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核武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关于现在的中华帝国,日本元帅大将载仁亲王曾经如此评价——拥有这样的实力却不开拓疆土的国家,真的是不可理解,或许真的是没有追求。
这样的评价基本能够代表日本对中华帝国的总体观感。
载仁亲王之所以会得出如此结论正因为中国几次三番都选择对日本避让退战,所以,日本从来就不怕中国,打了就打了,打了又能怎么样,现在的中国和满清时期有什么区别,还不是偏安一隅,自以为天朝上国的迂腐吗?
……
济州海战在日本社会的军政界上层所引发的震动是极其强烈的,因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日本对中国之所以能维持着强烈的优势心态的主要源头就是它的海军。
中日甲午战争不仅使得日本的自信心提高到空前的程度,也使得日本从此产生极其强烈的那种战胜者对失败者的不屑一顾的对华歧视心态。
日本看不起中国人种,而且,这种种族歧视是从上至下的,即便是在中华帝国的快速崛起之后,日本对华歧视的观念之所以能根生蒂固的维持至今,除了日本保守极右翼势力的强大外,日本的海军优势和甲午战争所遗留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期间实际上有第二次中日辛亥战争,但是这一战争的结果在日本国内并没有被明确告知,甚至大多数的日本国民都认为那场战争之中,海军继续大获全胜,陆军也没有战败。
日军大本营一贯的伎俩就是如果不能长期掩盖自身的伤亡报告,索性就扩大对方的伤亡,而日本的中下级军官也大有这种浮夸风的个性,好大喜功的喜欢宣扬成绩,将敌军的伤亡扩大数倍上报。
所以在此时的日本,你随便就中日辛亥战争询问一个普通的日本人,他都会说***陆军是靠更多的伤亡夺取的一场惨胜,而日本毕竟是无法挑战的世界前三的海军大国,海军的优势是***人不可能扭转的。
……
济州海战结束之后,日本海军彻底结束了曾经的辉煌史,只剩下两艘刚服役的大和级战列舰,一艘长门级战列舰、一艘金刚级战列舰,另外两艘金刚级战列舰在仁川港避难,航母只剩下一艘“好运的”苍龙号。
日军大本营虽然在伏见宫博恭王元帅海军大将的操控下,发布了更有利于日本的战报,声称中国海军和空军损失更为惨烈,真相如何,日本军政界上层基本都已经很清楚了。
哪怕是对侵华强硬派的闲院宫载仁亲王而言——这场战争可能已经到了尽头,日军后面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凭借日本陆军在朝鲜半岛的死拼作战,重新赢得***国的敬佩,以此为基础签订一份更有利于大日本帝国的停战合约。
这倒是日军大本营参谋总长载仁亲王的原话。
正因为有这样的话,日军开始希望即将爆发的汉城战役就是中日第三次之战的最终战役,只要这一战击败,或者抵御住东北国防军的进攻,日本就有可能在这种被动的局面下签署一份对大日本帝国还算有利和体面的停战协约。
日本之所以有这种幻想,正因为中国在过去二十年间对日本虽是强硬的以遏制为主,但却从来没有真正的付诸战争,在日本看来,这就是一种满清式的,或者是他们自称是***式的软弱天真。
嗯。
***真是不可理喻的天真呢。
……
真正的大战终于要到来了,一触即发。
为了战胜对手,卫立煌做好了一切能事先想到的准备工作,带领部署就作战计划进行了四十多次的会议磋商,期间制定了十多份作战计划,虽然每一份之间的差别都不多,大体都只是细节上的不断调整,而这样不断的调整也显现出卫立煌等诸多将领对此仗准备和研讨的多么深入仔细。
加上东北第二、第三集团军的部分兵力和新抵达日本东亚派遣军第三方面军、第四方面军,中日双方在汉城至平壤之间保持对峙的兵力已经增至127万的规模,相当于两国在朝鲜半岛总兵力的一半。
截止1940年的1月初,东北集团军和中央军部调遣至汉开战场的兵力达到了58.4万,坦克及其他各型号装甲车1.34万辆,飞机1.05万架,自行火炮及其他各型身管火炮2.3万门,卡车及越野车4.3万辆除了在总兵力的规模上,日军已经完全处于劣势,但在轻武器领域,中日之间的差距很低,双方主要的差距就是在机械化的规模上。
就在计划大进攻的前两天,这天下午,卫立煌将各师旅的指挥官全部召集到自己的指挥部。
帝国精锐几乎尽在于此。
在所有将官都坐下来后,卫立煌神情严肃的打开电报簿,道:“诸位请再起身,此处是陛下御电敕令。”
黄百韬、薛岳等人一听这话匆忙集体起身,虽然已经是一群准将、少将军衔的帝国将官了,在御前电令之下,诸位仿佛还是当年那一位位从皇帝手中接过中央军院毕业勋章的准少尉们。
卫立煌捧起电报簿,念道:“谕令,帝国霸业在此一举,诸位当为民族而战。”
说完这话,他将电报簿合起来,示意皇帝的电令就这么简单直接,随后才命令道:“都坐下来!”
