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红楼]金莲别样人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鸣鼎食之家的庶出女儿。
这具身体的原主正是贾家的二小姐迎春,她原是荣国公长子贾赦眼前极为得宠的姨娘所出。生母虽然样样出色,连贾赦那般薄情重色的纨绔子弟都能牢牢握在手中,可惜却没什么享受富贵的命,寿命不长久,早早地香消玉殒了。说起来,这就是当人小妾的可悲之处了,就是再浑身绫罗绸缎、满头珠翠,就是得了个好听的姨娘头衔又能如何?生下的孩子还是不是要认正妻为母,只能称呼自己为姨娘,连一句阿娘也得不到,孩子是主子,她却是个半奴半主的二主子罢了。
生母死了,自己又不受父亲的重视,嫡母又是个一心钻到钱眼里的人,若不是自己养在老太太身边,她的手伸不过来,只怕连自己的那一点月例银子都要克扣了。想到这里,怎不令贾迎春五内郁结、忧伤苦闷?偏生生母的身份在那里摆着,又不是个正经的主子,就是丧事都不过是草草办了了事,自己连哭都不能摆在明面上,免得刺了嫡母的眼,回头给自己难堪。自己跟着老太太,老太太上了年纪,最是喜爱人高高兴兴地,厌恶人掉眼泪。
因此,这悲催的二小姐有泪也只能往心里流,憋得狠了,便发了高热,便被她捡了便宜,占了这具躯壳。她初来乍到,对这周围的环境并不熟悉,幸亏这个原主是个沉默寡言的,等闲轻易不肯开口,最是个没有存在感的,她便做了原主的样子,事事都不过问,她性子平和,素日贾母也不怎么注意她,更兼之邢夫人是彻底无视她,便无人顾及到她,倒是顺利地将事情抹了过去。
老宁国公贾演和老荣国公贾源兄弟两个,本来不过是两个乡下为大户人家种田的佃户,一年也吃不上几顿饱饭。前朝末年,民不聊生,天下大乱,农民起义那是此起彼伏,各处都有揭竿而起的地方武装。两人一合计,这地再种多少年还是吃不饱,不如拼一把,跟着别人去打仗,也能混顿饱饭,若是有那富贵命,兴许还能博个封妻荫子。
两人说干就干,将家里所有能吃的东西都一锅烩了,大吃一顿,便投了军。也是两人命好,他们没少立功,渐渐从马前小卒做到了主子的心腹大将,等主子消灭了其他武装力量,登基称帝,便想着要对功臣封赏一番,两人便以历年的军功被封为国公。
随着太祖打仗的功臣里,四王八公是顶尖的爵位了,虽然没能封王,可兄弟两个竟同时被封赐为国公,可是独一份的,这等荣耀,也着实是令人艳羡不已。
有了爵位,兄弟二人想得自然就不是吃顿饱饭这样分分钟就能完成的小事了。前朝那些重臣家的女眷们,太祖自是纳了不少作为妃嫔,自己欢愉的同时,也没忘了功臣们。老宁国公和老荣国公也得到了太祖那贴心的赏赐,光棍多年的兄弟两个那是奋力耕耘,期望着老贾家子孙繁茂、绵延不绝。
许是他们兄弟二人杀孽过重,不管纳了多少美妾,寻了多少易生养的妇人,拜了多少送子观音,觅了多少生子秘方,又是如何播种耕耘,两人都只得了一个嫡出儿子,若干个庶出女儿,庶出儿子倒也不是没有,可是活下来的是半个都欠奉。等到两人再也努力不动的时候,只得死了心。
两人随着太祖皇帝马上打天下,手上不知沾染了多少人的鲜血,才得来这泼天的富贵。可他们的后辈对武功却没什么爱好,加之老宁国公和荣国公倾慕书香门第的文化底蕴,自己却浑身冒着暴发户的气息,在同朝的文官跟前,总觉得自己矮人一等似的。再想到还得提携同族的其他子弟,便出资在家开了族学,指望着自家子孙能学有所成,考中科举。
贾家的男丁自然是要入族学读书的,等到老公爷得了女儿,想到女儿也不能目不识丁,便专门聘请上了年纪的塾师来给年幼的女孩们教授文字,也不指望她们能学到什么,只是书香门第的女孩们有的,他贾家的女孩们也不能少了。如此一来,便形成了惯例,女孩子们,也都是要识文断字的。
到了贾迎春这一代,她的堂姐贾元春是大年初一出生的,这生辰极为少见,老太太专门请了高僧给她批了八字,高僧竟说贾元春是极为贵重的命格。
老太太一听这批语,便动了心思。除了皇后妃子,别的女子怎么能称得上是命格贵重?这个小孙女,怕不是娘娘命?最少也得是个王妃呀。
她原是金陵史候家的嫡出小姐,因与贾家门第相当,她本人又心计过人,便被贾家聘来当了老荣国公的独子贾代善的正室夫人。
对于一个觉悟不高的封建权二代来说,老爹拼死拼活给主子卖命,不就是为了改变自己不高的出身、贫寒的生活吗?
