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九千岁[重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二月三, 北征大军班师朝。文武百官闻讯于德胜门外里处相迎。
出征时尚是秋日,朝时却已是隆冬,雪封大地, 寒风瑟瑟。但得胜归的大军却是气势雄浑,步伐齐整, 军容整肃,一扫从前的颓暮之气。
整齐的步伐声及哒哒马蹄声隐隐约约传,群臣们顶刮面的寒风、揣手使劲儿伸长了脖子眺望。
“了!”、“了!”
大军缓缓行, 众人已经瞧见了旌旗蜿蜒的队伍、
待距离越发拉近之后, 所有人都看到了策马当先行在前面的皇帝。
年轻的帝王高坐马上, 银甲折『射』雪地辉光, 身上是与平日温润截然不同的肃杀之气。那双上挑的凤目带与生俱的尊贵, 不需要太多的神情动作,只是淡淡瞥, 就已带令人不自主臣服的威势。
此时满打满算, 距离新帝登基还不足一年。
群臣心中凛然,既惊又喜地跪迎。
殷承玉策马行至近前, 方才旋身下马, 示意众人平身。
大军不便入城, 就此驻扎在城外。
殷承玉下令犒赏三军,之后方才领一众将领与朝臣入城。
亲征漠北大获胜,除了犒赏三军论功行赏之外, 自然还要设宴庆祝。
朝次日, 殷承玉于皇极殿设庆功宴, 封赏有功之士。
此次北征漠北,快速剿灭鞑靼兵力,又对瓦剌釜底抽薪, 当属薛恕、贺山、虞景、应红雪等人功劳最大。
贺山封忠勇侯,领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衔,授银青荣禄大夫、右柱国;虞景封靖安侯,晋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授银青荣禄大夫、右柱国;应红雪虽然是女子,但巾帼不让须眉,北征数场战役之中,她领兵与贺山互相配合,最小的伤亡杀鞑靼汗王次子,又俘鞑靼汗王长子,居功至伟,得封贞静候,领中军都督府右都督衔,授一品夫人。
除此之外,此次随军出征的大小将领,都得了丰厚的封赏。
受封人数太多赏赐也太丰厚,这封圣旨极长,颁旨的太监连声音都唱哑了,直到最后宣读完毕,嗓音已不复之前高亢。
唯有一人,从始至终未曾被提到姓名。
宴上官员看向立于帝王身侧的薛恕,神『色』皆有唏嘘。
同征漠北的武将自然多有不平,他们深知薛恕之勇猛,若他不是个太监,凭他的才与所立功绩,封侯佩印理所当然。那文官听闻他之功绩,虽对宦官有所改观,但想到薛恕如今统领两厂一卫,已是权势滔天。见殷承玉未封赏他,反放下心,如此也不必担忧对方荣宠太过滋长野心。
就在武将互相道贺、文臣小声议论之时,却见上座的殷承玉抬了抬手,又拿出了一封圣旨。
众人顿时噤声,目光落在那封圣旨上。
殷承玉将圣旨交给郑多宝,缓声道:“北征有功之臣俱已论功行赏,但尚有一人,数次救朕于危急时,立下功绩无数。此次北征战役中,又单枪匹马斩杀鞑靼汗王,功勋卓着。朕思虑多时,方才定下了封赏。”
在众人茫然又震惊的目光之中,他侧脸对薛恕道:“薛恕,接赏吧。”
薛恕与他对视一眼,心脏怦然跳动,跪地领旨,
郑多宝将封赏的圣旨展开,高声宣读。这封圣旨只封赏一人,很快便念完。
薛恕封镇国公,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太子少傅。赐镇国公府,岁禄一千五百石。
又因其身份特殊,仍统领两厂一卫,不需通报自出入宫中。
此等荣宠,前所未有,一时间满堂哗然。
要知道自大燕开国,封赏爵位当中无镇国公一说,只有镇国将军。仅有的一例乃是先皇帝自封。
大燕先皇帝中有一位高宗皇帝,耽乐嬉游,昵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为方便出宫玩乐,高宗先为自己伪造了假身份,后又自封为镇国公,令兵部存档,户部发饷。如此才有了“镇国公”这一爵位。
但际上在高宗前后,均无此爵。
如今殷承玉下旨封薛恕为“镇国公”,其恩宠之盛,见一斑。
朝臣自是多有异议,甚至有素不喜宦官的官员当场便出言反驳,认为如此封赏不合礼法。宦官封爵已是破例,竟还封“镇国公”,直言恩宠太过,恐会酿成大祸。
谏言的官员神『色』亢奋,引经据典,唾沫横飞。
殷承玉耐心听他说完,未与他争辩,是道:“朕意已决,此事无须再议。”
他素是个听得谏言的明君,便是当初力排众议北征,他也给出了足够的理,即便当时多数朝臣们仍不赞同。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独断专行,还是为了一个宦官。
谏言的官员神『色』怔怔,对上对方平静的眼眸时,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同僚给拉了去。
拉他的同僚低声劝道:“你少说两句罢,难不成你还没看明白,陛下决定的事无更改。”
他们这位陛下,表面上气好说话的模样,则骨子里就继承了开国皇帝的独断。只是大部分时候,他都端温的表象罢了。
朝臣们就像温水中的青蛙,一开始毫无所觉,但从北征之后他们才逐渐发现,皇帝的手腕比他们所想象的要更加强势,野心也更大。
于国于这都是幸事,一位有力有野心的君主,才开创太平盛世。但对于朝臣说,一位仁厚好说话的君主显然更加好应付。
但事已至此,看得明白的朝臣都不会在这样的细枝末节上同皇帝唱反调。
&nbs... -->>
二月三, 北征大军班师朝。文武百官闻讯于德胜门外里处相迎。
出征时尚是秋日,朝时却已是隆冬,雪封大地, 寒风瑟瑟。但得胜归的大军却是气势雄浑,步伐齐整, 军容整肃,一扫从前的颓暮之气。
整齐的步伐声及哒哒马蹄声隐隐约约传,群臣们顶刮面的寒风、揣手使劲儿伸长了脖子眺望。
“了!”、“了!”
