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爱的抉择 (1) (2/2)
言情文学 www.yqwx.net,红与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夫人在修道院学习了许多东西,但她认为学习的东西不通道理。于是,不久她全忘记了。然而,她又没有其他东西来填补这份空虚,其结果是她对世事一无所知。她是一份万贯家财的继承者,因此在幼年时代,她就成了众人阿谀奉承的对象。再者她生来就有热情、信心和狂热的殉道倾向,这一切使她倾向于精神生活。她的外表极其随和,也善于克制个人的意愿,维里埃的丈夫们个个把她作为教训妻子的楷模。德·瑞纳先生也引以为荣。其实这种精神状态不过是她的天性使然。世界上的皇家公主,公认为是骄傲的好例子,比起这个女人来,恐怕还要分心去注意身边的男人。她是如此的温柔,如此的谦逊,如此的顺从于丈夫的言行。于连到来之前,她只关心自己的孩子们。小小的疾病,些微的痛苦,细碎的快乐,都可以占据她的心灵。在贝藏松省的修道院里,她只崇拜天主。
她不愿意把自己的委屈向人家倾诉,有一次一个孩子发烧,她以为孩子已经死去,急得她也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结婚的头几年里,她内心的这种不快意,常常向丈夫倾诉,但是回答她的是一阵粗鲁的笑声和耸动的肩膀。对于女人的痴情,这嘲笑和耸肩是一种轻蔑。这种嘲笑如果和孩子们有关,真如一把尖刀刺入她的心。离开了少女时代度过的修道院,再没有那种殷勤的、甜腻的奉承,取而代之的是这些东西。她的痛苦可以说是教育造成的。她想象世界上的男人全和丈夫一模一样,如瓦勒诺先生、专区区长夏尔科·德·莫吉隆。男人们天生粗鲁、迟钝,麻木不仁,但金钱和勋章这类事除外。与金钱和勋章不同的东西,他们盲目仇视,哪怕理由十足。德·瑞纳夫人觉得这是男人的天性,好像他们穿长靴戴毡帽一样。
多年以后,德·瑞纳夫人还是不习惯和那些爱钱如命的男人相处,然而她又不得不生活在这个社会中。
这便是于连这个年轻的乡下人成功的机会。德·瑞纳夫人对这颗高贵而又骄傲的心灵溢满了同情,得到了无限甜美的乐趣和新奇迷人的事物。见面之后不久,于连种种笨拙的举止,德·瑞纳夫人不仅原谅了他,还觉得其中含有更多的趣味。于连粗笨的举止,她曾厌于观看,现在却设法改造他。她发现他的谈话也值得一听,譬如有一次一条狗横穿大街被农民的大车碾死。这悲惨的情景却博得了德·瑞纳先生的哈哈大笑。可是他的夫人呢,这时正欣赏于连皱紧的黑眉,弯曲得如一张弓。慢慢地,她觉得只有在这个年轻的教士的心里,才有高尚、仁慈存在。她暗地里同情他,甚至欣赏他。
如果身处巴黎,于连和德·瑞纳夫人的关系很快会简单化。因为在巴黎,爱情是小说的产儿。年轻的家庭教师和腼腆的女主人,可以在三四本小说,或者吉木拉斯的诗歌里找到他们处境的说明。小说可以勾画出他们扮演的角色,指示应该效仿的榜样,即使这游戏里没有丝毫快乐,甚至有的只是丑恶。但是好胜的虚荣心迟早会驱使于连去追求的。
在阿韦龙或者比利牛斯两省的小城里,由于天气炎热,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往往被看得极其郑重。维里埃就不同了。暗淡的天色下,一个贫穷的少年,有一些野心,因为他的心细腻热情,他需要花点儿钱享受快乐。每天他都看见一个三十岁的女人,这女人有完美的节操,她的心思全放在孩子身上,绝对不会到小说里去寻找什么榜样。在外省,一切都慢慢进行,一切都逐渐展开,这才是自然的。
德·瑞纳夫人常常想到家庭教师的窘境,每念及此就泪流满面。有一天于连碰到她,她正哭得伤心。
“啊,夫人,有什么不幸发生么?”
