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亲亲X平平(下) (1/2)
言情文学 www.yqwx.net,老身聊发少年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接下来的日子,对于楚承平简直如同灾难一般。
所有的宫人都发现,自从陛下大婚以后,太后殿中的女官借故往前殿来的太勤快了点。不过转念一想,皇后都娶进来了,只要皇后一孕有嫡子,那肯定是要纳妃的,这女官们跑的勤快也是正常。
但很快有心人就发现了,这些女官来找的不是皇帝,也尽量避开皇帝在的时候前来,大部分是因为各种原因找皇后的。
而且皇后见到她们居然很高兴,明眼人都看得出不是假的。
说到这位皇后,往前几百年,都没有大楚这般皇后皇帝同居一殿不搬去东宫的先例,这位皇后娘娘长得也不是什么绝色之姿,更称不上柔情似水,却愣是把皇帝迷得三魂六魄尽失,不但日日夜夜都要她的陪伴,更是除了给太后请安,连后宫都很少踏足了。
再说这位皇后,可谓是气度不凡,英姿飒爽。每日起床先在御花园的小校场骑马练箭,然后再绕着御花园练上一会儿拳,然后才回前殿处理后宫事宜。
无非就是后宫的宫人又用了多少胭脂水粉,裁了多少宫衣之类的琐碎事。
先开始太后还在帮着理事,只是出于尊重考虑每天都派女官把账本和理事簿送过来,给皇后看下处理的情况。
这就给了太后身边女官们来含元殿的机会。尤其是萧司籍和朱司制两位女官,为了争夺机会,几乎快要打破了头。
李湄见到几位下江南时候的小伙伴也很高兴。总体来说,她那次和平平一起下江南接太后,虽然有些波折,但是都是有惊无险。她从小少出家门,能出去玩上一趟,心里也是高兴地。
如今能再见故人,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李湄从来没想过楚承平会“纳妾”的事情,因为婚前她爹曾经和平平密谈过一次,楚承平向老丈人保证了以后只会有李湄一个女人,且他的所有皇子一定都是李湄所出。除非李湄没有子嗣,否则不会临幸其他女人。
谁也不知道皇帝的话做不做得数,如今李家权势滔天,李锐又在外征战,皇帝自然会为了取得信任这么保证,可是若是哪一天李家不行了,皇帝就不一定还这么“深情”了。
……
以上是聪明人的烦恼。
事实是,得过且过的李茂接到了皇帝的保证,就喜笑颜开欢天喜地的回家帮女儿备嫁了。他跟在少帝身边当太保这么多年,自然是知道楚承平遇见他女儿,只有被他女儿欺负,从没有欺负过来的份儿。
就连这次走火了,也是他女儿强迫了人家皇帝陛下(大雾)。对于这么让人头疼的女孩儿,还能得到皇帝这般的宠爱,哪怕只有一时,李茂也觉得不冤了。
就算李湄嫁了一个普通人,谁能保证十年二十年以后依旧这么恩爱呢?这和什么身份无关,还是要看人。
李茂想的很开。能为女儿铺路的他都铺了,他做父母的该做的都做完了,皇帝都这么保证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他在家抱抱孙子就行,不用再纠结了。
如今李铭和孙家女儿燕娘已经生了三个儿子。孙家的小姑娘看起来娇娇小小,却意外的十分能生养,嫁过来八年,生了三个儿子,且各个俊秀可爱,喜的李茂夫妻每天在家含饴弄孙,都不想出门了。
李铭从小喜欢经学,又受了不少祖母的熏陶,吸收了许多先进的思想。他和他的大哥李锐不同,李铭一直是个善于思考和总结的孩子,李锐会把祖母的教导付诸于行动之中,而李铭则偏好著书立作,将这些教导和道理总结出来,传于他人。
如今,他的《邱氏教孙书》已经成为各大蒙学教导开蒙子弟必备的经籍。
当年他编写这本书,只为了好好教育自己才三岁的大郎,为了能推敲好文字,他曾找过不少大儒请教过。后来刻书时,李铭请了当朝参政知事兼太傅齐邵画插图,晋国公做序,可谓是花了不少心思。
