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苍山落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皇室子孙们在百孙院听使相(御史中丞)裴度讲《论语》,他的山西口音很重,语调平铺直叙,大家听得昏昏欲睡,讲到:“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时,看见皇孙李炎打瞌睡,身子快要伏在地上,就要求李炎讲一下这里的“道字做何解?”李炎根本没听裴度讲学,胡乱说了句:“道者官道也,有何难哉。”一旁的皇孙李昂随声附和:“然也。”
裴度加重语气说:“还然也,大谬亦。李怡你来解释。”
我谦恭地起身谢过裴度,说:“道者引导、治理也。”
裴度把我夸赞了几句,散学后,我和李昂、李炎同道,路过湖边,李炎抢过我的书扔进湖中,怒骂道:“《论语》是治理天下之大学问,岂是你一个奴婢之子所学的,野种。”
李昂说句:“炎弟不可乱讲,李怡虽小,是我们的叔辈。”拉上李炎就跑。
我一着急,跳进湖里捞出书,回来就病倒了。
出生皇家,从学说话那天起,就有好几个人围在我周围教我说这说那,我很清楚哪些话不能说,哪些话能说,该怎么说。
我把要说的话在脑子里过滤了一遍,说道:“父皇,是我的书开了线,回来的路上不小心把书掉到地上,摔散页了,恰有风吹来,有几页落到湖里,我心里一急,自己跳下去捞起来,这就感了风寒,不管李昂和李炎的事。”说完我就低下头。
“到底是个孩子啊,撒谎都不会,事情有人已告知朕了。昂儿、炎儿年龄虽比你大,却是你侄子辈,你想护着他们,像个做叔叔的样儿,理当如此呐,你小小年纪能懂得守礼,还算不错。怡儿,方才你娘说了,双月你随大家读书,单月你可以到罔极寺修习佛经,朕照准,你可要用心修习啊。”
“谢父皇,孩儿谨遵教诲。”
“丽娘啊,你让怡儿修习佛经的想法很好,甚合吾意,你要给他请最好的师傅,让佛家精神要义深入怡儿心田,只要他心存佛义,就能驱逐他心里的妄念,你们母子妄念越少,福份就越绵长,你们能体谅朕的这份苦心吗!”
我盯着父皇的脸,他的眉宇间透出困倦,上嘴唇上的八字胡和下巴上的一缕胡须随着嘴巴的开合微微颤动着。心想,他既然知道我受到侮辱,为啥就不能公道处置,父皇的话,如同让我在寒冬腊月喝冰水般透心凉,刚刚才有的一点儿温情荡然无存。
母亲却说:“妾和怡儿谢过陛下。”
“你是你,怡儿是怡儿,别混为一谈,噢,对了,怡儿生病要着人报殿内省,由他们安排太医珍治,要归档,不能再使用偏方土法,这是规矩,这些规矩你要懂,更要守。”
我明白了,这是父皇知道了我生病后,母亲只是熬了点葱须、羌汤为我治病。也听得出在父皇眼里,我是皇子,而我的母亲却什么也不是。
父皇扫了一眼我们母子,接着说:“我已经给殿内省打了招呼,给怡儿增加宫人和随从,照料他的日常饮食起居,也责令太子惩处昂儿、炎儿两兄弟,你们母子就不要再记恨他们了。”
“梆、梆,”外面响起打更声,二更天了,执事太监尖利的喊叫着:“各宫息----灯,落----匙,宵----禁。”
父皇站起身说:“丽娘,你随吾回郭贵妃寝宫吧,这儿是皇子寝殿,你长时间呆着不合规距。”
母亲回答:“是。”
我接过母亲手里的纱罩灯送父皇出门,外面一太监低声说:“皇上起驾了,快点掌灯。”随父皇来的一众宫女、侍卫等人纷纷起身簇拥着父皇和母亲远去。