“没有,我的朋友。”她答道。“请把孩子们叫来,我们一同散步去吧。”
她挽起于连的胳膊,紧紧偎依着他。这方式让于连奇怪。这是头一次,她称他为“我的朋友。”
散步终了的时候,于连注意到她面色绯红,她放慢了脚步。
“别人以后会告诉您,”她说道,双眼低垂,并不看他,“我是我富有的姑母的惟一继承人,她住在贝藏松,她给了我许多财物……我的儿子们读书很有进步……令人吃惊的进步……为了表示我的感激,我想请您接收我的小小的礼物。只不过是几个金路易而已,您拿去买几件衣服或其他东西。不过……”话至此处,她的脸通红,不往下说了。
“不过什么,夫人?”于连问道。
夫人在修道院学习了许多东西,但她认为学习的东西不通道理。于是,不久她全忘记了。然而,她又没有其他东西来填补这份空虚,其结果是她对世事一无所知。她是一份万贯家财的继承者,因此在幼年时代,她就成了众人阿谀奉承的对象。再者她生来就有热情、信心和狂热的殉道倾向,这一切使她倾向于精神生活。她的外表极其随和,也善于克制个人的意愿,维里埃的丈夫们个个把她作为教训妻子的楷模。德·瑞纳先生也引以为荣。其实这种精神状态不过是她的天性使然。世界上的皇家公主,公认为是骄傲的好例子,比起这个女人来,恐怕还要分心去注意身边的男人。她是如此的温柔,如此的谦逊,如此的顺从于丈夫的言行。于连到来之前,她只关心自己的孩子们。小小的疾病,些微的痛苦,细碎的快乐,都可以占据她的心灵。在贝藏松省的修道院里,她只崇拜天主。
她不愿意把自己的委屈向人家倾诉,有一次一个孩子发烧,她以为孩子已经死去,急得她也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结婚的头几年里,她内心的这种不快意,常常向丈夫倾诉,但是回答她的是一阵粗鲁的笑声和耸动的肩膀。对于女人的痴情,这嘲笑和耸肩是一种轻蔑。这种嘲笑如果和孩子们有关,真如一把尖刀刺入她的心。离开了少女时代度过的修道院,再没有那种殷勤的、甜腻的奉承,取而代之的是这些东西。她的痛苦可以说是教育造成的。她想象世界上的男人全和丈夫一模一样,如瓦勒诺先生、专区区长夏尔科·德·莫吉隆。男人们天生粗鲁、迟钝,麻木不仁,但金钱和勋章这类事除外。与金钱和勋章不同的东西,他们盲目仇视,哪怕理由十足。德·瑞纳夫人觉得这是男人的天性,好像他们穿长靴戴毡帽一样。
多年以后,德·瑞纳夫人还是不习惯和那些爱钱如命的男人相处,然而她又不得不生活在这个社会中。
这便是于连这个年轻的乡下人成功的机会。德·瑞纳夫人对这颗高贵而又骄傲的心灵溢满了同情,得到了无限甜美的乐趣和新奇迷人的事物。见面之后不久,于连种种笨拙的举止,德·瑞纳夫人不仅原谅了他,还觉得其中含有更多的趣味。于连粗笨的举止,她曾厌于观看,现在却设法改造他。她发现他的谈话也值得一听,譬如有一次一条狗横穿大街被农民的大车碾死。这悲惨的情景却博得了德·瑞纳先生的哈哈大笑。可是他的夫人呢,这时正欣赏于连皱紧的黑眉,弯曲得如一张弓。慢慢地,她觉得只有在这个年轻的教士的心里,才有高尚、仁慈存在。她暗地里同情他,甚至欣赏他。
如果身处巴黎,于连和德·瑞纳夫人的关系很快会简单化。因为在巴黎,爱情是小说的产儿。年轻的家庭教师和腼腆的女主人,可以在三四本小说,或者吉木拉斯的诗歌里找到他们处境的说明。小说可以勾画出他们扮演的角色,指示应该效仿的榜样,即使这游戏里没有丝毫快乐,甚至有的只是丑恶。但是好胜的虚荣心迟早会驱使于连去追求的。
在阿韦龙或者比利牛斯两省的小城里,由于天气炎热,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往往被看得极其郑重。维里埃就不同了。暗淡的天色下,一个贫穷的少年,有一些野心,因为他的心细腻热情,他需要花点儿钱享受快乐。每天他都看见一个三十岁的女人,这女人有完美的节操,她的心思全放在孩子身上,绝对不会到小说里去寻找什么榜样。在外省,一切都慢慢进行,一切都逐渐展开,这才是自然的。
德·瑞纳夫人常常想到家庭教师的窘境,每念及此就泪流满面。有一天于连碰到她,她正哭得伤心。
“啊,夫人,有什么不幸发生么?”
“没有,我的朋友。”她答道。“请把孩子们叫来,我们一同散步去吧。”
她挽起于连的胳膊,紧紧偎依着他。这方式让于连奇怪。这是头一次,她称他为“我的朋友。”
散步终了的时候,于连注意到她面色绯红,她放慢了脚步。
“别人以后会告诉您,”她说道,双眼低垂,并不看他,“我是我富有的姑母的惟一继承人,她住在贝藏松,她给了我许多财物……我的儿子们读书很有进步……令人吃惊的进步……为了表示我的感激,我想请您接收我的小小的礼物。只不过是几个金路易而已,您拿去买几件衣服或其他东西。不过……”话至此处,她的脸通红,不往下说了。
“不过什么,夫人?”于连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