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顺治之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作者有话要说:
当年清廷推行剃发令的时候,虽然很波折,可最后还是成功了;可清廷推行放小脚的命令的时候,却得到了出乎意料的抵抗,只好不了了之。
好奇怪。
另外,钱谦益等人写的这种谄媚至极的文章是真的。把清军比喻做太阳,也是真的。
其实,满清的统治者对黄端伯这样宁死不降有气节的人,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的。
第三十二章
剃发放小脚二选一的议案提出之后,满洲贵族们勉勉强强通过了。虽然他们和多尔衮的想法一样,觉得正常人都会选择放小脚,但这好歹也是让汉人遵从满人习惯。而且他们都是打过仗的,女人裹着小脚确实走不动路,异常不方便。
对这道命令真正反弹的是汉人。满洲贵族们谁都没有想到那些汉人们对女人的小脚有这么大的执着,民间百姓都是欢天喜地的,反正他们的老婆都是干活的人,没有资格裹脚,而那些投降的官员们,居然有自觉主动剃头的了。
不带这样的!多尔衮目瞪口呆。为了女人的小脚而放弃自己的头发,这种人居然是存在的存在的存在的!人和人果然是不一样的。他心甘情愿的从自己的库房里找到一块符合福临要求的极品田黄石,又拿了不少珍贵好玩的东西,一齐交给小皇帝,表示愿赌服输。
不过,这么一来,百姓对清廷的认可度倒是更高了。对老百姓来说,皇帝是谁是哪族人还没有家里的牛生病了重要,只要能吃饱饭,谁当皇帝都一样。更何况,清廷占了江山以来,税收少了,又不改变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好得很啊。
民族矛盾仿佛不那么尖锐,多尔衮和福临的眼光都放在了南方。通过新任的江宁巡抚毛九华的上书,他们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南京很穷。
据说,这座城市经过战火的洗礼后,连维持自己生计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安顿多铎率领的这么大的一支部队了。南京城十室九空,库房更是一贫如洗,部队没有地方住,不得不借住到民房之中。这些都算了,重点是,多铎带的是骑兵啊,还有这么多马怎么办,没有草料,士兵只好在城外放马,南京城周围六十里的草地几乎都被啃光了!
同时,还有这么多降兵降将呢。二十三万的士兵,苦命的多铎就要喂饱他们,总不能杀降吧?要是这些士兵都能整编作战也就算了,要命的是他们对清廷来说没有多大的用处。南明继承了崇祯末年的腐败,军队里面吃空饷严重,军官过剩,官多兵少。就算是兵,也不是那种受过训练纪律严明的好战士,有许多投降了以后便觉得高人一等了,不肯安分守己的呆着,还跑去生事(没办法,他们也饿)。
多尔衮不愧是行伍出身,很明白这批降兵的棘手。若是驱散了,很难说他们会不会再跑到哪里造个反什么的,若是留着,养活他们是个很大的负担,而且还没有用,让人左右为难。多铎总不可能一辈子驻扎在那里,八旗也不够用的,总是要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长期控制长江中下游。
问题就来了。人有,兵也有,可都是不中用的,兵匪一家,甚至还去抢劫玩。多尔衮头疼了,跑到皇宫里,冲着小皇帝开始埋怨。
“南明到底是在搞什么?军队不去供养,放任他们去抢百姓,倒是当官的,个个富得流油!”多尔衮一撩袍子,往椅子上一坐,开始生气,“李成栋就不能用,他的部队比匪还不如!若我们用了他,就等着江南百姓闹事吧!”话是这么说,可他们心里都清楚,李成栋的兵好歹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不用的可能性不大。
福临道:“难道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多尔衮道:“是叔父不好,心里不舒服了便想到皇上这里说一说。办法总是有的,毕竟那些把江宁双手奉上的官员们还在呢。”
做了xx又要立牌坊,天底下的胜利者都是如此。满人也是一样。他们打下了江宁,又开始追求一种合法性了,想要让天下人知道自己是“正统”的,是“正义之师”,这样,就不能再用武力的手段,而是要用其他的办法。
多尔衮想出的办法就是用汉人来治理汉人。钱谦益这个名字再次跃入了福临的眼帘。
上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很眼熟,福临皱眉想了想,终于从回忆里扯出了一点影子。钱谦益不就是那个著名的妓/女柳如是的老公吗?好像柳如是是反对钱谦益投降的,可后院的女人总是拗不过男人,他还是降了,并且很欢乐的帮清廷做事。
对此,多尔衮的评价是“小人”,福临却不这么看,他觉得,这也是个爱竖牌坊的。
“叔父,朕以为,他们心内对故主还是有感情的,不管是真是假,就算是为了堵住天下众人之口,他们也必须做出这个样子来。所以,我们何不给他们一个借口,让他们能光明正大的为我们办事?”
多尔衮眼睛一亮:“皇上的意思是?”
