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隐忍十数年报得大仇。齐国,当其强盛也,诸侯莫不敢挡,燕国却能杀入齐国。如入无人之境;当其弱小,有须臾亡失社稷之大危,齐国却能以两城之地富国。”
燕王脸色平淡地点了点头,齐国对燕国来说,有三年之辱。不过。燕昭王时,燕国也算报了大仇。只可惜,骑劫的愚蠢或者说先王的大意让齐国的火牛之计生效。燕国唯一一次称霸中原、号令天下的机会算是彻底失去了。这样的大仇似乎比三年之辱更深刻。
黄歇随即问道:“敢问燕王,您愿意灭掉齐国,报仇雪恨吗?”。
“固所愿,未能成行也!”燕王回答地很是干脆。
黄歇满意地点了点头,献策道:“我楚国愿意助贵国一臂之力,狩猎于齐!只要燕王您同意,我大楚数十万精锐自北而上。两路夹击,必然所向披靡!”
面对楚国描绘的美好前景,燕王没有轻易地答应,反而谨慎地问道:“寡人还不知道,原来楚王是如此一个热心肠之人。”当初五国伐齐,只有楚国保持中立。群殴齐国结束后,楚国却又北上抢地盘。楚王在这件事上,给燕王留下的印象可不怎么好!
黄歇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言道:“齐国狼子野心,犯我泗水之地,我楚国早就想消除这个隐患了。只是一直苦于没有良机!如今赵王有意伐齐,贵国和我楚国何不合力伐齐,共分其地呢!”
燕王琢磨了一下,承认这个诱惑对于燕国来说不是一般的大。毕竟,燕国上下都很清楚,在北面建长城固守之后,燕国只有在南面还有威胁。但这个威胁却是很小,毕竟有赵国、魏国撑腰,齐国除非发了疯,否则不会跟自己不对付!不过,燕国对齐国的恨却是刻骨铭深。哪个燕人没有亲朋好友命丧于齐人之手,燕国最想做的是毁其宗庙社稷,以消心头之恨。
去年年初的时候四国会盟,赵国提出燕国的势力不要往南伸,不要往中原方向拓展。潜台词就是往北面东面的酷寒之地发展。对此燕王是嗤之以鼻的。燕国已经够地广人稀的了,要再多的土地又有何用,更何况是那些只能长牧草的草原。
如今燕国已经和赵国联姻,燕王一直想尝试试探下赵国的底线。毕竟有赵国公主这个牵线搭桥的,燕王多多少少有些底线。
所以,燕王没有第一时间答应下来,而是颇具深意地笑了笑,言道:“共分其地?听起来不错。不过,这个地到底怎么分呢?”
黄歇以为燕王很感兴趣,强忍住内心的兴奋,言道:“自然是谁攻下的就归谁!”
燕王呵呵一笑,问道:“赵王也是这么认为的?”
黄歇一愣,委婉地解释道:“贵国和赵国已经联姻。想必燕王您这么提出的话,赵王肯定不会有意见!”
燕王点了点头,心里却是暗骂道:“想让寡人给你们当挡箭牌,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且不说赵国已经明确表示,希望齐国由他们自己一力吞下。自己和赵王是姻亲不假,但这个年头,亲情终究比不上国家利益!”
“燕王,您的意思?”黄歇在逼迫燕王早下决定。
“这件事赵王应该没有同意吧?”燕王语出惊人道。
黄歇心里冒了个大冷汗,分辨道:“赵王说以赵国的国力强攻齐国。即使拿下也是损失惨遭。这才生出联合的念头。只不过,我大楚为防备秦军,大军主力全都在西部,须臾间无法调动!因此,答应联合赵国灭齐,怕是会有些力不从心。贵国和齐国乃生死大敌,又和赵国关系最好!吾王认为,三国合则利。分则害!”
对于对方的狡辩燕王并没有放在心上,位置决定态度。楚国的这个态度实际上是没有错的。自己在思考的是为了这个利益值不值得去争取。
想到这里,燕王笑意更浓,“左徒大人一路辛苦了。不如权且在驿站休息,这件事太过重大,寡人要和大臣们商量商量!”
“那臣先告退了!”尽到自己职责的黄歇退了出去。
黄歇出门以后,燕王环视了群臣。这才不紧不慢地说道:“诸位爱卿皆是寡人的心腹,如今无什么外人,对于楚国的条件,众爱卿以为如何呢?”
丞相将渠率先回道:“臣以为,今山东诸国以赵国为首。我燕国又有盟友之名,当注意赵国的态度。既然赵国一开始希望和楚国合作,那么我们燕国最好不要插手其中。”
燕王心中点了点头,这也是自己的考虑之一。长大夫剧辛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如今我燕国是与赵国交好,但谁可以保证我们两国日后不会因利益而分道扬镳?加入赵国如愿吞并掉齐国,那么我们燕国与中原各国的联系将彻底断绝!燕国若想发展,只能北上或者东进蛮荒!”
