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如盐给我一生的咸 (1/2)
言情文学 www.yqwx.net,dayeyilang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透过时空的阻隔,冥冥中,爸爸的形象,依旧清晰如画,爸爸的声音,依旧严肃里透着慈和,那些语重心长的话语,依旧不时地会在我的耳边回响。爸爸离开我已经将近二十年了,近二十年来,我也从青年抵达了中年,而且由于爸爸生前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在当地德高望重,爸爸的过早离去,使得我也象当年的鲁迅一样,经历了由小康跌入困顿的境况,当然也如鲁迅一样,经历了由众人捧,到众人踩的,复杂而痛苦的心路历程,各色人等的表演,愿看,不愿看的,也相继的看了不少。我尽管没有鲁迅的高超智慧、深刻认知,但对人间的真相,世俗的刻薄恶毒,也多多少少的体悟领略到了许多,对于人间的一些事体的感同身受,在许多方面和鲁迅是没有什么差异的。因而,现在有时候,回头再读鲁迅的相关作品,也觉得亲近了许多,可见经历的相似性,也是思想趋同的一个基础。由于经历的一些个独特性,我对父爱如山,父爱如海之类的说法,总觉得有些太玄乎,有些太虚空,因而很难在思想上予以认同,同时由于自己的一些经历、体悟,也产生了自己独有的说词,那就是,父爱如盐,给我一生的咸。
爸爸,是在1991年4月份因病去世的,老人家一生历经坎坷,幼年时家境贫寒,缺衣少食,青年时期艰苦求学,林业高等院校毕业参加工作后,又因为人正直不背良心说话,1957年时被划为“右派”被下放改造,和一些遭遇相同的人一道,没日没夜的进深山挑碳担粮,并被长时间批斗“接受再教育”达二十几年之久,直到1980年以后,冤案才彻底的得以平反昭雪,工作等方面问题才得以完全的解决。不过,爸爸是个志节高尚的人,即便是在蒙冤受屈的日子里,他依然是品行高洁有口皆碑的。据许多当年和爸爸一起下放老的老人们讲,即便是在许多人都在说违心话诬陷他人以减轻自己的“罪责”的时候,爸爸也从未说过一句违心话,诬陷过一个好人。同时,爸爸又是一个酷爱学习的人,自我小时候记事起,就知道爸爸是从不打牌,从不酗酒,从不浪费时间的,每次有闲暇时间,爸爸都要用来学习,并且也让我们姐弟几个学习,还经常的教导我们珍惜时间,从小抓紧时间多学点知识,长大后多为国家干点实事。爸爸,在冤案平反昭雪后,心情格外的畅快,又痛感几十年的大好时光,在长时间的无谓的批斗中失去,就努力的利用平反昭雪后,工作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这一有利时机,抓紧一时间学习英语,学习自己的林业专业内的国内外最新知识,了解国内外的先进林业技术,1981年就经过严格的各种考试考核,晋职为林业助理工程师,1982年晋职为林业工程师,成为当时我们这个林业大县里全县仅有的几名林业工程师之一。然而,过去的,那种“每天三两粮食的定量,往来近百里的山路奔走,肩上还要挑一百多斤的担子,还要遭到吃饭时随时都会来临的批斗”的长达十多年的长时间的非人待遇、极为艰苦的生活,让爸爸的身体受到了极大的伤害,1983年的时候,爸爸,就因为长时间的严重的胃溃疡,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但他老人家依然坚持与病魔作顽强的斗争,做过手术仅仅休息了不到三个月,就又走上工作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了。我至今清楚地记得,由于过度的操劳,爸爸不到五十岁,就头发全白远远望去如同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记得,爸爸当年曾经不止一次地跟我们说起过,他老人家,外出出差乘车时,经常有人让座,开会时,也经常会被会议主持者作为老年人额外照顾,当时年纪小没有体会到爸爸说这话时的神情,现在想来,老人家当时的内心深处,一定是有一种,碍于各种因素,不便于说出来的,深恨韶华已逝,青春不再,同时又大志未伸,因而,壮怀激烈,心中很有几分,由于年纪大身体不好,做事情不免有些力不从心了,又很不甘心于此的,几分悲切的自嘲自解的。
