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江东周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左传》为大经,《毛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谷梁》为小经。通两经者一大一小,或两中经。同时还要兼习《孝经》、《论语》。进士科行帖经、试杂文和对策三场考试,最为复杂,也最有可能选拔出急需的栋梁之才。
应举者有生徒和乡贡。生徒主要是指国子监所统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的学生,以及在弘文馆、崇文馆学习的皇亲、亲贵子孙。他们在学校学习儒家经典,学习期满考试合格后由馆监举送参加各科考试。另外有自己在郡、县报名,经县、郡逐级考试合格,由郡府举送参加科举考试的,谓之乡贡。
应举者考试通过,便列入了官吏的后备之选,他们还要参加朝廷的选试,方可正式获得官职。考试的前十名,皆由皇帝亲自出题选拔,称之为殿试。殿试第一名,称“状元”,殿试第二名,称“榜眼”,殿试第三名,称“探花”。
考试时间上,因百废待兴,各级官府急需官员,故暂以每年一次进行,三月为各郡县考试,选拔合格的应举者,需到都城金陵,参加当年九月举行的正式考试。
周瑜所推出的科举制度,在考虑到现实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了历史上唐、明两代科举制的内容,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彻底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对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和否定。给“小门非望族”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和条件,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科举制一经推出,犹如惊蛰时节的奔雷一般,撼动了华夏大地。寒门子弟皆奔走相告,踊跃参试。自此,他们也有了可以改变自己命运,改变整个家族命运的机遇!
而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则因为自幼便接受了较好的教育,虽不能似以往那般轻易地可以当官,却也多了个可以证明自身学识的途径,从心底里倒也不是十分抵触科举制,报名参试的人也很多。
靖康二年九月,自全国各地初考合格的应举者共三千人齐聚金陵,参加正式考试。十月,考试通过者名单张榜公布,作为大华朝的第一次科举考试,便为朝廷选拔出了三百名优秀的人才!
上榜者,兴高采烈。落榜者,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乡之后,调整心绪,苦读彻夜,继续参加第二年的考试。
到了靖康五年,三年的科举考试为朝廷选拔出了近千名才俊,被分配到从朝廷中枢到各郡各县中去做官,在周瑜和其心腹重臣的大力支持下,他们积极革除陈规陋习,坚定执行“厉行俭约、薄赋轻徭、休养生息、劝农树艺、廉吏清明”的政策,继续发展和光大了“江东新政”,令自秦汉以来的陈腐政风为之一新,华夏大地,终于出现了国泰民安的盛世之景。(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左传》为大经,《毛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谷梁》为小经。通两经者一大一小,或两中经。同时还要兼习《孝经》、《论语》。进士科行帖经、试杂文和对策三场考试,最为复杂,也最有可能选拔出急需的栋梁之才。
应举者有生徒和乡贡。生徒主要是指国子监所统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的学生,以及在弘文馆、崇文馆学习的皇亲、亲贵子孙。他们在学校学习儒家经典,学习期满考试合格后由馆监举送参加各科考试。另外有自己在郡、县报名,经县、郡逐级考试合格,由郡府举送参加科举考试的,谓之乡贡。
应举者考试通过,便列入了官吏的后备之选,他们还要参加朝廷的选试,方可正式获得官职。考试的前十名,皆由皇帝亲自出题选拔,称之为殿试。殿试第一名,称“状元”,殿试第二名,称“榜眼”,殿试第三名,称“探花”。
考试时间上,因百废待兴,各级官府急需官员,故暂以每年一次进行,三月为各郡县考试,选拔合格的应举者,需到都城金陵,参加当年九月举行的正式考试。
周瑜所推出的科举制度,在考虑到现实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了历史上唐、明两代科举制的内容,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彻底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对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和否定。给“小门非望族”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和条件,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科举制一经推出,犹如惊蛰时节的奔雷一般,撼动了华夏大地。寒门子弟皆奔走相告,踊跃参试。自此,他们也有了可以改变自己命运,改变整个家族命运的机遇!
而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则因为自幼便接受了较好的教育,虽不能似以往那般轻易地可以当官,却也多了个可以证明自身学识的途径,从心底里倒也不是十分抵触科举制,报名参试的人也很多。
靖康二年九月,自全国各地初考合格的应举者共三千人齐聚金陵,参加正式考试。十月,考试通过者名单张榜公布,作为大华朝的第一次科举考试,便为朝廷选拔出了三百名优秀的人才!
上榜者,兴高采烈。落榜者,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乡之后,调整心绪,苦读彻夜,继续参加第二年的考试。
到了靖康五年,三年的科举考试为朝廷选拔出了近千名才俊,被分配到从朝廷中枢到各郡各县中去做官,在周瑜和其心腹重臣的大力支持下,他们积极革除陈规陋习,坚定执行“厉行俭约、薄赋轻徭、休养生息、劝农树艺、廉吏清明”的政策,继续发展和光大了“江东新政”,令自秦汉以来的陈腐政风为之一新,华夏大地,终于出现了国泰民安的盛世之景。(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