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yqwx.net,大明第一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这些,也只是老友信中内容,朱家军到底什么样,他还不知道。万一朱家军光会说漂亮话,其实很拉胯呢?
总而言之,要先见见吧!
等自己摸清楚了朱家军的底细,不管是抵御红贼,还是上书朝廷,建言献策,也都有了凭证。
刘基当初做县丞的时候,他就喜欢亲自下乡,去了解民间疾苦,体察民情。
这一次刘基也决定跑一趟,去瞧瞧朱家军的虚实。
正好还是科举取士,自己也能看看天下英才,愿不愿意归附朱元璋?
要真是人才云集,那,那大元朝的气数……刘伯温心中喟然长叹,他也的确不那么重要,挂的是虚职,领的是乡勇。
每次上书都是要钱,浙江行省的人巴不得刘伯温不存在呢!
就这样,刘伯温带着两个书童,从老家出发,星夜兼程,也没去丹徒见欧阳苏,而是直接去金陵。
刘伯温不是鲁莽的人,他盘算过,自己没什么名气,随便混入金陵,打听一下消息也就是了。
只是看看就好。
奈何刘伯温低估了朱家军……前面提到过,张希孟在滁州为了征税,在各个路口设立税卡,带着货物过来,都要登记,核算价值之后,缴纳税金,就可以得到凭证。而有了完税凭证,就可以在朱家军治下畅通无阻。
最近由于刚刚占领金陵,税卡自然是建立了,除此之外,还有针对其他人的登记。
负责人正是康茂才,他由于在铲除朱一斗的行动中,出力不小,得到了张希孟的赏识,肩负起应天征税的使命。
顺带着登记外来人员。
你想干什么?
是探亲访友的,把亲戚名字写出来。
是买卖东西的,把经营范围写出来。
只是路过的,那就把路线写出来。
如果想要在金陵乱逛,对不起,大元帅还没同意呢!
面对这帮人的盘问,刘基傻眼了。
瞧他们做事认真的样子,自己想随便混入金陵的打算怕是落空了,根本进不去。
难道自己就碰个钉子回去吗?
貌似刘伯温还不是这么容易放弃的。
他正好瞧见前面有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跟士兵说,他是参加考试的,立刻得到了热情招呼,里面的官都出来了,好言询问。
刘伯温眼睛一亮,他来了主意。
等到刘伯温的时候,他也说自己想要参加考试,士兵看了看他,发现他年纪不小了,想来也是个老儒生,在元朝那边做不了官,这才跑来金陵的。
士兵还挺同情他,“老先生放心吧,这次考试不难,上位是一心求才,提前恭祝老先生高中了!”
刘伯温被说得莫名其妙,真有意思,这个士兵懂什么,你也敢说考试不难,你认几个字啊?
刘伯温哪里知道,这些士兵都是张希孟从朱家军调过来的老兵,其中的佼佼者,已经读了三年多的书了,由于军中心干净,没有乱七八糟的,成绩优秀的,认识两三千个字,写写公文,都没有问题。
他们在军中也负责登记名册,计算钱粮辎重,甚至还有探查地形,绘制地图。
这一次应天的科举,上位已经明白说了,就跟过去军中的考试差不多,还给了士兵名额,准许他们参加考试,最终的录取名额会在一百五十人。
按理说能当官不是一步登天吗?
军中将士该争着去才是。
但是大家伙也不傻,这个科举和元廷的科举不一样。而且在军中升迁更快,机会更多。
所以只有那些年纪大了,体力不那么好,受过伤的,或者其他原因,才会参加这个考试。
大约来说,那个士兵告诉刘伯温,考试不难,就是一个学长在提点学弟,就这么简单!
奈何刘伯温没有意识到,他还觉得是士兵不知道深浅,胡说八道。
只是接下来的事情,又让刘伯温始料未及……原来所有参加考试的学子,都有专门的绿色通道,他报名之后,领了身份卡,接着就有朱家军护送,一路送到了军营。
为了防止他们作弊,全程严密控制。
到了军营之后,还贴心发了一份考试指南,大约就是介绍考试的内容,要如何答题。
整个考试包括背诵部分,有诗词文章,四书五经,为了降低难度,还特别弄成了填空形式。
接下来有几道常识题目,无非就是问问山川地理,经济民生。
然后就是算学题目,考验考生的算术水平。
最后面则是二选一的大题,你可以选择写一篇策论,针对应天大元帅府提出意见。也可以根据提出的案件,写出自己的判决意见,并且阐发自己对律法的理解。
也就是说,文采够,可以当官,有实务经验,粗通律法,也能当官。
这点东西对刘伯温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唯一让他难受的是困在军营里面,别人都在废寝忘食研究,他也出不去,只能装模作势,所幸军营的伙食还不差,不然刘伯温能憋屈死!
五天之后,刘伯温,还有一大堆的学子,就从各个军营带出来,送去了考场,时间也不长,只是半天,考过之后,就可以自由了。
刘伯温可是憋坏了,他赶快提笔,把卷子写完,好容易熬到了中午时分,他跟着一群学生交了卷子,总算是能瞧瞧金陵城,看看朱家军的本事了。
但是很快刘伯温就意识到了一件不那么好玩的事情……万一考中了,他该怎么办?
