产业,一样不少的。咱家的日子能过得,太子的日子定也能过得。我实不明白,倘此事与太子相关,太子要这些银子做什么?”五皇子在礼部当差,他要说没拿过礼部一两银子,那也不是。自来冰敬炭敬,也是衙门老例了,他掌礼部,这些孝敬,他不拿,底下人不敢拿。所以,他也拿过,但也仅止于此。
五皇子平日里生活并不奢侈,除了人情往来,自家花用,银子是够用的。天潢贵胄,本就不缺银钱,弄这些银子做什么呢?有什么用呢?
“银子自然有银子的用处,世间之事,大抵是与银钱相关的。”谢莫如悄声道,“其实要我说,户部至此,不一定是太子就希图这些银钱。太子初掌户部,如何才能收拢人心,打个比方,先时户部的油水是一千两,到太子掌管户部,户部当差的油水增至三千两,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了。若如此,谁不念太子的好处呢?”
“怎么能有这般糊涂的事!”五皇子急道,“江山可是祖父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他们老穆家的!太子,太子这不是纵着旁人挖自家墙角么!
谢莫如淡定提醒,“彼时太子还不是太子。”不要说太子,谁不需要人支持,穆元帝也要朝臣忠心。
剩下的话,谢莫如不说,五皇子也知道了,太子不是太子时如果用这种法子收拢户部上下人等,也不可能在做了太子就改的。相反,开此先例,怕是户部人等以为有太子默许,自会变本加厉。而地方官员,等着户部银钱发放,自然要打点,哪怕打点花销倍增,碍于户部是太子的地盘儿,没人愿意得罪现任的储君,将来的皇帝。怕是地方官只当是给太子殿下进贡了呢,当然,户部得的好处,不可能不给东宫进贡。
谁会嫌银子多呢?
只是,五皇子仍忍不住一声叹息,“我总觉着,朝廷的银子,还是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前朝覆灭,皆因朝纲败坏。都说前朝末帝如何昏庸,其实说句实在话,他还不算特别昏庸。前朝有此下场,一则朝纲败坏,二则藩镇势力过大,以臣凌主,君权不存。这两者,并不是平民百姓导致的,前朝至此,原因还在于仕人。所以我觉着,治国治藩,不仅在于治理百姓,更在于治理仕人。尤其是官员,自品性到能为,都要细细斟酌。官员好了,派他们到地方,地方才能好。倘官员先坏了,到地方只知巧取豪夺刮地皮,天下焉能不乱。”
五皇子感叹一回,早早安寝。
五皇子还能睡得着,穆元帝收到他五儿子的秘折兼家书,是觉都睡不好了。
五皇子其实写得还是相当委婉的,但再如何委婉,就像他说的,他既知道,不好不跟他皇爹说一声。对于一个帝王,真相较粉饰太平重要千百倍,只要这个帝王不太昏庸。
穆元帝并不是自欺欺人的性子,自打前些日子他五儿子说,兵部给我们闽地的军械,多有不合格的,还有以旧充新的事儿。这也不只是五皇子自己说,其间夹着闽地将领的密奏陈词,尤其五皇子一点儿没替闽地瞒着,什么军源不足吃空饷,粮草上做手脚的事儿,五皇子都同穆元帝说了。幸而穆元帝有了年岁,人有了年岁,脾气就缓和了。遇着这事儿,穆元帝虽也免不了气一回,只是,气过一回后,穆元帝没声张,先是命人悄悄在兵部查了。如今南安侯是兵部尚书,当然,南安侯这兵部尚书做的时间还短,上任兵部尚书在前年地动时不幸遇难,穆元帝就令南安侯补了兵部尚书的缺。穆元帝一查,真尼玛一肚子火气。因穆元帝自认是绝世好爹,自从儿子们成年,为了历练儿子们,便将儿子分搁在六部历练,这不,大皇子就搁兵部了。皇子在兵部,就等于给兵部尚书头上再安一顶头上司。
大皇子在兵部的时间比南安侯长,兵部的肥水部门,譬如武选司,专管着武官的选拔、升调、承袭、封赠诸事,一听这职能就知是何等肥水衙门了。还有武库司,掌全国之兵籍、军器之事,更是肥的冒油的部门。于是,这俩部门,大皇子都牢牢的捏在自己掌心,不容人染指的。南安侯虽爵位高,可他也比不上大皇子的身份哪。于是,南安侯鲜少管武选司、武库司的事儿,他管着职方司、车驾司、稽俸厅、会同管,听着是四样地方,可这四样地方的油水加起来也比不了一个武选司。
要说穆元帝不知道他大儿子紧把兵部要害部门的事,那就是睁眼说瞎话了。穆元帝是做亲爹的,难免有些私心,自然是偏着自己儿子的。穆元帝这心思,不知南安侯晓不晓得,但不论南安侯晓不晓得,反正人家南安侯不傻,人家没跟大皇子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