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元春晋升记_分卷阅读_150 (1/2)
言情文学 www.yqwx.net,红楼之元春晋升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端看赵之桢有没有足够的魄力了……事实上,他真地有。
一小队精兵怀揣一纸手谕在第二天日出之前拿了令牌直接疾驰出了京城,季先生也顺势在其中准备了几个伶俐的手下。助力、保护加监督,这些都是应有之意:因为圣上从内库中可是调拨了不少体己过去。
等到秋末,抱琴和傲梅也出宫成亲,两队小夫妻在京城都没住上一个月,就双双被元春打发到了南边:分别在金陵和杭州的~守~备~军中的任职。
这二位“新郎官”都是明白人:这是娶了贵妃身边大宫女的好处。光凭圣上亲兵出身,未必就能让圣上看在眼里,并早早得了肥缺。毕竟圣上前后亲兵数万人,哪里能各个都照顾过来?
二人自然也没辜负元春的“爱屋及乌”,到任后的第一封密信……倒是都挺敢说:只说头一个月收到的孝敬,就赶上两家人的全部家产了。要知道这两家人能把儿子送到一位王爷麾下做亲兵,也是挺有些门路和家底的,而且奉上孝敬的各路商贾明里暗里也是打听圣上修葺海港的“真意”。
这些商家包含漕运、盐商以及若干海商……元春捏着这薄薄的信笺,冲着赵之桢懒洋洋地晃了晃,“咱们东南那么多港口,修缮重建的银子终于有着落啦!”
赵之桢眯了眯眼,“我也不讲究一把。”
其实他一直对商人没什么好印象:都是关口那帮投运盐铁出关的~奸~商闹得。
这些人为了出关入关便利,自然少不得贿赂、打点守关的将官,之后更是越演越烈,直到从守将或是军师口中收买情报……害得赵之桢初至大关,头回迎敌时险些陷在关外。
正值秋乏之际,元春枕在赵之桢肚皮上,听着这番往事,“原来如此。”说着她翻了个身,“你后来如何应对的?”
赵之桢笑道:“那我只好让那些不干净的人‘战死’了。”
虽然那些人也是死有余辜,但听这意思也猜得到当然牵连不小,元春应道,“难怪您战功赫赫,偏偏声名有限呢。”这话依旧是元春敢说。
赵之桢还能笑眯眯说道:“当年正是年轻气盛。”
如今他有耐性多了,不过依然能立即下决心,不惜与温家一战。
元春伸了大拇指,“真是条好汉!”
赵之桢安心收下夸奖,又追问道,“你最近看得都是什么书?”
“写英雄豪杰的啊。”
话说,赵之桢整个平定南方的策略,元春可谓亲身参与,不仅出谋划策更是荐了不少能人。不过暂且不提南方官场战事,只说关于漕运的各路情报,靠她派去的管事,在南边任职的抱琴傲梅夫妇,再加上亲哥哥贾珠的帮衬,还有蓉哥儿的大舅子的见闻……都不够让她一窥“漕运”的大致情况。
元春深知赵之桢对自己信任有加,不说言听计从……可也差不到哪儿去。越是如此,元春就越发谨慎,她知道自己责任重大,除了仔细琢磨心腹们送来的密信,闲暇时可没少读书以为参考:只要提及漕运的话本或是游记,她都亲自翻看一下。
可别小看这些话本游记,纵然是胡编乱造,也得有个编造的基础。哪怕是道听途说,对元春也琢磨的价值:因为在跟赵之桢说起整顿漕运、打削温家之前,她对漕运的了解也就是“有一条大运河”……
不过能涉及漕运的话本,大多都是描述豪杰行侠仗义的故事。
这番因果赵之桢几乎片刻就能猜到,于是他又笑道,“你越发周到。”元春总是事事处处替他着想。
按道理这些“闲书”,元春压根不该看。而她不仅看了,还看出了门道,如今大喇喇地告诉了赵之桢。
赵之桢不仅没有责怪之意,反而心中快慰,更是直接开口赞赏——所以说,皇家是天下最讲规矩的地方,同时也是最不讲规矩的地方。
元春眼角眉梢都透着得意,“一条连接京城和苏杭的运河,往少了说,也足足牵扯了数万人的生计。断了那些官商些许财路,他们难免煽动那些……百姓……也不好让旁人看了笑话不是?”
