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下风,甚至隐隐占据上风。当然,这也和廉颇选择的策略有关。面对把守严密的汾水防线,廉颇顾忌伤亡,没有强渡,而是利用一系列战术,妄图达到战术欺骗的效果,可惜均被杨端和识破。
不过,杨端和虽然天赋过人,但终究缺乏经验。老道的廉颇派出一支三万人的偏师迂回千里,攻下了太原郡的北方城邑——汾阳。汾阳失守后,太原郡的北方门户已然洞开。赵军却并不恋战,一路南下,占领了汾阳南方五十里外的一个渡口。
秦军在这个渡口原本设有三千精锐,可惜,秦军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对岸,廉颇有意将兵力收缩在晋阳对岸的榆次、凿台,更是让渡口的守军放松了警惕。守军压根就没想过会在背后遇袭,猝不及防之下,全军覆没!
赵军得手之后,迅速向对岸报捷。得知这个喜讯后,廉颇不动声色,再次忽而向北调集舟船,忽而向南调集舟船,迷惑秦军的判定,实际上却是暗中派出军队通过赵军控制的河段渡河。直到十天后,有斥候告知杨端和汾阳失守的消息,杨端和才意识到,已经有大批赵军进入了太原郡!
受限于粮草以及渡口的狭小,渡河的赵军并不多,只有五万人而已。算上之前的三万偏师,太原郡的赵军不过八万人而已!但领兵的是廉颇,汾水对岸还有将近七万赵军虎视眈眈,让秦国明显腹背受敌。如果杨端和敢调集主力前去堵截廉颇率领的赵军,那么这七万赵军就可以直接渡过汾水,包围晋阳。如果杨端和置之不理或者说分出少量兵力前去迎战,无异于羊入虎口,有去无回。
如此看上去,秦国想要渡过这次突如其来的危机,只能是追加兵力。单单是杨端和的十万大军是万万不够的。
为了应对这次危机,秦国已经动员了太原郡的所有兵马,加上河东、上郡的部分支援,也不过凑齐了十五万人而已!其中,还有两万人是老弱,守城可以,野战的话只能作为消耗兵种使用。
晋阳作为秦国都城,至少也要有一万大军驻守。因此,秦国可以动用的士卒只剩下四万人!杨端和手中再挤出四五万人,倒是不成问题。如此,五万秦军死守汾水一线,防止对岸的七万赵军渡河。九万大军北上,防止廉颇率领的八万赵军兵临晋阳城下,打击秦国士气,兵力安排才算合适。
说到晋阳,就不得不提一下晋阳的地形。晋阳位于太原盆地北端,汾水北岸,悬瓮山东侧。晋阳再往西是少阳山,西北方向则是芽山。这都是绵延上百里的大山。赵军虽然攻占了岚县,岚县距离晋阳也不过是两百多里的距离,但道路却是难行。西面是山,东面是水,中间只有不到十五里是稍微平坦的土地。只要秦军在半道上设下营寨,严防死守,赵军除了强攻还真没有太好的办法。
时间成了对秦、赵双方最为重要的事情!如果赵国大军可以提前一步兵临晋阳城下,必然可以极大打击秦国的士气。相反,如果秦国可以在赵国大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下营寨,那么难受的就会是赵国大军!身后的晋阳也会安然无虞!
最终,秦国抢得了先机。而赵军因为渡河耽误了太长的时间,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座秦军营寨完全堵塞了自己的前进道路。廉颇不是没想过派出一支偏师直插前方,兵临晋阳城下,但晋阳乃是秦国的大本营,兵力众多!如果自己冒进,数量少了会被秦国吃掉,反而折损了锐气,数量多了又会形成僵持。何况,廉颇还是喜欢稳妥些,不愿意冒险!而秦国是没有冒险的勇气,所以,让秦国抢得先机也就不足为奇了!
廉颇以五千精锐守卫岚县,五千精锐守住渡口,确保自己的后路,然后亲自率领七万大军在晋阳以北一百里与杨端和率领的九万秦军对峙。虽然汾水两岸,秦、赵双方依然在斗智斗勇,忙得不亦乐乎。但秦国知道,赵国也知道,真正决定此战胜负的关键在于这里。廉颇胜了,那么秦国则危险了!杨端和胜了,那赵国只能吞下失败的苦果!
大战,一触即发!这是一场谁都输不起的战斗!虽然赵军在数量上占据劣势,秦军多出两万人,但问题是,如今的秦军已然不是当初的秦军!(明天保底九千字更新,早一点更新吧!求订阅支持啊!)(未完待续。。)
ps: 明天多更点!
