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曹谁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佛教的世界观中,须弥山是宇宙的中心,须弥山四周分别有四个大洲,南部就是南瞻部洲。布达拉宫最高处的建筑红宫就是须弥山的象征,所以布达拉宫被认为是宇宙的中心。另外大昭寺是拉萨转经的中心,因为其中供奉着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佛,也被认为是宇宙的中心。这样拉萨被藏传佛教徒认为是宇宙的中心,据说这里有控制时间的轴,二战时希特勒还多次派人来寻找。
因此这里是藏传佛教庙宇集中之处,其中以大昭寺和布达拉宫为中心。按照藏传佛教徒的说法,围绕大昭寺转一圈称为“转经”以示对供奉于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的朝拜。其中“转经”分三种,沿着大昭寺围墙绕一周称“小转”沿着长方形的帕郭街(八角街)绕一周称“中转”沿着拉萨旧城绕一周称“大转”布达拉宫始建于松赞干布时期,后来成为达赖处理政务的处所。罗布林卡是达赖的夏宫,葛厦政府夏天就在那里办公。
拉萨还有黄教六大寺中的三个——哲蚌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最著名的寺庙,它是达赖的诞生地,并且历代达赖都在这里产生。甘丹寺是黄教的第一个寺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是这里的第一任住持。
“布达拉”是普陀罗(普陀)的译音,意即“菩萨住的宫殿”相传公元七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此宫,今尚存法王修法洞和观音佛堂两处早期建筑。现有建筑群为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受清朝册封后开始兴建,并经过历代达赖不断扩建而成。1959年前,布达拉宫是五世达赖之后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治活动的场所,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权力中心,从七世纪起先后共有九个赞普(藏王)和十位达赖在这里居住过。
布达拉宫由红山南麓奠基,从平地直达山顶,几乎占了整座玛布山(红山)。布达拉宫高117米,东西长360米,外观13层,实为9层。整个建筑系石木结构,用块块方石垒砌,高大宽敞的殿堂墙上绘有各种色彩鲜艳的壁画,室内陈设有几十万尊用金、银、铜、玉和檀香木等雕铸的大小佛像。
宫城四大部分:红山之上的红宫、白宫、山后的龙王潭和山脚下的“雪”其中红宫为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和顶点,也是须弥佛土和宇宙中心的象征。白宫合抱于红宫外侧,是历代达赖的宫殿、大经堂、噶厦政府机构驻所,达赖的寝宫位于白宫最高处,即日光殿。龙王潭为布达拉宫后园,方圆3公里,中为湖,湖中小岛上建有龙王宫和大象房。“雪”在布达拉宫脚下,其中安置有噶厦政府的监狱、印经所、作坊、马厩,周围是宫墙和碉堡。
站在红山脚下,可以看到布达拉宫的整体布局,由下到上分别是“雪”、白宫和红宫,充分体现了藏传佛教中“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说”远远望去布达拉宫仿佛置于天界,一种崇敬之感油然而生。
大昭寺座落在拉萨市的中心,是西藏佛教徒心目中的金色圣殿。这座著名古寺始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是西藏最早的木构建筑,当时是两层船形神庙,后经历代多次增修扩建,形成今天占地25,100平方米的大型建筑群。
传说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此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随戒指所落之处修建佛殿,戒指恰好落入湖内,湖面顿时遍布光网,光网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于是松赞干布下令动土兴建了这座寺庙。大昭寺本来全称为“惹萨噶喜墀囊祖拉康”意为“由山羊驮土建的”因为据说此寺就是靠山羊驮土建的。“大昭”的名字源于15世纪格鲁派祖师宗喀巴主持的“传昭大法会”
