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58万人的唐朝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共和六年,已经九周岁的大隋皇帝杨政道在太皇太后萧氏和夏王窦建德的辅助下,于泰山遥祭战死辽东的大隋百姓。同年七月,夏王窦建德请天子诏书、登台拜将,以镇军大将军,大司马徐世勣为元帅,起马步军三万五千,厢军两万,民夫1.8万,大车八千一百架,挽马,驮马四万匹出征辽东。大军出卢龙向营州柳城方向集结。
同时以江淮节度司马,云麾将军陈淩为水师提督,率领水军五千,木帆船两百八十艘,蒸汽船三十艘自天津出发,扑向辽东半岛的卑沙城,也就是后世的大连大黑山地区。
河北军的行动是非常快的,快到超出了这个时代一般人的认知。等徐世勣的中军到了柳城,并且跟扶余候杨思勉合兵一处后,高句丽人的探子才把这消息传到了高句丽的都城平壤。
这个消息传到平壤之后,高句丽君臣却没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他们反而一致的猜测,这会不会是个假消息。
也不怪他们这么猜测。因为这次河北出兵的时机,是非常怪异的。或者说是超出当时兵家的思考范围的。
七月份出兵,八月至柳城,那样的话过不几个月就要入冬,难道这个时候出兵是打算让士兵们在辽东大地上冻死吗?
所以这个消息让高句丽君臣很是疑惑,甚至为数不少的高句丽大臣认为隋人又来送死了,并且叫嚣要俘虏更多的隋人,并把他们当做奴隶,尸体垒成京观。没准这一波过后,高句丽也能入主中原。
高建武一开始也兴奋了一下,不过很快就在大对卢渊盖苏文的提醒下醒悟了过来。这时候的渊盖苏文只有二十多岁,和高建武的关系也没有后来那么僵,反而因为高宝藏的死认为高句丽和中原之战不可避免。双方目前合作愉快,甚至有点同仇敌忾的意思。
所以他提醒高建武,事情反常必有妖。隋炀帝已经送了三波了,中原王朝再来送一波的可能性太小了。而且原来高开道还活着的时候,就一再提醒河北军绝对不是什么软脚虾。窦建德这种从一帮起义的泥腿子里杀出来的,百分百很难缠。
但是这个消息实在反常,高建武不得不再找人核实这件事儿是不是河北军弄出来的假消息。要知道高句丽的存粮不是很多,如果出动大量人口去辽东前线,那么马上就要到来的秋收就成了问题。这自然就耽误了很长的时间。
所以,河北军事实上达成了对高句丽的袭击。而这也是欺负高句丽人没有现代化通讯手段。达成突袭的后果就是,在短时间内,高句丽人连丢盖牟、建安两城。甚至高句丽人丢的都稀里糊涂的,不知道为什么城门就破了,隋军就冲进来了。两座城丢的整整齐齐的,连溃兵都没逃出去。
只能说,他们对82无毫无概念,也对现在河北军极为重视信息遮断没有任何准备。
在出兵前,徐世勣就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怎么高效率的运作自己这边的兵力。从总兵力上看,3.5万步兵骑兵,外加两万厢军,这怎么看都兵力都不够。
反观高句丽,他们在辽东数代经营,尤其是高宝藏死后,高句丽一直在加固辽东各个城池的高度和厚度。并且囤积粮食和木材。从细作得到的情报中,整个辽东大城十五座,小的山城堡垒近百座,光守备兵力就不会低于五万。如果算上从鸭绿水和平壤等一线能抽调的机动兵力,那么总兵力超过二十万是板上钉钉的。
这个兵力差别过于悬殊了。就算高句丽人在正面对抗的时候跟河北军没法比,但是对方有城啊。自己这边三万多人,不光要野战,还要攻城,还要守卫粮道,这手大捂不过天来啊。
