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三国]混在三国当谋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悦。
待宴毕,周瑜彬彬有礼地先做告辞,公孙瓒也回了内厅,因他帐中未设军师,商议事情也只是跟自己那几个从弟和长史关靖一起。
第115章风云变幻
要燕清来说,公孙瓒麾下之所以庸才居多,连个智力高些的谋士充当军师一职都找不出来,倒不能全归罪到他用人唯亲,刚愎自用上,而是性情作死,所导致的别无选择。
造成这困窘局面的源头,应追溯到他与前幽州牧刘虞的一战。
刘虞身为始终忠于汉室的宗亲,对内的政务捋得井井有条,对外则以怀柔宽抚为主,跟喜好以暴制暴,一劳永逸,要以杀伐来断除外族威胁的公孙瓒截然不同,是为民心所向,正统所在。
正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更何况是政治主张如此相悖的两人,刘虞倒也果断,知道早晚有此一战,也挑了个大好时机,是趁着公孙瓒跟袁绍累月交兵,后劲疲软,不得不偃旗息鼓,打道回府时,率先发兵,要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却又因不够果决,舍不得连累无辜民众的性命,以及自身军事能力有限的缘故,理所当然地败在了英勇善战,杀伐决断的公孙瓒手里。
本来成王败寇,也无甚么好说,可身为赢家的公孙瓒,对趁人之危、攻他不备的刘虞,是半点不留情面,这般高调的折磨,也给他埋下了深刻的苦果。
他不但将刘虞暴晒于市集,称若他是上天所授的正统,就该有雨水降下来解救他,因未见雨落,他就沾沾自喜,将其狠狠嘲讽一通,再当众将刘虞杀死。
这口气倒是畅快地出了,可刘虞予人的形象一向仁爱,是极受百姓爱戴的。目睹公孙瓒这番暴行,各个阶层的人士皆受震荡,哪有不惧怕憎恨的道理?
公孙瓒要是肯礼贤下士,进行安抚补救,倒也不失为亡羊补牢。可他颇为自傲,见如此恶果后,索性来个破罐子破摔,放任这相看两厌的局势持续下去了:上等门阀鄙弃他,他便不屑一顾地远离;普通官民对他切齿痛恨,他便不恤百姓;唯利是图的商人巴结他,他便亲近商贾,甚至愿与之立下兄弟之誓。
哪怕是兵多粮广,又有燕清想方设法拉起一套高标智囊班底的吕布势,都不敢如此彻底地得罪世家大族,纵使因设立书馆,建设学舍,光印书刊等举动,严重触犯到了这个阶层的根本利益,再加上吕布出身所限,注定不可能似刘表般做到跟他们亲如一家,血溶于水。
但燕清在广推教育,培养人才时,也尽可能地拉蔡邕这名满天下的大学士的虎皮,其余时刻,表面功夫也有好好做到:除去礼尚往来,平日瞧着很是和睦,政策上也偶有放松,给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是补偿,他们也知情识趣,投桃报李一番,便达成互利互惠的平衡。
当然,这一切只是暂时的。
不过是双方都心知肚明,在需得相依共存的此时此刻,断不是撕破脸的好时机——毕竟没有吕布这首屈一指的武力震慑,兵粮保障,凭一些个心不齐的世家,纵有再多部曲,也翻不了天去,怎么可能在诸侯铁骑的肆虐下,卑下寇匪的觊觎,保得住这身为天下要冲的豫、兖、扬三州?
乱世之中,再强大的世家,也不敢说能保全自身,安然无恙。
与其再经历一次流离避祸,满目疮痍,再换个不知底细的人来当这刺史,不如先依着好歹肯装个假斯文的吕布作为,徐徐图之。
他们蛰伏着,燕清也一边稳打稳扎,又不失紧锣密鼓地给吕布未来能用的人才打好根基,一边小心提防,一时一刻都不敢放松。
退一万步来讲,即便迫不得已要跟世族翻脸,且关系恶劣到无法修补的地步,也得退而求其次,竭力挽回民心。
与全体官民为敌,只跟虽能提供粮草财物,却毫无忠诚可言的普通商户结交,这做法不是勇于挑战,而是愚不可及的自取灭亡了。
这种情况下,除了唯他马首是瞻的骨肉血亲,和身家贫微,暂时挂靠在他帐中的旧日同窗刘备等人,还有谁学成文武艺后,肯卖与这恶名昭著的幽州之主的?
