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灵异荒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作者:托马斯·艾略特ThomasStearns"T.S."Eliot
毕业院校:哈佛大学
主要成就: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四个四重奏》
《荒原》,这是20年代里程碑式的作品,也展示了他对20世纪困境的关注。它的成就应归功于艾略特的良师兼益友埃兹拉·庞德的热情帮助。他建议艾略特修改原稿,删去一些阐述性的材料,砍掉七十二行韵体对白,删除一些冗言赘言和俗丽的诗歌措词。结果它成了一首无与伦比的实验性诗作,语言质朴无华,想象超凡不俗,它形成了文学史上的一次革命。艾略特在诗中所表现的技巧和远见,在某种程度上将对当代人和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荒原》中,他试验了一种他认为是詹姆斯·乔伊斯发现的技巧:神话运用。1922年评论《尤利西斯》时,艾略特将这种运用神话的方法解释为提供“一种现实与历史之间永恒的比照”。在收入1919年诗集《诗》的《笔直的斯威尼》和《夜莺中的斯威尼》两首诗里,艾略特也曾试验过这种方法。在《荒原》中,他是最后一次运用神话的手法。
他围绕死亡与再生的神话构思作品,相信这种神话是世界上所有主要宗教的原型。艾略特这种观念来源于两本人类学著作,杰西·韦斯顿女士的《从祭仪到神话》(1920年)和詹姆斯·弗雷泽爵士的《金枝》启发他在诗中描绘了一个神话的国度,那里一个受伤(或死亡)的国王在等待着有人来拯救他,并使他的土地恢复丰饶。诗中借助荒漠、水、丰饶和再生等的象征,艾略特创造了在他看来既属于现代、也属于任何时代的图景。
《荒原》主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普遍悲观失望的情绪和精神的贫困以及宗教信仰的淡薄而导致西方文明的衰微。诗人笔下的“荒原”满目荒凉:土地龟裂,石块发红,树木枯萎,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上帝上人、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爱的联系。
他们相互隔膜,难以交流思想感情,虽然不乏动物式的性爱。他们处于外部世界荒芜、内心世界空虚的荒废境地。“荒原”的荒是水荒,然而只听雷声响,不见雨下来,更增添了人们内心的焦急。雨水成了荒原的第一需求,诗人通过雷声暗示了只有精神甘露(皈依宗教,信仰上帝)才能使荒原人得救。
诗人利用神话传说,作为对现实生活观照,在《荒原》里没有完整的叙述,而是通过迂回曲折的隐喻,影射西方现代文明的堕落和精神生活的枯竭,这就增加了对这些典故不太熟悉的读者的解读困难,也是诗人自己承认的晦涩。当然利用神话建立人类不分时间空间的宇宙意识,随意地对现代荒原上的人物和情景作各种比较的对照,这种手法并非T.S.艾略特独具,詹姆斯·乔伊斯和叶芝等现代派作家也是这样创作的。利用神话激发创作想像是现代作家常有的事。
追逐死亡的荒原人
——论《荒原》的死亡情结
我想没有人比荒原人更热烈地期待着死亡吧,这是我们从《荒原》一诗的前言中便可看出的。“古米的西比儿说‘我要死’”,痛恨着没有青春与健康的永生,如同追逐死亡的荒原人。
在这首后象征主义代表作家T.S.艾略特的代表作中,处处弥漫着阴郁与死沉的灰色调,似乎对死亡有着异乎寻常的情结。
正如费尔巴哈所说的,死亡是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死与生从来就是相互依存的二元对立体,人们向来贪生恶死,对于死存在着深深的恐惧。
荒原人却超乎寻常的恶生恋死,亦背弃了基督教“为主而活,为主而死”,主将使为他舍命的人“复活并且永生”的信仰。也如德谟克利特所认为的,那些愚蠢怕死的人只是由于怀着“对地域的恐惧而愿意活着”,因而他们“虽然活着”却从来“感觉不到生活的愉快”,“享受不到生活的快乐”,他们过的实际上是一种非人的生活,至少不是一种真正的人的生活。