电令很简单,很直接,听者却是热血沸腾。
军人终究是军人。
海军、空军都大展威风,杀敌无数,陆军迄今只是在开城守了半年,一无进展,素来自负陆军天下第一的诸位将官们情何以堪,恨不得今天夜里就亲自驾驶各自师团的坦克冲锋陷阵。
黄百韬忽然一拍桌,喝道:“诸位,吾辈杀敌在此一举,拼了。”
薛岳等人皆是一声同感的大笑。
卫立煌的神色依旧严肃,他冷而不语,诸位部下也只能继续收敛神情,不苟言笑。
将电报簿收好之后,卫立煌才扫视诸位部下一圈,这些人实际上都只是比他小两三届,正是军旅生涯之中精力鼎盛的最佳时刻,在座诸位也都是他最为信赖的实干之才,更不乏连他都赞叹不已的军事奇才。
稍加沉吟,卫立煌才继续开口说道:“我军优势明显,此番为了大胜敌军,m35式突击步枪也大量装备到几个主力师,特别是第35步兵师,35师前身是第3师305步兵团,中苏战争时期改编扩编而成,也是帝国常年布置在东北吉林省的精锐步兵师,此次我军3个装甲师为突击主力,3个步兵师与之配合,第4师、第14师和第35师从中间突进,负责在前线击碎日军防御,黄师长、郭师长、薛师长和曹旅长,你们两位责任最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黄百韬、郭玉谦、薛岳和曹震点头称是。
具体的战术部署已经讨论的太多,各位想必都已经熟记在胸,卫立煌就不想过多的再去强调一番,此番会议其实就是两件事,一是通报皇帝敕令,二是下令各部正式全面备战,两日后上午7时发动全面进攻。
届时,主力以第4装甲师、第14装甲师、第35步兵师、第134坦克旅为精锐冲击对手,总计坦克1552辆坦克、步兵战车1148辆、履带输送车1037辆,侦察战车344辆,火箭炮155门,自行火炮248门。
在整个战术上,卫立煌选择一种更为简单直接的战术,也最有利于发挥机械化装甲集团军优势的战术,精锐直接前插,大部队在后面追进,前面负责突防,后面负责横扫一切和支援,两路前后一起突进,用速度优势撕开对手。
至于后面的事情,他就交给傅作义的第一集团军,而他只负责一路进攻到底,依照日军防御布置和朝鲜南部的地形,他基本能一路打到罗州和光州... -->>
关于现在的中华帝国,日本元帅大将载仁亲王曾经如此评价——拥有这样的实力却不开拓疆土的国家,真的是不可理解,或许真的是没有追求。
这样的评价基本能够代表日本对中华帝国的总体观感。
载仁亲王之所以会得出如此结论正因为中国几次三番都选择对日本避让退战,所以,日本从来就不怕中国,打了就打了,打了又能怎么样,现在的中国和满清时期有什么区别,还不是偏安一隅,自以为天朝上国的迂腐吗?
……
济州海战在日本社会的军政界上层所引发的震动是极其强烈的,因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日本对中国之所以能维持着强烈的优势心态的主要源头就是它的海军。
中日甲午战争不仅使得日本的自信心提高到空前的程度,也使得日本从此产生极其强烈的那种战胜者对失败者的不屑一顾的对华歧视心态。
日本看不起中国人种,而且,这种种族歧视是从上至下的,即便是在中华帝国的快速崛起之后,日本对华歧视的观念之所以能根生蒂固的维持至今,除了日本保守极右翼势力的强大外,日本的海军优势和甲午战争所遗留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期间实际上有第二次中日辛亥战争,但是这一战争的结果在日本国内并没有被明确告知,甚至大多数的日本国民都认为那场战争之中,海军继续大获全胜,陆军也没有战败。
日军大本营一贯的伎俩就是如果不能长期掩盖自身的伤亡报告,索性就扩大对方的伤亡,而日本的中下级军官也大有这种浮夸风的个性,好大喜功的喜欢宣扬成绩,将敌军的伤亡扩大数倍上报。
所以在此时的日本,你随便就中日辛亥战争询问一个普通的日本人,他都会说***陆军是靠更多的伤亡夺取的一场惨胜,而日本毕竟是无法挑战的世界前三的海军大国,海军的优势是***人不可能扭转的。
……
济州海战结束之后,日本海军彻底结束了曾经的辉煌史,只剩下两艘刚服役的大和级战列舰,一艘长门级战列舰、一艘金刚级战列舰,另外两艘金刚级战列舰在仁川港避难,航母只剩下一艘“好运的”苍龙号。
日军大本营虽然在伏见宫博恭王元帅海军大将的操控下,发布了更有利于日本的战报,声称中国海军和空军损失更为惨烈,真相如何,日本军政界上层基本都已经很清楚了。
