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铁汉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光绪二十一年秋八月丙子日,朝会后颁上谕:以直隶矿务督办张翼为工矿总署督办大臣;调山西巡抚胡聘之为陕西巡抚,以巴图鲁协统宋占标为陕西军务帮办,率军一旅西调陕甘;调驻戍镇江的老将冯子材入京整理京营;命鸿胪寺卿那桐领钦差查办纵兵祸民一案;以金陵、湖北、江南局所产快枪运调辽东第二军备用;诏告天下臣工士民,增开丙申年春闱特科取士;赏榆关总兵杨格戴双眼花翎,头品秩,在京行走督办军务处,金二百两、银二千两、绢帛五十匹为大婚制衣钱。
打人的杨某人得到的赏赐比挨打的睿亲王还多,虽然由头不一,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皇帝是极度偏袒杨格而大力打压后党的。
朝会散去时已近晌午,杨格前脚出来,翁同龢后脚赶上,两人宅邸都在西苑的西门外,乃等了一会儿,见与会朝臣渐渐散去,才慢慢步行着说话。
“致之,大婚在即,冯镇台何日到京呐?”翁同龢关切了一下与朝议不太相干的事儿,说话的同时从右边的马蹄袖中抽出一张礼单来,也不避讳远处几名侍卫就送到杨格手里,说:“近日杨府门口是车水马龙,老夫也只有如此方便一些了。”
“中堂大人客气了,岳丈大人今日便到京城。”杨格接了礼单,按照规矩是要看一看的,若人家给你礼单你看都不看就收起来,那显然有看不起,不尊重之意。略一看,故作惊色道:“如此,如此.......卑职担当不起啊!”
翁同龢正色道:“致之担当不起,天下又有谁能担当?昨儿晚上陪皇上听学士讲读《泰西各国纪略》,皇上说,杨格是个苦出身,那几个家底子在京城里恐怕几天就能折腾光了,今儿一定要好好赏一赏。老夫也曾听康祖诒说起你在关外行止生活,堪称简朴啊!主上有意如此,你我同僚之间就无需计较太多啊!只是,老夫有一事相求于致之。”
杨格心道,皇帝是帮着穷苦的杨某人借机敛财啊,不知今后别人家有事还礼时,老子又从哪里弄钱来还这些人情?一万两银子和各色珍宝古玩,恐怕只有身家丰厚的翁中堂能随意出手喽!
“中堂大人尽管示下。”
“翁某有一得意弟子,乃是甲午恩科状元张謇,以翰林院修撰在乡丁忧守制,如今朝廷新政推行正急,如此人才不用实为可惜,老夫面禀皇上令张謇夺情,张謇却不愿意待在翰林院里,故而坚请守制。他的心思,老夫倒是能理会一二,恐怕是身在南通而心在天津又或辽东呐!”
这一席话,杨格听明白了,人家是送了重礼之后递话头给自己,为弟子某一个好出身。翰林院六品修撰外放出去,如在直隶可为大州的知州;在辽东可为垦屯、工矿主事委员,在当前政局之下,俱都前程远大,比之枯坐翰林院整理典籍、侍读宗室子弟好了千百倍。
张謇,甲午恩科状元,看在翁中堂的面子上,用了吧!
“中堂大人,杨格常思辽东举办工矿乃是为军工准备,然军工、民用二者不可偏废,应当相辅相成,当以得力之人主持民用工业之发展;另外,第一军官马局接掌养息牧场后,尚无可靠之人主持其事;还有,第一军荣军农场明年开春就将正式兴办,军中战伤致残、尚存劳力者六百余人及家眷两千余人无得宜之人统领;嗯......卑职身边,也缺一个主笔幕僚。中堂大人是知道的,卑职行伍出身,文墨不通,平素往来电报公文又多,想请状元公出山又怕幕僚一职入不得高人法眼,真是为此愁白头了。”
杨格也挺知趣的,一下子拿了四个职位出来供人挑选。
翁同龢略一思量,微笑道:“天下士人,莫不以身当杨镇台笔政为荣。”
“中堂说笑了,天下士人此时恐怕恨不得吃了卑职的肉呢。”杨格玩笑一句后,拱手道:“那尚请中堂大人电告状元公,请其快快出山解杨格于倒悬呐!”
“好说,好说。”翁同龢对杨格的表现很是满意。
虽然在丁卯新政的基础上,帝党清流和北洋开始合作,但是翁同龢与李鸿章之间的个人矛盾太深太深,翁同龢的胞兄就是被当时在曾国藩幕中的李鸿章上书弹劾而免职的,这是翁、李二人的矛盾发端。后来,翁为帝师,跟随奕訢打压地方督抚,李鸿章是首当其冲,矛盾由此日深。到得翁同龢入值军机,随着光绪亲政,身为帝师中堂的翁同龢当然要为皇帝着想,更要设法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中央集权之于地方督抚势大,皇权之于后权,乃是势不两立,翁同龢、李鸿章由此成为死敌。
甲午开战,主掌户部又身在中枢的翁同龢没少扯李鸿章的后腿。直到杨格奇兵突现,永山回调京师了,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康有为带着杨格的帖子拜访翁府,翁、李矛盾趋于缓和的契机出现,此番杨格重用张謇,更是一个密切关系的表态。
“那.......卑职待会儿就去督办军务处,请委翰林院修撰张謇为第一军军政部垦屯管理处长兼榆关总镇军务帮办?”看到翁同龢是相当的满意,杨格这才把手中的礼单收进囊中,又道:“中堂大人,不知胡抚帅聘之者为谁?”