寝殿内立马变的空空荡荡,我的奶娘王氏和侍女小玲不知从哪儿钻出来,王氏接过我手里的纱罩灯说:“殿下昏睡一天,定是饿的前心贴后背,我弄来几块胡饼,吃两口压压饥。”
我接过胡饼咬了一口,觉得干涩难以下咽,使劲伸了几下脖子。
这种面饼是从西域传入长安的吃食,薄薄的发面饼两面烤的焦黄,上面有一层芝麻,长安人管它叫作胡饼,平时搭配上奶茶吃,口感上佳。
我刚要让奶娘弄碗奶茶来,忽然想起外面已宵禁,而且我的定食量为一日三餐,虽然今天只在午时随母亲胡乱吃了几口饭菜,算是只吃了两餐,但此时已过用晚餐时间,再亮灯进食有违宫中规矩,遂即把胡饼还给奶娘。
奶娘没有接,双手拍打了一下膝盖说:“看我这脑子,没给殿下准备点喝的。”
王氏一着急,本就丑陋的脸上鼻子嘴巴缩成一团,浓粗的眉毛紧皱,小眼睛眯成一条缝。
侍女小玲并不小,更不是小巧玲珑,不仅长的五大三粗,年龄也在四十岁上下,这会儿也自责地说:“殿下,是奴婢伺候不周,请恕罪,还请殿下莫要告诉执事周公公,要不又得扣奴婢的例钱。”
“不怪你们,能弄到一口胡饼已很难为你们了。”
我清楚自己的处境。
殿内省那些官员、执事太监是不会把长相标致又会伺候人的奶娘、侍女安排给我。好在这两个成天围在我身边,人虽然粗笨,也还算是好使唤,比跟随我的小太监陈贵好的多,这家伙又奸又滑,自从认大宦官陈弘志为干爹后,再也没有在我的寢殿里露过面。
盯着手里的胡饼,我没有一点儿胃口,塞到奶娘手里说:“息灯吧,我困了。”
这是元和十四年(819年)初冬的夜晚,身为大唐宪宗皇帝十三皇子的我,强忍饥渴,拖着尚在病中的身躯,孤单地躺在被窝里,那年我刚十岁。
,皇室子孙们在百孙院听使相(御史中丞)裴度讲《论语》,他的山西口音很重,语调平铺直叙,大家听得昏昏欲睡,讲到:“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时,看见皇孙李炎打瞌睡,身子快要伏在地上,就要求李炎讲一下这里的“道字做何解?”李炎根本没听裴度讲学,胡乱说了句:“道者官道也,有何难哉。”一旁的皇孙李昂随声附和:“然也。”
裴度加重语气说:“还然也,大谬亦。李怡你来解释。”
我谦恭地起身谢过裴度,说:“道者引导、治理也。”
裴度把我夸赞了几句,散学后,我和李昂、李炎同道,路过湖边,李炎抢过我的书扔进湖中,怒骂道:“《论语》是治理天下之大学问,岂是你一个奴婢之子所学的,野种。”
李昂说句:“炎弟不可乱讲,李怡虽小,是我们的叔辈。”拉上李炎就跑。
我一着急,跳进湖里捞出书,回来就病倒了。
出生皇家,从学说话那天起,就有好几个人围在我周围教我说这说那,我很清楚哪些话不能说,哪些话能说,该怎么说。
我把要说的话在脑子里过滤了一遍,说道:“父皇,是我的书开了线,回来的路上不小心把书掉到地上,摔散页了,恰有风吹来,有几页落到湖里,我心里一急,自己跳下去捞起来,这就感了风寒,不管李昂和李炎的事。”说完我就低下头。
“到底是个孩子啊,撒谎都不会,事情有人已告知朕了。昂儿、炎儿年龄虽比你大,却是你侄子辈,你想护着他们,像个做叔叔的样儿,理当如此呐,你小小年纪能懂得守礼,还算不错。怡儿,方才你娘说了,双月你随大家读书,单月你可以到罔极寺修习佛经,朕照准,你可要用心修习啊。”
“谢父皇,孩儿谨遵教诲。”
“丽娘啊,你让怡儿修习佛经的想法很好,甚合吾意,你要给他请最好的师傅,让佛家精神要义深入怡儿心田,只要他心存佛义,就能驱逐他心里的妄念,你们母子妄念越少,福份就越绵长,你们能体谅朕的这份苦心吗!”