哪怕是对侵华强硬派的闲院宫载仁亲王而言——这场战争可能已经到了尽头,日军后面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凭借日本陆军在朝鲜半岛的死拼作战,重新赢得***国的敬佩,以此为基础签订一份更有利于大日本帝国的停战合约。
这倒是日军大本营参谋总长载仁亲王的原话。
正因为有这样的话,日军开始希望即将爆发的汉城战役就是中日第三次之战的最终战役,只要这一战击败,或者抵御住东北国防军的进攻,日本就有可能在这种被动的局面下签署一份对大日本帝国还算有利和体面的停战协约。
日本之所以有这种幻想,正因为中国在过去二十年间对日本虽是强硬的以遏制为主,但却从来没有真正的付诸战争,在日本看来,这就是一种满清式的,或者是他们自称是***式的软弱天真。
嗯。
***真是不可理喻的天真呢。
……
真正的大战终于要到来了,一触即发。
为了战胜对手,卫立煌做好了一切能事先想到的准备工作,带领部署就作战计划进行了四十多次的会议磋商,期间制定了十多份作战计划,虽然每一份之间的差别都不多,大体都只是细节上的不断调整,而这样不断的调整也显现出卫立煌等诸多将领对此仗准备和研讨的多么深入仔细。
加上东北第二、第三集团军的部分兵力和新抵达日本东亚派遣军第三方面军、第四方面军,中日双方在汉城至平壤之间保持对峙的兵力已经增至127万的规模,相当于两国在朝鲜半岛总兵力的一半。
截止1940年的1月初,东北集团军和中央军部调遣至汉开战场的兵力达到了58.4万,坦克及其他各型号装甲车1.34万辆,飞机1.05万架,自行火炮及其他各型身管火炮2.3万门,卡车及越野车4.3万辆除了在总兵力的规模上,日军已经完全处于劣势,但在轻武器领域,中日之间的差距很低,双方主要的差距就是在机械化的规模上。
就在计划大进攻的前两天,这天下午,卫立煌将各师旅的指挥官全部召集到自己的指挥部。
帝国精锐几乎尽在于此。
在所有将官都坐下来后,卫立煌神情严肃的打开电报簿,道:“诸位请再起身,此处是陛下御电敕令。”
黄百韬、薛岳等人一听这话匆忙集体起身,虽然已经是一群准将、少将军衔的帝国将官了,在御前电令之下,诸位仿佛还是当年那一位位从皇帝手中接过中央军院毕业勋章的准少尉们。
卫立煌捧起电报簿,念道:“谕令,帝国霸业在此一举,诸位当为民族而战。”
说完这话,他将电报簿合起来,示意皇帝的电令就这么简单直接,随后才命令道:“都坐下来!”
电令很简单,很直接,听者却是热血沸腾。
军人终究是军人。
海军、空军都大展威风,杀敌无数,陆军迄今只是在开城守了半年,一无进展,素来自负陆军天下第一的诸位将官们情何以堪,恨不得今天夜里就亲自驾驶各自师团的坦克冲锋陷阵。
黄百韬忽然一拍桌,喝道:“诸位,吾辈杀敌在此一举,拼了。”
薛岳等人皆是一声同感的大笑。
卫立煌的神色依旧严肃,他冷而不语,诸位部下也只能继续收敛神情,不苟言笑。
将电报簿收好之后,卫立煌才扫视诸位部下一圈,这些人实际上都只是比他小两三届,正是军旅生涯之中精力鼎盛的最佳时刻,在座诸位也都是他最为信赖的实干之才,更不乏连他都赞叹不已的军事奇才。
稍加沉吟,卫立煌才继续开口说道:“我军优势明显,此番为了大胜敌军,m35式突击步枪也大量装备到几个主力师,特别是第35步兵师,35师前身是第3师305步兵团,中苏战争时期改编扩编而成,也是帝国常年布置在东北吉林省的精锐步兵师,此次我军3个装甲师为突击主力,3个步兵师与之配合,第4师、第14师和第35师从中间突进,负责在前线击碎日军防御,黄师长、郭师长、薛师长和曹旅长,你们两位责任最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黄百韬、郭玉谦、薛岳和曹震点头称是。
具体的战术部署已经讨论的太多,各位想必都已经熟记在胸,卫立煌就不想过多的再去强调一番,此番会议其实就是两件事,一是通报皇帝敕令,二是下令各部正式全面备战,两日后上午7时发动全面进攻。
届时,主力以第4装甲师、第14装甲师、第35步兵师、第134坦克旅为精锐冲击对手,总计坦克1552辆坦克、步兵战车1148辆、履带输送车1037辆,侦察战车344辆,火箭炮155门,自行火炮248门。
在整个战术上,卫立煌选择一种更为简单直接的战术,也最有利于发挥机械化装甲集团军优势的战术,精锐直接前插,大部队在后面追进,前面负责突防,后面负责横扫一切和支援,两路前后一起突进,用速度优势撕开对手。
至于后面的事情,他就交给傅作义的第一集团军,而他只负责一路进攻到底,依照日军防御布置和朝鲜南部的地形,他基本能一路打到罗州和光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