“哦,老夫正要说起此人此事。”
杨格点头心道,恐怕此人也... -->>
光绪二十一年秋八月丙子日,朝会后颁上谕:以直隶矿务督办张翼为工矿总署督办大臣;调山西巡抚胡聘之为陕西巡抚,以巴图鲁协统宋占标为陕西军务帮办,率军一旅西调陕甘;调驻戍镇江的老将冯子材入京整理京营;命鸿胪寺卿那桐领钦差查办纵兵祸民一案;以金陵、湖北、江南局所产快枪运调辽东第二军备用;诏告天下臣工士民,增开丙申年春闱特科取士;赏榆关总兵杨格戴双眼花翎,头品秩,在京行走督办军务处,金二百两、银二千两、绢帛五十匹为大婚制衣钱。
打人的杨某人得到的赏赐比挨打的睿亲王还多,虽然由头不一,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皇帝是极度偏袒杨格而大力打压后党的。
朝会散去时已近晌午,杨格前脚出来,翁同龢后脚赶上,两人宅邸都在西苑的西门外,乃等了一会儿,见与会朝臣渐渐散去,才慢慢步行着说话。
“致之,大婚在即,冯镇台何日到京呐?”翁同龢关切了一下与朝议不太相干的事儿,说话的同时从右边的马蹄袖中抽出一张礼单来,也不避讳远处几名侍卫就送到杨格手里,说:“近日杨府门口是车水马龙,老夫也只有如此方便一些了。”
“中堂大人客气了,岳丈大人今日便到京城。”杨格接了礼单,按照规矩是要看一看的,若人家给你礼单你看都不看就收起来,那显然有看不起,不尊重之意。略一看,故作惊色道:“如此,如此.......卑职担当不起啊!”
翁同龢正色道:“致之担当不起,天下又有谁能担当?昨儿晚上陪皇上听学士讲读《泰西各国纪略》,皇上说,杨格是个苦出身,那几个家底子在京城里恐怕几天就能折腾光了,今儿一定要好好赏一赏。老夫也曾听康祖诒说起你在关外行止生活,堪称简朴啊!主上有意如此,你我同僚之间就无需计较太多啊!只是,老夫有一事相求于致之。”
杨格心道,皇帝是帮着穷苦的杨某人借机敛财啊,不知今后别人家有事还礼时,老子又从哪里弄钱来还这些人情?一万两银子和各色珍宝古玩,恐怕只有身家丰厚的翁中堂能随意出手喽!
“中堂大人尽管示下。”
“翁某有一得意弟子,乃是甲午恩科状元张謇,以翰林院修撰在乡丁忧守制,如今朝廷新政推行正急,如此人才不用实为可惜,老夫面禀皇上令张謇夺情,张謇却不愿意待在翰林院里,故而坚请守制。他的心思,老夫倒是能理会一二,恐怕是身在南通而心在天津又或辽东呐!”
这一席话,杨格听明白了,人家是送了重礼之后递话头给自己,为弟子某一个好出身。翰林院六品修撰外放出去,如在直隶可为大州的知州;在辽东可为垦屯、工矿主事委员,在当前政局之下,俱都前程远大,比之枯坐翰林院整理典籍、侍读宗室子弟好了千百倍。
张謇,甲午恩科状元,看在翁中堂的面子上,用了吧!
“中堂大人,杨格常思辽东举办工矿乃是为军工准备,然军工、民用二者不可偏废,应当相辅相成,当以得力之人主持民用工业之发展;另外,第一军官马局接掌养息牧场后,尚无可靠之人主持其事;还有,第一军荣军农场明年开春就将正式兴办,军中战伤致残、尚存劳力者六百余人及家眷两千余人无得宜之人统领;嗯......卑职身边,也缺一个主笔幕僚。中堂大人是知道的,卑职行伍出身,文墨不通,平素往来电报公文又多,想请状元公出山又怕幕僚一职入不得高人法眼,真是为此愁白头了。”
杨格也挺知趣的,一下子拿了四个职位出来供人挑选。
翁同龢略一思量,微笑道:“天下士人,莫不以身当杨镇台笔政为荣。”
“中堂说笑了,天下士人此时恐怕恨不得吃了卑职的肉呢。”杨格玩笑一句后,拱手道:“那尚请中堂大人电告状元公,请其快快出山解杨格于倒悬呐!”
“好说,好说。”翁同龢对杨格的表现很是满意。
虽然在丁卯新政的基础上,帝党清流和北洋开始合作,但是翁同龢与李鸿章之间的个人矛盾太深太深,翁同龢的胞兄就是被当时在曾国藩幕中的李鸿章上书弹劾而免职的,这是翁、李二人的矛盾发端。后来,翁为帝师,跟随奕訢打压地方督抚,李鸿章是首当其冲,矛盾由此日深。到得翁同龢入值军机,随着光绪亲政,身为帝师中堂的翁同龢当然要为皇帝着想,更要设法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中央集权之于地方督抚势大,皇权之于后权,乃是势不两立,翁同龢、李鸿章由此成为死敌。
甲午开战,主掌户部又身在中枢的翁同龢没少扯李鸿章的后腿。直到杨格奇兵突现,永山回调京师了,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康有为带着杨格的帖子拜访翁府,翁、李矛盾趋于缓和的契机出现,此番杨格重用张謇,更是一个密切关系的表态。
“那.......卑职待会儿就去督办军务处,请委翰林院修撰张謇为第一军军政部垦屯管理处长兼榆关总镇军务帮办?”看到翁同龢是相当的满意,杨格这才把手中的礼单收进囊中,又道:“中堂大人,不知胡抚帅聘之者为谁?”
“哦,老夫正要说起此人此事。”
杨格点头心道,恐怕此人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