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一品富贵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外面聚集了许多百姓,有的议论说这十个学子忘恩负义,有的说饶恕他们一回,都是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
赵匡义不说话,宋九也不说话,他脸上阴晴不定,大约也在思考,十个学生后面的亲人有人哭求,宋九才开口说话:“饶你们也可以,毕业考试时必须扣一百分。”
“宋九,岂不闻廉颇与附势等门客的故事?”
“燕博士,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是如此,那是一百分。”
“什么一百分?”赵匡义奇怪地问道。
张博士在边上做解释,十个学子离开,宋九十分失望,于是制订了毕业证与结业证制度,但什么样的分数才为能毕业,昨天宋九才宣布。现在学六门课,经义、算术、会计、明律、物格与实用,每门课一百分,张燕二人不同意,认为经义分太少,三人争执了一会,将经义与算术定为二百分,以示它为几门课重点所在,实用主要是物格与会计,于是取消代入物格与会计,物格一百四十分,会计一百六十分,明律一百分。这是讨价还价的结果,若以两个博士来定,明律一百四十分也不会让物格一百四十分,但让宋九来定,物格能两百分,经义都不能两百分。
六门课考变成五门课考,合计八百分,必须五百五十分才能及格,及格了才能发毕业证,否则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选择结业毕业,二个选择是留学,再学一年。
不要以为轻松,宋九自己也说了,到时候只会有六七成学子能顺利毕业,余下的未必能通过。这十名学子被商贾敲走,都是以前测验时成绩好的。只要以后继续努力,想毕业不是那么太困难。但若扣了一百分,那就是必须要考六百五十分,这个难度就加大了,有可能六成不会及格。
说着张博士还拿来一张试卷给赵匡义看。
这是宋九先弄出来的,主要是针对算术,后来两个博士看到,也认为不错,拿来了,用在经义上,墨义、贴经、诗、赋、策、论,各自多少分,宋九索性将几门课一起制成考卷,时不时来一个摸底测验。
只有一点不好,出试卷会很麻烦,四人出好了试卷,让两个博士带回内城,请文人誊抄,一份试卷最少七八个文人折腾一晚上才能抄完。有印刷,雕版印刷成本太高,宋九也考虑过活字印刷,正字反铸这时代行,铸造技术也能勉强过关,关健就是粘合剂与油墨,想研发需要很大精力的。仅一百来份试卷,就是有了铜活字排版也不值。因此每出一次试卷都花费了不少钱,若几门课全出,文人的薪酬,笔墨纸砚,最少得花六七贯钱。
赵匡义默默听着,心中对宋九印象稍稍改观,虽贪,但该用的时候也不含糊,难道这小子真的记住了自己那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燕博士与宋九仍在低声争论。
赵匡义还是没有作声,他听说过一些宋九的教育,宋九教育讲究什么人性化,二位博士是理性教育,现在反过来,燕博士要人性化处理这件事,宋九是理性处理这件事。赵匡义心中是赞成宋九的办法,朝廷要有朝廷的规矩,学舍虽小,也要有规矩,不收不好,轻易让他们回来也不好,若不严惩,以后随意的进进出出,终是不美。
皇太弟在此,争下去未免给皇太弟留下坏印象,张博士学玉苹,做和事佬,大家各自退让一步,罚五十分。
然后又要变动,本来两博士分好了班,这一回,甲班学子又多了,只好让几个学子重新回到乙班。并且一动,桌椅全部要重新动弹,忙了好一会儿才安定下来。
赵匡义搬来一个椅子,大大方方在往门口一坐。宋九与他打了几次交道,慢慢恢复正常,学子不行,尽管他只是坐在门口,强大的气场还是震得学子鸦雀无声。
宋九喝道:“起立。”
学子一起站起来道:“先生好。”
“向二大王殿下行礼问好。”
学子向赵匡义行大礼后又齐声说道:“二大王好。”
“免礼,”赵匡义道,但在心中想,这法子好,小时候自己见到私塾先生也问好,但不象现在这样齐整地问好,不但能尊师重道,还能让学子集中精神。
宋九不顾他想什么说:“坐下。”
学子一起坐下,宋九将那十个新学生点名,让他们走上讲台,对他们说道:“这些学子是你们的学长,前辈,你们要向他们行礼,请他们多多关照。”
十个河北学子如实照办,有可能紧张,参差不齐,不象刚才那样标准。宋九也不怪,看着坐下的老学子说道:“夫子之道忠恕孝悌,忠君爱国,恕人律己,孝敬父母,悌爱弟幼,你们是先来的,是学长,是前辈,他们是后来的,你们更要多多关照。”
效果不大,没人吭声。
宋九有些头痛,又说道:“书舍得以成立,一是河中力夫们辛苦钱攒助,二是朝廷,没有朝廷就没有你们父母与亲人的辛福时光,没有朝廷支持,就没有你们手中的书,用的笔墨纸砚,没有张博士,没有燕博士,你们要感谢朝廷,而且你们当中一部分人将会被朝廷重用,不能再抱着地域观念,河中河北都是大宋的子民,都是京城百姓,所以二大王殿下从河北选来十名... -->>
外面聚集了许多百姓,有的议论说这十个学子忘恩负义,有的说饶恕他们一回,都是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
赵匡义不说话,宋九也不说话,他脸上阴晴不定,大约也在思考,十个学生后面的亲人有人哭求,宋九才开口说话:“饶你们也可以,毕业考试时必须扣一百分。”
“宋九,岂不闻廉颇与附势等门客的故事?”