看他谋士凋零的现状,就不得而知了。
唯一一个具有幕僚性质,有切实忠于公孙瓒的长史关靖,还是个才疏学浅,目光浅短之辈——只是他于史上不慎坑了主公一记,叫对方错失了背后袭击袁绍、扭转败局的大好良机,以至于遭到围困,一路兵败如山倒后,心中深感愧疚,自愿随之一同赴死了。
这也是燕清力劝周瑜从公孙瓒处着手的原因。袁绍自身再优柔寡断,好谋无决,帐中智士亦各怀鬼胎,心不凝聚,却到底有那才干的底子摆着,又有个能言善道的曹操周旋调和,想要浑水摸鱼,显然不是易事。
更何况他们本身就热衷于猜忌,无事也要生非,又岂会放过空降的周瑜?
这降因看似无懈可击,却禁不住太多推敲诽谤的,燕清可不想一个不慎,就将这宝贵英才给折在这深不见底的泥潭里头了。
换作混入多勇少略的公孙瓒势,周瑜就似游龙入海,虎入羊群,即便不成,凭他智谋,也能脱身。
“依士起之见,瓒与本初刚结为盟,周公瑾便私行而来,如此凑巧,究竟是真心归顺,还是在卖弄奸伪之道?”
浑然不知自己已经被素未谋面的燕清算计得裤兜都难保住,公孙瓒在招这一干部将商榷时,到底清楚自己这些从兄从弟的腹中并无点墨,更重视关靖的意见,在听得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后,头一句问的就是关靖。
可关靖也深知他不喜被人反对的脾性,也多少会些察言观色的功夫,不涉及自身重大利益,他多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听主公语气隐含期待,他又怎会扫兴地道周瑜可疑?
关靖笑了一笑,圆滑道:“是敌是友,主公一探便知。”
悦。
待宴毕,周瑜彬彬有礼地先做告辞,公孙瓒也回了内厅,因他帐中未设军师,商议事情也只是跟自己那几个从弟和长史关靖一起。
第115章风云变幻
要燕清来说,公孙瓒麾下之所以庸才居多,连个智力高些的谋士充当军师一职都找不出来,倒不能全归罪到他用人唯亲,刚愎自用上,而是性情作死,所导致的别无选择。
造成这困窘局面的源头,应追溯到他与前幽州牧刘虞的一战。
刘虞身为始终忠于汉室的宗亲,对内的政务捋得井井有条,对外则以怀柔宽抚为主,跟喜好以暴制暴,一劳永逸,要以杀伐来断除外族威胁的公孙瓒截然不同,是为民心所向,正统所在。
正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更何况是政治主张如此相悖的两人,刘虞倒也果断,知道早晚有此一战,也挑了个大好时机,是趁着公孙瓒跟袁绍累月交兵,后劲疲软,不得不偃旗息鼓,打道回府时,率先发兵,要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却又因不够果决,舍不得连累无辜民众的性命,以及自身军事能力有限的缘故,理所当然地败在了英勇善战,杀伐决断的公孙瓒手里。
本来成王败寇,也无甚么好说,可身为赢家的公孙瓒,对趁人之危、攻他不备的刘虞,是半点不留情面,这般高调的折磨,也给他埋下了深刻的苦果。
他不但将刘虞暴晒于市集,称若他是上天所授的正统,就该有雨水降下来解救他,因未见雨落,他就沾沾自喜,将其狠狠嘲讽一通,再当众将刘虞杀死。
这口气倒是畅快地出了,可刘虞予人的形象一向仁爱,是极受百姓爱戴的。目睹公孙瓒这番暴行,各个阶层的人士皆受震荡,哪有不惧怕憎恨的道理?
