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明朝第一国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谢家人焦头烂额,刘同寿也着实发了两天愁。他愁的不是谢家,后者暂时构不成多大威胁了,令他琢磨不定的是皇帝的心思。
离崔知府上疏之日,已经过了半个多月了,按说怎么也该有点回应才对啊,别忘了,在崔平宇前面,还有上虞冯知县呢!
一连这么多道奏疏,皇帝不可能还没看见,也不可能一点都不动心啊?
要知道,自己已经把最强力的法宝都给祭出来了,没记错的话,二龙不相见可是笼罩嘉靖朝三十年,最强效的魔咒啊!
难不成自己还是晚了一步,结果被原创给抢先了?否则,怎么会一直没有动静呢?
刘同寿很是郁闷了两天,然后他将怨气尽数发泄到了谢家身上。他对付谢家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利用舆论,坏他家的名声。
这个时代的人非常重视这个,乡绅之家造桥铺路修学堂,无非就是为个好名声,为子孙读书做官铺平道路。
所以谢家欲夺东山土地,才如此大费周章,先是假托国庆寺之名,然后又遣走狗柴家兴风作浪,自家则稳坐幕后,坐收渔利。
舆论一起,相当于狠狠的在谢家脸上搧了一个耳光,偏偏他们又没法出面反驳,勉强跳出来,效果也是不尽人意。
刘同寿的声望是其一,国庆寺闹鬼,也被很多人视为因果报应。
谢家虽然也曾多从设法,意图化解,但终究架不住民间声浪如潮,连士林之中都是众说不一,最终只能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了。
这还得亏了回乡的是谢亘,这位四老爷终究是个武官,气得狠了,也不过骂人打人。如果回来的是谢正,八成谢家又要多一位高龄病患了,谢老大向来以方正自居,见到这等一地鸡毛的惨象,不被气背过去才怪呢。
“梁叔,怎么样,最近谢家有什么新的动静没有?”
“敢?前次的帐还没跟他们算完呢,再来,看我怎么收拾他们。”梁萧一脸的苦大仇深,他说话有些漏风,这是刺杀事件中留下的后遗症。
当时形势危急,他和韩应龙都挡在了杀手的路上,结果他被人一脚踹开,跌了个嘴啃泥,撞掉了两颗牙,大大的损害了他新科举人的形象,以至于中举的喜悦和荣耀都被冲淡了许多。
没有牙齿,自是有碍观瞻。
于是,在刘同寿发动舆论攻势的行动中,梁举人再次充当了急先锋,冲在了散布谣言的第一线。舆论攻势的效果如此之好,他的努力起了不小的作用。
刘同寿如今也是有身份的人了,所以要顾及形象,他抨击谢家虽猛,但终究还算是比较讲究,基本上都是实话实说,顶多是没有证据罢了。
而梁举人一发挥起来,就顾不得那么多了,他把朝廷无视水灾造成的损失,照样征收秋赋的责任也推到谢家头上去了。
这场水灾中,死的人并不多,但淹没的田地却很多,上虞以东的地区,一个赛一个的凄惨,用哀鸿遍野来形容也不为过。
结果水灾过去两月有余,朝廷的赈济还没看到半点影子,税吏却照常出现了。饶是江南民间相对富庶,也禁不住这天灾人祸的折腾,各地都是冤气深重。
对政局了解比较深的人都知道,并非天子不仁义,只是今年朝中用度确实紧张。
去年十月,大同兵变,战事延绵,到了今年入夏方才平定。内乱未平,外患又起,吉囊、俺答又趁机袭扰,以至于边关处处有警,遍地烽烟。
打仗是最耗钱粮的事儿,如今的大明朝廷已不复新皇登基时的豪阔了,户部尚书许赞到处求神拜佛,愁得告老致仕的心都有了,又哪里肯放过江南这个税赋重地?
所以,当嘉靖将绍兴、宁波诸府上报灾情的奏疏发送内阁,言明由阁臣拟定方略时,诸重臣照章办理了。
这样做,当然会招致百姓的怨恨,但方略虽是大臣们拟的,但圣旨却是皇帝下的,恨也恨不到自己头上,谁还会顾及那么多?
不过,任谁也没有想到,梁萧无师自通的领悟了造谣技能,将这件事也归咎于谢家,比起怨恨皇帝或者朝廷,百姓们还是喜欢有个更具体点的目标,谢家这个标准的官宦世家,正符合要求。
百姓们也不傻,不会梁萧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但梁萧俨然是以刘同寿代言人的形象出现的。另外,在水灾发生之前,谢家又有阻拦百姓抢收的前科,结果这观点很快就深入人心了,谢家的形象也随之彻底破灭了。
眼下,梁萧的怨恨还... -->>
谢家人焦头烂额,刘同寿也着实发了两天愁。他愁的不是谢家,后者暂时构不成多大威胁了,令他琢磨不定的是皇帝的心思。
离崔知府上疏之日,已经过了半个多月了,按说怎么也该有点回应才对啊,别忘了,在崔平宇前面,还有上虞冯知县呢!