下风,甚至隐隐占据上风。当然,这也和廉颇选择的策略有关。面对把守严密的汾水防线,廉颇顾忌伤亡,没有强渡,而是利用一系列战术,妄图达到战术欺骗的效果,可惜均被杨端和识破。
不过,杨端和虽然天赋过人,但终究缺乏经验。老道的廉颇派出一支三万人的偏师迂回千里,攻下了太原郡的北方城邑——汾阳。汾阳失守后,太原郡的北方门户已然洞开。赵军却并不恋战,一路南下,占领了汾阳南方五十里外的一个渡口。
秦军在这个渡口原本设有三千精锐,可惜,秦军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对岸,廉颇有意将兵力收缩在晋阳对岸的榆次、凿台,更是让渡口的守军放松了警惕。守军压根就没想过会在背后遇袭,猝不及防之下,全军覆没!
赵军得手之后,迅速向对岸报捷。得知这个喜讯后,廉颇不动声色,再次忽而向北调集舟船,忽而向南调集舟船,迷惑秦军的判定,实际上却是暗中派出军队通过赵军控制的河段渡河。直到十天后,有斥候告知杨端和汾阳失守的消息,杨端和才意识到,已经有大批赵军进入了太原郡!
受限于粮草以及渡口的狭小,渡河的赵军并不多,只有五万人而已。算上之前的三万偏师,太原郡的赵军不过八万人而已!但领兵的是廉颇,汾水对岸还有将近七万赵军虎视眈眈,让秦国明显腹背受敌。如果杨端和敢调集主力前去堵截廉颇率领的赵军,那么这七万赵军就可以直接渡过汾水,包围晋阳。如果杨端和置之不理或者说分出少量兵力前去迎战,无异于羊入虎口,有去无回。
如此看上去,秦国想要渡过这次突如其来的危机,只能是追加兵力。单单是杨端和的十万大军是万万不够的。
为了应对这次危机,秦国已经动员了太原郡的所有兵马,加上河东、上郡的部分支援,也不过凑齐了十五万人而已!其中,还有两万人是老弱,守城可以,野战的话只能作为消耗兵种使用。
晋阳作为秦国都城,至少也要有一万大军驻守。因此,秦国可以动用的士卒只剩下四万人!杨端和手中再挤出四五万人,倒是不成问题。如此,五万秦军死守汾水一线,防止对岸的七万赵军渡河。九万大军北上,防止廉颇率领的八万赵军兵临晋阳城下,打击秦国士气,兵力安排才算合适。
说到晋阳,就不得不提一下晋阳的地形。晋阳位于太原盆地北端,汾水北岸,悬瓮山东侧。晋阳再往西是少阳山,西北方向则是芽山。这都是绵延上百里的大山。赵军虽然攻占了岚县,岚县距离晋阳也不过是两百多里的距离,但道路却是难行。西面是山,东面是水,中间只有不到十五里是稍微平坦的土地。只要秦军在半道上设下营寨,严防死守,赵军除了强攻还真没有太好的办法。
时间成了对秦、赵双方最为重要的事情!如果赵国大军可以提前一步兵临晋阳城下,必然可以极大打击秦国的士气。相反,如果秦国可以在赵国大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下营寨,那么难受的就会是赵国大军!身后的晋阳也会安然无虞!
最终,秦国抢得了先机。而赵军因为渡河耽误了太长的时间,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座秦军营寨完全堵塞了自己的前进道路。廉颇不是没想过派出一支偏师直插前方,兵临晋阳城下,但晋阳乃是秦国的大本营,兵力众多!如果自己冒进,数量少了会被秦国吃掉,反而折损了锐气,数量多了又会形成僵持。何况,廉颇还是喜欢稳妥些,不愿意冒险!而秦国是没有冒险的勇气,所以,让秦国抢得先机也就不足为奇了!
廉颇以五千精锐守卫岚县,五千精锐守住渡口,确保自己的后路,然后亲自率领七万大军在晋阳以北一百里与杨端和率领的九万秦军对峙。虽然汾水两岸,秦、赵双方依然在斗智斗勇,忙得不亦乐乎。但秦国知道,赵国也知道,真正决定此战胜负的关键在于这里。廉颇胜了,那么秦国则危险了!杨端和胜了,那赵国只能吞下失败的苦果!
大战,一触即发!这是一场谁都输不起的战斗!虽然赵军在数量上占据劣势,秦军多出两万人,但问题是,如今的秦军已然不是当初的秦军!(明天保底九千字更新,早一点更新吧!求订阅支持啊!)(未完待续。。)
ps: 明天多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