爸爸,不仅自己爱读书、爱学习,而且对我们姐弟几个的读书学习,对我的那些堂兄堂弟们,甚至聚居在一个村落里的整个郭氏家族的孩子们的读书学习,都是十分重视的,每次看到有孩子们长时间无节制的玩耍时,他总要过去劝他们,甚至训诫他们,要回家学习一会儿,再出来玩,别把时间给荒废了。因为爸爸,在外面经风历雨的多了,因而他对世事有着比山村里的家族人更深切更全面的认知,而且,他对家族里的年轻人,始终是十分关爱的,始终是寄予厚望的,他深切的知道,圉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山村里的孩子们唯一的彻底的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就是多读书多学点东西,以便遇到机会,能够大展宏图,走出大山,走向外面广阔的世界,同时,由于爸爸,在我们这里是个大知识分子,而且和整个家族的人,感情很深厚,相处很好,在家族里也很有威望,因而,他总是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规劝每个家族子弟,多学点东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在我们这里,他的话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多位父老乡亲所认同,因而家族里的孩子们,对他常常是既十分尊敬,又有些害怕的。爸爸,在我们家排行老六,在我的亲叔伯里最小,是我爷爷最小的儿子,在我们家族的近支脉之内,排行十一,因而,有些家长在孩子犯了错误又不听话,自己又同孩子讲不明道理,常常会说,你再不听话,我就让你十一大(叔,伯)来管你,孩子立刻就不再犯犟强词夺理的辨解了,可村里人至今都清楚的记得,爸爸从来没有弹过任何一个小孩一指头,连真的被家长请去跟小孩讲道理,都是极少极少有的事情。应该说,爸爸积极主动地引导督促父老乡亲们重视对孩子进行教育,努力让孩子多读书,是在我们这里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的,由于我的亲叔伯兄弟及子侄辈的读书学习,都得到了爸爸的较多、较为严格的督促过问,我们村里至今所有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出自我们亲叔伯家的,而有相当多的家庭说这事时,时常会后悔,说,当时要是听十一大(叔,伯)的,让孩子多念点书也考上大学,就好了。虽然现在,父老乡亲们托国家政策的福,生活的也都很不错,楼房盖... -->>
透过时空的阻隔,冥冥中,爸爸的形象,依旧清晰如画,爸爸的声音,依旧严肃里透着慈和,那些语重心长的话语,依旧不时地会在我的耳边回响。爸爸离开我已经将近二十年了,近二十年来,我也从青年抵达了中年,而且由于爸爸生前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在当地德高望重,爸爸的过早离去,使得我也象当年的鲁迅一样,经历了由小康跌入困顿的境况,当然也如鲁迅一样,经历了由众人捧,到众人踩的,复杂而痛苦的心路历程,各色人等的表演,愿看,不愿看的,也相继的看了不少。我尽管没有鲁迅的高超智慧、深刻认知,但对人间的真相,世俗的刻薄恶毒,也多多少少的体悟领略到了许多,对于人间的一些事体的感同身受,在许多方面和鲁迅是没有什么差异的。因而,现在有时候,回头再读鲁迅的相关作品,也觉得亲近了许多,可见经历的相似性,也是思想趋同的一个基础。由于经历的一些个独特性,我对父爱如山,父爱如海之类的说法,总觉得有些太玄乎,有些太虚空,因而很难在思想上予以认同,同时由于自己的一些经历、体悟,也产生了自己独有的说词,那就是,父爱如盐,给我一生的咸。
爸爸,是在1991年4月份因病去世的,老人家一生历经坎坷,幼年时家境贫寒,缺衣少食,青年时期艰苦求学,林业高等院校毕业参加工作后,又因为人正直不背良心说话,1957年时被划为“右派”被下放改造,和一些遭遇相同的人一道,没日没夜的进深山挑碳担粮,并被长时间批斗“接受再教育”达二十几年之久,直到1980年以后,冤案才彻底的得以平反昭雪,工作等方面问题才得以完全的解决。不过,爸爸是个志节高尚的人,即便是在蒙冤受屈的日子里,他依然是品行高洁有口皆碑的。据许多当年和爸爸一起下放老的老人们讲,即便是在许多人都在说违心话诬陷他人以减轻自己的“罪责”的时候,爸爸也从未说过一句违心话,诬陷过一个好人。同时,爸爸又是一个酷爱学习的人,自我小时候记事起,就知道爸爸是从不打牌,从不酗酒,从不浪费时间的,每次有闲暇时间,爸爸都要用来学习,并且也让我们姐弟几个学习,还经常的教导我们珍惜时间,从小抓紧时间多学点知识,长大后多为国家干点实事。