事实上,“惧怕死亡、企图逃避死亡的荒原人之所以是在追逐死亡,首先就在于这他们过着一种虽生犹死的生活”,这也是荒原人有着强烈死亡愿望的原因。
一、《荒原》死亡情结的成因
纵观全诗,荒原人生活在百无聊赖的精神荒漠中,过着荒唐无聊的日子,溺于情欲之海、历经战争伤害、丧失宗教信仰,内心一片荒芜,生存陷入无边困境。这样的生活没有目标与希望,没有光亮与明天,没有温情与依靠,仅有的过程也只剩麻木与萧条,空洞与寒冷,人们像活死人一样。
当生活不能带给人们热情与快乐,也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却又由于本能对于死的畏惧,逃避死亡的方式因此无可避免的是对死亡充满着渴望的追逐。对于死亡情结的成因,基于文本,有三个方面的表述:
(一)爱情失落,情欲吞没了纯洁
看到荒原人放纵的情欲时,我总是把他们不自觉的和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中那个把对过去岁月的狂恋转化成恋童癖的男人联系在一起。欲念之火,又是一切的罪恶之源。
他们都是因为太留恋过记忆中太过于美好的爱情,因而无法接受改变之后的现在及未知的未来,走上了两条看似不同的道路:《洛丽塔》中的男主人公变得只能爱上未成年少女,而荒原人则过上了有欲无爱的麻木生活。当情欲吞没了纯洁,欲望变成一场无名烈火,焚烧的不仅是爱情,而且是生活。
殊途同归,无论是《洛丽塔》还是《荒原》,丧失了原本就看得比生命还重的爱情之后,唯有死,才是最好的结局。
所以我们看到《荒原》里的“风信子女郎”说着“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
亦或是在卧室里的贵妇人自言自语着“你是活的还是死的?你的脑子里竟没有什么?.……我现在该做什么?”
似乎除了放纵情欲便是无所事事。
女打字员在与人幽会后想的却是“总算完了事:完了就好。”又或者是“春天里,把薛维尼送到博尔特太太那里。”有了妓女与顾客之间的描写。
更甚至于小酒馆里的交谈,“丽儿的丈夫退伍的时候……小乔治差点送了她的命……不要孩子你干吗结婚?”这样丈夫入伍,妻子偷情的事情。以及总是打胎不繁衍下一代的过度情欲,这一点也正切合了《从祭仪道神话》中的“圣杯传说”:渔王失去了性能力,因而在他的国土上,子民不能生育,牲畜不能繁殖,大地久旱荒芜,只有等待武士寻回圣杯才能挽救这一切。
在宗教中,性爱总是与繁衍下一代联系在一起。但荒原人的性行为只是单纯的不计后果的纵欲,因此脱离了性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目的。
爱情丧失之后,性欲是男女之间的疏离对弈:貌合神离的性伴侣、与繁衍后代无关的情欲泛滥、混乱的性关系。空虚而又荒淫无度的荒原人,欲念之火即是罪恶之源。那些过度放纵的情欲,混乱的性关系,便是社会腐败、道德伦理崩溃的表现。庸俗而无趣的人生——从上流社会到底层人民无一幸免。
人们成了头颅里塞满稻草的空心人,世界似乎要宣告终结。
此外,我们在阅读中不难发现,艾略特几乎把女性和淫荡划上了等号,诗中所出现的情欲对象和主体基本上都是女性。对于在《荒原》一诗中出现的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中的女性形象,援用现在性爱描写中流行的“攻”与“受”的说法,那么克莉奥佩特拉、维纳斯、狄多等则属于主动而蛮横霸道的“强攻”;而楚楚可怜的柔弱者奥菲利亚、翡绿眉拉则属于让人想要侵犯的“小受”。女人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强迫,在荒原中似乎都成了女人本身的错。也许正应了维纳斯的诅咒,《荒原》中的爱情失落不外乎有四种结局:麻木、背叛、疯癫、死亡。
(二)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与摧残
在这场不光彩的战局中,荒原人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在“并无实体的城”里,“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留下残缺不全的躯体,血腥而沉闷。
可是“去年你种在花园里的尸首它发芽了吗?今年会开花吗?”让“狗熊星走远”免得它用“爪子”把尸首挖出来。