释迦神殿是大昭寺的主体,也是大昭寺的精华所在。殿内主供文成公主从长安携来的释迦牟尼佛像,这是整个藏传佛教信徒们皈依的中心。拉萨之所以叫拉萨(神地),也是源于这尊佛像。
宗喀巴塑像前蹲有一个瓶,瓶高34厘米,通体由莲花瓣纹,如意头纹和缠枝纹等图案组成,另有五彩缎制成的瓶衣。这就是乾隆皇帝御赐的金本巴瓶,筒内有如意头象牙签5只,每当前代达赖或班禅圆寂后就由抽签决定下届的达赖或班禅。
二楼南侧法王殿供有藏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塑像。二三楼之间有班丹拉姆护法神殿,这是大昭寺和整个拉萨城的护法女神。顶层四座巨大的金顶分别建于公元14世纪中叶和17世纪,她们耸立于拉萨古城的中央,在高原特别亮丽的日光下熠熠生辉,使大昭寺显得格外神密壮观。
由正门进入后沿顺时针方向进入一宽阔的露天庭院,这里是规模盛大的拉萨祈愿大法会“默朗钦莫”的场所。届时拉萨三大寺的数万僧人云集于此,一齐为众生幸福而祈祷。“默朗钦莫”始于公元1409年,是宗喀巴大师为纪念释迦牟尼以神变之法大败六种外道的功德,召集各教派僧众,于藏历正月在大昭寺内举行祝福祝愿的法会。庭院四周的柱廊廊壁与转经回廊廊壁上的壁画,因满绘千佛佛像而被称为千佛廊。
穿过两边的夜叉殿和龙王殿,数百盏点燃的酥油供灯的后面便是著名的“觉康”佛殿。佛堂楼高四层,呈密闭院落式,中央为大经堂。藏传达室佛教信徒认为拉萨是世界的中心,而宇宙的核心便在于此处。从大经堂正可遥遥看见造型精美的千手千眼观世音塑像,两侧有两尊装饰华丽的佛像,左为莲花生,右为强巴佛塑像,他们都是后弘期时从印度来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传法高僧。
大经堂的四周俱为小型佛堂,除位于正中心的释迦牟尼佛堂外,开间均不大但布置简洁。释迦牟尼佛堂是大昭寺的核心,这里是朝圣者最终的向往。此殿供奉的释迦像是文成公主所带的佛像。
沿千佛廊绕“觉康”佛殿转一圈“囊廓”方为圆满。这便是拉萨内、中、外三条转经道中的“内圈”拉萨主要的转经活动都是以大昭寺的释迦牟尼佛为中心而进行的,除“内圈”外围绕大昭寺则为“中圈”即“八廓”也就是古老而热闹的商业街--八角街;围绕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为“外圈”即“林廓”
罗布林卡,藏语总称为宝贝园林... -->>
在佛教的世界观中,须弥山是宇宙的中心,须弥山四周分别有四个大洲,南部就是南瞻部洲。布达拉宫最高处的建筑红宫就是须弥山的象征,所以布达拉宫被认为是宇宙的中心。另外大昭寺是拉萨转经的中心,因为其中供奉着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佛,也被认为是宇宙的中心。这样拉萨被藏传佛教徒认为是宇宙的中心,据说这里有控制时间的轴,二战时希特勒还多次派人来寻找。
因此这里是藏传佛教庙宇集中之处,其中以大昭寺和布达拉宫为中心。按照藏传佛教徒的说法,围绕大昭寺转一圈称为“转经”以示对供奉于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的朝拜。其中“转经”分三种,沿着大昭寺围墙绕一周称“小转”沿着长方形的帕郭街(八角街)绕一周称“中转”沿着拉萨旧城绕一周称“大转”布达拉宫始建于松赞干布时期,后来成为达赖处理政务的处所。罗布林卡是达赖的夏宫,葛厦政府夏天就在那里办公。
拉萨还有黄教六大寺中的三个——哲蚌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最著名的寺庙,它是达赖的诞生地,并且历代达赖都在这里产生。甘丹寺是黄教的第一个寺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是这里的第一任住持。
“布达拉”是普陀罗(普陀)的译音,意即“菩萨住的宫殿”相传公元七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此宫,今尚存法王修法洞和观音佛堂两处早期建筑。现有建筑群为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受清朝册封后开始兴建,并经过历代达赖不断扩建而成。1959年前,布达拉宫是五世达赖之后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治活动的场所,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权力中心,从七世纪起先后共有九个赞普(藏王)和十位达赖在这里居住过。
