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兄弟姐妹齐种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自从上次出豆,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正常的婴儿了。每天不是吃就是睡,感觉每天都有睡不醒的感觉。可能是那时每天不停催眠自己,让自己都睡成了习惯,唉,觉这个东西啊,只要你睡习惯了,你是越睡越想睡,越睡越能睡。看来还是古人说得对啊,由懒变勤难,由勤变懒易。现在我信了。我现在就很懒,除了睡着的时间,就是吃饭,被哥哥们逗着玩,然后就是被家人带出门溜湾,听村里的老人们给小孩子们讲故事。
那些古老的故事,有很多是我上辈子所没有听过的,从地上的有勇敢的猎人用什么样的机智的技能战胜了从林中的猛兽;先辈们如何在从林中杀死了下山残害动物和小孩的巨蛇;一个叫XX的小孩子,用什么机智的办法在迷路的从林中躲过狼老虎花豹的追杀,找到回家的路;一个叫XX的小孩子如何不听大家的教诲,被山上的巨狼抓走;XX小孩子果何顽皮,独自去了江边被拐小孩子吃肉的妖怪抓走吃掉。等等等等。还有天上的什么巨大的鹰妖,飞到村里抓小孩子小动物,被勇敢的村民如何设置陷阱捕捉和驱赶;天上的火龙作怪,狂风暴雨,XX小孩子如何好奇顽皮爬到大树上去看,结果被火龙抓走吃掉。好多好多。
这些故事是那么简朴,但其实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就已经被教给了在大山中生存的常识和技能。看到一群小孩子们围在老人们的身边,听得唏嘘感叹,小家伙们还不时讨论如果是自己要怎么办。在这些故事里,我也学到了很多自己上辈子所不了解的东西。
在这些故事中让我最最震惊的是,我听到了一个上辈子也听到过的传说。这个传说讲的银鹿村的由来,上辈子听到的却是银鹿寺的由来,因为在上辈子没听过有银鹿村这个村。
老人讲,相传当年诸葛亮带兵渡江后,在原始森林中迷路了十多天,将士们已经饥寒交迫,支持不下去了;突然诸葛亮看到天上一只银白的鹿从头顶飞过,他们抱着最后一线希望紧追不舍的走了三天三夜,突然鹿消失不见了,但他们却来到了这里;诸葛亮把之前的经历告诉了当地的老农,然后在战胜了当时云南的几个部族头领之后,回到这里修建了银鹿寺。而这个村子,也被取名为银鹿村了。
听到这个故事我很激动,因为我知道,上辈子我所在的地方就有一个银鹿寺,但我却从没听过有银鹿村。而且我不知道,这里的银鹿寺又是建在哪里的呢?
最有可能的就是在银鹿村的附近,但这段时间我一直观察的结果显示不是,因为这里的山都不是我熟悉的。问大人们是最好也最直接的办法,但我却还不能讲话。
对村和寺这两个问题我很是不解,下定决心一定要打听到,这对我可能会有帮助,也许我会知道自己怎么会来到了这里。
一不留神来到这个地方已经两个多月了,我已经从原来的五个多月大的小婴儿变成了一个快八个月大的婴儿,还长出了四颗小门牙。这段时间经厉着长牙的痛苦,有口难言,最幸福的就是用外婆给送来的脆柿子,磨磨我的小门牙,还能吃到一点磨下来的柿子甜味。
来了两个多月,除了哥哥们给我带回的榙枝果是甜的,都快不知道甜字怎么写了。家人很疼我,但我却从来没吃过糖,当然也没见过哥哥们吃过。唯一一次见过糖,记得还是二舅舅家小表弟满月时,奶奶让老娘带去的一牛皮纸包着的散红糖。
从来不觉得自己是爱吃糖的人,至少上辈子不爱吃。但现在却好想吃点甜甜的糖。我时常想,难道这里糖真的很贵?
