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柏相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柳潜(1878-1930),字钧湄,号涤庵,湖南湘阴人,为前清秀才。他学识渊博,精通古今文史,早年矢志教育,后因生活困顿,曾为人做幕僚,终因积劳成疾,贫病交加,终年52岁。因其英年早逝,也身份低微,对早年毛泽东“有过很大帮助”的柳潜先生,长期以来,一直不为世人所知。
柳潜先生,1912年在湖南全省公立中等学校执教;湖南全省公立中等学校,据说就是现在的“长沙市第一中学”的前身。
在辛亥革命长沙起义时,18岁的毛泽东参加新军,成为普通一员列兵,到1912年初民国创立,毛泽东认为“革命已经过去,没有什么事情要做了”于是退伍,决定继续读书,正好碰上新成立的“湖南全省公立中等学校”招生。于是,他花了一块钱报了名,参加了入学考试,发榜时名列第一。
在湖南全省公立中学读了6个月后,19岁的毛泽东觉得在校学习不如自己自学有用,就从学校退学,自己拟定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
在湖南全省公立中等学校6个月的学习期间,毛泽东在课堂上的一篇题为商鞅徙木立信论的习作,引起了柳潜先生的关注。这篇只有413字的文章,柳潜先生在阅读时做了141字的批注,有眉批、着重号、尾批等。最后,柳潜先生不仅对毛泽东的这篇习作大加赞赏,还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了当时的校长、后来的第一任中央文史馆馆长符定一先生。符定一先生当时在毛泽东的这篇课堂习作前批注了两个字:“传观”
当时只有19岁的毛泽东在1912年6月写得这篇商鞅徙木立信论文稿,不仅被时任湖南全省公立中等学校国文教员的柳潜先生破格打了100分并大加赞赏后推荐给校长,而且据研究确认,这份文稿竟然也是毛泽东一生浩如烟海的文字中现存的最早的一份文稿。这篇写于湖南全省公立中等学校的现存最早的毛泽东手稿,现藏中央档案馆,长沙市一中档案馆所藏仅为仿真件。长沙市一中一直把毛泽东的这篇文章当作本校的“镇校之宝”除档案室保存有仿真件外,这篇文稿经放大,还刻录在该校会议室的石墙上。
据毛泽东自己回忆,当年他虽然在湖南全省公立中等学校只就读了6个月,但柳潜先生很是喜爱和关心他。当年柳潜先生还曾经借给他一部御批通鉴辑览。
对这位和他也许只相处了不到6个月的柳潜先生,毛泽东一生都很难忘。
1936年,埃德加?斯诺在陕北访问毛泽东时,毛泽东就曾在这位后来因一部红星闪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而闻名全球的美国记者跟前深情地回忆起了这位借书给他、并让他离开湖南全省公立中等学校24年后仍感念不已的国文教员。虽然,毛泽东显然是不知道,柳潜先生其时已经离世6年了。
上世纪60年代末,毛泽东的同窗好友,历任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湖南省副省长,也是民盟中央委员的周世钊先生,到北京中南海家中做客,毛主席曾特地询问柳潜先生的近况,并一再强调说:“柳先生对我帮助鼓励很大”“是位教育家”还请周世钊先生回湖南打听他这位阔别五十多年的先生,并代他进行问候,还说,如果柳先生不在人世,就一定要打听到柳先生的夫人及其后人,如有生活困难,先代他进行帮助。其时,柳潜先生其实已经辞世30多年了,虽然,毛泽东这时似乎已经预感到,这位他终身难忘的中学语文教师,也许早已经不在人世了。
当年,柳潜老师对毛泽东大加赞赏,除给毛泽东的作文破例记“100分”外,还写了共计141字的六条眉批和篇末总结。在第三段眉批中,柳潜写道:“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 -->>
柳潜(1878-1930),字钧湄,号涤庵,湖南湘阴人,为前清秀才。他学识渊博,精通古今文史,早年矢志教育,后因生活困顿,曾为人做幕僚,终因积劳成疾,贫病交加,终年52岁。因其英年早逝,也身份低微,对早年毛泽东“有过很大帮助”的柳潜先生,长期以来,一直不为世人所知。
柳潜先生,1912年在湖南全省公立中等学校执教;湖南全省公立中等学校,据说就是现在的“长沙市第一中学”的前身。
在辛亥革命长沙起义时,18岁的毛泽东参加新军,成为普通一员列兵,到1912年初民国创立,毛泽东认为“革命已经过去,没有什么事情要做了”于是退伍,决定继续读书,正好碰上新成立的“湖南全省公立中等学校”招生。于是,他花了一块钱报了名,参加了入学考试,发榜时名列第一。
在湖南全省公立中学读了6个月后,19岁的毛泽东觉得在校学习不如自己自学有用,就从学校退学,自己拟定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
在湖南全省公立中等学校6个月的学习期间,毛泽东在课堂上的一篇题为商鞅徙木立信论的习作,引起了柳潜先生的关注。这篇只有413字的文章,柳潜先生在阅读时做了141字的批注,有眉批、着重号、尾批等。最后,柳潜先生不仅对毛泽东的这篇习作大加赞赏,还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了当时的校长、后来的第一任中央文史馆馆长符定一先生。符定一先生当时在毛泽东的这篇课堂习作前批注了两个字:“传观”
当时只有19岁的毛泽东在1912年6月写得这篇商鞅徙木立信论文稿,不仅被时任湖南全省公立中等学校国文教员的柳潜先生破格打了100分并大加赞赏后推荐给校长,而且据研究确认,这份文稿竟然也是毛泽东一生浩如烟海的文字中现存的最早的一份文稿。这篇写于湖南全省公立中等学校的现存最早的毛泽东手稿,现藏中央档案馆,长沙市一中档案馆所藏仅为仿真件。长沙市一中一直把毛泽东的这篇文章当作本校的“镇校之宝”除档案室保存有仿真件外,这篇文稿经放大,还刻录在该校会议室的石墙上。
据毛泽东自己回忆,当年他虽然在湖南全省公立中等学校只就读了6个月,但柳潜先生很是喜爱和关心他。当年柳潜先生还曾经借给他一部御批通鉴辑览。
对这位和他也许只相处了不到6个月的柳潜先生,毛泽东一生都很难忘。
1936年,埃德加?斯诺在陕北访问毛泽东时,毛泽东就曾在这位后来因一部红星闪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而闻名全球的美国记者跟前深情地回忆起了这位借书给他、并让他离开湖南全省公立中等学校24年后仍感念不已的国文教员。虽然,毛泽东显然是不知道,柳潜先生其时已经离世6年了。
上世纪60年代末,毛泽东的同窗好友,历任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湖南省副省长,也是民盟中央委员的周世钊先生,到北京中南海家中做客,毛主席曾特地询问柳潜先生的近况,并一再强调说:“柳先生对我帮助鼓励很大”“是位教育家”还请周世钊先生回湖南打听他这位阔别五十多年的先生,并代他进行问候,还说,如果柳先生不在人世,就一定要打听到柳先生的夫人及其后人,如有生活困难,先代他进行帮助。其时,柳潜先生其实已经辞世30多年了,虽然,毛泽东这时似乎已经预感到,这位他终身难忘的中学语文教师,也许早已经不在人世了。
当年,柳潜老师对毛泽东大加赞赏,除给毛泽东的作文破例记“100分”外,还写了共计141字的六条眉批和篇末总结。在第三段眉批中,柳潜写道:“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