布达拉宫由红山南麓奠基,从平地直达山顶,几乎占了整座玛布山(红山)。布达拉宫高117米,东西长360米,外观13层,实为9层。整个建筑系石木结构,用块块方石垒砌,高大宽敞的殿堂墙上绘有各种色彩鲜艳的壁画,室内陈设有几十万尊用金、银、铜、玉和檀香木等雕铸的大小佛像。
宫城四大部分:红山之上的红宫、白宫、山后的龙王潭和山脚下的“雪”其中红宫为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和顶点,也是须弥佛土和宇宙中心的象征。白宫合抱于红宫外侧,是历代达赖的宫殿、大经堂、噶厦政府机构驻所,达赖的寝宫位于白宫最高处,即日光殿。龙王潭为布达拉宫后园,方圆3公里,中为湖,湖中小岛上建有龙王宫和大象房。“雪”在布达拉宫脚下,其中安置有噶厦政府的监狱、印经所、作坊、马厩,周围是宫墙和碉堡。
站在红山脚下,可以看到布达拉宫的整体布局,由下到上分别是“雪”、白宫和红宫,充分体现了藏传佛教中“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说”远远望去布达拉宫仿佛置于天界,一种崇敬之感油然而生。
大昭寺座落在拉萨市的中心,是西藏佛教徒心目中的金色圣殿。这座著名古寺始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是西藏最早的木构建筑,当时是两层船形神庙,后经历代多次增修扩建,形成今天占地25,100平方米的大型建筑群。
传说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此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随戒指所落之处修建佛殿,戒指恰好落入湖内,湖面顿时遍布光网,光网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于是松赞干布下令动土兴建了这座寺庙。大昭寺本来全称为“惹萨噶喜墀囊祖拉康”意为“由山羊驮土建的”因为据说此寺就是靠山羊驮土建的。“大昭”的名字源于15世纪格鲁派祖师宗喀巴主持的“传昭大法会”
释迦神殿是大昭寺的主体,也是大昭寺的精华所在。殿内主供文成公主从长安携来的释迦牟尼佛像,这是整个藏传佛教信徒们皈依的中心。拉萨之所以叫拉萨(神地),也是源于这尊佛像。
宗喀巴塑像前蹲有一个瓶,瓶高34厘米,通体由莲花瓣纹,如意头纹和缠枝纹等图案组成,另有五彩缎制成的瓶衣。这就是乾隆皇帝御赐的金本巴瓶,筒内有如意头象牙签5只,每当前代达赖或班禅圆寂后就由抽签决定下届的达赖或班禅。
二楼南侧法王殿供有藏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塑像。二三楼之间有班丹拉姆护法神殿,这是大昭寺和整个拉萨城的护法女神。顶层四座巨大的金顶分别建于公元14世纪中叶和17世纪,她们耸立于拉萨古城的中央,在高原特别亮丽的日光下熠熠生辉,使大昭寺显得格外神密壮观。
由正门进入后沿顺时针方向进入一宽阔的露天庭院,这里是规模盛大的拉萨祈愿大法会“默朗钦莫”的场所。届时拉萨三大寺的数万僧人云集于此,一齐为众生幸福而祈祷。“默朗钦莫”始于公元1409年,是宗喀巴大师为纪念释迦牟尼以神变之法大败六种外道的功德,召集各教派僧众,于藏历正月在大昭寺内举行祝福祝愿的法会。庭院四周的柱廊廊壁与转经回廊廊壁上的壁画,因满绘千佛佛像而被称为千佛廊。
穿过两边的夜叉殿和龙王殿,数百盏点燃的酥油供灯的后面便是著名的“觉康”佛殿。佛堂楼高四层,呈密闭院落式,中央为大经堂。藏传达室佛教信徒认为拉萨是世界的中心,而宇宙的核心便在于此处。从大经堂正可遥遥看见造型精美的千手千眼观世音塑像,两侧有两尊装饰华丽的佛像,左为莲花生,右为强巴佛塑像,他们都是后弘期时从印度来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传法高僧。
大经堂的四周俱为小型佛堂,除位于正中心的释迦牟尼佛堂外,开间均不大但布置简洁。释迦牟尼佛堂是大昭寺的核心,这里是朝圣者最终的向往。此殿供奉的释迦像是文成公主所带的佛像。
沿千佛廊绕“觉康”佛殿转一圈“囊廓”方为圆满。这便是拉萨内、中、外三条转经道中的“内圈”拉萨主要的转经活动都是以大昭寺的释迦牟尼佛为中心而进行的,除“内圈”外围绕大昭寺则为“中圈”即“八廓”也就是古老而热闹的商业街--八角街;围绕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为“外圈”即“林廓”
罗布林卡,藏语总称为宝贝园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