的这些,也只是老友信中内容,朱家军到底什么样,他还不知道。万一朱家军光会说漂亮话,其实很拉胯呢?
总而言之,要先见见吧!
等自己摸清楚了朱家军的底细,不管是抵御红贼,还是上书朝廷,建言献策,也都有了凭证。
刘基当初做县丞的时候,他就喜欢亲自下乡,去了解民间疾苦,体察民情。
这一次刘基也决定跑一趟,去瞧瞧朱家军的虚实。
正好还是科举取士,自己也能看看天下英才,愿不愿意归附朱元璋?
要真是人才云集,那,那大元朝的气数……刘伯温心中喟然长叹,他也的确不那么重要,挂的是虚职,领的是乡勇。
每次上书都是要钱,浙江行省的人巴不得刘伯温不存在呢!
就这样,刘伯温带着两个书童,从老家出发,星夜兼程,也没去丹徒见欧阳苏,而是直接去金陵。
刘伯温不是鲁莽的人,他盘算过,自己没什么名气,随便混入金陵,打听一下消息也就是了。
只是看看就好。
奈何刘伯温低估了朱家军……前面提到过,张希孟在滁州为了征税,在各个路口设立税卡,带着货物过来,都要登记,核算价值之后,缴纳税金,就可以得到凭证。而有了完税凭证,就可以在朱家军治下畅通无阻。
最近由于刚刚占领金陵,税卡自然是建立了,除此之外,还有针对其他人的登记。
负责人正是康茂才,他由于在铲除朱一斗的行动中,出力不小,得到了张希孟的赏识,肩负起应天征税的使命。
顺带着登记外来人员。
你想干什么?
是探亲访友的,把亲戚名字写出来。
是买卖东西的,把经营范围写出来。
只是路过的,那就把路线写出来。
如果想要在金陵乱逛,对不起,大元帅还没同意呢!
面对这帮人的盘问,刘基傻眼了。
瞧他们做事认真的样子,自己想随便混入金陵的打算怕是落空了,根本进不去。
难道自己就碰个钉子回去吗?
貌似刘伯温还不是这么容易放弃的。
他正好瞧见前面有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跟士兵说,他是参加考试的,立刻得到了热情招呼,里面的官都出来了,好言询问。
刘伯温眼睛一亮,他来了主意。
等到刘伯温的时候,他也说自己想要参加考试,士兵看了看他,发现他年纪不小了,想来也是个老儒生,在元朝那边做不了官,这才跑来金陵的。
士兵还挺同情他,“老先生放心吧,这次考试不难,上位是一心求才,提前恭祝老先生高中了!”
刘伯温被说得莫名其妙,真有意思,这个士兵懂什么,你也敢说考试不难,你认几个字啊?
刘伯温哪里知道,这些士兵都是张希孟从朱家军调过来的老兵,其中的佼佼者,已经读了三年多的书了,由于军中心干净,没有乱七八糟的,成绩优秀的,认识两三千个字,写写公文,都没有问题。
他们在军中也负责登记名册,计算钱粮辎重,甚至还有探查地形,绘制地图。
这一次应天的科举,上位已经明白说了,就跟过去军中的考试差不多,还给了士兵名额,准许他们参加考试,最终的录取名额会在一百五十人。
按理说能当官不是一步登天吗?
军中将士该争着去才是。
但是大家伙也不傻,这个科举和元廷的科举不一样。而且在军中升迁更快,机会更多。
所以只有那些年纪大了,体力不那么好,受过伤的,或者其他原因,才会参加这个考试。
大约来说,那个士兵告诉刘伯温,考试不难,就是一个学长在提点学弟,就这么简单!
奈何刘伯温没有意识到,他还觉得是士兵不知道深浅,胡说八道。
只是接下来的事情,又让刘伯温始料未及……原来所有参加考试的学子,都有专门的绿色通道,他报名之后,领了身份卡,接着就有朱家军护送,一路送到了军营。
为了防止他们作弊,全程严密控制。
到了军营之后,还贴心发了一份考试指南,大约就是介绍考试的内容,要如何答题。
整个考试包括背诵部分,有诗词文章,四书五经,为了降低难度,还特别弄成了填空形式。
接下来有几道常识题目,无非就是问问山川地理,经济民生。
然后就是算学题目,考验考生的算术水平。
最后面则是二选一的大题,你可以选择写一篇策论,针对应天大元帅府提出意见。也可以根据提出的案件,写出自己的判决意见,并且阐发自己对律法的理解。
也就是说,文采够,可以当官,有实务经验,粗通律法,也能当官。
这点东西对刘伯温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唯一让他难受的是困在军营里面,别人都在废寝忘食研究,他也出不去,只能装模作势,所幸军营的伙食还不差,不然刘伯温能憋屈死!
五天之后,刘伯温,还有一大堆的学子,就从各个军营带出来,送去了考场,时间也不长,只是半天,考过之后,就可以自由了。
刘伯温可是憋坏了,他赶快提笔,把卷子写完,好容易熬到了中午时分,他跟着一群学生交了卷子,总算是能瞧瞧金陵城,看看朱家军的本事了。
但是很快刘伯温就意识到了一件不那么好玩的事情……万一考中了,他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