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浮世欢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腿已经断了!但是源源不断的血,染红了覆盖他的泥土。他满眼都是耀眼的深红色,越来越深……他抽搐、痉挛,湿漉漉的眼睛,迷糊地注视着整个混乱的战场。他突然非常想抽支烟,但却无法从兜里掏出来。
他觉得自己就要死了。他想哭或是笑一下,但没有成功。他感到从体内流淌出一股静默的忧伤,忧伤和寒冷一齐将他包围……
浮世欢 第三十六回(1)
战争还在继续。
月骞一直昏迷不醒,拖着奄奄一息的残躯,仿佛在茫茫的大海里漂泊。
自与月骞重逢后,月仙就不停地要对其说话。他的勉强挤出来的声音,就像顺着脊椎一路攀爬。他想唤醒师哥,他不能停止嘟囔。师哥就在他的旁边的病床上,因此他对视着他的脸,试图伸出手去抓住他、拍打他,直到他醒来。
他终于醒来,是在三天以后。
第三天晚上,月仙已经嘶哑。他感觉到了惶惑,预感到师哥的死,眼睛里都是灼热的泪水。他那模糊的眼睛望着师哥的一只耳朵、一只僵硬的手臂和一条腿,——只要再丢掉一个器官准就完了。空气令人窒息。周遭的一切都摇摇欲坠。一切都在坍塌。他长时间地瞪大了眼睛,就这么瞪着,终于,在接近于崩溃之时他看见师哥的嘴唇皮动了一动,接着那脑袋亦微微动了动。也就是说,师哥活了过来!
苏醒的月骞,产生的第一印象是:头顶上方悬挂的天花板在弯曲,并向他压来,接着是一个熟悉的被扭曲的面孔,张大了嘴巴仿佛在叫唤他,可他却听不到任何声音。他精神萎靡,头脑混沌如同一团糨糊,仿佛什么也不记得了。浑噩,安宁,世界像死了一般,沉寂一片。
在月仙激动的叫声中,护士及时赶了来,她像抱婴儿一样把他托起,重新放回原位。
月骞这时候呻吟起来,因为疼痛。疼痛像风暴一样突然袭来,使他猝不及防。
从战场上到医院里,他第一次有了痛感:感觉浑身上下都散了架,身体疼痛像在马背上赶了几百里路。疼痛不断加大,渐渐变成了剧痛,而且扩散得使他无法确定的部位。脚不能动,手也一样。他的呻吟声越来越响,仿佛要挣脱开疼痛的羁绊。
在护士的安抚下,和随后赶到的医生检查并打了一针镇痛剂之后,月骞终于安静下来,不一会儿就又昏睡了过去。月仙的那只眼睛还亮着,已经高兴得流下泪来了,紧绷的脸孔上绽开一丝微笑,大滴的泪珠正沿一侧脸颊滚动。他想跳下床去握一握师哥的手,但没有力气,办不到……
“夏先生,侬勿要动……”
“不……我师哥……”
他嗫嚅着,尽管觉得嘴唇发烫,但无法说出完整的话来。话语像鱼刺一样卡在喉咙里,嗓音已经破碎了:仿佛从四面涌来一股火焰将他包围,吐出来气息都弥漫着焦味。
护士微笑了笑,理了理他的被子,道:
“勿要担心……夏先生,一切都会好格,保持平静……”
正说着,门口有人来叫她:“尹护士,侬马上来一下,这边需要人手!”
她转头“哎”了一声,几乎小跑着出去了,一边跑还一边揩脑门子。她整天都忙忙碌碌的,仿佛上了弦。
她那美丽的笑容和凹凸有致的身材,像一束微光照亮着晦暗、潮湿而阴冷的病房。
激动的月仙盯着昏昏然躺着的师哥,听着他微微发出的低沉的呻吟和窗外逐渐减弱的炮声,世界仿佛突然变成柔软的一团。他期待着听到师哥说话的声音和笑容。他忘了自己的病痛,忘了自己受到的折磨,整个白天又整个黑夜地期待着。或者,仅仅是一切都开始瓦解!
