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朝秦不暮楚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因为估摸着有正事儿,秦节便没有带女儿跟儿子,只带了几个丫鬟仆妇走向了秦大奶奶住的院子。其实秦节很讨厌在自家走路都带着一群人,实在是没必要的浪费人力。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秦大奶奶是寡妇,她带着女儿侄女千里迢迢跑来投奔小叔子本身就是无奈之举,但既然住下了,就要注意着避讳,她来的这几天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到万不得已连自己的小院儿都不离开一步,这会儿秦节要过去,自然也要照顾大嫂的习惯,多带几个人。
知府衙门的后院院子的数量虽然不少,但是总面积倒不算大,所以走到秦大奶奶住的院子也就那么百十步,秦节让下人通报一声,便带人走了进去。
秦大奶奶正带着几个女孩子不知道在聊什么,一见秦节过来,忙站了起来,秦节见了秦大奶奶便口称大嫂,向她行礼,秦大奶奶连忙回礼,几个女孩子也赶紧站起来向秦节施礼。礼罢落座,秦节又问了秦大奶奶最近身体如何,可还习惯这里的饮食,又说了些闲话,这才问秦大奶奶有什么事情。
秦大奶奶听秦节问话,脸上便露出些不安来:“我听贞娘说,二叔要给她们请个先生念书?”
秦节道:“倒也不是专门请的先生,家里本来就有两位许先生教阿昭,我想着正好三个侄女也该读书了,干脆就跟阿昭一起听听课。”
秦大奶奶眼眶一红:“二叔,并非我不领情,只是常言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她们三个在家守孝,好好地做点针线活计,这不比念书更好些么?她们本就没了父亲,书读多了,移了性情可怎生是好。”说着便垂下泪来。
秦节头侧向一边看向贞娘姊妹几个,只当没看到秦大奶奶落泪,口中道:“大嫂言重了,不过是让她们认几个字,学些《列女传》《女诫》之类罢了!虽然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谁说认字读书了便是才女?先贤列女的事迹还是要知道的,日后侄女们嫁人,也需得相夫教子,起码能教孩儿读个《三字经》。这才像我们这样的人家行事。”
秦大奶奶被秦节笑吟吟的一番话给憋了个烧鸡大窝脖,想要反驳,却找不到什么像样的说辞,琢磨了半日,才干巴巴地说道:“她们还要守孝呢!”
秦节笑得越发温和:“大嫂不必担心,许先生并非那等迂腐之人,并不忌讳这些,他来给阿昭教书的那会儿,阿昭也没出孝期,又不到外面走动,在自家读书,无碍的。若守孝连书都不能读,那多少学子的功课都要在这三年里荒废个干净了!冯先生更不用说了,她也是我们云中府出名的贞女,难道大嫂还担心他能教坏了孩子?”
秦大奶奶很想说那许先生是难得,可秦节前一天就专门说过,许先生都六十岁了,这根本不是理由。况且这话她心里想想可以,说出来,就太不庄重了,她哼哼唧唧又想哭,秦节又道:“我知道嫂子是心疼女儿,只是孩子大了,总要学点东西,才不耽误了年华。莫要太宠她们了!”
秦大奶奶心说到底是谁宠孩子啊?是谁吃饱了撑的给个小姑娘请举人当老师,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儿么!可这话不能说。她其实也知道,无论是开封还是江宁,都是文风盛行的,姑娘们不读书,嫁人都要受影响。可她自幼也没念什么书啊,相夫教子哪里做得不好了?姑娘家家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白白耽误了针线,可这话秦大奶奶同样还是不能说,憋得要死,又不敢太逆了小叔子的决定,只得不情不愿地应了下来,最后还是提出,让孩子们跟着许先生学点正经东西就是了,弹琴什么的就算了,有那个时间,不如回来做点针线。
秦节秦大奶奶已经答应让姑娘们去读书,便也退了一步,没有坚持让侄女们非要去冯先生那里。他其实明白,他这个大嫂是个以贞静为要的,若是冯先生是普通的节妇,她自然没什么说的;偏这位冯先生是连自己未婚夫都不肯嫁的,这种行为虽然被不算少文人称颂,但在许多女人眼里却是离经叛道的,反正冯先生本人也喜欢清静,为人又傲气,真教了这三个女孩子,少不得要跟秦大奶奶打交道,这俩人能相互看顺眼才怪,既然如此,何苦弄得大家都不开心?
看秦大奶奶不再反对,秦节也就不逗留了,只说坐得太久了,该回去了,便跟秦大奶奶告辞了。秦大奶奶便让几个女孩子出来相送。
三个女孩子恭恭敬敬地送着秦节走到了院门前,蓉娘忍不住小声说:“谢谢二叔!”
秦节转头看看这个远房侄女,微微一笑:“自家人,有什么好谢的。”又对着姐妹三人道:“你们姊妹想要什么,自管跟二叔说,这便是你们的家,莫要生分了。”三个女孩子齐齐谢了秦节。
待秦节等人走了,蓉娘正要跟着贞娘她们一起回去,却听她的二堂姐婉娘在一边嗤道:“二叔给人家阿昭请的先生,让咱们借个光罢了,你倒是巴巴地跑来谢,怕人家不给你饭吃还是怎么着?”
