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准备练新军 (1/2)
言情文学 www.yqwx.net,百度宅男当崇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CPU:://file1./er/20109/11/1705845634198351367457049915188.jg]]](图:孙承宗像)
文华殿里,崇祯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
枯燥的太监声音响起。
“巡抚宣府右都御史秦士文报:插汉儿即虎墩兔憨争哈喇慎所分部落,谋犯塞……”
太监的声音不急不慢,徐徐道来,如果不是声音中参杂了一丝的尖锐,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太监在朗读。
杨改革只觉得头晕,只一个上午,就觉得头晕眼花,这奏折里的话实在是太难懂了,深奥,生僻,摇了摇头,问道:“等等,这杀胡堡在那里?归化城又在哪里?那个什么插汗儿又是什么?”
内阁的几位大学士面面相窥,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皇帝的话。
杨改革摇摇头,说道:“地图呢?上大地图,把他挂在朕的前面,朕才知道那个什么归化城在那里,还有杀胡堡在那里。”
内阁大臣连忙叫人找来地图,匆匆忙忙的挂在了文华殿的柱子上。
杨改革走到地图边上一看,地图虽然粗糙,也画得不是很准确,但是也知道了大致在那里,绝对的纯手工。想了想,估计那里就是后世的山西大同到内蒙古的呼和浩特那里了。
“怎么蒙古这种废柴都可以打劫我大明朝吗?众位卿家有什么看法和意见?”杨改革无语,连蒙古那种废柴都可以在自己家里打劫,实在是叫人无语。真的是没有最烂,只有更烂,纯粹的比烂。
内阁大臣都不作声。没人知道该怎么办,组织大军杀回去?一没钱,二没人,没钱就不用说了,没人,广宁之败,把大明朝拿得出手的精兵都耗空了。这才几年?根本就没有拿到出手的官军来。
看样子内阁大臣是没有什么好办法了,都漠不作声,杨改革叹了口气,道:“这个就在这里暂停了。下一个话题,记得用简单的白话把事情尽量简单的说清楚,不要老是把事情搞得那样复杂,朕伤脑经啊!”
杨改革扶了扶额头,看文言文的繁体折子,对于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二十一世纪宅男来说,确实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
那位负责宣读折子的太监又继续说到:“户部主事刘鼎卿劾大学士黄立极。”
杨改革又有点头疼了,这户部主事是干嘛的啊?这大学士黄立极是谁啊?好像我也不认识啊!不过这尚书下面好像是侍郎,侍郎下面员外郎了,再下面才应该是主事吧,这好像差了好几级,嘿嘿,有意思,处级告部级,胆子挺肥的。算了,既然都不太懂,那就跳过了。
杨改革挥挥手,内阁的大臣们算是松了口气,知道这表示皇帝不讨论这事了。杨改革不知道这其中的那一位是黄立极,奏章上面就是弹劾他的。
接下来比如什么释放蓟镇总兵备道耿如杞,官复原职。
杨改革之觉得头大:“这个问题你们内阁自己考虑吧,给你们三天时间,限期完成。如果有不同意见,就投票,少数服从多少,明白?”
对于这个问题,杨改革是一点印象也没有。
“臣等明白。”一干大臣对皇帝的放权行为表示十分的赞同。
“下一个。”杨改革又挥挥手。
一个上午下来,杨改革有点想死的感觉了,不过还是坚持了下来,知道自己这是头几次,不太熟悉的缘故,慢慢的就熟悉习惯的。
和孙承宗学习兵法,按照杨改革的说法,实在是没有太多的东西要学。
杨改革认为,自己怎么也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来了,兵法在他眼里那就是渣啊,在杨改革看来,打仗胜利的关键就是怎么将更多的攻击力投送到敌人的身上去。
没有足够的实力,再先进的兵法也是渣。
孙承宗对自己的这位皇帝学生也是惊叹中带着哀叹。真是个天才,可惜是位皇帝。不然驰骋沙场,也是一员能流芳百世的名将。
“孙师傅,这些兵书我基本都大致的看了一次,也听您给我讲解了一番,我心里也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了。”杨改革这样说到。
“哦,陛下,有什么心得吗?”孙承宗问道。
“孙师傅,在我看来,一只军队能打胜仗的关键因素在于三点,纪律、意志、组织这三种要素,这三要素有这一个共同的目标,将更多的杀伤力作用于敌人身上,直到敌人崩溃。”杨改革大胆的用未来的观点忽悠孙承宗,杨改革要的是尽快的组建新军,而不是和孙承宗学习什么兵法,正儿八经的学习兵法,没有个十年八年根本不会出师,可惜崇祯二年野猪皮就要进关了,这绝对等不起的。
“陛下,说说您的看法。”孙承宗有点疑惑,带着凝重的问道。
“这三种要素组成一个完美的组合,目的就是把军队的杀伤力投送到敌人身上,先说说组织吧,十个普通的小兵由一个小旗管理着,5个小旗上面有一名总旗,总旗上面有百户,百户上面有千户,千户上面有指挥使。这就是组织,没有了组织,任何军队都不叫军队了。”
“纪律吗,一只军队纪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比如岳家军的纪律就非常强,宁可睡在街上,也不会进百姓家里,比如本朝的戚大帅的戚家军,可以站在雨中一两个时辰不动一下。纪律就非常的强,强悍的纪律可以使他们在战场上忘乎所以,只记得纪律二字,可以在敌人的铁骑冲锋之下仍然按照规定列队,搏杀,只管向前,他们的战... -->>
[[[CPU:://file1./er/20109/11/1705845634198351367457049915188.jg]]](图:孙承宗像)
文华殿里,崇祯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
枯燥的太监声音响起。
“巡抚宣府右都御史秦士文报:插汉儿即虎墩兔憨争哈喇慎所分部落,谋犯塞……”
太监的声音不急不慢,徐徐道来,如果不是声音中参杂了一丝的尖锐,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太监在朗读。
杨改革只觉得头晕,只一个上午,就觉得头晕眼花,这奏折里的话实在是太难懂了,深奥,生僻,摇了摇头,问道:“等等,这杀胡堡在那里?归化城又在哪里?那个什么插汗儿又是什么?”