大楚没有三字经,小孩子发蒙一直用的是《千字文》和《小学》。邱氏教孙书里用了不少例子和寓言,也有邱氏说的一些三国和红楼的小故事,可以说是古代小孩的第一本童话故事书和训诫书。
因为坊间都传邱老太君是天君下凡,就连龙虎山道宗都称邱氏乃是“不是凡人”,李家子孙各个成器,连旁支的李钊和李钧都不容小视,所以此书一出之下无数亲戚朋友人家上门讨要,因为其朗朗上口,道理通俗易懂且发人深省,流传出去后一下子成为各大刻书坊的宠儿。
最后国子监和皇家刻书坊收录了此书,成为天下蒙学必备的经典,李铭也一跃成为少有的青年文魁。
李铭编书编上了瘾,又在皇帝的主持下开始编纂其他书籍。大楚历经三代,已经可以开始编修前朝史和本朝的史了,他带着一帮大儒名士,开始遍搜前朝的史料和家史,又在皇帝的授意下编纂新的“库书”,将经史子集重新整编。
洛阳毁于反贼的大火,无数经史子集被毁,幸而李家以前因为邱老太君的反复叮嘱,家中微霜堂和张素衣陪嫁过在祖坟里将所有书都做了附录,也有许多人家没有去救家财反而救回了书籍,所以长安得以留存不少过去的珍本,加上国子监损毁不大,许多太学生抢出了许多书,这些都成了遗留下的宝贝。
托邱老太君的福,现在已经大范围使用活字印刷,成书的速度快了不止十倍,民间印刷业也变得十分发达,楚承平听取了齐邵的建议,彻底放开了私人刻坊的刊刻经营范围。
这些刊刻作坊只要愿意缴纳一笔税收,是正当经营积极纳税的高品质刻坊、又有官员作保,就可以去借存放在长安国子监的珍本,抄阅刊刻。
此举无疑是大楚文化界的一次地震,自古掌握在世族手中的书籍和知识变成了可以任人阅读的平常之物,许多孤本也流入民间,使很多寒门子弟求学有路,可以预见,十年,几十年后,世族高门里名士大儒层出不穷的垄断局面很快就会被打破,总会有惊才绝艳的寒门子弟进入朝堂,真正的开始影响未来的选才之路。
李茂等女儿入宫后不久,就渐渐将权利下放移交到齐邵那边,将齐邵当做了自己的接班人一般。他自知自己不是晋国公那般的人才,女儿成了皇后,若他还留恋权位,就真成了尾大不掉的后戚了。
而他从来也没有什么权倾一方取而代之的霸业野心,此时急流勇退,一来能给女儿一个好一点的夫妻关系,二来他也实在是在朝中玩不动了,现在都是年轻人的天下,他脑子有些不够使,一心只想翘班。
所以很快的李茂就称自己得了“头痛”之疾,早上起不了早,晚上睡又睡不好,年纪轻轻就要“告老”。又请封世子李铭继承“信国公”之位,自己算是彻底退隐。
太后和楚承平都没想到李茂会退的那么干脆,世族派也是大喜过望,只有晋国公一人愁眉不展,想着是不是也要退出朝野中心,还能留个好点的名声。
他与李茂这么多年都玩着“明争暗和”的戏码,今日我装着吃了你的亏,明日你就装吃了我的亏,总体来说总是平衡,得到的结果也都是大家能接受的。如今这秤杆子撂挑不干了,他这秤砣也就危险了,而且楚承平年纪越来越大,李茂摆明了皇帝大婚了他要还政了,自己再以皇帝舅舅的身份站在朝中就有些耽误族中子弟的前程。
所以李茂的隐退,带来了一批老臣,包括晋国公的退让。新皇自己的心腹人马纷纷占据要位,新的朝廷中人人都憋着三把火,恨不得将大楚烧成一片红才好。
李锐此时在关外征讨,禁卫军交给了皇帝(李湄笑),他捷报连传,一路收复疆土,再加上李钧一直联络草原各族,用分化或赏赐的办法让他们帮着大楚围剿瀚海十部的胡孽,很快,大楚最大的威胁也在日益被削弱中。
加之李茂已经退的这么干脆,简直比他爹李硕还干脆,皇帝也有意卖个人情,楚承平直接封了李锐“冠军侯”的爵位。
冠军侯是谁?最为人熟知的冠军侯是大名鼎鼎的霍去病,他也是皇后的外戚,是汉人之中“封狼居胥”的大英雄。