大军缓缓行, 众人已经瞧见了旌旗蜿蜒的队伍、
待距离越发拉近之后, 所有人都看到了策马当先行在前面的皇帝。
年轻的帝王高坐马上, 银甲折『射』雪地辉光, 身上是与平日温润截然不同的肃杀之气。那双上挑的凤目带与生俱的尊贵, 不需要太多的神情动作,只是淡淡瞥, 就已带令人不自主臣服的威势。
此时满打满算, 距离新帝登基还不足一年。
群臣心中凛然,既惊又喜地跪迎。
殷承玉策马行至近前, 方才旋身下马, 示意众人平身。
大军不便入城, 就此驻扎在城外。
殷承玉下令犒赏三军,之后方才领一众将领与朝臣入城。
亲征漠北大获胜,除了犒赏三军论功行赏之外, 自然还要设宴庆祝。
朝次日, 殷承玉于皇极殿设庆功宴, 封赏有功之士。
此次北征漠北,快速剿灭鞑靼兵力,又对瓦剌釜底抽薪, 当属薛恕、贺山、虞景、应红雪等人功劳最大。
贺山封忠勇侯,领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衔,授银青荣禄大夫、右柱国;虞景封靖安侯,晋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授银青荣禄大夫、右柱国;应红雪虽然是女子,但巾帼不让须眉,北征数场战役之中,她领兵与贺山互相配合,最小的伤亡杀鞑靼汗王次子,又俘鞑靼汗王长子,居功至伟,得封贞静候,领中军都督府右都督衔,授一品夫人。
除此之外,此次随军出征的大小将领,都得了丰厚的封赏。
受封人数太多赏赐也太丰厚,这封圣旨极长,颁旨的太监连声音都唱哑了,直到最后宣读完毕,嗓音已不复之前高亢。
唯有一人,从始至终未曾被提到姓名。
宴上官员看向立于帝王身侧的薛恕,神『色』皆有唏嘘。
同征漠北的武将自然多有不平,他们深知薛恕之勇猛,若他不是个太监,凭他的才与所立功绩,封侯佩印理所当然。那文官听闻他之功绩,虽对宦官有所改观,但想到薛恕如今统领两厂一卫,已是权势滔天。见殷承玉未封赏他,反放下心,如此也不必担忧对方荣宠太过滋长野心。
就在武将互相道贺、文臣小声议论之时,却见上座的殷承玉抬了抬手,又拿出了一封圣旨。
众人顿时噤声,目光落在那封圣旨上。
殷承玉将圣旨交给郑多宝,缓声道:“北征有功之臣俱已论功行赏,但尚有一人,数次救朕于危急时,立下功绩无数。此次北征战役中,又单枪匹马斩杀鞑靼汗王,功勋卓着。朕思虑多时,方才定下了封赏。”
在众人茫然又震惊的目光之中,他侧脸对薛恕道:“薛恕,接赏吧。”
薛恕与他对视一眼,心脏怦然跳动,跪地领旨,
郑多宝将封赏的圣旨展开,高声宣读。这封圣旨只封赏一人,很快便念完。
薛恕封镇国公,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太子少傅。赐镇国公府,岁禄一千五百石。
又因其身份特殊,仍统领两厂一卫,不需通报自出入宫中。
此等荣宠,前所未有,一时间满堂哗然。
要知道自大燕开国,封赏爵位当中无镇国公一说,只有镇国将军。仅有的一例乃是先皇帝自封。
大燕先皇帝中有一位高宗皇帝,耽乐嬉游,昵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为方便出宫玩乐,高宗先为自己伪造了假身份,后又自封为镇国公,令兵部存档,户部发饷。如此才有了“镇国公”这一爵位。
但际上在高宗前后,均无此爵。
如今殷承玉下旨封薛恕为“镇国公”,其恩宠之盛,见一斑。
朝臣自是多有异议,甚至有素不喜宦官的官员当场便出言反驳,认为如此封赏不合礼法。宦官封爵已是破例,竟还封“镇国公”,直言恩宠太过,恐会酿成大祸。
谏言的官员神『色』亢奋,引经据典,唾沫横飞。
殷承玉耐心听他说完,未与他争辩,是道:“朕意已决,此事无须再议。”
他素是个听得谏言的明君,便是当初力排众议北征,他也给出了足够的理,即便当时多数朝臣们仍不赞同。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独断专行,还是为了一个宦官。
谏言的官员神『色』怔怔,对上对方平静的眼眸时,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同僚给拉了去。
拉他的同僚低声劝道:“你少说两句罢,难不成你还没看明白,陛下决定的事无更改。”
他们这位陛下,表面上气好说话的模样,则骨子里就继承了开国皇帝的独断。只是大部分时候,他都端温的表象罢了。
朝臣们就像温水中的青蛙,一开始毫无所觉,但从北征之后他们才逐渐发现,皇帝的手腕比他们所想象的要更加强势,野心也更大。
于国于这都是幸事,一位有力有野心的君主,才开创太平盛世。但对于朝臣说,一位仁厚好说话的君主显然更加好应付。
但事已至此,看得明白的朝臣都不会在这样的细枝末节上同皇帝唱反调。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