福临笑了:“上次,小华子告诉朕,浣衣局有太监盗窃,被同屋的一个同乡告发,处理了。那同乡趁此脱离了浣衣局的苦差事,却被人在后面指指点点,说他不顾同乡之情。可他却占着为主子锄奸的立场,谁都不敢当面说他的不是。在朕看来,这是... -->>
作者有话要说:
当年清廷推行剃发令的时候,虽然很波折,可最后还是成功了;可清廷推行放小脚的命令的时候,却得到了出乎意料的抵抗,只好不了了之。
好奇怪。
另外,钱谦益等人写的这种谄媚至极的文章是真的。把清军比喻做太阳,也是真的。
其实,满清的统治者对黄端伯这样宁死不降有气节的人,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的。
第三十二章
剃发放小脚二选一的议案提出之后,满洲贵族们勉勉强强通过了。虽然他们和多尔衮的想法一样,觉得正常人都会选择放小脚,但这好歹也是让汉人遵从满人习惯。而且他们都是打过仗的,女人裹着小脚确实走不动路,异常不方便。
对这道命令真正反弹的是汉人。满洲贵族们谁都没有想到那些汉人们对女人的小脚有这么大的执着,民间百姓都是欢天喜地的,反正他们的老婆都是干活的人,没有资格裹脚,而那些投降的官员们,居然有自觉主动剃头的了。
不带这样的!多尔衮目瞪口呆。为了女人的小脚而放弃自己的头发,这种人居然是存在的存在的存在的!人和人果然是不一样的。他心甘情愿的从自己的库房里找到一块符合福临要求的极品田黄石,又拿了不少珍贵好玩的东西,一齐交给小皇帝,表示愿赌服输。
不过,这么一来,百姓对清廷的认可度倒是更高了。对老百姓来说,皇帝是谁是哪族人还没有家里的牛生病了重要,只要能吃饱饭,谁当皇帝都一样。更何况,清廷占了江山以来,税收少了,又不改变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好得很啊。
民族矛盾仿佛不那么尖锐,多尔衮和福临的眼光都放在了南方。通过新任的江宁巡抚毛九华的上书,他们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南京很穷。
据说,这座城市经过战火的洗礼后,连维持自己生计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安顿多铎率领的这么大的一支部队了。南京城十室九空,库房更是一贫如洗,部队没有地方住,不得不借住到民房之中。这些都算了,重点是,多铎带的是骑兵啊,还有这么多马怎么办,没有草料,士兵只好在城外放马,南京城周围六十里的草地几乎都被啃光了!
同时,还有这么多降兵降将呢。二十三万的士兵,苦命的多铎就要喂饱他们,总不能杀降吧?要是这些士兵都能整编作战也就算了,要命的是他们对清廷来说没有多大的用处。南明继承了崇祯末年的腐败,军队里面吃空饷严重,军官过剩,官多兵少。就算是兵,也不是那种受过训练纪律严明的好战士,有许多投降了以后便觉得高人一等了,不肯安分守己的呆着,还跑去生事(没办法,他们也饿)。
多尔衮不愧是行伍出身,很明白这批降兵的棘手。若是驱散了,很难说他们会不会再跑到哪里造个反什么的,若是留着,养活他们是个很大的负担,而且还没有用,让人左右为难。多铎总不可能一辈子驻扎在那里,八旗也不够用的,总是要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长期控制长江中下游。
问题就来了。人有,兵也有,可都是不中用的,兵匪一家,甚至还去抢劫玩。多尔衮头疼了,跑到皇宫里,冲着小皇帝开始埋怨。
“南明到底是在搞什么?军队不去供养,放任他们去抢百姓,倒是当官的,个个富得流油!”多尔衮一撩袍子,往椅子上一坐,开始生气,“李成栋就不能用,他的部队比匪还不如!若我们用了他,就等着江南百姓闹事吧!”话是这么说,可他们心里都清楚,李成栋的兵好歹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不用的可能性不大。
福临道:“难道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多尔衮道:“是叔父不好,心里不舒服了便想到皇上这里说一说。办法总是有的,毕竟那些把江宁双手奉上的官员们还在呢。”
做了xx又要立牌坊,天底下的胜利者都是如此。满人也是一样。他们打下了江宁,又开始追求一种合法性了,想要让天下人知道自己是“正统”的,是“正义之师”,这样,就不能再用武力的手段,而是要用其他的办法。
多尔衮想出的办法就是用汉人来治理汉人。钱谦益这个名字再次跃入了福临的眼帘。
上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很眼熟,福临皱眉想了想,终于从回忆里扯出了一点影子。钱谦益不就是那个著名的妓/女柳如是的老公吗?好像柳如是是反对钱谦益投降的,可后院的女人总是拗不过男人,他还是降了,并且很欢乐的帮清廷做事。
对此,多尔衮的评价是“小人”,福临却不这么看,他觉得,这也是个爱竖牌坊的。
“叔父,朕以为,他们心内对故主还是有感情的,不管是真是假,就算是为了堵住天下众人之口,他们也必须做出这个样子来。所以,我们何不给他们一个借口,让他们能光明正大的为我们办事?”
多尔衮眼睛一亮:“皇上的意思是?”
福临笑了:“上次,小华子告诉朕,浣衣局有太监盗窃,被同屋的一个同乡告发,处理了。那同乡趁此脱离了浣衣局的苦差事,却被人在后面指指点点,说他不顾同乡之情。可他却占着为主子锄奸的立场,谁都不敢当面说他的不是。在朕看来,这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