楚承平封了李锐这个侯,是对李锐最大的肯定。对于很多武人们来说,人生中有一位皇帝愿意封其“冠军侯”,已经死而无憾,足以光宗耀祖了。
楚承平虽然没有完成其父“一门双公”的承诺,但李锐毕竟年轻,假以时日前途更是不可限量,现在封的太高,未免落人口实。
李锐在这般年轻靠自己的努力和卓绝的战功,得了一个侯爵,无疑让所有大楚的年轻人都疯狂了起来,大楚刮起了一阵“科举热”、“从军热”,随着老臣的一个个隐退,朝廷确实缺人。
汾州、幽州等地逐渐被收复,也需要新的官员去主持当地重建的事宜,齐邵顺势将不定期举行的科举变成了三年固定一次的制式,逢喜事、缺员时,再加开恩科。
晋国公“告老”,齐邵已经接替成为了新的平章政事,成为当朝宰辅。
他和李锐当年在酒楼的雄心壮志,竟真的一一实现,两人一文一武,都在走上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含元殿。
“娘娘,您一直这样做怎么成!总还是要自己算账的啊。”万宁县主拿出锦袋,从中间取出账簿递给李湄。“这是外子给您核算好的今年账务。《三国演义》和三国杀的收入今年是一万四千两,四个刻书坊一共是七千两。加上公府给您置办的嫁妆庄子收的租,一起是三万八千两。”
李钊当年疯狂的迷恋万宁县主天下皆知,但是因为他只是户部一个小小的六品官员,所以一直没有资格去提亲。
而后太后娘娘回了京,德阳郡主到太后面前提了提,又有万宁县主自己和太后吐露心声,希望能嫁去李家,过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生活,遂点了李钊做仪宾,让万宁县主下嫁了。
李钊虽然官儿小,但身价颇丰。他从小跟着陈家人学着打理外务,信国公府里邱老太君分出去的那份家产,李锐那边的一直都是交给李钊打理的,这么多年来,李钊也分了不少红利,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万宁只是县主,没有公主府和郡主府,但... -->>
接下来的日子,对于楚承平简直如同灾难一般。
所有的宫人都发现,自从陛下大婚以后,太后殿中的女官借故往前殿来的太勤快了点。不过转念一想,皇后都娶进来了,只要皇后一孕有嫡子,那肯定是要纳妃的,这女官们跑的勤快也是正常。
但很快有心人就发现了,这些女官来找的不是皇帝,也尽量避开皇帝在的时候前来,大部分是因为各种原因找皇后的。
而且皇后见到她们居然很高兴,明眼人都看得出不是假的。
说到这位皇后,往前几百年,都没有大楚这般皇后皇帝同居一殿不搬去东宫的先例,这位皇后娘娘长得也不是什么绝色之姿,更称不上柔情似水,却愣是把皇帝迷得三魂六魄尽失,不但日日夜夜都要她的陪伴,更是除了给太后请安,连后宫都很少踏足了。
再说这位皇后,可谓是气度不凡,英姿飒爽。每日起床先在御花园的小校场骑马练箭,然后再绕着御花园练上一会儿拳,然后才回前殿处理后宫事宜。
无非就是后宫的宫人又用了多少胭脂水粉,裁了多少宫衣之类的琐碎事。
先开始太后还在帮着理事,只是出于尊重考虑每天都派女官把账本和理事簿送过来,给皇后看下处理的情况。
这就给了太后身边女官们来含元殿的机会。尤其是萧司籍和朱司制两位女官,为了争夺机会,几乎快要打破了头。
李湄见到几位下江南时候的小伙伴也很高兴。总体来说,她那次和平平一起下江南接太后,虽然有些波折,但是都是有惊无险。她从小少出家门,能出去玩上一趟,心里也是高兴地。
如今能再见故人,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李湄从来没想过楚承平会“纳妾”的事情,因为婚前她爹曾经和平平密谈过一次,楚承平向老丈人保证了以后只会有李湄一个女人,且他的所有皇子一定都是李湄所出。除非李湄没有子嗣,否则不会临幸其他女人。