内阁的几位大学士面面相窥,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皇帝的话。
杨改革摇摇头,说道:“地图呢?上大地图,把他挂在朕的前面,朕才知道那个什么归化城在那里,还有杀胡堡在那里。”
内阁大臣连忙叫人找来地图,匆匆忙忙的挂在了文华殿的柱子上。
杨改革走到地图边上一看,地图虽然粗糙,也画得不是很准确,但是也知道了大致在那里,绝对的纯手工。想了想,估计那里就是后世的山西大同到内蒙古的呼和浩特那里了。
“怎么蒙古这种废柴都可以打劫我大明朝吗?众位卿家有什么看法和意见?”杨改革无语,连蒙古那种废柴都可以在自己家里打劫,实在是叫人无语。真的是没有最烂,只有更烂,纯粹的比烂。
内阁大臣都不作声。没人知道该怎么办,组织大军杀回去?一没钱,二没人,没钱就不用说了,没人,广宁之败,把大明朝拿得出手的精兵都耗空了。这才几年?根本就没有拿到出手的官军来。
看样子内阁大臣是没有什么好办法了,都漠不作声,杨改革叹了口气,道:“这个就在这里暂停了。下一个话题,记得用简单的白话把事情尽量简单的说清楚,不要老是把事情搞得那样复杂,朕伤脑经啊!”
杨改革扶了扶额头,看文言文的繁体折子,对于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二十一世纪宅男来说,确实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
那位负责宣读折子的太监又继续说到:“户部主事刘鼎卿劾大学士黄立极。”
杨改革又有点头疼了,这户部主事是干嘛的啊?这大学士黄立极是谁啊?好像我也不认识啊!不过这尚书下面好像是侍郎,侍郎下面员外郎了,再下面才应该是主事吧,这好像差了好几级,嘿嘿,有意思,处级告部级,胆子挺肥的。算了,既然都不太懂,那就跳过了。
杨改革挥挥手,内阁的大臣们算是松了口气,知道这表示皇帝不讨论这事了。杨改革不知道这其中的那一位是黄立极,奏章上面就是弹劾他的。
接下来比如什么释放蓟镇总兵备道耿如杞,官复原职。
杨改革之觉得头大:“这个问题你们内阁自己考虑吧,给你们三天时间,限期完成。如果有不同意见,就投票,少数服从多少,明白?”
对于这个问题,杨改革是一点印象也没有。
“臣等明白。”一干大臣对皇帝的放权行为表示十分的赞同。
“下一个。”杨改革又挥挥手。
一个上午下来,杨改革有点想死的感觉了,不过还是坚持了下来,知道自己这是头几次,不太熟悉的缘故,慢慢的就熟悉习惯的。
和孙承宗学习兵法,按照杨改革的说法,实在是没有太多的东西要学。
杨改革认为,自己怎么也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来了,兵法在他眼里那就是渣啊,在杨改革看来,打仗胜利的关键就是怎么将更多的攻击力投送到敌人的身上去。
没有足够的实力,再先进的兵法也是渣。
孙承宗对自己的这位皇帝学生也是惊叹中带着哀叹。真是个天才,可惜是位皇帝。不然驰骋沙场,也是一员能流芳百世的名将。
“孙师傅,这些兵书我基本都大致的看了一次,也听您给我讲解了一番,我心里也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了。”杨改革这样说到。
“哦,陛下,有什么心得吗?”孙承宗问道。
“孙师傅,在我看来,一只军队能打胜仗的关键因素在于三点,纪律、意志、组织这三种要素,这三要素有这一个共同的目标,将更多的杀伤力作用于敌人身上,直到敌人崩溃。”杨改革大胆的用未来的观点忽悠孙承宗,杨改革要的是尽快的组建新军,而不是和孙承宗学习什么兵法,正儿八经的学习兵法,没有个十年八年根本不会出师,可惜崇祯二年野猪皮就要进关了,这绝对等不起的。
“陛下,说说您的看法。”孙承宗有点疑惑,带着凝重的问道。
“这三种要素组成一个完美的组合,目的就是把军队的杀伤力投送到敌人身上,先说说组织吧,十个普通的小兵由一个小旗管理着,5个小旗上面有一名总旗,总旗上面有百户,百户上面有千户,千户上面有指挥使。这就是组织,没有了组织,任何军队都不叫军队了。”
“纪律吗,一只军队纪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比如岳家军的纪律就非常强,宁可睡在街上,也不会进百姓家里,比如本朝的戚大帅的戚家军,可以站在雨中一两个时辰不动一下。纪律就非常的强,强悍的纪律可以使他们在战场上忘乎所以,只记得纪律二字,可以在敌人的铁骑冲锋之下仍然按照规定列队,搏杀,只管向前,他们的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