燕王点头称是,这也是自己的担心,正是自己犹豫不决的关键所在。说起军事,燕王自然向军事大家将军荣蚠问道:“荣将军!如果要灭齐,需要多少数量的军队?”
荣蚠心中快速估量了一下,迅速回答道:“至少四十万到四十五万大军!”
“也就是我们燕、赵、楚若要伐齐的话,每国要出十五万左右的大军!怎么会这么多呢?”燕王有些疑惑地问道。如今齐国兵力还不到三十万,为何需要四十万以上的大军才能灭齐呢!
荣蚠解释道:“三国伐齐的话,齐国一定会意识到这是亡国之战!在放宽征兵条件(如降低到15到60岁的男子)的基础上,齐国的兵力应该有三十五万!作为攻城的一方,损失既大,还要分兵守卫拿下的城邑!四十万已经是最保守的估计了!”
燕王点点头,示意清楚了。如此说来,燕、楚两国若要参与其中获利甚多的话,只能是出半数的兵力了!除非每国出兵五六万、七八万,接受赵国占据大份利益的现实,不然只能如此分配兵力!
“栗大夫,你以为呢?”燕王又向上大夫栗腹问道。
“臣以为,如今我燕国和赵国交好,不利用这个良机谋取些利益,太些吃亏了!”栗腹说得很是实际。
燕王却是听后很开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如果每个人都淡泊名利,那时代也不用进步了。对于实话时候的这个心腹,燕王表现得很是大度。
“王中郎将,你同意楚国的提议吗?”。自从蓟城事变后,王方被提拔进决策权。负责燕王守卫的中郎将王方的大名谁人不识!
“臣以为,楚国虽有私心,但对我燕国来说,伐齐却是真有意义的。一者为练兵,二者拓展生存空间。齐国不除,我燕国就不得不分心南面。相反,取得齐国一郡甚至半郡土地后,我们退可观天下大势,进可争霸中原!”
其实,这也是燕王的野心。只不过他平时掩藏得很好罢了。燕国毕竟太过弱小,不可低调。不过,这次自己完全可以把楚国推到前面,让后贿赂赵国大臣,让他们抱怨说齐国太大,赵国不可能一口气吞下。
把整个事情的利弊再次分析了一遍,燕王终于是抬起了头,信心满满地说道:“寡人决心已定,派遣使者访问邯郸!赵王若是同意我燕国加入其中最好,若是不能,我燕国大可不必和赵国撕破脸皮!听清楚了吗?”。
“臣等明白!”
燕王满意地哈哈大笑,“散朝!”
隐忍十数年报得大仇。齐国,当其强盛也,诸侯莫不敢挡,燕国却能杀入齐国。如入无人之境;当其弱小,有须臾亡失社稷之大危,齐国却能以两城之地富国。”
燕王脸色平淡地点了点头,齐国对燕国来说,有三年之辱。不过。燕昭王时,燕国也算报了大仇。只可惜,骑劫的愚蠢或者说先王的大意让齐国的火牛之计生效。燕国唯一一次称霸中原、号令天下的机会算是彻底失去了。这样的大仇似乎比三年之辱更深刻。
黄歇随即问道:“敢问燕王,您愿意灭掉齐国,报仇雪恨吗?”。
“固所愿,未能成行也!”燕王回答地很是干脆。
黄歇满意地点了点头,献策道:“我楚国愿意助贵国一臂之力,狩猎于齐!只要燕王您同意,我大楚数十万精锐自北而上。两路夹击,必然所向披靡!”
面对楚国描绘的美好前景,燕王没有轻易地答应,反而谨慎地问道:“寡人还不知道,原来楚王是如此一个热心肠之人。”当初五国伐齐,只有楚国保持中立。群殴齐国结束后,楚国却又北上抢地盘。楚王在这件事上,给燕王留下的印象可不怎么好!
黄歇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言道:“齐国狼子野心,犯我泗水之地,我楚国早就想消除这个隐患了。只是一直苦于没有良机!如今赵王有意伐齐,贵国和我楚国何不合力伐齐,共分其地呢!”
燕王琢磨了一下,承认这个诱惑对于燕国来说不是一般的大。毕竟,燕国上下都很清楚,在北面建长城固守之后,燕国只有在南面还有威胁。但这个威胁却是很小,毕竟有赵国、魏国撑腰,齐国除非发了疯,否则不会跟自己不对付!不过,燕国对齐国的恨却是刻骨铭深。哪个燕人没有亲朋好友命丧于齐人之手,燕国最想做的是毁其宗庙社稷,以消心头之恨。
去年年初的时候四国会盟,赵国提出燕国的势力不要往南伸,不要往中原方向拓展。潜台词就是往北面东面的酷寒之地发展。对此燕王是嗤之以鼻的。燕国已经够地广人稀的了,要再多的土地又有何用,更何况是那些只能长牧草的草原。
如今燕国已经和赵国联姻,燕王一直想尝试试探下赵国的底线。毕竟有赵国公主这个牵线搭桥的,燕王多多少少有些底线。
所以,燕王没有第一时间答应下来,而是颇具深意地笑了笑,言道:“共分其地?听起来不错。不过,这个地到底怎么分呢?”