月仙的病情突然加重了。最严重的是受损的眼组织流出了脓液,其他的伤口亦普遍受到感染。而且护士给他灌输的营养并未能彻底改变他贫血的状况,加上几天来的惊动不安和折腾,一下使他跌到了低谷。他的痛苦达到了极点。
他发烧,颤抖,浑身滚烫。
像得了疟疾般高烧到四十度,但他体内发冷,如同冰窖。冰冷像蠕虫啃噬他的骨头,他满嘴胡话,迷迷糊糊,迷糊的后面仿佛隐匿着一种轻微的惊骇。他已经失去了意识,神志不清,前景晦暗不明。
此间,上海战争已接近尾声。
当然仗还在打,战事还在持续。三月初,有两个方面突出地表现了是淞沪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一是日军在浏河附近登陆,从左侧背与正面对守军形成迂回包围态势;二是日军突破了中国军队的数处防线。
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浮世欢 第三十六回(2)
中国守军在日军战舰、飞机雨点般的炮弹、炸弹下拼死坚守!与此同时,上海民众踊跃拥护抵抗,各界各阶层人士捐献热潮达到了高潮,民众自发组成的义勇军一波又一波地活跃于战场之上,除了直接参加前线战斗的义勇军和敢死队外,还有义勇军救护、担架队(月骞得救就是因了这个队伍)、运输队、施工队、通信队等,其中已有不少人献出了生命,这是一场异常特殊的战争。
但大敌当前,援军无望,当局又不断在背后放冷箭,万般无奈之下,守军只得撤至黄渡、嘉定二线。这个决定虽出于被迫,却是必要、及时而正确的。撤退过程中,敌对双方展开了坚决的阻击战,葛隆镇血战即是重要一役。此役战略意义极大,它不仅保障了守军安全后移,而且使敌企图截断守军后路的阴谋未能得逞。
荒唐的是,此时南京当局完全了解淞沪正面战线兵力不敷,敌我两军胶着,守军已无机动兵力可供调动,但迟迟不发援兵,却要求十九路军总部抽调三个团兵力移防浏河!这只能称之为纸上谈兵,于战争实际毫无意义。正如守军指挥在回复蒋介石的电报中道:“敌军不绝增援,我军死伤日众,空谈配备,至可虑耳!”
守军果断撤至第二防线后,在无援兵的情况下,总指挥部于三月三日下午,命令十九路军在周巷沿青阳港西岸至陆家桥之线构筑工事,第五军在陆家桥、石牌、白茆、新市之线构筑工事。为增强防线持久抗战能力,许多部队构筑了三道防御阵地,并疏通了通向后方的交通,封锁了敌军可能
腿已经断了!但是源源不断的血,染红了覆盖他的泥土。他满眼都是耀眼的深红色,越来越深……他抽搐、痉挛,湿漉漉的眼睛,迷糊地注视着整个混乱的战场。他突然非常想抽支烟,但却无法从兜里掏出来。
他觉得自己就要死了。他想哭或是笑一下,但没有成功。他感到从体内流淌出一股静默的忧伤,忧伤和寒冷一齐将他包围……
浮世欢 第三十六回(1)
战争还在继续。
月骞一直昏迷不醒,拖着奄奄一息的残躯,仿佛在茫茫的大海里漂泊。
自与月骞重逢后,月仙就不停地要对其说话。他的勉强挤出来的声音,就像顺着脊椎一路攀爬。他想唤醒师哥,他不能停止嘟囔。师哥就在他的旁边的病床上,因此他对视着他的脸,试图伸出手去抓住他、拍打他,直到他醒来。
他终于醒来,是在三天以后。
第三天晚上,月仙已经嘶哑。他感觉到了惶惑,预感到师哥的死,眼睛里都是灼热的泪水。他那模糊的眼睛望着师哥的一只耳朵、一只僵硬的手臂和一条腿,——只要再丢掉一个器官准就完了。空气令人窒息。周遭的一切都摇摇欲坠。一切都在坍塌。他长时间地瞪大了眼睛,就这么瞪着,终于,在接近于崩溃之时他看见师哥的嘴唇皮动了一动,接着那脑袋亦微微动了动。也就是说,师哥活了过来!