谁也不知道皇帝的话做不做得数,如今李家权势滔天,李锐又在外征战,皇帝自然会为了取得信任这么保证,可是若是哪一天李家不行了,皇帝就不一定还这么“深情”了。
……
以上是聪明人的烦恼。
事实是,得过且过的李茂接到了皇帝的保证,就喜笑颜开欢天喜地的回家帮女儿备嫁了。他跟在少帝身边当太保这么多年,自然是知道楚承平遇见他女儿,只有被他女儿欺负,从没有欺负过来的份儿。
就连这次走火了,也是他女儿强迫了人家皇帝陛下(大雾)。对于这么让人头疼的女孩儿,还能得到皇帝这般的宠爱,哪怕只有一时,李茂也觉得不冤了。
就算李湄嫁了一个普通人,谁能保证十年二十年以后依旧这么恩爱呢?这和什么身份无关,还是要看人。
李茂想的很开。能为女儿铺路的他都铺了,他做父母的该做的都做完了,皇帝都这么保证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他在家抱抱孙子就行,不用再纠结了。
如今李铭和孙家女儿燕娘已经生了三个儿子。孙家的小姑娘看起来娇娇小小,却意外的十分能生养,嫁过来八年,生了三个儿子,且各个俊秀可爱,喜的李茂夫妻每天在家含饴弄孙,都不想出门了。
李铭从小喜欢经学,又受了不少祖母的熏陶,吸收了许多先进的思想。他和他的大哥李锐不同,李铭一直是个善于思考和总结的孩子,李锐会把祖母的教导付诸于行动之中,而李铭则偏好著书立作,将这些教导和道理总结出来,传于他人。
如今,他的《邱氏教孙书》已经成为各大蒙学教导开蒙子弟必备的经籍。
当年他编写这本书,只为了好好教育自己才三岁的大郎,为了能推敲好文字,他曾找过不少大儒请教过。后来刻书时,李铭请了当朝参政知事兼太傅齐邵画插图,晋国公做序,可谓是花了不少心思。
大楚没有三字经,小孩子发蒙一直用的是《千字文》和《小学》。邱氏教孙书里用了不少例子和寓言,也有邱氏说的一些三国和红楼的小故事,可以说是古代小孩的第一本童话故事书和训诫书。
因为坊间都传邱老太君是天君下凡,就连龙虎山道宗都称邱氏乃是“不是凡人”,李家子孙各个成器,连旁支的李钊和李钧都不容小视,所以此书一出之下无数亲戚朋友人家上门讨要,因为其朗朗上口,道理通俗易懂且发人深省,流传出去后一下子成为各大刻书坊的宠儿。
最后国子监和皇家刻书坊收录了此书,成为天下蒙学必备的经典,李铭也一跃成为少有的青年文魁。
李铭编书编上了瘾,又在皇帝的主持下开始编纂其他书籍。大楚历经三代,已经可以开始编修前朝史和本朝的史了,他带着一帮大儒名士,开始遍搜前朝的史料和家史,又在皇帝的授意下编纂新的“库书”,将经史子集重新整编。
洛阳毁于反贼的大火,无数经史子集被毁,幸而李家以前因为邱老太君的反复叮嘱,家中微霜堂和张素衣陪嫁过在祖坟里将所有书都做了附录,也有许多人家没有去救家财反而救回了书籍,所以长安得以留存不少过去的珍本,加上国子监损毁不大,许多太学生抢出了许多书,这些都成了遗留下的宝贝。
托邱老太君的福,现在已经大范围使用活字印刷,成书的速度快了不止十倍,民间印刷业也变得十分发达,楚承平听取了齐邵的建议,彻底放开了私人刻坊的刊刻经营范围。
这些刊刻作坊只要愿意缴纳一笔税收,是正当经营积极纳税的高品质刻坊、又有官员作保,就可以去借存放在长安国子监的珍本,抄阅刊刻。
此举无疑是大楚文化界的一次地震,自古掌握在世族手中的书籍和知识变成了可以任人阅读的平常之物,许多孤本也流入民间,使很多寒门子弟求学有路,可以预见,十年,几十年后,世族高门里名士大儒层出不穷的垄断局面很快就会被打破,总会有惊才绝艳的寒门子弟进入朝堂,真正的开始影响未来的选才之路。
李茂等女儿入宫后不久,就渐渐将权利下放移交到齐邵那边,将齐邵当做了自己的接班人一般。他自知自己不是晋国公那般的人才,女儿成了皇后,若他还留恋权位,就真成了尾大不掉的后戚了。
