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草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英王朝与印吉利
敷衍过白燕子,李肆召集要员,要彻夜解决这个问题,国是有了,国号呢?
青浦大楼外,灯火通明,车马穿梭不定,旗已经举了起来,兵就得开动,这事可容不得含糊,李肆已经跟范晋等人议出章程,由范晋督促着连夜动手。
而大楼最高一层,李肆开始快乐地头痛起来。
原本事情没什么麻烦,至少在段宏时、刘兴纯、苏文采乃至也参加了会议的徐灵胎、薛雪等读书人看来,这根本就不是难题,张口就来的事。
“英!?”
虽然有所预料,但听到这个字,李肆还是觉得微微发晕,真要叫这个?
“我华夏正朔,立国之号无非两途,要么发迹之地,要么前朝封爵,两者又经常是二而一之事。”
段宏时开始讲课了。
“上古唐尧,以所居之陶唐为号,禹受封夏伯,而后有夏,契助禹治水,受封于商,再以商代夏,古公迁姬姓于周原,乃有周。”
“而后之事,诸位都耳熟能详,秦末争霸,刘邦得汉中,号汉王,而后有汉。魏晋隋唐都为封爵之号,只是杨坚之父杨忠受封‘随国公’,为去‘随’的‘走之’一义,改随为隋。赵匡胤立宋,也取自他宋州节度使的封爵。”
说到这,段宏时叹气。
“到前明,这明一号,却混杂了偏途之义,本来自白莲教,可也托了太祖出身光明教之义,还算是贴切,至于这元和清嘛……”
他撇嘴摇头。
“一个从易经那一句‘大哉乾元’上取号,一个在五行上琢磨,要以水熄火,以清覆明,两个国号都是无根之源。蛮夷就是蛮夷,从国号上就能看出,他们都非正朔!”
不但之前的大元,现在这清廷也都非正朔!这话掷地有声,安金枝、顾希夷和刘兴兆这些原本还在打哆嗦的人,心中也稍稍安定下来。
老头这短短一课,说得李肆额头冒汗,竟然是越听越脱不了那个字?
老头下了断言:“吾等之国,以英德为根基,英德为唐宋时的英州,此号正佳!”
苏文采连连点头:“英者,华也,跻然而出,众目所向,是绝佳之字!
一直跟在老头身边研究天主道的薛雪很兴奋:“这英字用在国号上,绝古烁今!居然如此之巧,真是天意!”
这三人在泛酸,李肆心头也在冒酸。
英!?
以后他就叫英王,英皇!?他这国就叫大英王朝?大英帝国?而他的军队,也变成了“英军”?
就他自己而言,这会造成严重的代入偏差……
某年某月某日,“英军”攻陷北京,俘清酋康熙,光复我华夏大地?
某年某月某日,“我大英”受西陆诸国来贺,有如下诸国使节:英吉利?
某年某月某日,“英皇”登基,“英王”发来贺电?
李肆不得不指出问题所在:“有称为英吉利、英嘎礼之西洋国,已经用了这英字。”
话刚出口,他就意识到不对。
果然,不仅是段宏时、苏文采和薛雪,其他人,甚至安金枝,脸上都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色。
“夷狄之国,该如何以我华夏之语称呼,还不是由我华夏人自定?以后那英吉利,就改叫印吉利好了!”
段宏时气呼呼说着,同时也不太明白,为何李肆之前悍然将“天主教”这名字从洋夷头上抢过来,现在这国号却犯了怵?英,多好的名号啊,谢天谢地,前人居然都没用过!
“那个……再想想吧,看看有没有更好的。”
李肆心说,老师你真狠!这一改,我代入越来越混乱了,印吉利?到时候我们要跟约翰牛开战,那不是成了英军对印军了?原本的阿三又怎么办?
他也是心中哀叹,这个英字,真的很好,又符合华夏王朝的起名规则,意义也很贴切,可恨那帮媚外读书人!将罗马公教翻译为天主教也就罢了,老外的国名,什么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美利坚、意大利,那是什么字美用什么!特别是这个英国,身为“后知”三百年的他,“英国”这个名字印下的痕迹太深了,深到他根本就抹不掉。
“比如……用汉如何?”
他心虚地选了个大路货,然后又遭了段宏时的白眼。
“八百年前,广东也有个汉,那个汉可没什么好名声。更关键的是,你姓李……”
段宏时这话是说,你要继汉,就得有所谓的法统,至少得姓刘,好能攀到汉高祖去。
“夏呢?”
这个李肆自己就否定了,自己姓李,这夏径直攀到西夏去了,这不就等于重举李自成李闯王的旗号么?
“那么华呢?”
