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万里归来年更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相比汴京的暗流涌动,远在江南的江宁府安闲平静,紫金山下的房屋接幢连栋,市集热闹非凡,今天一早,知府王安礼带了一众官员去往江边视察堤岸,路两边百姓纷纷回避,路边一高瘦老者骑着一头灰色的毛驴正自行走,牵驴的中年汉子身材矮胖,行动却很敏捷,见众人都到路旁站立,向老者道:“回禀大相公,三老爷的车驾来了,您要不要让到路边歇歇?”
那老者道:“自然是要避让的,他是官,我是民,人家有重要公务,咱们不可随意挡着大路。”
那汉子牵着驴朝路边躲闪,旁边是条浅沟,道路不平,那头驴毛光水滑,脾气却有些倔,仍又往前走两步,中年汉子喝斥毛驴往旁边走,那老者道:“算了,我下来吧,正好吃些干粮,让驴也歇歇。”又道:“六福,你回去给驴喂些豆子,对它好一些,或许就肯听你话了,还有,我现在不是宰相啦,别叫我大相公,叫声老爷就行了。”
六福闷声道:“叫惯您大相公了,改不过来。”
这老者自然就是王安石,他退居江宁已快两年,神宗任命他为江宁知府,享宰相品阶,王安石却不接受任何官职,也不住朝廷赐与的府第,拿出平生积蓄,在江宁买地建了一座房屋,房屋建在半山腰,比起江宁城的豪门大宅只能算简陋,面积也不算大,王安石却很满意,给房屋前后广植树木花草,自觉安静怡然,还给自己的房屋取名“半山园”,每日在家读书写字,时不时也出门转转,江南草木繁盛,山峦秀丽,王安石出门也不坐轿,只带着六福一人牵驴,今天要去附近的山上看红叶,老妻吴氏嘱咐六福小心照顾大相公,顺带买些丝线回来。
王安石虽辞去一切官职,也不接受朝廷俸禄,神宗皇帝却感念旧情,念及这些年来他的辛苦功劳,为了照顾这位前宰辅,任命王安石三弟王安礼为江宁知府,一方面因为王安礼是个有才能的地方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照顾王安石的生活。
自从王安石二次罢相,神宗亲自主持变法事宜,新法稳步推行,不过也更忙碌操心,他不由想起王安石在朝时的担当,心中很是怀念,虽然因为王髣之事君臣产生隔阂,但现在王髣已死,神宗心有怜惜,时时派人探望,因此君臣虽相隔遥远,私下感情反而比在朝时更亲近些。
王安石下了驴背,四处张望一下,见附近有个小小村落,迈步到了一家门口,一只黑狗汪汪叫了起来,门内出来一老妇喝住狗子,请两人屋前坐下喝水。
那老妇上下打量王安石,见他似是读书人模样,但衣着朴素,只带六福一人,问道:“老哥哥看着像教书先生,可是住在城里么?”
六福嘟囔一句道:“倒是当过教书先生,教了好多大官。”
老妇没怎么听清楚,王安石笑道:“教过不少学生,敢问家里其他人呢?”
老妇叹气道:“老头子和大儿子去年都死啦,媳妇带了孙子回了娘家,家里只有小儿子了。”又从屋里拿了两个柿子送给王安石,又倒了一碗清水,道:“家里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先生莫嫌弃。”
王安石谢了,从包裹里拿了两个烧饼,一个递给六福,一个自己吃起来,六福却从包裹里拿了草料喂那黑驴,那老妇看了一会,笑道:“这驴毛色乌黑发亮,倒是像我家那个拗相公。”
六福奇道:“你家拗相公在哪里?”
那老妇道:“卖啦,也是头黑驴。”
六福眨眨眼睛没说话,王安石不禁失笑道:“一头驴,名字倒有趣。”
老妇道:“村子里的驴都叫拗相公,驴脾气倔么!”
六福脸上有些尴尬,他偷眼溜了一下自家大人,不悦道:“驴脾气倔,就叫倔驴罢了,怎么还给起名!”
王安石也有些哑然,他知道朝廷不少人称他拗相公,那老妇却道:“朝廷不也有个拗相公,挑唆着皇上变法,整日把人折腾得不安生!”
王安石不由变了脸色,六福也黑了脸,便要去呵斥那老妇,王安石摆摆手,问道:“拗相公可是王安石吗?百姓为何如此恨他?”
老妇见六福脸有怒色,有些畏惧道:“你二人不是官差吧?别人都这么说,那王安石不听劝阻,一意变法,把司马光大人和苏轼都关进大牢,整日间折腾百姓,多养几只鸡鸭都要收税,今日修河明日修堤,晚上还要去村庄巡逻,我大儿子就是太累了才吐血的。”说着把手中东西一放,坐下嚎哭起来。
王安石有些尴尬,老妇道听途说,不过民间确乎对他抱有恨意,他也没法向这村妇解释,只好问道:“你家小儿子呢?”
老妇道:“去山上挖药材了,老身腰腿不好,大夫那里去不起,只好自己挖些草药。”
王安石半晌默默无语,慢慢喝了那碗水,吩咐六福取出驴背上的袋子,刚好其中有些药材,问了老妇症状,从中取出一些药材给老妇,又仔细告诉她药材的用法,六福只撅撅嘴,那老妇感谢不尽,不肯白要他的东西,从屋里取出一卷家织的棉布,定要王安石收下。
回去一路王安石默默不语,六福胆怯的看着他,半晌突道:“乡下婆子什么也不懂,相... -->>
相比汴京的暗流涌动,远在江南的江宁府安闲平静,紫金山下的房屋接幢连栋,市集热闹非凡,今天一早,知府王安礼带了一众官员去往江边视察堤岸,路两边百姓纷纷回避,路边一高瘦老者骑着一头灰色的毛驴正自行走,牵驴的中年汉子身材矮胖,行动却很敏捷,见众人都到路旁站立,向老者道:“回禀大相公,三老爷的车驾来了,您要不要让到路边歇歇?”