老荣国公贾源得了爵位后,不管他到底是为了将老贾家发扬光大,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强烈*,总之他是没少往自己屋里扒拉年轻貌美的姑娘,就连晚年清修,身边陪侍的还是一水儿的正当时的小姑娘。
身处这样的环境,耳濡目染,贾代善那是从小到大就习惯了美貌女子的围绕,眼光那叫一个刁钻,次一等的女子都入不了他的眼。再加上身为独子,贾源这一脉的香火可就指着他传承了,贾源对他也是舍不得管教,对他的要求那是一律绿灯通过。
在和正妻生出了两个嫡出儿子之后,自觉任务完成的贾代善难免要从美貌的侍婢身上索取些平衡感。老爹的榜样力量就在眼前,年轻的贾代善精力旺盛又无处可以发泄,通房丫头、姨娘数目自然也不少。不过,贾母人家贤惠呀,对贾代善的几个姨娘极好,饮食住宿什么的照顾的毫无纰漏,可惜,这些姨娘、通房丫头们愣是没有那个命,只给贾代善添了三个庶出女儿,让贾代善好不失望。
幸而正妻后来又生了个女儿,倒是粉雕玉琢,极为可爱,长大后,许给了新科探花林海为妻。
大儿子贾赦对文武之道都没什么兴趣,不过他幸运,出生的比较早,又投生到了贾母肚子里,爵位自然是跑不了的;二儿子贾政倒是喜爱读书,可惜,却实在是没什么天分,凭借着家世,得以避过童子试,可以直接参与举人考试,那科举,他考了一场又一场却都没中。想来,他实在是没什么可能了。
和前任荣国公一样,没少在女人身上花费时间的贾代善也不长命,死前给当时的皇帝上了一本奏章,当然内容是请了清客捉笔写的,之后贾代善誊写了一遍。皇帝念及贾家是功勋之后,便遂了贾代善的心愿,赏给贾政一个工部主事的差事。可惜,这贾政,书都没读通透,也没有办理庶务的才能,也没有钻营的能耐,就这么在这工部待了多年,也不过是升迁到了员外郎的职位上。
老太太看得清楚,家里的富贵已是没多少保障了,两个儿子一个都指望不上,现在出了个命格贵重的孙女,可不把她高兴坏了。王夫人虽有心机,可却难以让人产生什么好感,是个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的人,这么个孙女,可不能被教坏了。因此,等贾元春一满周岁,贾母就将她养在了身边,好时时教导。
将贾元春养在身边,等贾迎春出生后,贾母为了表示自己不偏不向,便将她也养在身边。
后来,王夫人生的贾宝玉竟是衔玉而生。玉,在中国官场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贾母便想着,这怕不是有极大的造化?她原本就偏心小儿子贾政,属意他接管家业,只是碍于贾赦是长子,现在见大房的贾琏没什么特别之处,二房的一双儿女却是各有来头,那心不免更偏了,索性就让王夫人管家,就连荣喜堂都让二房住着,却将大房撵到了偏院去。本朝以孝治理天下,一个“孝”的大帽子在头顶悬着,贾赦便是再怎么不愿意,也架不住自己母亲的偏心,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弟弟贾政夫妻搬进了象征荣国府家主地位的荣喜堂。他只得安慰自己,还好爵位是自己承继了,他本就好享乐,去了偏院之后,越发变本加厉。贾母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贾迎春几姐妹待得三岁上,便开始跟着先生学习,不说才学出众,在闺阁女子里,也算是过得去了。
能够穿越成贾迎春,即便是个丧母的庶出女儿,潘金莲也还是由衷地感谢老天,至少她不用再担心被家里卖掉了,也不会再碰上像张大户那样的人渣,想来这一生即便会有些波折,也还是能够过上平安富足的生活吧?