以前看杂书时,书里提起一个洋人在江南生活时写下的日记,照他说来,清朝时糖确实很贵,比肉类贵很多,可因为没什么兴趣,也没有过多的留意,只一眼扫过而已。
家对面的大山上,以前的红色黄色的树叶已经落光了,房子背后的那些疑是柿子的果子也快掉没了,偶尔还有几个红红的果实挂在光光的树枝上。气温也已经变得很低了,虽然没去细记日子,但觉得应该快过年了。
果然,在这天醒来的时候,看到哥哥们红光满面,嘻嘻哈哈的又蹦又跳的,听他们说这是要去赶集了。
吃早饭时,听到大人们谈话,原来今天已经腊月二十八了。在这之前都没有打年糕和腊八粥什么的。
其实在上现代时,这里也只会在过年的前两天把屋子,房子周围好好打扫清洁,应该补的补,应该修的修,然后吃年饭迎接新年的到来。
所以,看着快过年了,都还淡然的大人们,我并没有觉得什么奇怪的,在现代没有那些习俗,在300多年前的这里,应该也不会差很多才是。
不知道赶集会不会有我的份,真的很想出远门看看。两个多月来,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村子里,真的很无奈。就算这两个月来,努力的不放过任何一条能接收的信息,但是还是不知道家里离镇子有多远,从没听谁谈起来这距离的话题。
唯一一次也就是生病时,老爹去请王老爷子那次了解了一点。本以为镇子应该很近的,但我去了村里快两千米远的距离,都没发现有镇子的痕迹,只能看到马帮的队伍和货商,在横穿过村子的路上来来往往。
吃完饭大家收整出发时,我的愿望实现了,被老娘抱在了怀里出发了。三个哥哥们、奶奶、爷爷、还有老爹都去。全家总动员啊。
老爹和爷爷手脚麻利的套牛架车,几下就把家里的老牛车安好了。奶奶提着个小包袱,那里装着她和老娘做的一些绣品,我看过她们绣的一些手帕和头巾包包什么的,老娘名字取得很合适,她的绣活做得真是很好。那些很有民族特色的头巾小包被她绣得非常好看。
而为了绣这些东西,两人也是非常辛苦,一般都是抽着白天得空的时候绣一下,而晚上的时候,家里是不怎么舍得点油灯的。
一般天黑一会儿就睡觉,但有时也会... -->>
自从上次出豆,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正常的婴儿了。每天不是吃就是睡,感觉每天都有睡不醒的感觉。可能是那时每天不停催眠自己,让自己都睡成了习惯,唉,觉这个东西啊,只要你睡习惯了,你是越睡越想睡,越睡越能睡。看来还是古人说得对啊,由懒变勤难,由勤变懒易。现在我信了。我现在就很懒,除了睡着的时间,就是吃饭,被哥哥们逗着玩,然后就是被家人带出门溜湾,听村里的老人们给小孩子们讲故事。
那些古老的故事,有很多是我上辈子所没有听过的,从地上的有勇敢的猎人用什么样的机智的技能战胜了从林中的猛兽;先辈们如何在从林中杀死了下山残害动物和小孩的巨蛇;一个叫XX的小孩子,用什么机智的办法在迷路的从林中躲过狼老虎花豹的追杀,找到回家的路;一个叫XX的小孩子如何不听大家的教诲,被山上的巨狼抓走;XX小孩子果何顽皮,独自去了江边被拐小孩子吃肉的妖怪抓走吃掉。等等等等。还有天上的什么巨大的鹰妖,飞到村里抓小孩子小动物,被勇敢的村民如何设置陷阱捕捉和驱赶;天上的火龙作怪,狂风暴雨,XX小孩子如何好奇顽皮爬到大树上去看,结果被火龙抓走吃掉。好多好多。
这些故事是那么简朴,但其实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就已经被教给了在大山中生存的常识和技能。看到一群小孩子们围在老人们的身边,听得唏嘘感叹,小家伙们还不时讨论如果是自己要怎么办。在这些故事里,我也学到了很多自己上辈子所不了解的东西。
在这些故事中让我最最震惊的是,我听到了一个上辈子也听到过的传说。这个传说讲的银鹿村的由来,上辈子听到的却是银鹿寺的由来,因为在上辈子没听过有银鹿村这个村。
老人讲,相传当年诸葛亮带兵渡江后,在原始森林中迷路了十多天,将士们已经饥寒交迫,支持不下去了;突然诸葛亮看到天上一只银白的鹿从头顶飞过,他们抱着最后一线希望紧追不舍的走了三天三夜,突然鹿消失不见了,但他们却来到了这里;诸葛亮把之前的经历告诉了当地的老农,然后在战胜了当时云南的几个部族头领之后,回到这里修建了银鹿寺。而这个村子,也被取名为银鹿村了。
听到这个故事我很激动,因为我知道,上辈子我所在的地方就有一个银鹿寺,但我却从没听过有银鹿村。而且我不知道,这里的银鹿寺又是建在哪里的呢?
