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愤怒的两晋南北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万,敌人对此不能了解,一口咬定我们的国力不能复原,现在国家西征,大军突然到达,他们一定惊骇混乱,不知如何是好,我们准能把敌人生擒!”
拓跋焘喜道:“好计谋,我也正有此想法。”于是就在太极殿西堂,举行了御前会议,正式下发西征的命令。
然而在会议上,弘农王奚斤等30多人,却异口同声地说:“沮渠牧犍是西方边陲的附庸,臣服的心理虽然不纯,但自从继承其父的王位以来,从来没有断过进贡,帝国把他看作藩臣,还把公主下嫁于他,而今他的罪状并不明显,最好加以宽恕。
帝国新近讨伐蠕蠕,人马疲惫,没有力量再发动大规模攻击。
而且听说他们那里土地碱性太重,十分贫瘠,难以找到水草,西征军一旦抵达,他们势必登城固守,攻城攻不破,原野又掠夺不到粮食,这是极危险的计谋!”
这些人如何得知凉州的地理情况,完全是受到李顺的影响。
李顺出使北凉前后多达12次,当然是最了解当地情况的人,只是他在北凉的时候,沮渠蒙逊以及现在的沮渠牧犍为了防止他打小报告,经常送给他许多金银财宝,李顺收人钱财,当然免不了为人消灾,所以每次出使回来,都在夸奖北凉臣民如何如何忠诚,而当拓跋焘将要西征,李顺唯恐失去这个财路,便极力把凉州的地理情况描绘得万般恶劣,想让拓跋焘知难而退,反正除了他,也没别人熟知当地的情况。
遗憾的是,朝中还有个博览群书的智人崔浩。
崔浩一早就提醒过拓跋焘,说李顺在出使凉州时收受贿赂,但拓跋焘没有相信。
这一次李顺联合另一行政官古弼,又都坚持反对西征,信誓旦旦地说:“自温围水以西,直到姑臧,地面全是岩石,寸草不生,滴水不见,当地人都说,姑臧城南有天梯山,每到冬季,积雪厚达丈余,春夏两季,山上雪融,下流成河,居民用来灌溉农田,他们得知帝国西征军出发的消息,一定把灌溉用的沟渠决开,让储水流尽,水源就完全断绝,姑臧环城四周一百里以内,草木不生,到时候人马同时陷入饥渴,不能久停,将十分危险。”
拓跋焘当然不想相信这一事实,毕竟他是极力主张西征的,所以让崔浩与李顺等人辩论。
崔浩能言善辩,群臣皆不是对手,但李顺自始至终坚持一个观点,那就是姑臧水草不生,出征只怕有去无回。
崔浩当场指出:“《汉书地理志》上说,凉州畜产,全国最为丰富,如果没有水草,牲畜如何繁殖?而且汉朝的人毕竟不会在没水的地方建立城郭,设立郡县。
还有积雪融化的水,只不过压压灰尘而已,怎么能够挖掘沟渠,灌溉农田?
这些话都是欺骗之言!”
李顺瞬间臊得面红耳赤,但已是骑虎难下,只得继续坚持说:“百闻不如一见,我前后十二次出使凉州,亲眼所见的事实如此,你有什么资格质疑我?”
崔浩不屑地说:“你收人钱财,自然为人说话,只因我不曾亲眼看到,就能受你蒙蔽不成?”
拓跋焘一直冷眼旁观,当听到后来几句,又联想到崔浩之前的提醒,顿时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于是制止了这场辩论,声音和表情都变得十分严肃,群臣也不敢多言,只有唯唯喏喏而已。
当文武官员全都出宫后,振威将军、代郡鲜卑人伊馛,悄悄对拓跋焘说:“凉州如果真的没有水草,他们怎么能建立国家?多数人的意见不可采纳,应该听取崔浩的建议。”
拓跋焘表示同意,于5月14日,在平城西郊检阅了武装部队,正式准备西征北凉。
(本章完)
万,敌人对此不能了解,一口咬定我们的国力不能复原,现在国家西征,大军突然到达,他们一定惊骇混乱,不知如何是好,我们准能把敌人生擒!”