黄歇以为燕王很感兴趣,强忍住内心的兴奋,言道:“自然是谁攻下的就归谁!”
燕王呵呵一笑,问道:“赵王也是这么认为的?”
黄歇一愣,委婉地解释道:“贵国和赵国已经联姻。想必燕王您这么提出的话,赵王肯定不会有意见!”
燕王点了点头,心里却是暗骂道:“想让寡人给你们当挡箭牌,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且不说赵国已经明确表示,希望齐国由他们自己一力吞下。自己和赵王是姻亲不假,但这个年头,亲情终究比不上国家利益!”
“燕王,您的意思?”黄歇在逼迫燕王早下决定。
“这件事赵王应该没有同意吧?”燕王语出惊人道。
黄歇心里冒了个大冷汗,分辨道:“赵王说以赵国的国力强攻齐国。即使拿下也是损失惨遭。这才生出联合的念头。只不过,我大楚为防备秦军,大军主力全都在西部,须臾间无法调动!因此,答应联合赵国灭齐,怕是会有些力不从心。贵国和齐国乃生死大敌,又和赵国关系最好!吾王认为,三国合则利。分则害!”
对于对方的狡辩燕王并没有放在心上,位置决定态度。楚国的这个态度实际上是没有错的。自己在思考的是为了这个利益值不值得去争取。
想到这里,燕王笑意更浓,“左徒大人一路辛苦了。不如权且在驿站休息,这件事太过重大,寡人要和大臣们商量商量!”
“那臣先告退了!”尽到自己职责的黄歇退了出去。
黄歇出门以后,燕王环视了群臣。这才不紧不慢地说道:“诸位爱卿皆是寡人的心腹,如今无什么外人,对于楚国的条件,众爱卿以为如何呢?”
丞相将渠率先回道:“臣以为,今山东诸国以赵国为首。我燕国又有盟友之名,当注意赵国的态度。既然赵国一开始希望和楚国合作,那么我们燕国最好不要插手其中。”
燕王心中点了点头,这也是自己的考虑之一。长大夫剧辛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如今我燕国是与赵国交好,但谁可以保证我们两国日后不会因利益而分道扬镳?加入赵国如愿吞并掉齐国,那么我们燕国与中原各国的联系将彻底断绝!燕国若想发展,只能北上或者东进蛮荒!”
燕王点头称是,这也是自己的担心,正是自己犹豫不决的关键所在。说起军事,燕王自然向军事大家将军荣蚠问道:“荣将军!如果要灭齐,需要多少数量的军队?”
荣蚠心中快速估量了一下,迅速回答道:“至少四十万到四十五万大军!”
“也就是我们燕、赵、楚若要伐齐的话,每国要出十五万左右的大军!怎么会这么多呢?”燕王有些疑惑地问道。如今齐国兵力还不到三十万,为何需要四十万以上的大军才能灭齐呢!
荣蚠解释道:“三国伐齐的话,齐国一定会意识到这是亡国之战!在放宽征兵条件(如降低到15到60岁的男子)的基础上,齐国的兵力应该有三十五万!作为攻城的一方,损失既大,还要分兵守卫拿下的城邑!四十万已经是最保守的估计了!”
燕王点点头,示意清楚了。如此说来,燕、楚两国若要参与其中获利甚多的话,只能是出半数的兵力了!除非每国出兵五六万、七八万,接受赵国占据大份利益的现实,不然只能如此分配兵力!
“栗大夫,你以为呢?”燕王又向上大夫栗腹问道。
“臣以为,如今我燕国和赵国交好,不利用这个良机谋取些利益,太些吃亏了!”栗腹说得很是实际。
燕王却是听后很开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如果每个人都淡泊名利,那时代也不用进步了。对于实话时候的这个心腹,燕王表现得很是大度。
“王中郎将,你同意楚国的提议吗?”。自从蓟城事变后,王方被提拔进决策权。负责燕王守卫的中郎将王方的大名谁人不识!
“臣以为,楚国虽有私心,但对我燕国来说,伐齐却是真有意义的。一者为练兵,二者拓展生存空间。齐国不除,我燕国就不得不分心南面。相反,取得齐国一郡甚至半郡土地后,我们退可观天下大势,进可争霸中原!”
其实,这也是燕王的野心。只不过他平时掩藏得很好罢了。燕国毕竟太过弱小,不可低调。不过,这次自己完全可以把楚国推到前面,让后贿赂赵国大臣,让他们抱怨说齐国太大,赵国不可能一口气吞下。
把整个事情的利弊再次分析了一遍,燕王终于是抬起了头,信心满满地说道:“寡人决心已定,派遣使者访问邯郸!赵王若是同意我燕国加入其中最好,若是不能,我燕国大可不必和赵国撕破脸皮!听清楚了吗?”。
“臣等明白!”
燕王满意地哈哈大笑,“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