最有可能的就是在银鹿村的附近,但这段时间我一直观察的结果显示不是,因为这里的山都不是我熟悉的。问大人们是最好也最直接的办法,但我却还不能讲话。
对村和寺这两个问题我很是不解,下定决心一定要打听到,这对我可能会有帮助,也许我会知道自己怎么会来到了这里。
一不留神来到这个地方已经两个多月了,我已经从原来的五个多月大的小婴儿变成了一个快八个月大的婴儿,还长出了四颗小门牙。这段时间经厉着长牙的痛苦,有口难言,最幸福的就是用外婆给送来的脆柿子,磨磨我的小门牙,还能吃到一点磨下来的柿子甜味。
来了两个多月,除了哥哥们给我带回的榙枝果是甜的,都快不知道甜字怎么写了。家人很疼我,但我却从来没吃过糖,当然也没见过哥哥们吃过。唯一一次见过糖,记得还是二舅舅家小表弟满月时,奶奶让老娘带去的一牛皮纸包着的散红糖。
从来不觉得自己是爱吃糖的人,至少上辈子不爱吃。但现在却好想吃点甜甜的糖。我时常想,难道这里糖真的很贵?
以前看杂书时,书里提起一个洋人在江南生活时写下的日记,照他说来,清朝时糖确实很贵,比肉类贵很多,可因为没什么兴趣,也没有过多的留意,只一眼扫过而已。
家对面的大山上,以前的红色黄色的树叶已经落光了,房子背后的那些疑是柿子的果子也快掉没了,偶尔还有几个红红的果实挂在光光的树枝上。气温也已经变得很低了,虽然没去细记日子,但觉得应该快过年了。
果然,在这天醒来的时候,看到哥哥们红光满面,嘻嘻哈哈的又蹦又跳的,听他们说这是要去赶集了。
吃早饭时,听到大人们谈话,原来今天已经腊月二十八了。在这之前都没有打年糕和腊八粥什么的。
其实在上现代时,这里也只会在过年的前两天把屋子,房子周围好好打扫清洁,应该补的补,应该修的修,然后吃年饭迎接新年的到来。
所以,看着快过年了,都还淡然的大人们,我并没有觉得什么奇怪的,在现代没有那些习俗,在300多年前的这里,应该也不会差很多才是。
不知道赶集会不会有我的份,真的很想出远门看看。两个多月来,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村子里,真的很无奈。就算这两个月来,努力的不放过任何一条能接收的信息,但是还是不知道家里离镇子有多远,从没听谁谈起来这距离的话题。
唯一一次也就是生病时,老爹去请王老爷子那次了解了一点。本以为镇子应该很近的,但我去了村里快两千米远的距离,都没发现有镇子的痕迹,只能看到马帮的队伍和货商,在横穿过村子的路上来来往往。
吃完饭大家收整出发时,我的愿望实现了,被老娘抱在了怀里出发了。三个哥哥们、奶奶、爷爷、还有老爹都去。全家总动员啊。
老爹和爷爷手脚麻利的套牛架车,几下就把家里的老牛车安好了。奶奶提着个小包袱,那里装着她和老娘做的一些绣品,我看过她们绣的一些手帕和头巾包包什么的,老娘名字取得很合适,她的绣活做得真是很好。那些很有民族特色的头巾小包被她绣得非常好看。
而为了绣这些东西,两人也是非常辛苦,一般都是抽着白天得空的时候绣一下,而晚上的时候,家里是不怎么舍得点油灯的。
一般天黑一会儿就睡觉,但有时也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