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鹿鼎外传之大帝传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了台湾,完全掌握了大局势,立刻就立刻会来对付他们,甚至于眼下就可能先行对付他们,而后再说台湾的事情,因此李西华要么寻找外援,要么转移据点,此外没有他法可想。他们继续困守这里,那么十有八九最后都会灭亡,只是要说服山寨众人进行转移,往什么地方转移,都是一堆问题,而投靠自己,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转移,或者说是一次可以预知目的地的转移。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随着老一辈的人马逐渐故去后,后来的许多子弟在战斗力上已经无法同前辈们相比较了,无论是斗志还是作战经验,都呈现很大的下降趋势,即使李西华自己,参与的战斗也没有几场,而且规模也都不大。而要通过以战养战,来保持手下人的战斗力,又很可能引起清兵的注意,从而招来灭顶之灾,这也让李西华很为难,可是一时又找不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只好暂时将问题搁置一边,这样做的结果,就造成了山寨里面许多人员,对现实对前途都很迷惘,得过且过,毫无进取之心了。
这就像傅山所分析的那样:特殊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因为攻陷北京,导致崇祯自尽,那么就很难再与明郑合作;因为李岩的事情,与李自成的残部基本无法合流;而随着李闯、张献忠二人余部与南明永历的势力合流后,天下虽大,可他们也就再也没有了可以合作的对象了。
也许唯一的退路,就是像袁承志一样在海外立国,可惜在许多骨干都失去了进取心后,其实连这条路也走不通了,李西华决定投靠沐王府,其实也是放下了心里的包袱,以自己大寨主的自主权位,为家族作最后一次的赌博。虽然沐王府也忠于明朝,但是却没有排斥李张两路义军的残部,他们显然更加重视反清;而李西华大致也知道沐剑声本人其实又有别的打算,自然不会搞秋后算账。想明白了这些,沐剑声将李西华拉过来的决心增加了几分。
就在沐剑声等人一心了解山寨的实情时,李西华则私下开始对寨中的主要骨干进行走访,想依次说服他们接受自己的主张。对于坚定的反对派,他暂时决定采取放任的态度,他首先要拉拢说服的,是大批的中立派人员,其中以李仪与李榕两人最为关键,两人各自都代表了身后的一批人员,只要说服了他们,再加上自己控制的嫡系人马,就占据了山寨人员的大部分人员,应该就可以通过他的决定了。
李仪,是以前最早追随李岩的老弟兄之一,年纪比李岩还要大五岁,是山寨的元老人物,按理李西华应称其为伯父,却被他以不想显得过分突出为由拒绝,要求李西华与称呼别人一样,称他为叔父就行,可见其人实际上还是比较低调。虽然因为他目前年龄偏大,已经不适合直接掌握寨兵,因此李西华就将山寨的机密文书往来,和掌管消息打探的权力交他掌管,又加上他的几名子侄都是大寨里的骨干,因此有很大的影响力。
老人李仪就住在李西华住宅的左下方山谷中,往来间也就是一柱香的步行时间,十分便捷。李西华提了两罐特意在南阳买的杜康酒,就往他家而来,到了他所住的谷里,李仪正在观看几个子侄角力,见寨主前来,忙招呼着进到屋子里坐。
李仪本有两儿一女,大儿子叫李杭,已经战死多年了,仅剩有一个十多岁的孙子;而小儿子李桂刚满二十,现在是寨里一名小队长,管着二三十名寨丁;而女儿早已经嫁人,夫婿是寨中的一个小头目。由于他一贯为人随和,虽然辈分颇高,而且职务也相对比较重要,但是他基本不摆架子,许多年轻人都喜欢和他交往,因此他这里就成了一帮小年轻聚会的窝点了。
吩咐儿子给上了些肉干花生等物下酒,叔侄两人就拉起了家常,人一老这话就多了,李西华却并不厌烦,耐心的听他扯些陈年旧账,说了大半天,老人这爱唠叨的瘾头似乎得到了宣泄,于是就开始仔细听李西华说话了,不过李西华并没有立刻提起沐王府,而是和老头探讨起了山寨的出路问题,李西华首先问道:“仪叔啊,你说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做,才能提高实力啊?”