带着这样的心思,潘金莲很快便融入了贾府的生活。
作者有话要说: 开新文啦。
鸣鼎食之家的庶出女儿。
这具身体的原主正是贾家的二小姐迎春,她原是荣国公长子贾赦眼前极为得宠的姨娘所出。生母虽然样样出色,连贾赦那般薄情重色的纨绔子弟都能牢牢握在手中,可惜却没什么享受富贵的命,寿命不长久,早早地香消玉殒了。说起来,这就是当人小妾的可悲之处了,就是再浑身绫罗绸缎、满头珠翠,就是得了个好听的姨娘头衔又能如何?生下的孩子还是不是要认正妻为母,只能称呼自己为姨娘,连一句阿娘也得不到,孩子是主子,她却是个半奴半主的二主子罢了。
生母死了,自己又不受父亲的重视,嫡母又是个一心钻到钱眼里的人,若不是自己养在老太太身边,她的手伸不过来,只怕连自己的那一点月例银子都要克扣了。想到这里,怎不令贾迎春五内郁结、忧伤苦闷?偏生生母的身份在那里摆着,又不是个正经的主子,就是丧事都不过是草草办了了事,自己连哭都不能摆在明面上,免得刺了嫡母的眼,回头给自己难堪。自己跟着老太太,老太太上了年纪,最是喜爱人高高兴兴地,厌恶人掉眼泪。
因此,这悲催的二小姐有泪也只能往心里流,憋得狠了,便发了高热,便被她捡了便宜,占了这具躯壳。她初来乍到,对这周围的环境并不熟悉,幸亏这个原主是个沉默寡言的,等闲轻易不肯开口,最是个没有存在感的,她便做了原主的样子,事事都不过问,她性子平和,素日贾母也不怎么注意她,更兼之邢夫人是彻底无视她,便无人顾及到她,倒是顺利地将事情抹了过去。
老宁国公贾演和老荣国公贾源兄弟两个,本来不过是两个乡下为大户人家种田的佃户,一年也吃不上几顿饱饭。前朝末年,民不聊生,天下大乱,农民起义那是此起彼伏,各处都有揭竿而起的地方武装。两人一合计,这地再种多少年还是吃不饱,不如拼一把,跟着别人去打仗,也能混顿饱饭,若是有那富贵命,兴许还能博个封妻荫子。
两人说干就干,将家里所有能吃的东西都一锅烩了,大吃一顿,便投了军。也是两人命好,他们没少立功,渐渐从马前小卒做到了主子的心腹大将,等主子消灭了其他武装力量,登基称帝,便想着要对功臣封赏一番,两人便以历年的军功被封为国公。
随着太祖打仗的功臣里,四王八公是顶尖的爵位了,虽然没能封王,可兄弟两个竟同时被封赐为国公,可是独一份的,这等荣耀,也着实是令人艳羡不已。
有了爵位,兄弟二人想得自然就不是吃顿饱饭这样分分钟就能完成的小事了。前朝那些重臣家的女眷们,太祖自是纳了不少作为妃嫔,自己欢愉的同时,也没忘了功臣们。老宁国公和老荣国公也得到了太祖那贴心的赏赐,光棍多年的兄弟两个那是奋力耕耘,期望着老贾家子孙繁茂、绵延不绝。
许是他们兄弟二人杀孽过重,不管纳了多少美妾,寻了多少易生养的妇人,拜了多少送子观音,觅了多少生子秘方,又是如何播种耕耘,两人都只得了一个嫡出儿子,若干个庶出女儿,庶出儿子倒也不是没有,可是活下来的是半个都欠奉。等到两人再也努力不动的时候,只得死了心。
两人随着太祖皇帝马上打天下,手上不知沾染了多少人的鲜血,才得来这泼天的富贵。可他们的后辈对武功却没什么爱好,加之老宁国公和荣国公倾慕书香门第的文化底蕴,自己却浑身冒着暴发户的气息,在同朝的文官跟前,总觉得自己矮人一等似的。再想到还得提携同族的其他子弟,便出资在家开了族学,指望着自家子孙能学有所成,考中科举。
贾家的男丁自然是要入族学读书的,等到老公爷得了女儿,想到女儿也不能目不识丁,便专门聘请上了年纪的塾师来给年幼的女孩们教授文字,也不指望她们能学到什么,只是书香门第的女孩们有的,他贾家的女孩们也不能少了。如此一来,便形成了惯例,女孩子们,也都是要识文断字的。
到了贾迎春这一代,她的堂姐贾元春是大年初一出生的,这生辰极为少见,老太太专门请了高僧给她批了八字,高僧竟说贾元春是极为贵重的命格。
老太太一听这批语,便动了心思。除了皇后妃子,别的女子怎么能称得上是命格贵重?这个小孙女,怕不是娘娘命?最少也得是个王妃呀。
她原是金陵史候家的嫡出小姐,因与贾家门第相当,她本人又心计过人,便被贾家聘来当了老荣国公的独子贾代善的正室夫人。
对于一个觉悟不高的封建权二代来说,老爹拼死拼活给主子卖命,不就是为了改变自己不高的出身、贫寒的生活吗?