蓉娘从小跟着伯母还有两个堂姐一起生活,虽然说寄人篱下,但大伯母并不是个刻薄的人,两个堂姐也都是还算好... -->>
因为估摸着有正事儿,秦节便没有带女儿跟儿子,只带了几个丫鬟仆妇走向了秦大奶奶住的院子。其实秦节很讨厌在自家走路都带着一群人,实在是没必要的浪费人力。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秦大奶奶是寡妇,她带着女儿侄女千里迢迢跑来投奔小叔子本身就是无奈之举,但既然住下了,就要注意着避讳,她来的这几天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到万不得已连自己的小院儿都不离开一步,这会儿秦节要过去,自然也要照顾大嫂的习惯,多带几个人。
知府衙门的后院院子的数量虽然不少,但是总面积倒不算大,所以走到秦大奶奶住的院子也就那么百十步,秦节让下人通报一声,便带人走了进去。
秦大奶奶正带着几个女孩子不知道在聊什么,一见秦节过来,忙站了起来,秦节见了秦大奶奶便口称大嫂,向她行礼,秦大奶奶连忙回礼,几个女孩子也赶紧站起来向秦节施礼。礼罢落座,秦节又问了秦大奶奶最近身体如何,可还习惯这里的饮食,又说了些闲话,这才问秦大奶奶有什么事情。
秦大奶奶听秦节问话,脸上便露出些不安来:“我听贞娘说,二叔要给她们请个先生念书?”
秦节道:“倒也不是专门请的先生,家里本来就有两位许先生教阿昭,我想着正好三个侄女也该读书了,干脆就跟阿昭一起听听课。”
秦大奶奶眼眶一红:“二叔,并非我不领情,只是常言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她们三个在家守孝,好好地做点针线活计,这不比念书更好些么?她们本就没了父亲,书读多了,移了性情可怎生是好。”说着便垂下泪来。
秦节头侧向一边看向贞娘姊妹几个,只当没看到秦大奶奶落泪,口中道:“大嫂言重了,不过是让她们认几个字,学些《列女传》《女诫》之类罢了!虽然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谁说认字读书了便是才女?先贤列女的事迹还是要知道的,日后侄女们嫁人,也需得相夫教子,起码能教孩儿读个《三字经》。这才像我们这样的人家行事。”
秦大奶奶被秦节笑吟吟的一番话给憋了个烧鸡大窝脖,想要反驳,却找不到什么像样的说辞,琢磨了半日,才干巴巴地说道:“她们还要守孝呢!”
秦节笑得越发温和:“大嫂不必担心,许先生并非那等迂腐之人,并不忌讳这些,他来给阿昭教书的那会儿,阿昭也没出孝期,又不到外面走动,在自家读书,无碍的。若守孝连书都不能读,那多少学子的功课都要在这三年里荒废个干净了!冯先生更不用说了,她也是我们云中府出名的贞女,难道大嫂还担心他能教坏了孩子?”
秦大奶奶很想说那许先生是难得,可秦节前一天就专门说过,许先生都六十岁了,这根本不是理由。况且这话她心里想想可以,说出来,就太不庄重了,她哼哼唧唧又想哭,秦节又道:“我知道嫂子是心疼女儿,只是孩子大了,总要学点东西,才不耽误了年华。莫要太宠她们了!”
秦大奶奶心说到底是谁宠孩子啊?是谁吃饱了撑的给个小姑娘请举人当老师,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儿么!可这话不能说。她其实也知道,无论是开封还是江宁,都是文风盛行的,姑娘们不读书,嫁人都要受影响。可她自幼也没念什么书啊,相夫教子哪里做得不好了?姑娘家家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白白耽误了针线,可这话秦大奶奶同样还是不能说,憋得要死,又不敢太逆了小叔子的决定,只得不情不愿地应了下来,最后还是提出,让孩子们跟着许先生学点正经东西就是了,弹琴什么的就算了,有那个时间,不如回来做点针线。
秦节秦大奶奶已经答应让姑娘们去读书,便也退了一步,没有坚持让侄女们非要去冯先生那里。他其实明白,他这个大嫂是个以贞静为要的,若是冯先生是普通的节妇,她自然没什么说的;偏这位冯先生是连自己未婚夫都不肯嫁的,这种行为虽然被不算少文人称颂,但在许多女人眼里却是离经叛道的,反正冯先生本人也喜欢清静,为人又傲气,真教了这三个女孩子,少不得要跟秦大奶奶打交道,这俩人能相互看顺眼才怪,既然如此,何苦弄得大家都不开心?
看秦大奶奶不再反对,秦节也就不逗留了,只说坐得太久了,该回去了,便跟秦大奶奶告辞了。秦大奶奶便让几个女孩子出来相送。
三个女孩子恭恭敬敬地送着秦节走到了院门前,蓉娘忍不住小声说:“谢谢二叔!”
秦节转头看看这个远房侄女,微微一笑:“自家人,有什么好谢的。”又对着姐妹三人道:“你们姊妹想要什么,自管跟二叔说,这便是你们的家,莫要生分了。”三个女孩子齐齐谢了秦节。
待秦节等人走了,蓉娘正要跟着贞娘她们一起回去,却听她的二堂姐婉娘在一边嗤道:“二叔给人家阿昭请的先生,让咱们借个光罢了,你倒是巴巴地跑来谢,怕人家不给你饭吃还是怎么着?”
蓉娘从小跟着伯母还有两个堂姐一起生活,虽然说寄人篱下,但大伯母并不是个刻薄的人,两个堂姐也都是还算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