那老者道:“自然是要避让的,他是官,我是民,人家有重要公务,咱们不可随意挡着大路。”
那汉子牵着驴朝路边躲闪,旁边是条浅沟,道路不平,那头驴毛光水滑,脾气却有些倔,仍又往前走两步,中年汉子喝斥毛驴往旁边走,那老者道:“算了,我下来吧,正好吃些干粮,让驴也歇歇。”又道:“六福,你回去给驴喂些豆子,对它好一些,或许就肯听你话了,还有,我现在不是宰相啦,别叫我大相公,叫声老爷就行了。”
六福闷声道:“叫惯您大相公了,改不过来。”
这老者自然就是王安石,他退居江宁已快两年,神宗任命他为江宁知府,享宰相品阶,王安石却不接受任何官职,也不住朝廷赐与的府第,拿出平生积蓄,在江宁买地建了一座房屋,房屋建在半山腰,比起江宁城的豪门大宅只能算简陋,面积也不算大,王安石却很满意,给房屋前后广植树木花草,自觉安静怡然,还给自己的房屋取名“半山园”,每日在家读书写字,时不时也出门转转,江南草木繁盛,山峦秀丽,王安石出门也不坐轿,只带着六福一人牵驴,今天要去附近的山上看红叶,老妻吴氏嘱咐六福小心照顾大相公,顺带买些丝线回来。
王安石虽辞去一切官职,也不接受朝廷俸禄,神宗皇帝却感念旧情,念及这些年来他的辛苦功劳,为了照顾这位前宰辅,任命王安石三弟王安礼为江宁知府,一方面因为王安礼是个有才能的地方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照顾王安石的生活。
自从王安石二次罢相,神宗亲自主持变法事宜,新法稳步推行,不过也更忙碌操心,他不由想起王安石在朝时的担当,心中很是怀念,虽然因为王髣之事君臣产生隔阂,但现在王髣已死,神宗心有怜惜,时时派人探望,因此君臣虽相隔遥远,私下感情反而比在朝时更亲近些。
王安石下了驴背,四处张望一下,见附近有个小小村落,迈步到了一家门口,一只黑狗汪汪叫了起来,门内出来一老妇喝住狗子,请两人屋前坐下喝水。
那老妇上下打量王安石,见他似是读书人模样,但衣着朴素,只带六福一人,问道:“老哥哥看着像教书先生,可是住在城里么?”
六福嘟囔一句道:“倒是当过教书先生,教了好多大官。”
老妇没怎么听清楚,王安石笑道:“教过不少学生,敢问家里其他人呢?”
老妇叹气道:“老头子和大儿子去年都死啦,媳妇带了孙子回了娘家,家里只有小儿子了。”又从屋里拿了两个柿子送给王安石,又倒了一碗清水,道:“家里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先生莫嫌弃。”
王安石谢了,从包裹里拿了两个烧饼,一个递给六福,一个自己吃起来,六福却从包裹里拿了草料喂那黑驴,那老妇看了一会,笑道:“这驴毛色乌黑发亮,倒是像我家那个拗相公。”
六福奇道:“你家拗相公在哪里?”
那老妇道:“卖啦,也是头黑驴。”
六福眨眨眼睛没说话,王安石不禁失笑道:“一头驴,名字倒有趣。”
老妇道:“村子里的驴都叫拗相公,驴脾气倔么!”
六福脸上有些尴尬,他偷眼溜了一下自家大人,不悦道:“驴脾气倔,就叫倔驴罢了,怎么还给起名!”
王安石也有些哑然,他知道朝廷不少人称他拗相公,那老妇却道:“朝廷不也有个拗相公,挑唆着皇上变法,整日把人折腾得不安生!”
王安石不由变了脸色,六福也黑了脸,便要去呵斥那老妇,王安石摆摆手,问道:“拗相公可是王安石吗?百姓为何如此恨他?”
老妇见六福脸有怒色,有些畏惧道:“你二人不是官差吧?别人都这么说,那王安石不听劝阻,一意变法,把司马光大人和苏轼都关进大牢,整日间折腾百姓,多养几只鸡鸭都要收税,今日修河明日修堤,晚上还要去村庄巡逻,我大儿子就是太累了才吐血的。”说着把手中东西一放,坐下嚎哭起来。
王安石有些尴尬,老妇道听途说,不过民间确乎对他抱有恨意,他也没法向这村妇解释,只好问道:“你家小儿子呢?”
老妇道:“去山上挖药材了,老身腰腿不好,大夫那里去不起,只好自己挖些草药。”
王安石半晌默默无语,慢慢喝了那碗水,吩咐六福取出驴背上的袋子,刚好其中有些药材,问了老妇症状,从中取出一些药材给老妇,又仔细告诉她药材的用法,六福只撅撅嘴,那老妇感谢不尽,不肯白要他的东西,从屋里取出一卷家织的棉布,定要王安石收下。
回去一路王安石默默不语,六福胆怯的看着他,半晌突道:“乡下婆子什么也不懂,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