拓跋焘喜道:“好计谋,我也正有此想法。”于是就在太极殿西堂,举行了御前会议,正式下发西征的命令。
然而在会议上,弘农王奚斤等30多人,却异口同声地说:“沮渠牧犍是西方边陲的附庸,臣服的心理虽然不纯,但自从继承其父的王位以来,从来没有断过进贡,帝国把他看作藩臣,还把公主下嫁于他,而今他的罪状并不明显,最好加以宽恕。
帝国新近讨伐蠕蠕,人马疲惫,没有力量再发动大规模攻击。
而且听说他们那里土地碱性太重,十分贫瘠,难以找到水草,西征军一旦抵达,他们势必登城固守,攻城攻不破,原野又掠夺不到粮食,这是极危险的计谋!”
这些人如何得知凉州的地理情况,完全是受到李顺的影响。
李顺出使北凉前后多达12次,当然是最了解当地情况的人,只是他在北凉的时候,沮渠蒙逊以及现在的沮渠牧犍为了防止他打小报告,经常送给他许多金银财宝,李顺收人钱财,当然免不了为人消灾,所以每次出使回来,都在夸奖北凉臣民如何如何忠诚,而当拓跋焘将要西征,李顺唯恐失去这个财路,便极力把凉州的地理情况描绘得万般恶劣,想让拓跋焘知难而退,反正除了他,也没别人熟知当地的情况。
遗憾的是,朝中还有个博览群书的智人崔浩。
崔浩一早就提醒过拓跋焘,说李顺在出使凉州时收受贿赂,但拓跋焘没有相信。
这一次李顺联合另一行政官古弼,又都坚持反对西征,信誓旦旦地说:“自温围水以西,直到姑臧,地面全是岩石,寸草不生,滴水不见,当地人都说,姑臧城南有天梯山,每到冬季,积雪厚达丈余,春夏两季,山上雪融,下流成河,居民用来灌溉农田,他们得知帝国西征军出发的消息,一定把灌溉用的沟渠决开,让储水流尽,水源就完全断绝,姑臧环城四周一百里以内,草木不生,到时候人马同时陷入饥渴,不能久停,将十分危险。”
拓跋焘当然不想相信这一事实,毕竟他是极力主张西征的,所以让崔浩与李顺等人辩论。
崔浩能言善辩,群臣皆不是对手,但李顺自始至终坚持一个观点,那就是姑臧水草不生,出征只怕有去无回。
崔浩当场指出:“《汉书地理志》上说,凉州畜产,全国最为丰富,如果没有水草,牲畜如何繁殖?而且汉朝的人毕竟不会在没水的地方建立城郭,设立郡县。
还有积雪融化的水,只不过压压灰尘而已,怎么能够挖掘沟渠,灌溉农田?
这些话都是欺骗之言!”
李顺瞬间臊得面红耳赤,但已是骑虎难下,只得继续坚持说:“百闻不如一见,我前后十二次出使凉州,亲眼所见的事实如此,你有什么资格质疑我?”
崔浩不屑地说:“你收人钱财,自然为人说话,只因我不曾亲眼看到,就能受你蒙蔽不成?”
拓跋焘一直冷眼旁观,当听到后来几句,又联想到崔浩之前的提醒,顿时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于是制止了这场辩论,声音和表情都变得十分严肃,群臣也不敢多言,只有唯唯喏喏而已。
当文武官员全都出宫后,振威将军、代郡鲜卑人伊馛,悄悄对拓跋焘说:“凉州如果真的没有水草,他们怎么能建立国家?多数人的意见不可采纳,应该听取崔浩的建议。”
拓跋焘表示同意,于5月14日,在平城西郊检阅了武装部队,正式准备西征北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