司马书房的军机大臣们跟都虞候部的一帮虞候们商量来商量去,得出了几个结论。>
共和六年,已经九周岁的大隋皇帝杨政道在太皇太后萧氏和夏王窦建德的辅助下,于泰山遥祭战死辽东的大隋百姓。同年七月,夏王窦建德请天子诏书、登台拜将,以镇军大将军,大司马徐世勣为元帅,起马步军三万五千,厢军两万,民夫1.8万,大车八千一百架,挽马,驮马四万匹出征辽东。大军出卢龙向营州柳城方向集结。
同时以江淮节度司马,云麾将军陈淩为水师提督,率领水军五千,木帆船两百八十艘,蒸汽船三十艘自天津出发,扑向辽东半岛的卑沙城,也就是后世的大连大黑山地区。
河北军的行动是非常快的,快到超出了这个时代一般人的认知。等徐世勣的中军到了柳城,并且跟扶余候杨思勉合兵一处后,高句丽人的探子才把这消息传到了高句丽的都城平壤。
这个消息传到平壤之后,高句丽君臣却没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他们反而一致的猜测,这会不会是个假消息。
也不怪他们这么猜测。因为这次河北出兵的时机,是非常怪异的。或者说是超出当时兵家的思考范围的。
七月份出兵,八月至柳城,那样的话过不几个月就要入冬,难道这个时候出兵是打算让士兵们在辽东大地上冻死吗?
所以这个消息让高句丽君臣很是疑惑,甚至为数不少的高句丽大臣认为隋人又来送死了,并且叫嚣要俘虏更多的隋人,并把他们当做奴隶,尸体垒成京观。没准这一波过后,高句丽也能入主中原。
高建武一开始也兴奋了一下,不过很快就在大对卢渊盖苏文的提醒下醒悟了过来。这时候的渊盖苏文只有二十多岁,和高建武的关系也没有后来那么僵,反而因为高宝藏的死认为高句丽和中原之战不可避免。双方目前合作愉快,甚至有点同仇敌忾的意思。
所以他提醒高建武,事情反常必有妖。隋炀帝已经送了三波了,中原王朝再来送一波的可能性太小了。而且原来高开道还活着的时候,就一再提醒河北军绝对不是什么软脚虾。窦建德这种从一帮起义的泥腿子里杀出来的,百分百很难缠。
但是这个消息实在反常,高建武不得不再找人核实这件事儿是不是河北军弄出来的假消息。要知道高句丽的存粮不是很多,如果出动大量人口去辽东前线,那么马上就要到来的秋收就成了问题。这自然就耽误了很长的时间。
所以,河北军事实上达成了对高句丽的袭击。而这也是欺负高句丽人没有现代化通讯手段。达成突袭的后果就是,在短时间内,高句丽人连丢盖牟、建安两城。甚至高句丽人丢的都稀里糊涂的,不知道为什么城门就破了,隋军就冲进来了。两座城丢的整整齐齐的,连溃兵都没逃出去。
只能说,他们对82无毫无概念,也对现在河北军极为重视信息遮断没有任何准备。
在出兵前,徐世勣就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怎么高效率的运作自己这边的兵力。从总兵力上看,3.5万步兵骑兵,外加两万厢军,这怎么看都兵力都不够。
反观高句丽,他们在辽东数代经营,尤其是高宝藏死后,高句丽一直在加固辽东各个城池的高度和厚度。并且囤积粮食和木材。从细作得到的情报中,整个辽东大城十五座,小的山城堡垒近百座,光守备兵力就不会低于五万。如果算上从鸭绿水和平壤等一线能抽调的机动兵力,那么总兵力超过二十万是板上钉钉的。
这个兵力差别过于悬殊了。就算高句丽人在正面对抗的时候跟河北军没法比,但是对方有城啊。自己这边三万多人,不光要野战,还要攻城,还要守卫粮道,这手大捂不过天来啊。
司马书房的军机大臣们跟都虞候部的一帮虞候们商量来商量去,得出了几个结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