种在花园里等待发芽的尸体,吃尸体的狗熊星,这些话语构建了一个以尸体和死亡为中心的世界。
我们阅读起来感受到人们的内心历经战争之后满是阴影,所见荒原满目荒凉:土地龟裂,石块发红,树木枯萎,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
软弱无能的荒原人在死亡情结的反照下,死亡已经渗透在生命的全过程。比起单纯的死亡恐惧,人们内心更出现了一种饱经战争摧残,生不如死的焦虑。
对于同样可以看作描写历经一战灾难后人们的生活,不得不提到杜拉斯的《广岛之恋》里所描写的“暂时的幸存者以耐心、无辜和明显的温顺,顺从了如此不公正的命运”。
唯一不同的是《广岛之恋》让人们看到了战争结束后爱情复苏,人们生活重建的希望,而《荒原》中却一再的描绘战争和死亡给人们带来的绝望和阴霾,满是没有出路的迷惘。残酷的现实湮灭了荒原人的爱情与信仰,战争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与痛苦,或许还有恐惧和仇恨,直至在痛苦中麻木的绝望。
树木枯死,人们成群结队的送葬。象征生命之源的泰晤士河上抛满了垃圾,荒原人破碎的灵魂,像一堆破碎的石灰,散落在荒原的枯草里。白天看起来像黑夜,处处是冷风、白骨、老鼠、在死水中垂钓的麻木人儿,就连他所想到的也不过是关于兄弟和父亲的死亡。
这个世界不符合荒原人的梦想,但它从来没以任何人梦想的符合形式出现过。历经繁华与腐朽、温情与背叛、流血与杀戮,背负了太多苦难的人们变得什么也说不出,平和隐忍麻木的生活。
(三)丧失宗教信仰,灵魂得不到救赎
在大多数人的心中认为信教是让天主负担我们的死亡,用他充沛的生命销毁死亡,用雷霆般的声音呼喊我们回到他身边。人们历经社会动荡、道德败落,却没有得到现世的福报,像“是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骨头都丢得精光”,因此荒原人在绝望的生活中不再信仰宗教。
丰子恺在《佛无灵》里说得对,一般信佛的人“吃一天素,是希望获得比吃十天鱼肉更大的报酬。他们放一条蛇,希望活一百岁。他们念佛诵经,希望个个字成金钱。
这些人从佛堂里散出来,说的统是果报:某人长年吃素,邻家都烧光了,他家毫无损失。某人念《金刚经》,强盗洗劫时独不抢他的。某人无子,信佛后一索得男。某人痔疮发,念了‘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痔疮立刻断根……
此外没有一句真正关于佛法的话。
这完全是同佛做买卖,靠佛图利,吃佛饭。
《荒原》一诗中第三节“烧啊烧啊烧啊烧啊/主啊你把我救拔出来/主啊你就救拔/烧啊”出自佛陀的“火诫”。
欲望之火让人利欲熏心,而圣火则能让人灵... -->>
作者:托马斯·艾略特ThomasStearns"T.S."Eliot
毕业院校:哈佛大学
主要成就: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四个四重奏》
《荒原》,这是20年代里程碑式的作品,也展示了他对20世纪困境的关注。它的成就应归功于艾略特的良师兼益友埃兹拉·庞德的热情帮助。他建议艾略特修改原稿,删去一些阐述性的材料,砍掉七十二行韵体对白,删除一些冗言赘言和俗丽的诗歌措词。结果它成了一首无与伦比的实验性诗作,语言质朴无华,想象超凡不俗,它形成了文学史上的一次革命。艾略特在诗中所表现的技巧和远见,在某种程度上将对当代人和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荒原》中,他试验了一种他认为是詹姆斯·乔伊斯发现的技巧:神话运用。1922年评论《尤利西斯》时,艾略特将这种运用神话的方法解释为提供“一种现实与历史之间永恒的比照”。在收入1919年诗集《诗》的《笔直的斯威尼》和《夜莺中的斯威尼》两首诗里,艾略特也曾试验过这种方法。在《荒原》中,他是最后一次运用神话的手法。
他围绕死亡与再生的神话构思作品,相信这种神话是世界上所有主要宗教的原型。艾略特这种观念来源于两本人类学著作,杰西·韦斯顿女士的《从祭仪到神话》(1920年)和詹姆斯·弗雷泽爵士的《金枝》启发他在诗中描绘了一个神话的国度,那里一个受伤(或死亡)的国王在等待着有人来拯救他,并使他的土地恢复丰饶。诗中借助荒漠、水、丰饶和再生等的象征,艾略特创造了在他看来既属于现代、也属于任何时代的图景。
