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农女本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天吃过早饭,柳婶就派二丫头来寻杨桃,原来是柳婶和路大娘要给大家分派绣活,觉得杨桃人小主意却大,叫她过去一块儿商量。
之前拿的那批帕子枕面,为数也不少,而这十二件成衣,又说好二十天交。因少了杨桃和大丫头两个孩子,也只有路大娘、柳婶,冯婶,冯婶的妯娌和路大娘的小姑子五个人,而杨桃的花样儿虽有繁有简,却都要做工精细,才能栩栩如生。
算来算去,每个人两件成衣,还要一天天的绣来才能绣完,那多出来的两件,就由柳婶拿了主意,去寻村里活路最好的老李家的孟氏来绣。
这孟氏听说有这样的好事儿,还没做绣活就有一两银子可拿,等绣好后,还有另外一两多的工钱,如何不肯?早就满心欢喜了。听说大家有不明白绣不好的地方要跟她请教,更是多了一分骄傲,立刻爽快地答应下来。
“嗨!什么指教不指教的,有什么尽管问。”
原来路大娘和柳婶,都存了一个心思,毕竟这成衣是细致的活儿,而那家子又挑剔,如今既然缀锦阁的老板娘这么信任她们,又格外要来了工钱,她们也唯恐做不好,愧对人家的一份心,于是就先给大家一两银子,另外一两,则等交了绣活之后再给,让大家心里有个期盼,更精心做活。
杨桃当然对路大娘和柳婶的想法没什么异议,又见路大娘和柳婶也跟她一样,将价钱一五一十地说给大家,并没有藏着掖着,或想要赚点儿抽头,果然是实在人,心里对路大娘和柳婶更加信服。
只是这样一来,那帕子和枕面的活儿,就都落到了杨桃和大丫头手上,半个月是无论如何也绣不完的。杨桃就提议,不如分给村里其他的人,让路大娘和柳婶挑那心实活路好的就行。
大家听说路大娘和柳婶也从镇上拿回了绣活,而且价钱比王氏的多上几倍,即便是个小帕子,也三到五文不等,当然都乐得多挣点儿钱贴补家用,没有不肯的。
路大娘因怕弄脏了成衣或刮起丝线,就召集大家都来她家里做活儿,院子里用洗干净的大床单铺上,放几个高点儿的垫子,有几个绣成衣的,就坐在那上面绣,另一边还摆了一个绣架,是从缀锦阁拿回来暂且用着的。
绣帕子枕面的,也常有人来凑热闹,一时之间,路大娘家的院子里,倒是可以跟杨桃家院子里相比,不过这边是一群大人,那边是一群孩子。
杨桃和大丫头,上午都是在自己家静静地绣花,下午则继续背诗讲故事,杨桃不仅开始教给大家算术,连那儿歌和舞蹈的也都一起来了,这样每天的课程都不一样,孩子们都觉得新鲜有趣,更学的津津有味。
却说那老夏家的王氏,正好在杨桃她们拿回成衣的那天收了绣活,第二天来到镇上,又在娘家住了两天,方不紧不慢地回到村里,却发现村里原来做绣活的姑娘媳妇们,十个至少六个不做她的绣活了,心里正自纳闷,待来到柳二家,不禁就问了一句。
“柳二... -->>
第二天吃过早饭,柳婶就派二丫头来寻杨桃,原来是柳婶和路大娘要给大家分派绣活,觉得杨桃人小主意却大,叫她过去一块儿商量。
之前拿的那批帕子枕面,为数也不少,而这十二件成衣,又说好二十天交。因少了杨桃和大丫头两个孩子,也只有路大娘、柳婶,冯婶,冯婶的妯娌和路大娘的小姑子五个人,而杨桃的花样儿虽有繁有简,却都要做工精细,才能栩栩如生。
算来算去,每个人两件成衣,还要一天天的绣来才能绣完,那多出来的两件,就由柳婶拿了主意,去寻村里活路最好的老李家的孟氏来绣。
这孟氏听说有这样的好事儿,还没做绣活就有一两银子可拿,等绣好后,还有另外一两多的工钱,如何不肯?早就满心欢喜了。听说大家有不明白绣不好的地方要跟她请教,更是多了一分骄傲,立刻爽快地答应下来。
“嗨!什么指教不指教的,有什么尽管问。”
原来路大娘和柳婶,都存了一个心思,毕竟这成衣是细致的活儿,而那家子又挑剔,如今既然缀锦阁的老板娘这么信任她们,又格外要来了工钱,她们也唯恐做不好,愧对人家的一份心,于是就先给大家一两银子,另外一两,则等交了绣活之后再给,让大家心里有个期盼,更精心做活。
杨桃当然对路大娘和柳婶的想法没什么异议,又见路大娘和柳婶也跟她一样,将价钱一五一十地说给大家,并没有藏着掖着,或想要赚点儿抽头,果然是实在人,心里对路大娘和柳婶更加信服。
只是这样一来,那帕子和枕面的活儿,就都落到了杨桃和大丫头手上,半个月是无论如何也绣不完的。杨桃就提议,不如分给村里其他的人,让路大娘和柳婶挑那心实活路好的就行。
大家听说路大娘和柳婶也从镇上拿回了绣活,而且价钱比王氏的多上几倍,即便是个小帕子,也三到五文不等,当然都乐得多挣点儿钱贴补家用,没有不肯的。
路大娘因怕弄脏了成衣或刮起丝线,就召集大家都来她家里做活儿,院子里用洗干净的大床单铺上,放几个高点儿的垫子,有几个绣成衣的,就坐在那上面绣,另一边还摆了一个绣架,是从缀锦阁拿回来暂且用着的。
绣帕子枕面的,也常有人来凑热闹,一时之间,路大娘家的院子里,倒是可以跟杨桃家院子里相比,不过这边是一群大人,那边是一群孩子。
杨桃和大丫头,上午都是在自己家静静地绣花,下午则继续背诗讲故事,杨桃不仅开始教给大家算术,连那儿歌和舞蹈的也都一起来了,这样每天的课程都不一样,孩子们都觉得新鲜有趣,更学的津津有味。
却说那老夏家的王氏,正好在杨桃她们拿回成衣的那天收了绣活,第二天来到镇上,又在娘家住了两天,方不紧不慢地回到村里,却发现村里原来做绣活的姑娘媳妇们,十个至少六个不做她的绣活了,心里正自纳闷,待来到柳二家,不禁就问了一句。
“柳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