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anolu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第一次看到电影刘三姐,立刻为之所倾倒。这是一部“美”的影片:风光旖旎的漓江山水,令人心驰神往;优美动听的广西山歌,使人如醉如痴;特别是歌仙刘三姐纯真、善良、年轻、俊美的形象,清脆、甜美的歌声,紧紧扣动我的心弦,使我终生难忘。在那个时候我几乎成了刘三姐迷,只要听到哪儿放映刘三姐,无论工作多么忙、路途多么远,都要跑去观看,至少看过不下十几次。每当看到三姐和秀才们对歌,众秀才被三姐对得瞠目结舌、一败涂地的精彩场面,我就禁不住发出一阵阵由衷的赞叹:啊,太美了!山美、水美、歌美、人美,连骂人都用唱歌来骂,世界上哪有比这更美的地方!我为电影刘三姐自豪,更为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祝福:中国影坛上的一颗新星,何日创造出更加多姿多彩的银幕形象,为灿烂夺目的我国电影银河增添新的星座!?
然而,没隔多久,黄婉秋和她主演的刘三姐便从银幕上消失了。从此以后,我只能从报刊上透露的一鳞半爪中寻觅黄婉秋的踪迹,从反复吟唱刘三姐优美的歌声中寻求慰籍。一九六四年,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老诗人汪静之的短诗巴马刘三姐,其中“前年扮演刘三姐,如今辛勤种果园”的诗句,引起我无限的感慨。翌年,我在遥远的故乡甘肃的破书堆里意外地拣到一本电影刘三姐歌曲集,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带回新疆珍藏在身边,一直保存到今天。虽然书页早已破烂不堪,但我仍不肯舍弃。
十年动乱中,我更时刻为黄婉秋的安危而担心,到处打听她的消息。一九六八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两位来自广西的青年,他们告诉我黄婉秋因不堪忍受“四人帮”的迫害而愤然离开人世。我不相信这是真的,但又无从证实。直到一九八o年,在广西文学上看到黄婉秋写的出访新加坡的散文,我才深深舒了一口气:啊“刘三姐”还在,黄婉秋还在!我衷心地期盼着她早日重返影坛,为发展我国民族电影事业、缩短我国电影与世界电影发展水平的差距做出新的贡献。
又过了十多年,九十年代中期,我终于有机会来到魂牵梦绕几十年、刘三姐的故乡广西桂林,希望圆了我的“三姐梦”那天烟雨蒙蒙,我们沿漓江顺流而下,在青山绿水间畅游四个多小时,如入人间仙境,流连忘返,在游船上当即写了一首小诗——
烟雨云霭锁江舟
绿水青山画中游
三姐绣球何处寻
只留山歌满滩头。
傍晚时分到达阳朔,听说刘三姐和阿牛哥抛绣球、订终身的大榕树就在江边,我兴致勃勃赶到大榕树下,兴许三姐的绣球还能抛给我。但暮色苍茫,不见三姐的踪影,也分不清是树缠藤还是藤缠树了,只留下几许惆怅和遗憾。余兴未尽,彻夜难眠,只能反复默诵在漓江游船上即兴挥就的那首七律,寄托我对“刘三姐”和黄婉秋同志的无尽思念!
如今,我已人到老年,但电影刘三姐和“刘三姐”的美丽形象依然使我迷恋。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三姐是今生我最喜爱的一部电影,黄婉秋是今生我喜爱的一位电影演员。联想这些年来我国不少影片矫柔做作,我不时发出内心的呼唤:回来吧,黄婉秋!回来吧“刘三姐”!我们多么需要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式”电影!
(此文获乌鲁木齐电视台纪念中国电影诞生百年征文奖)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第一次看到电影刘三姐,立刻为之所倾倒。这是一部“美”的影片:风光旖旎的漓江山水,令人心驰神往;优美动听的广西山歌,使人如醉如痴;特别是歌仙刘三姐纯真、善良、年轻、俊美的形象,清脆、甜美的歌声,紧紧扣动我的心弦,使我终生难忘。在那个时候我几乎成了刘三姐迷,只要听到哪儿放映刘三姐,无论工作多么忙、路途多么远,都要跑去观看,至少看过不下十几次。每当看到三姐和秀才们对歌,众秀才被三姐对得瞠目结舌、一败涂地的精彩场面,我就禁不住发出一阵阵由衷的赞叹:啊,太美了!山美、水美、歌美、人美,连骂人都用唱歌来骂,世界上哪有比这更美的地方!我为电影刘三姐自豪,更为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祝福:中国影坛上的一颗新星,何日创造出更加多姿多彩的银幕形象,为灿烂夺目的我国电影银河增添新的星座!?
然而,没隔多久,黄婉秋和她主演的刘三姐便从银幕上消失了。从此以后,我只能从报刊上透露的一鳞半爪中寻觅黄婉秋的踪迹,从反复吟唱刘三姐优美的歌声中寻求慰籍。一九六四年,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老诗人汪静之的短诗巴马刘三姐,其中“前年扮演刘三姐,如今辛勤种果园”的诗句,引起我无限的感慨。翌年,我在遥远的故乡甘肃的破书堆里意外地拣到一本电影刘三姐歌曲集,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带回新疆珍藏在身边,一直保存到今天。虽然书页早已破烂不堪,但我仍不肯舍弃。
十年动乱中,我更时刻为黄婉秋的安危而担心,到处打听她的消息。一九六八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两位来自广西的青年,他们告诉我黄婉秋因不堪忍受“四人帮”的迫害而愤然离开人世。我不相信这是真的,但又无从证实。直到一九八o年,在广西文学上看到黄婉秋写的出访新加坡的散文,我才深深舒了一口气:啊“刘三姐”还在,黄婉秋还在!我衷心地期盼着她早日重返影坛,为发展我国民族电影事业、缩短我国电影与世界电影发展水平的差距做出新的贡献。
又过了十多年,九十年代中期,我终于有机会来到魂牵梦绕几十年、刘三姐的故乡广西桂林,希望圆了我的“三姐梦”那天烟雨蒙蒙,我们沿漓江顺流而下,在青山绿水间畅游四个多小时,如入人间仙境,流连忘返,在游船上当即写了一首小诗——
烟雨云霭锁江舟
绿水青山画中游
三姐绣球何处寻
只留山歌满滩头。
傍晚时分到达阳朔,听说刘三姐和阿牛哥抛绣球、订终身的大榕树就在江边,我兴致勃勃赶到大榕树下,兴许三姐的绣球还能抛给我。但暮色苍茫,不见三姐的踪影,也分不清是树缠藤还是藤缠树了,只留下几许惆怅和遗憾。余兴未尽,彻夜难眠,只能反复默诵在漓江游船上即兴挥就的那首七律,寄托我对“刘三姐”和黄婉秋同志的无尽思念!
如今,我已人到老年,但电影刘三姐和“刘三姐”的美丽形象依然使我迷恋。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三姐是今生我最喜爱的一部电影,黄婉秋是今生我喜爱的一位电影演员。联想这些年来我国不少影片矫柔做作,我不时发出内心的呼唤:回来吧,黄婉秋!回来吧“刘三姐”!我们多么需要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式”电影!
(此文获乌鲁木齐电视台纪念中国电影诞生百年征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