“燕博士,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是如此,那是一百分。”
“什么一百分?”赵匡义奇怪地问道。
张博士在边上做解释,十个学子离开,宋九十分失望,于是制订了毕业证与结业证制度,但什么样的分数才为能毕业,昨天宋九才宣布。现在学六门课,经义、算术、会计、明律、物格与实用,每门课一百分,张燕二人不同意,认为经义分太少,三人争执了一会,将经义与算术定为二百分,以示它为几门课重点所在,实用主要是物格与会计,于是取消代入物格与会计,物格一百四十分,会计一百六十分,明律一百分。这是讨价还价的结果,若以两个博士来定,明律一百四十分也不会让物格一百四十分,但让宋九来定,物格能两百分,经义都不能两百分。
六门课考变成五门课考,合计八百分,必须五百五十分才能及格,及格了才能发毕业证,否则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选择结业毕业,二个选择是留学,再学一年。
不要以为轻松,宋九自己也说了,到时候只会有六七成学子能顺利毕业,余下的未必能通过。这十名学子被商贾敲走,都是以前测验时成绩好的。只要以后继续努力,想毕业不是那么太困难。但若扣了一百分,那就是必须要考六百五十分,这个难度就加大了,有可能六成不会及格。
说着张博士还拿来一张试卷给赵匡义看。
这是宋九先弄出来的,主要是针对算术,后来两个博士看到,也认为不错,拿来了,用在经义上,墨义、贴经、诗、赋、策、论,各自多少分,宋九索性将几门课一起制成考卷,时不时来一个摸底测验。
只有一点不好,出试卷会很麻烦,四人出好了试卷,让两个博士带回内城,请文人誊抄,一份试卷最少七八个文人折腾一晚上才能抄完。有印刷,雕版印刷成本太高,宋九也考虑过活字印刷,正字反铸这时代行,铸造技术也能勉强过关,关健就是粘合剂与油墨,想研发需要很大精力的。仅一百来份试卷,就是有了铜活字排版也不值。因此每出一次试卷都花费了不少钱,若几门课全出,文人的薪酬,笔墨纸砚,最少得花六七贯钱。
赵匡义默默听着,心中对宋九印象稍稍改观,虽贪,但该用的时候也不含糊,难道这小子真的记住了自己那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燕博士与宋九仍在低声争论。
赵匡义还是没有作声,他听说过一些宋九的教育,宋九教育讲究什么人性化,二位博士是理性教育,现在反过来,燕博士要人性化处理这件事,宋九是理性处理这件事。赵匡义心中是赞成宋九的办法,朝廷要有朝廷的规矩,学舍虽小,也要有规矩,不收不好,轻易让他们回来也不好,若不严惩,以后随意的进进出出,终是不美。
皇太弟在此,争下去未免给皇太弟留下坏印象,张博士学玉苹,做和事佬,大家各自退让一步,罚五十分。
然后又要变动,本来两博士分好了班,这一回,甲班学子又多了,只好让几个学子重新回到乙班。并且一动,桌椅全部要重新动弹,忙了好一会儿才安定下来。
赵匡义搬来一个椅子,大大方方在往门口一坐。宋九与他打了几次交道,慢慢恢复正常,学子不行,尽管他只是坐在门口,强大的气场还是震得学子鸦雀无声。
宋九喝道:“起立。”
学子一起站起来道:“先生好。”
“向二大王殿下行礼问好。”
学子向赵匡义行大礼后又齐声说道:“二大王好。”
“免礼,”赵匡义道,但在心中想,这法子好,小时候自己见到私塾先生也问好,但不象现在这样齐整地问好,不但能尊师重道,还能让学子集中精神。
宋九不顾他想什么说:“坐下。”
学子一起坐下,宋九将那十个新学生点名,让他们走上讲台,对他们说道:“这些学子是你们的学长,前辈,你们要向他们行礼,请他们多多关照。”
十个河北学子如实照办,有可能紧张,参差不齐,不象刚才那样标准。宋九也不怪,看着坐下的老学子说道:“夫子之道忠恕孝悌,忠君爱国,恕人律己,孝敬父母,悌爱弟幼,你们是先来的,是学长,是前辈,他们是后来的,你们更要多多关照。”
效果不大,没人吭声。
宋九有些头痛,又说道:“书舍得以成立,一是河中力夫们辛苦钱攒助,二是朝廷,没有朝廷就没有你们父母与亲人的辛福时光,没有朝廷支持,就没有你们手中的书,用的笔墨纸砚,没有张博士,没有燕博士,你们要感谢朝廷,而且你们当中一部分人将会被朝廷重用,不能再抱着地域观念,河中河北都是大宋的子民,都是京城百姓,所以二大王殿下从河北选来十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