&... -->>
端看赵之桢有没有足够的魄力了……事实上,他真地有。
一小队精兵怀揣一纸手谕在第二天日出之前拿了令牌直接疾驰出了京城,季先生也顺势在其中准备了几个伶俐的手下。助力、保护加监督,这些都是应有之意:因为圣上从内库中可是调拨了不少体己过去。
等到秋末,抱琴和傲梅也出宫成亲,两队小夫妻在京城都没住上一个月,就双双被元春打发到了南边:分别在金陵和杭州的~守~备~军中的任职。
这二位“新郎官”都是明白人:这是娶了贵妃身边大宫女的好处。光凭圣上亲兵出身,未必就能让圣上看在眼里,并早早得了肥缺。毕竟圣上前后亲兵数万人,哪里能各个都照顾过来?
二人自然也没辜负元春的“爱屋及乌”,到任后的第一封密信……倒是都挺敢说:只说头一个月收到的孝敬,就赶上两家人的全部家产了。要知道这两家人能把儿子送到一位王爷麾下做亲兵,也是挺有些门路和家底的,而且奉上孝敬的各路商贾明里暗里也是打听圣上修葺海港的“真意”。
这些商家包含漕运、盐商以及若干海商……元春捏着这薄薄的信笺,冲着赵之桢懒洋洋地晃了晃,“咱们东南那么多港口,修缮重建的银子终于有着落啦!”
赵之桢眯了眯眼,“我也不讲究一把。”
其实他一直对商人没什么好印象:都是关口那帮投运盐铁出关的~奸~商闹得。
这些人为了出关入关便利,自然少不得贿赂、打点守关的将官,之后更是越演越烈,直到从守将或是军师口中收买情报……害得赵之桢初至大关,头回迎敌时险些陷在关外。
正值秋乏之际,元春枕在赵之桢肚皮上,听着这番往事,“原来如此。”说着她翻了个身,“你后来如何应对的?”
赵之桢笑道:“那我只好让那些不干净的人‘战死’了。”
虽然那些人也是死有余辜,但听这意思也猜得到当然牵连不小,元春应道,“难怪您战功赫赫,偏偏声名有限呢。”这话依旧是元春敢说。
赵之桢还能笑眯眯说道:“当年正是年轻气盛。”
如今他有耐性多了,不过依然能立即下决心,不惜与温家一战。
元春伸了大拇指,“真是条好汉!”
赵之桢安心收下夸奖,又追问道,“你最近看得都是什么书?”
“写英雄豪杰的啊。”
话说,赵之桢整个平定南方的策略,元春可谓亲身参与,不仅出谋划策更是荐了不少能人。不过暂且不提南方官场战事,只说关于漕运的各路情报,靠她派去的管事,在南边任职的抱琴傲梅夫妇,再加上亲哥哥贾珠的帮衬,还有蓉哥儿的大舅子的见闻……都不够让她一窥“漕运”的大致情况。
元春深知赵之桢对自己信任有加,不说言听计从……可也差不到哪儿去。越是如此,元春就越发谨慎,她知道自己责任重大,除了仔细琢磨心腹们送来的密信,闲暇时可没少读书以为参考:只要提及漕运的话本或是游记,她都亲自翻看一下。
可别小看这些话本游记,纵然是胡编乱造,也得有个编造的基础。哪怕是道听途说,对元春也琢磨的价值:因为在跟赵之桢说起整顿漕运、打削温家之前,她对漕运的了解也就是“有一条大运河”……
不过能涉及漕运的话本,大多都是描述豪杰行侠仗义的故事。
这番因果赵之桢几乎片刻就能猜到,于是他又笑道,“你越发周到。”元春总是事事处处替他着想。
按道理这些“闲书”,元春压根不该看。而她不仅看了,还看出了门道,如今大喇喇地告诉了赵之桢。
赵之桢不仅没有责怪之意,反而心中快慰,更是直接开口赞赏——所以说,皇家是天下最讲规矩的地方,同时也是最不讲规矩的地方。
元春眼角眉梢都透着得意,“一条连接京城和苏杭的运河,往少了说,也足足牵扯了数万人的生计。断了那些官商些许财路,他们难免煽动那些……百姓……也不好让旁人看了笑话不是?”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