苏醒的月骞,产生的第一印象是:头顶上方悬挂的天花板在弯曲,并向他压来,接着是一个熟悉的被扭曲的面孔,张大了嘴巴仿佛在叫唤他,可他却听不到任何声音。他精神萎靡,头脑混沌如同一团糨糊,仿佛什么也不记得了。浑噩,安宁,世界像死了一般,沉寂一片。
在月仙激动的叫声中,护士及时赶了来,她像抱婴儿一样把他托起,重新放回原位。
月骞这时候呻吟起来,因为疼痛。疼痛像风暴一样突然袭来,使他猝不及防。
从战场上到医院里,他第一次有了痛感:感觉浑身上下都散了架,身体疼痛像在马背上赶了几百里路。疼痛不断加大,渐渐变成了剧痛,而且扩散得使他无法确定的部位。脚不能动,手也一样。他的呻吟声越来越响,仿佛要挣脱开疼痛的羁绊。
在护士的安抚下,和随后赶到的医生检查并打了一针镇痛剂之后,月骞终于安静下来,不一会儿就又昏睡了过去。月仙的那只眼睛还亮着,已经高兴得流下泪来了,紧绷的脸孔上绽开一丝微笑,大滴的泪珠正沿一侧脸颊滚动。他想跳下床去握一握师哥的手,但没有力气,办不到……
“夏先生,侬勿要动……”
“不……我师哥……”
他嗫嚅着,尽管觉得嘴唇发烫,但无法说出完整的话来。话语像鱼刺一样卡在喉咙里,嗓音已经破碎了:仿佛从四面涌来一股火焰将他包围,吐出来气息都弥漫着焦味。
护士微笑了笑,理了理他的被子,道:
“勿要担心……夏先生,一切都会好格,保持平静……”
正说着,门口有人来叫她:“尹护士,侬马上来一下,这边需要人手!”
她转头“哎”了一声,几乎小跑着出去了,一边跑还一边揩脑门子。她整天都忙忙碌碌的,仿佛上了弦。
她那美丽的笑容和凹凸有致的身材,像一束微光照亮着晦暗、潮湿而阴冷的病房。
激动的月仙盯着昏昏然躺着的师哥,听着他微微发出的低沉的呻吟和窗外逐渐减弱的炮声,世界仿佛突然变成柔软的一团。他期待着听到师哥说话的声音和笑容。他忘了自己的病痛,忘了自己受到的折磨,整个白天又整个黑夜地期待着。或者,仅仅是一切都开始瓦解!
月仙的病情突然加重了。最严重的是受损的眼组织流出了脓液,其他的伤口亦普遍受到感染。而且护士给他灌输的营养并未能彻底改变他贫血的状况,加上几天来的惊动不安和折腾,一下使他跌到了低谷。他的痛苦达到了极点。
他发烧,颤抖,浑身滚烫。
像得了疟疾般高烧到四十度,但他体内发冷,如同冰窖。冰冷像蠕虫啃噬他的骨头,他满嘴胡话,迷迷糊糊,迷糊的后面仿佛隐匿着一种轻微的惊骇。他已经失去了意识,神志不清,前景晦暗不明。
此间,上海战争已接近尾声。
当然仗还在打,战事还在持续。三月初,有两个方面突出地表现了是淞沪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一是日军在浏河附近登陆,从左侧背与正面对守军形成迂回包围态势;二是日军突破了中国军队的数处防线。
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浮世欢 第三十六回(2)
中国守军在日军战舰、飞机雨点般的炮弹、炸弹下拼死坚守!与此同时,上海民众踊跃拥护抵抗,各界各阶层人士捐献热潮达到了高潮,民众自发组成的义勇军一波又一波地活跃于战场之上,除了直接参加前线战斗的义勇军和敢死队外,还有义勇军救护、担架队(月骞得救就是因了这个队伍)、运输队、施工队、通信队等,其中已有不少人献出了生命,这是一场异常特殊的战争。
但大敌当前,援军无望,当局又不断在背后放冷箭,万般无奈之下,守军只得撤至黄渡、嘉定二线。这个决定虽出于被迫,却是必要、及时而正确的。撤退过程中,敌对双方展开了坚决的阻击战,葛隆镇血战即是重要一役。此役战略意义极大,它不仅保障了守军安全后移,而且使敌企图截断守军后路的阴谋未能得逞。
荒唐的是,此时南京当局完全了解淞沪正面战线兵力不敷,敌我两军胶着,守军已无机动兵力可供调动,但迟迟不发援兵,却要求十九路军总部抽调三个团兵力移防浏河!这只能称之为纸上谈兵,于战争实际毫无意义。正如守军指挥在回复蒋介石的电报中道:“敌军不绝增援,我军死伤日众,空谈配备,至可虑耳!”
守军果断撤至第二防线后,在无援兵的情况下,总指挥部于三月三日下午,命令十九路军在周巷沿青阳港西岸至陆家桥之线构筑工事,第五军在陆家桥、石牌、白茆、新市之线构筑工事。为增强防线持久抗战能力,许多部队构筑了三道防御阵地,并疏通了通向后方的交通,封锁了敌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