《荒原》主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普遍悲观失望的情绪和精神的贫困以及宗教信仰的淡薄而导致西方文明的衰微。诗人笔下的“荒原”满目荒凉:土地龟裂,石块发红,树木枯萎,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上帝上人、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爱的联系。
他们相互隔膜,难以交流思想感情,虽然不乏动物式的性爱。他们处于外部世界荒芜、内心世界空虚的荒废境地。“荒原”的荒是水荒,然而只听雷声响,不见雨下来,更增添了人们内心的焦急。雨水成了荒原的第一需求,诗人通过雷声暗示了只有精神甘露(皈依宗教,信仰上帝)才能使荒原人得救。
诗人利用神话传说,作为对现实生活观照,在《荒原》里没有完整的叙述,而是通过迂回曲折的隐喻,影射西方现代文明的堕落和精神生活的枯竭,这就增加了对这些典故不太熟悉的读者的解读困难,也是诗人自己承认的晦涩。当然利用神话建立人类不分时间空间的宇宙意识,随意地对现代荒原上的人物和情景作各种比较的对照,这种手法并非T.S.艾略特独具,詹姆斯·乔伊斯和叶芝等现代派作家也是这样创作的。利用神话激发创作想像是现代作家常有的事。
追逐死亡的荒原人
——论《荒原》的死亡情结
我想没有人比荒原人更热烈地期待着死亡吧,这是我们从《荒原》一诗的前言中便可看出的。“古米的西比儿说‘我要死’”,痛恨着没有青春与健康的永生,如同追逐死亡的荒原人。
在这首后象征主义代表作家T.S.艾略特的代表作中,处处弥漫着阴郁与死沉的灰色调,似乎对死亡有着异乎寻常的情结。
正如费尔巴哈所说的,死亡是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死与生从来就是相互依存的二元对立体,人们向来贪生恶死,对于死存在着深深的恐惧。
荒原人却超乎寻常的恶生恋死,亦背弃了基督教“为主而活,为主而死”,主将使为他舍命的人“复活并且永生”的信仰。也如德谟克利特所认为的,那些愚蠢怕死的人只是由于怀着“对地域的恐惧而愿意活着”,因而他们“虽然活着”却从来“感觉不到生活的愉快”,“享受不到生活的快乐”,他们过的实际上是一种非人的生活,至少不是一种真正的人的生活。
事实上,“惧怕死亡、企图逃避死亡的荒原人之所以是在追逐死亡,首先就在于这他们过着一种虽生犹死的生活”,这也是荒原人有着强烈死亡愿望的原因。
一、《荒原》死亡情结的成因
纵观全诗,荒原人生活在百无聊赖的精神荒漠中,过着荒唐无聊的日子,溺于情欲之海、历经战争伤害、丧失宗教信仰,内心一片荒芜,生存陷入无边困境。这样的生活没有目标与希望,没有光亮与明天,没有温情与依靠,仅有的过程也只剩麻木与萧条,空洞与寒冷,人们像活死人一样。
当生活不能带给人们热情与快乐,也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却又由于本能对于死的畏惧,逃避死亡的方式因此无可避免的是对死亡充满着渴望的追逐。对于死亡情结的成因,基于文本,有三个方面的表述:
(一)爱情失落,情欲吞没了纯洁
看到荒原人放纵的情欲时,我总是把他们不自觉的和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中那个把对过去岁月的狂恋转化成恋童癖的男人联系在一起。欲念之火,又是一切的罪恶之源。
他们都是因为太留恋过记忆中太过于美好的爱情,因而无法接受改变之后的现在及未知的未来,走上了两条看似不同的道路:《洛丽塔》中的男主人公变得只能爱上未成年少女,而荒原人则过上了有欲无爱的麻木生活。当情欲吞没了纯洁,欲望变成一场无名烈火,焚烧的不仅是爱情,而且是生活。
殊途同归,无论是《洛丽塔》还是《荒原》,丧失了原本就看得比生命还重的爱情之后,唯有死,才是最好的结局。
所以我们看到《荒原》里的“风信子女郎”说着“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
亦或是在卧室里的贵妇人自言自语着“你是活的还是死的?你的脑子里竟没有什么?.……我现在该做什么?”