爸爸,在冤案平反昭雪后,心情格外的畅快,又痛感几十年的大好时光,在长时间的无谓的批斗中失去,就努力的利用平反昭雪后,工作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这一有利时机,抓紧一时间学习英语,学习自己的林业专业内的国内外最新知识,了解国内外的先进林业技术,1981年就经过严格的各种考试考核,晋职为林业助理工程师,1982年晋职为林业工程师,成为当时我们这个林业大县里全县仅有的几名林业工程师之一。然而,过去的,那种“每天三两粮食的定量,往来近百里的山路奔走,肩上还要挑一百多斤的担子,还要遭到吃饭时随时都会来临的批斗”的长达十多年的长时间的非人待遇、极为艰苦的生活,让爸爸的身体受到了极大的伤害,1983年的时候,爸爸,就因为长时间的严重的胃溃疡,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但他老人家依然坚持与病魔作顽强的斗争,做过手术仅仅休息了不到三个月,就又走上工作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了。我至今清楚地记得,由于过度的操劳,爸爸不到五十岁,就头发全白远远望去如同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记得,爸爸当年曾经不止一次地跟我们说起过,他老人家,外出出差乘车时,经常有人让座,开会时,也经常会被会议主持者作为老年人额外照顾,当时年纪小没有体会到爸爸说这话时的神情,现在想来,老人家当时的内心深处,一定是有一种,碍于各种因素,不便于说出来的,深恨韶华已逝,青春不再,同时又大志未伸,因而,壮怀激烈,心中很有几分,由于年纪大身体不好,做事情不免有些力不从心了,又很不甘心于此的,几分悲切的自嘲自解的。
爸爸,不仅自己爱读书、爱学习,而且对我们姐弟几个的读书学习,对我的那些堂兄堂弟们,甚至聚居在一个村落里的整个郭氏家族的孩子们的读书学习,都是十分重视的,每次看到有孩子们长时间无节制的玩耍时,他总要过去劝他们,甚至训诫他们,要回家学习一会儿,再出来玩,别把时间给荒废了。因为爸爸,在外面经风历雨的多了,因而他对世事有着比山村里的家族人更深切更全面的认知,而且,他对家族里的年轻人,始终是十分关爱的,始终是寄予厚望的,他深切的知道,圉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山村里的孩子们唯一的彻底的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就是多读书多学点东西,以便遇到机会,能够大展宏图,走出大山,走向外面广阔的世界,同时,由于爸爸,在我们这里是个大知识分子,而且和整个家族的人,感情很深厚,相处很好,在家族里也很有威望,因而,他总是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规劝每个家族子弟,多学点东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在我们这里,他的话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多位父老乡亲所认同,因而家族里的孩子们,对他常常是既十分尊敬,又有些害怕的。爸爸,在我们家排行老六,在我的亲叔伯里最小,是我爷爷最小的儿子,在我们家族的近支脉之内,排行十一,因而,有些家长在孩子犯了错误又不听话,自己又同孩子讲不明道理,常常会说,你再不听话,我就让你十一大(叔,伯)来管你,孩子立刻就不再犯犟强词夺理的辨解了,可村里人至今都清楚的记得,爸爸从来没有弹过任何一个小孩一指头,连真的被家长请去跟小孩讲道理,都是极少极少有的事情。应该说,爸爸积极主动地引导督促父老乡亲们重视对孩子进行教育,努力让孩子多读书,是在我们这里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的,由于我的亲叔伯兄弟及子侄辈的读书学习,都得到了爸爸的较多、较为严格的督促过问,我们村里至今所有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出自我们亲叔伯家的,而有相当多的家庭说这事时,时常会后悔,说,当时要是听十一大(叔,伯)的,让孩子多念点书也考上大学,就好了。虽然现在,父老乡亲们托国家政策的福,生活的也都很不错,楼房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