了台湾,完全掌握了大局势,立刻就立刻会来对付他们,甚至于眼下就可能先行对付他们,而后再说台湾的事情,因此李西华要么寻找外援,要么转移据点,此外没有他法可想。他们继续困守这里,那么十有八九最后都会灭亡,只是要说服山寨众人进行转移,往什么地方转移,都是一堆问题,而投靠自己,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转移,或者说是一次可以预知目的地的转移。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随着老一辈的人马逐渐故去后,后来的许多子弟在战斗力上已经无法同前辈们相比较了,无论是斗志还是作战经验,都呈现很大的下降趋势,即使李西华自己,参与的战斗也没有几场,而且规模也都不大。而要通过以战养战,来保持手下人的战斗力,又很可能引起清兵的注意,从而招来灭顶之灾,这也让李西华很为难,可是一时又找不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只好暂时将问题搁置一边,这样做的结果,就造成了山寨里面许多人员,对现实对前途都很迷惘,得过且过,毫无进取之心了。
这就像傅山所分析的那样:特殊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因为攻陷北京,导致崇祯自尽,那么就很难再与明郑合作;因为李岩的事情,与李自成的残部基本无法合流;而随着李闯、张献忠二人余部与南明永历的势力合流后,天下虽大,可他们也就再也没有了可以合作的对象了。
也许唯一的退路,就是像袁承志一样在海外立国,可惜在许多骨干都失去了进取心后,其实连这条路也走不通了,李西华决定投靠沐王府,其实也是放下了心里的包袱,以自己大寨主的自主权位,为家族作最后一次的赌博。虽然沐王府也忠于明朝,但是却没有排斥李张两路义军的残部,他们显然更加重视反清;而李西华大致也知道沐剑声本人其实又有别的打算,自然不会搞秋后算账。想明白了这些,沐剑声将李西华拉过来的决心增加了几分。
就在沐剑声等人一心了解山寨的实情时,李西华则私下开始对寨中的主要骨干进行走访,想依次说服他们接受自己的主张。对于坚定的反对派,他暂时决定采取放任的态度,他首先要拉拢说服的,是大批的中立派人员,其中以李仪与李榕两人最为关键,两人各自都代表了身后的一批人员,只要说服了他们,再加上自己控制的嫡系人马,就占据了山寨人员的大部分人员,应该就可以通过他的决定了。
李仪,是以前最早追随李岩的老弟兄之一,年纪比李岩还要大五岁,是山寨的元老人物,按理李西华应称其为伯父,却被他以不想显得过分突出为由拒绝,要求李西华与称呼别人一样,称他为叔父就行,可见其人实际上还是比较低调。虽然因为他目前年龄偏大,已经不适合直接掌握寨兵,因此李西华就将山寨的机密文书往来,和掌管消息打探的权力交他掌管,又加上他的几名子侄都是大寨里的骨干,因此有很大的影响力。
老人李仪就住在李西华住宅的左下方山谷中,往来间也就是一柱香的步行时间,十分便捷。李西华提了两罐特意在南阳买的杜康酒,就往他家而来,到了他所住的谷里,李仪正在观看几个子侄角力,见寨主前来,忙招呼着进到屋子里坐。
李仪本有两儿一女,大儿子叫李杭,已经战死多年了,仅剩有一个十多岁的孙子;而小儿子李桂刚满二十,现在是寨里一名小队长,管着二三十名寨丁;而女儿早已经嫁人,夫婿是寨中的一个小头目。由于他一贯为人随和,虽然辈分颇高,而且职务也相对比较重要,但是他基本不摆架子,许多年轻人都喜欢和他交往,因此他这里就成了一帮小年轻聚会的窝点了。
吩咐儿子给上了些肉干花生等物下酒,叔侄两人就拉起了家常,人一老这话就多了,李西华却并不厌烦,耐心的听他扯些陈年旧账,说了大半天,老人这爱唠叨的瘾头似乎得到了宣泄,于是就开始仔细听李西华说话了,不过李西华并没有立刻提起沐王府,而是和老头探讨起了山寨的出路问题,李西华首先问道:“仪叔啊,你说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做,才能提高实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