&nb... -->>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英王朝与印吉利
敷衍过白燕子,李肆召集要员,要彻夜解决这个问题,国是有了,国号呢?
青浦大楼外,灯火通明,车马穿梭不定,旗已经举了起来,兵就得开动,这事可容不得含糊,李肆已经跟范晋等人议出章程,由范晋督促着连夜动手。
而大楼最高一层,李肆开始快乐地头痛起来。
原本事情没什么麻烦,至少在段宏时、刘兴纯、苏文采乃至也参加了会议的徐灵胎、薛雪等读书人看来,这根本就不是难题,张口就来的事。
“英!?”
虽然有所预料,但听到这个字,李肆还是觉得微微发晕,真要叫这个?
“我华夏正朔,立国之号无非两途,要么发迹之地,要么前朝封爵,两者又经常是二而一之事。”
段宏时开始讲课了。
“上古唐尧,以所居之陶唐为号,禹受封夏伯,而后有夏,契助禹治水,受封于商,再以商代夏,古公迁姬姓于周原,乃有周。”
“而后之事,诸位都耳熟能详,秦末争霸,刘邦得汉中,号汉王,而后有汉。魏晋隋唐都为封爵之号,只是杨坚之父杨忠受封‘随国公’,为去‘随’的‘走之’一义,改随为隋。赵匡胤立宋,也取自他宋州节度使的封爵。”
说到这,段宏时叹气。
“到前明,这明一号,却混杂了偏途之义,本来自白莲教,可也托了太祖出身光明教之义,还算是贴切,至于这元和清嘛……”
他撇嘴摇头。
“一个从易经那一句‘大哉乾元’上取号,一个在五行上琢磨,要以水熄火,以清覆明,两个国号都是无根之源。蛮夷就是蛮夷,从国号上就能看出,他们都非正朔!”
不但之前的大元,现在这清廷也都非正朔!这话掷地有声,安金枝、顾希夷和刘兴兆这些原本还在打哆嗦的人,心中也稍稍安定下来。
老头这短短一课,说得李肆额头冒汗,竟然是越听越脱不了那个字?
老头下了断言:“吾等之国,以英德为根基,英德为唐宋时的英州,此号正佳!”
苏文采连连点头:“英者,华也,跻然而出,众目所向,是绝佳之字!
一直跟在老头身边研究天主道的薛雪很兴奋:“这英字用在国号上,绝古烁今!居然如此之巧,真是天意!”
这三人在泛酸,李肆心头也在冒酸。
英!?
以后他就叫英王,英皇!?他这国就叫大英王朝?大英帝国?而他的军队,也变成了“英军”?
就他自己而言,这会造成严重的代入偏差……
某年某月某日,“英军”攻陷北京,俘清酋康熙,光复我华夏大地?
某年某月某日,“我大英”受西陆诸国来贺,有如下诸国使节:英吉利?
某年某月某日,“英皇”登基,“英王”发来贺电?
李肆不得不指出问题所在:“有称为英吉利、英嘎礼之西洋国,已经用了这英字。”
话刚出口,他就意识到不对。
果然,不仅是段宏时、苏文采和薛雪,其他人,甚至安金枝,脸上都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色。
“夷狄之国,该如何以我华夏之语称呼,还不是由我华夏人自定?以后那英吉利,就改叫印吉利好了!”
段宏时气呼呼说着,同时也不太明白,为何李肆之前悍然将“天主教”这名字从洋夷头上抢过来,现在这国号却犯了怵?英,多好的名号啊,谢天谢地,前人居然都没用过!
“那个……再想想吧,看看有没有更好的。”
李肆心说,老师你真狠!这一改,我代入越来越混乱了,印吉利?到时候我们要跟约翰牛开战,那不是成了英军对印军了?原本的阿三又怎么办?
他也是心中哀叹,这个英字,真的很好,又符合华夏王朝的起名规则,意义也很贴切,可恨那帮媚外读书人!将罗马公教翻译为天主教也就罢了,老外的国名,什么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美利坚、意大利,那是什么字美用什么!特别是这个英国,身为“后知”三百年的他,“英国”这个名字印下的痕迹太深了,深到他根本就抹不掉。
“比如……用汉如何?”
他心虚地选了个大路货,然后又遭了段宏时的白眼。
“八百年前,广东也有个汉,那个汉可没什么好名声。更关键的是,你姓李……”
段宏时这话是说,你要继汉,就得有所谓的法统,至少得姓刘,好能攀到汉高祖去。
“夏呢?”
这个李肆自己就否定了,自己姓李,这夏径直攀到西夏去了,这不就等于重举李自成李闯王的旗号么?
“那么华呢?”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