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愤怒的两晋南北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杀我满门,与其他任何人没有关系——这种只赚不赔的买卖,谁不想做?最近很多士兵逃跑,全是你们管理不当所致!过去的事,我不再追究,但从今往后,再有士兵逃跑,带兵官连带有罪!”
他以为在这种高压的环境下,肯定不会有人再逃跑了,结果逃跑的人更多,往往派人前往追捕,最后负责追捕的人也跟着逃跑,而且还没人敢把这一情形报告给沈攸之,沈攸之渐渐成了孤家寡人,却浑然不知。
这种恶性循环没过多久便产生了极恶劣的影响,军政官刘攘兵终于忍受不了长官的各种歇斯底里和无理取闹,悄悄把降书射进郢城,向柳世隆请降。
柳世隆当然不敢相信这这种机遇,打算静观其变,而刘攘兵当天就表达了诚意。
478年正月19日,入夜,刘攘兵纵火焚烧大片营寨,再派人向城中高呼,然后率军顺利进入郢城。
营中火光冲天,很多士兵趁乱逃跑,将领们完全无法禁止,沈攸之气得暴跳如雷,立即逮捕刘攘兵的侄子和女婿,当众斩首。
经此变故,攻城已变得不切实际,甚至自保都成了问题。
次日一早,沈攸之带着残余部队过江,抵达鲁山时,将领们也都逃光了,臧寅倒是有情义,不忍抛弃沈攸之,却又实在无力继续走下去,毅然投水自尽。
绝望的沈攸之异常狼狈地向江陵折返,半路上遇到了一些走投无路的士兵,大家互相也没了上下级的那种隔阂,既尴尬又庆幸,携手向江陵奔去。
沈攸之不知道,此时的江陵早就易主了。
雍州督导官张敬儿在诛杀沈攸之的使节之后,得到沈攸之东下的消息,立即率兵袭取江陵,杀掉守城将领和沈攸之的两个儿子、四个孙子。
在距江陵一百余里的地方,沈攸之终于从路人口中得到了江陵的消息,顿感万念俱灰,而重新集结的士兵,眼见回天乏术,再度逃散,沈攸之终于彻底放弃,与儿子沈文和,在华容边界的栎树林中上吊自杀。
正月21日,当地村民砍下沈攸之父子的人头,送到江陵邀功,张敬儿把沈攸之的尸体放到盾牌上,拿青布伞盖在上面,让人抬到各大市集上展览,最后才送到建康。
紧接着,张敬儿开始在江陵展开大屠杀,把沈攸之的所有亲戚朋友全都杀尽。
在被杀的人群中,有两个让人印象深刻。
留守政府军政官边荣,曾受沈攸之的恩惠,张敬儿攻入江陵后,边荣初心不改,坚决拥护沈攸之,后来被士卒捉住,送到张敬儿跟前,张敬儿问他:“你怎么不早来,兴许还能放你一马。”
边荣说:“沈公让我守城,我不忍丢下不管,而自己逃命,本就不打算活命,何必多问。”
张敬儿不屑地说:“不希望活命,那有什么难?”下令将其斩首。
行刑台上,边荣的门客程邕之突然冲过去抱住边荣,对刽子手说:“我跟边先生是多年好友,实在不忍看他被杀,我愿先死。”
边荣瞬间泪流满面,与程邕之哭作一团,刽子手一时不能下刀,只得让人报告张敬儿,张敬儿大手一挥:“求死容易得很,为什么不准?”
于是程邕之和边荣先后被杀,成了当时人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
士为知己者死,虽然知己者遭人唾骂。
(本章完)
杀我满门,与其他任何人没有关系——这种只赚不赔的买卖,谁不想做?最近很多士兵逃跑,全是你们管理不当所致!过去的事,我不再追究,但从今往后,再有士兵逃跑,带兵官连带有罪!”
他以为在这种高压的环境下,肯定不会有人再逃跑了,结果逃跑的人更多,往往派人前往追捕,最后负责追捕的人也跟着逃跑,而且还没人敢把这一情形报告给沈攸之,沈攸之渐渐成了孤家寡人,却浑然不知。
这种恶性循环没过多久便产生了极恶劣的影响,军政官刘攘兵终于忍受不了长官的各种歇斯底里和无理取闹,悄悄把降书射进郢城,向柳世隆请降。
柳世隆当然不敢相信这这种机遇,打算静观其变,而刘攘兵当天就表达了诚意。
478年正月19日,入夜,刘攘兵纵火焚烧大片营寨,再派人向城中高呼,然后率军顺利进入郢城。
营中火光冲天,很多士兵趁乱逃跑,将领们完全无法禁止,沈攸之气得暴跳如雷,立即逮捕刘攘兵的侄子和女婿,当众斩首。
经此变故,攻城已变得不切实际,甚至自保都成了问题。
次日一早,沈攸之带着残余部队过江,抵达鲁山时,将领们也都逃光了,臧寅倒是有情义,不忍抛弃沈攸之,却又实在无力继续走下去,毅然投水自尽。
绝望的沈攸之异常狼狈地向江陵折返,半路上遇到了一些走投无路的士兵,大家互相也没了上下级的那种隔阂,既尴尬又庆幸,携手向江陵奔去。
沈攸之不知道,此时的江陵早就易主了。
雍州督导官张敬儿在诛杀沈攸之的使节之后,得到沈攸之东下的消息,立即率兵袭取江陵,杀掉守城将领和沈攸之的两个儿子、四个孙子。
在距江陵一百余里的地方,沈攸之终于从路人口中得到了江陵的消息,顿感万念俱灰,而重新集结的士兵,眼见回天乏术,再度逃散,沈攸之终于彻底放弃,与儿子沈文和,在华容边界的栎树林中上吊自杀。
正月21日,当地村民砍下沈攸之父子的人头,送到江陵邀功,张敬儿把沈攸之的尸体放到盾牌上,拿青布伞盖在上面,让人抬到各大市集上展览,最后才送到建康。
紧接着,张敬儿开始在江陵展开大屠杀,把沈攸之的所有亲戚朋友全都杀尽。
在被杀的人群中,有两个让人印象深刻。
留守政府军政官边荣,曾受沈攸之的恩惠,张敬儿攻入江陵后,边荣初心不改,坚决拥护沈攸之,后来被士卒捉住,送到张敬儿跟前,张敬儿问他:“你怎么不早来,兴许还能放你一马。”
边荣说:“沈公让我守城,我不忍丢下不管,而自己逃命,本就不打算活命,何必多问。”
张敬儿不屑地说:“不希望活命,那有什么难?”下令将其斩首。
行刑台上,边荣的门客程邕之突然冲过去抱住边荣,对刽子手说:“我跟边先生是多年好友,实在不忍看他被杀,我愿先死。”
边荣瞬间泪流满面,与程邕之哭作一团,刽子手一时不能下刀,只得让人报告张敬儿,张敬儿大手一挥:“求死容易得很,为什么不准?”
于是程邕之和边荣先后被杀,成了当时人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
士为知己者死,虽然知己者遭人唾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