公孙瓒要是肯礼贤下士,进行安抚补救,倒也不失为亡羊补牢。可他颇为自傲,见如此恶果后,索性来个破罐子破摔,放任这相看两厌的局势持续下去了:上等门阀鄙弃他,他便不屑一顾地远离;普通官民对他切齿痛恨,他便不恤百姓;唯利是图的商人巴结他,他便亲近商贾,甚至愿与之立下兄弟之誓。
哪怕是兵多粮广,又有燕清想方设法拉起一套高标智囊班底的吕布势,都不敢如此彻底地得罪世家大族,纵使因设立书馆,建设学舍,光印书刊等举动,严重触犯到了这个阶层的根本利益,再加上吕布出身所限,注定不可能似刘表般做到跟他们亲如一家,血溶于水。
但燕清在广推教育,培养人才时,也尽可能地拉蔡邕这名满天下的大学士的虎皮,其余时刻,表面功夫也有好好做到:除去礼尚往来,平日瞧着很是和睦,政策上也偶有放松,给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是补偿,他们也知情识趣,投桃报李一番,便达成互利互惠的平衡。
当然,这一切只是暂时的。
不过是双方都心知肚明,在需得相依共存的此时此刻,断不是撕破脸的好时机——毕竟没有吕布这首屈一指的武力震慑,兵粮保障,凭一些个心不齐的世家,纵有再多部曲,也翻不了天去,怎么可能在诸侯铁骑的肆虐下,卑下寇匪的觊觎,保得住这身为天下要冲的豫、兖、扬三州?
乱世之中,再强大的世家,也不敢说能保全自身,安然无恙。
与其再经历一次流离避祸,满目疮痍,再换个不知底细的人来当这刺史,不如先依着好歹肯装个假斯文的吕布作为,徐徐图之。
他们蛰伏着,燕清也一边稳打稳扎,又不失紧锣密鼓地给吕布未来能用的人才打好根基,一边小心提防,一时一刻都不敢放松。
退一万步来讲,即便迫不得已要跟世族翻脸,且关系恶劣到无法修补的地步,也得退而求其次,竭力挽回民心。
与全体官民为敌,只跟虽能提供粮草财物,却毫无忠诚可言的普通商户结交,这做法不是勇于挑战,而是愚不可及的自取灭亡了。
这种情况下,除了唯他马首是瞻的骨肉血亲,和身家贫微,暂时挂靠在他帐中的旧日同窗刘备等人,还有谁学成文武艺后,肯卖与这恶名昭著的幽州之主的?
看他谋士凋零的现状,就不得而知了。
唯一一个具有幕僚性质,有切实忠于公孙瓒的长史关靖,还是个才疏学浅,目光浅短之辈——只是他于史上不慎坑了主公一记,叫对方错失了背后袭击袁绍、扭转败局的大好良机,以至于遭到围困,一路兵败如山倒后,心中深感愧疚,自愿随之一同赴死了。
这也是燕清力劝周瑜从公孙瓒处着手的原因。袁绍自身再优柔寡断,好谋无决,帐中智士亦各怀鬼胎,心不凝聚,却到底有那才干的底子摆着,又有个能言善道的曹操周旋调和,想要浑水摸鱼,显然不是易事。
更何况他们本身就热衷于猜忌,无事也要生非,又岂会放过空降的周瑜?
这降因看似无懈可击,却禁不住太多推敲诽谤的,燕清可不想一个不慎,就将这宝贵英才给折在这深不见底的泥潭里头了。
换作混入多勇少略的公孙瓒势,周瑜就似游龙入海,虎入羊群,即便不成,凭他智谋,也能脱身。
“依士起之见,瓒与本初刚结为盟,周公瑾便私行而来,如此凑巧,究竟是真心归顺,还是在卖弄奸伪之道?”
浑然不知自己已经被素未谋面的燕清算计得裤兜都难保住,公孙瓒在招这一干部将商榷时,到底清楚自己这些从兄从弟的腹中并无点墨,更重视关靖的意见,在听得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后,头一句问的就是关靖。
可关靖也深知他不喜被人反对的脾性,也多少会些察言观色的功夫,不涉及自身重大利益,他多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听主公语气隐含期待,他又怎会扫兴地道周瑜可疑?
关靖笑了一笑,圆滑道:“是敌是友,主公一探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