我盯着父皇的脸,他的眉宇间透出困倦,上嘴唇上的八字胡和下巴上的一缕胡须随着嘴巴的开合微微颤动着。心想,他既然知道我受到侮辱,为啥就不能公道处置,父皇的话,如同让我在寒冬腊月喝冰水般透心凉,刚刚才有的一点儿温情荡然无存。
母亲却说:“妾和怡儿谢过陛下。”
“你是你,怡儿是怡儿,别混为一谈,噢,对了,怡儿生病要着人报殿内省,由他们安排太医珍治,要归档,不能再使用偏方土法,这是规矩,这些规矩你要懂,更要守。”
我明白了,这是父皇知道了我生病后,母亲只是熬了点葱须、羌汤为我治病。也听得出在父皇眼里,我是皇子,而我的母亲却什么也不是。
父皇扫了一眼我们母子,接着说:“我已经给殿内省打了招呼,给怡儿增加宫人和随从,照料他的日常饮食起居,也责令太子惩处昂儿、炎儿两兄弟,你们母子就不要再记恨他们了。”
“梆、梆,”外面响起打更声,二更天了,执事太监尖利的喊叫着:“各宫息----灯,落----匙,宵----禁。”
父皇站起身说:“丽娘,你随吾回郭贵妃寝宫吧,这儿是皇子寝殿,你长时间呆着不合规距。”
母亲回答:“是。”
我接过母亲手里的纱罩灯送父皇出门,外面一太监低声说:“皇上起驾了,快点掌灯。”随父皇来的一众宫女、侍卫等人纷纷起身簇拥着父皇和母亲远去。
寝殿内立马变的空空荡荡,我的奶娘王氏和侍女小玲不知从哪儿钻出来,王氏接过我手里的纱罩灯说:“殿下昏睡一天,定是饿的前心贴后背,我弄来几块胡饼,吃两口压压饥。”
我接过胡饼咬了一口,觉得干涩难以下咽,使劲伸了几下脖子。
这种面饼是从西域传入长安的吃食,薄薄的发面饼两面烤的焦黄,上面有一层芝麻,长安人管它叫作胡饼,平时搭配上奶茶吃,口感上佳。
我刚要让奶娘弄碗奶茶来,忽然想起外面已宵禁,而且我的定食量为一日三餐,虽然今天只在午时随母亲胡乱吃了几口饭菜,算是只吃了两餐,但此时已过用晚餐时间,再亮灯进食有违宫中规矩,遂即把胡饼还给奶娘。
奶娘没有接,双手拍打了一下膝盖说:“看我这脑子,没给殿下准备点喝的。”
王氏一着急,本就丑陋的脸上鼻子嘴巴缩成一团,浓粗的眉毛紧皱,小眼睛眯成一条缝。
侍女小玲并不小,更不是小巧玲珑,不仅长的五大三粗,年龄也在四十岁上下,这会儿也自责地说:“殿下,是奴婢伺候不周,请恕罪,还请殿下莫要告诉执事周公公,要不又得扣奴婢的例钱。”
“不怪你们,能弄到一口胡饼已很难为你们了。”
我清楚自己的处境。
殿内省那些官员、执事太监是不会把长相标致又会伺候人的奶娘、侍女安排给我。好在这两个成天围在我身边,人虽然粗笨,也还算是好使唤,比跟随我的小太监陈贵好的多,这家伙又奸又滑,自从认大宦官陈弘志为干爹后,再也没有在我的寢殿里露过面。
盯着手里的胡饼,我没有一点儿胃口,塞到奶娘手里说:“息灯吧,我困了。”
这是元和十四年(819年)初冬的夜晚,身为大唐宪宗皇帝十三皇子的我,强忍饥渴,拖着尚在病中的身躯,孤单地躺在被窝里,那年我刚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