老荣国公贾源得了爵位后,不管他到底是为了将老贾家发扬光大,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强烈*,总之他是没少往自己屋里扒拉年轻貌美的姑娘,就连晚年清修,身边陪侍的还是一水儿的正当时的小姑娘。
身处这样的环境,耳濡目染,贾代善那是从小到大就习惯了美貌女子的围绕,眼光那叫一个刁钻,次一等的女子都入不了他的眼。再加上身为独子,贾源这一脉的香火可就指着他传承了,贾源对他也是舍不得管教,对他的要求那是一律绿灯通过。
在和正妻生出了两个嫡出儿子之后,自觉任务完成的贾代善难免要从美貌的侍婢身上索取些平衡感。老爹的榜样力量就在眼前,年轻的贾代善精力旺盛又无处可以发泄,通房丫头、姨娘数目自然也不少。不过,贾母人家贤惠呀,对贾代善的几个姨娘极好,饮食住宿什么的照顾的毫无纰漏,可惜,这些姨娘、通房丫头们愣是没有那个命,只给贾代善添了三个庶出女儿,让贾代善好不失望。
幸而正妻后来又生了个女儿,倒是粉雕玉琢,极为可爱,长大后,许给了新科探花林海为妻。
大儿子贾赦对文武之道都没什么兴趣,不过他幸运,出生的比较早,又投生到了贾母肚子里,爵位自然是跑不了的;二儿子贾政倒是喜爱读书,可惜,却实在是没什么天分,凭借着家世,得以避过童子试,可以直接参与举人考试,那科举,他考了一场又一场却都没中。想来,他实在是没什么可能了。
和前任荣国公一样,没少在女人身上花费时间的贾代善也不长命,死前给当时的皇帝上了一本奏章,当然内容是请了清客捉笔写的,之后贾代善誊写了一遍。皇帝念及贾家是功勋之后,便遂了贾代善的心愿,赏给贾政一个工部主事的差事。可惜,这贾政,书都没读通透,也没有办理庶务的才能,也没有钻营的能耐,就这么在这工部待了多年,也不过是升迁到了员外郎的职位上。
老太太看得清楚,家里的富贵已是没多少保障了,两个儿子一个都指望不上,现在出了个命格贵重的孙女,可不把她高兴坏了。王夫人虽有心机,可却难以让人产生什么好感,是个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的人,这么个孙女,可不能被教坏了。因此,等贾元春一满周岁,贾母就将她养在了身边,好时时教导。
将贾元春养在身边,等贾迎春出生后,贾母为了表示自己不偏不向,便将她也养在身边。
后来,王夫人生的贾宝玉竟是衔玉而生。玉,在中国官场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贾母便想着,这怕不是有极大的造化?她原本就偏心小儿子贾政,属意他接管家业,只是碍于贾赦是长子,现在见大房的贾琏没什么特别之处,二房的一双儿女却是各有来头,那心不免更偏了,索性就让王夫人管家,就连荣喜堂都让二房住着,却将大房撵到了偏院去。本朝以孝治理天下,一个“孝”的大帽子在头顶悬着,贾赦便是再怎么不愿意,也架不住自己母亲的偏心,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弟弟贾政夫妻搬进了象征荣国府家主地位的荣喜堂。他只得安慰自己,还好爵位是自己承继了,他本就好享乐,去了偏院之后,越发变本加厉。贾母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贾迎春几姐妹待得三岁上,便开始跟着先生学习,不说才学出众,在闺阁女子里,也算是过得去了。
能够穿越成贾迎春,即便是个丧母的庶出女儿,潘金莲也还是由衷地感谢老天,至少她不用再担心被家里卖掉了,也不会再碰上像张大户那样的人渣,想来这一生即便会有些波折,也还是能够过上平安富足的生活吧?
带着这样的心思,潘金莲很快便融入了贾府的生活。
作者有话要说: 开新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