而他从来也没有什么权倾一方取而代之的霸业野心,此时急流勇退,一来能给女儿一个好一点的夫妻关系,二来他也实在是在朝中玩不动了,现在都是年轻人的天下,他脑子有些不够使,一心只想翘班。
所以很快的李茂就称自己得了“头痛”之疾,早上起不了早,晚上睡又睡不好,年纪轻轻就要“告老”。又请封世子李铭继承“信国公”之位,自己算是彻底退隐。
太后和楚承平都没想到李茂会退的那么干脆,世族派也是大喜过望,只有晋国公一人愁眉不展,想着是不是也要退出朝野中心,还能留个好点的名声。
他与李茂这么多年都玩着“明争暗和”的戏码,今日我装着吃了你的亏,明日你就装吃了我的亏,总体来说总是平衡,得到的结果也都是大家能接受的。如今这秤杆子撂挑不干了,他这秤砣也就危险了,而且楚承平年纪越来越大,李茂摆明了皇帝大婚了他要还政了,自己再以皇帝舅舅的身份站在朝中就有些耽误族中子弟的前程。
所以李茂的隐退,带来了一批老臣,包括晋国公的退让。新皇自己的心腹人马纷纷占据要位,新的朝廷中人人都憋着三把火,恨不得将大楚烧成一片红才好。
李锐此时在关外征讨,禁卫军交给了皇帝(李湄笑),他捷报连传,一路收复疆土,再加上李钧一直联络草原各族,用分化或赏赐的办法让他们帮着大楚围剿瀚海十部的胡孽,很快,大楚最大的威胁也在日益被削弱中。
加之李茂已经退的这么干脆,简直比他爹李硕还干脆,皇帝也有意卖个人情,楚承平直接封了李锐“冠军侯”的爵位。
冠军侯是谁?最为人熟知的冠军侯是大名鼎鼎的霍去病,他也是皇后的外戚,是汉人之中“封狼居胥”的大英雄。
楚承平封了李锐这个侯,是对李锐最大的肯定。对于很多武人们来说,人生中有一位皇帝愿意封其“冠军侯”,已经死而无憾,足以光宗耀祖了。
楚承平虽然没有完成其父“一门双公”的承诺,但李锐毕竟年轻,假以时日前途更是不可限量,现在封的太高,未免落人口实。
李锐在这般年轻靠自己的努力和卓绝的战功,得了一个侯爵,无疑让所有大楚的年轻人都疯狂了起来,大楚刮起了一阵“科举热”、“从军热”,随着老臣的一个个隐退,朝廷确实缺人。
汾州、幽州等地逐渐被收复,也需要新的官员去主持当地重建的事宜,齐邵顺势将不定期举行的科举变成了三年固定一次的制式,逢喜事、缺员时,再加开恩科。
晋国公“告老”,齐邵已经接替成为了新的平章政事,成为当朝宰辅。
他和李锐当年在酒楼的雄心壮志,竟真的一一实现,两人一文一武,都在走上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含元殿。
“娘娘,您一直这样做怎么成!总还是要自己算账的啊。”万宁县主拿出锦袋,从中间取出账簿递给李湄。“这是外子给您核算好的今年账务。《三国演义》和三国杀的收入今年是一万四千两,四个刻书坊一共是七千两。加上公府给您置办的嫁妆庄子收的租,一起是三万八千两。”
李钊当年疯狂的迷恋万宁县主天下皆知,但是因为他只是户部一个小小的六品官员,所以一直没有资格去提亲。
而后太后娘娘回了京,德阳郡主到太后面前提了提,又有万宁县主自己和太后吐露心声,希望能嫁去李家,过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生活,遂点了李钊做仪宾,让万宁县主下嫁了。
李钊虽然官儿小,但身价颇丰。他从小跟着陈家人学着打理外务,信国公府里邱老太君分出去的那份家产,李锐那边的一直都是交给李钊打理的,这么多年来,李钊也分了不少红利,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万宁只是县主,没有公主府和郡主府,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