一连这么多道奏疏,皇帝不可能还没看见,也不可能一点都不动心啊?
要知道,自己已经把最强力的法宝都给祭出来了,没记错的话,二龙不相见可是笼罩嘉靖朝三十年,最强效的魔咒啊!
难不成自己还是晚了一步,结果被原创给抢先了?否则,怎么会一直没有动静呢?
刘同寿很是郁闷了两天,然后他将怨气尽数发泄到了谢家身上。他对付谢家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利用舆论,坏他家的名声。
这个时代的人非常重视这个,乡绅之家造桥铺路修学堂,无非就是为个好名声,为子孙读书做官铺平道路。
所以谢家欲夺东山土地,才如此大费周章,先是假托国庆寺之名,然后又遣走狗柴家兴风作浪,自家则稳坐幕后,坐收渔利。
舆论一起,相当于狠狠的在谢家脸上搧了一个耳光,偏偏他们又没法出面反驳,勉强跳出来,效果也是不尽人意。
刘同寿的声望是其一,国庆寺闹鬼,也被很多人视为因果报应。
谢家虽然也曾多从设法,意图化解,但终究架不住民间声浪如潮,连士林之中都是众说不一,最终只能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了。
这还得亏了回乡的是谢亘,这位四老爷终究是个武官,气得狠了,也不过骂人打人。如果回来的是谢正,八成谢家又要多一位高龄病患了,谢老大向来以方正自居,见到这等一地鸡毛的惨象,不被气背过去才怪呢。
“梁叔,怎么样,最近谢家有什么新的动静没有?”
“敢?前次的帐还没跟他们算完呢,再来,看我怎么收拾他们。”梁萧一脸的苦大仇深,他说话有些漏风,这是刺杀事件中留下的后遗症。
当时形势危急,他和韩应龙都挡在了杀手的路上,结果他被人一脚踹开,跌了个嘴啃泥,撞掉了两颗牙,大大的损害了他新科举人的形象,以至于中举的喜悦和荣耀都被冲淡了许多。
没有牙齿,自是有碍观瞻。
于是,在刘同寿发动舆论攻势的行动中,梁举人再次充当了急先锋,冲在了散布谣言的第一线。舆论攻势的效果如此之好,他的努力起了不小的作用。
刘同寿如今也是有身份的人了,所以要顾及形象,他抨击谢家虽猛,但终究还算是比较讲究,基本上都是实话实说,顶多是没有证据罢了。
而梁举人一发挥起来,就顾不得那么多了,他把朝廷无视水灾造成的损失,照样征收秋赋的责任也推到谢家头上去了。
这场水灾中,死的人并不多,但淹没的田地却很多,上虞以东的地区,一个赛一个的凄惨,用哀鸿遍野来形容也不为过。
结果水灾过去两月有余,朝廷的赈济还没看到半点影子,税吏却照常出现了。饶是江南民间相对富庶,也禁不住这天灾人祸的折腾,各地都是冤气深重。
对政局了解比较深的人都知道,并非天子不仁义,只是今年朝中用度确实紧张。
去年十月,大同兵变,战事延绵,到了今年入夏方才平定。内乱未平,外患又起,吉囊、俺答又趁机袭扰,以至于边关处处有警,遍地烽烟。
打仗是最耗钱粮的事儿,如今的大明朝廷已不复新皇登基时的豪阔了,户部尚书许赞到处求神拜佛,愁得告老致仕的心都有了,又哪里肯放过江南这个税赋重地?
所以,当嘉靖将绍兴、宁波诸府上报灾情的奏疏发送内阁,言明由阁臣拟定方略时,诸重臣照章办理了。
这样做,当然会招致百姓的怨恨,但方略虽是大臣们拟的,但圣旨却是皇帝下的,恨也恨不到自己头上,谁还会顾及那么多?
不过,任谁也没有想到,梁萧无师自通的领悟了造谣技能,将这件事也归咎于谢家,比起怨恨皇帝或者朝廷,百姓们还是喜欢有个更具体点的目标,谢家这个标准的官宦世家,正符合要求。
百姓们也不傻,不会梁萧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但梁萧俨然是以刘同寿代言人的形象出现的。另外,在水灾发生之前,谢家又有阻拦百姓抢收的前科,结果这观点很快就深入人心了,谢家的形象也随之彻底破灭了。
眼下,梁萧的怨恨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