似乎除了放纵情欲便是无所事事。
女打字员在与人幽会后想的却是“总算完了事:完了就好。”又或者是“春天里,把薛维尼送到博尔特太太那里。”有了妓女与顾客之间的描写。
更甚至于小酒馆里的交谈,“丽儿的丈夫退伍的时候……小乔治差点送了她的命……不要孩子你干吗结婚?”这样丈夫入伍,妻子偷情的事情。以及总是打胎不繁衍下一代的过度情欲,这一点也正切合了《从祭仪道神话》中的“圣杯传说”:渔王失去了性能力,因而在他的国土上,子民不能生育,牲畜不能繁殖,大地久旱荒芜,只有等待武士寻回圣杯才能挽救这一切。
在宗教中,性爱总是与繁衍下一代联系在一起。但荒原人的性行为只是单纯的不计后果的纵欲,因此脱离了性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目的。
爱情丧失之后,性欲是男女之间的疏离对弈:貌合神离的性伴侣、与繁衍后代无关的情欲泛滥、混乱的性关系。空虚而又荒淫无度的荒原人,欲念之火即是罪恶之源。那些过度放纵的情欲,混乱的性关系,便是社会腐败、道德伦理崩溃的表现。庸俗而无趣的人生——从上流社会到底层人民无一幸免。
人们成了头颅里塞满稻草的空心人,世界似乎要宣告终结。
此外,我们在阅读中不难发现,艾略特几乎把女性和淫荡划上了等号,诗中所出现的情欲对象和主体基本上都是女性。对于在《荒原》一诗中出现的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中的女性形象,援用现在性爱描写中流行的“攻”与“受”的说法,那么克莉奥佩特拉、维纳斯、狄多等则属于主动而蛮横霸道的“强攻”;而楚楚可怜的柔弱者奥菲利亚、翡绿眉拉则属于让人想要侵犯的“小受”。女人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强迫,在荒原中似乎都成了女人本身的错。也许正应了维纳斯的诅咒,《荒原》中的爱情失落不外乎有四种结局:麻木、背叛、疯癫、死亡。
(二)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与摧残
在这场不光彩的战局中,荒原人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在“并无实体的城”里,“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留下残缺不全的躯体,血腥而沉闷。
可是“去年你种在花园里的尸首它发芽了吗?今年会开花吗?”让“狗熊星走远”免得它用“爪子”把尸首挖出来。
种在花园里等待发芽的尸体,吃尸体的狗熊星,这些话语构建了一个以尸体和死亡为中心的世界。
我们阅读起来感受到人们的内心历经战争之后满是阴影,所见荒原满目荒凉:土地龟裂,石块发红,树木枯萎,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
软弱无能的荒原人在死亡情结的反照下,死亡已经渗透在生命的全过程。比起单纯的死亡恐惧,人们内心更出现了一种饱经战争摧残,生不如死的焦虑。
对于同样可以看作描写历经一战灾难后人们的生活,不得不提到杜拉斯的《广岛之恋》里所描写的“暂时的幸存者以耐心、无辜和明显的温顺,顺从了如此不公正的命运”。
唯一不同的是《广岛之恋》让人们看到了战争结束后爱情复苏,人们生活重建的希望,而《荒原》中却一再的描绘战争和死亡给人们带来的绝望和阴霾,满是没有出路的迷惘。残酷的现实湮灭了荒原人的爱情与信仰,战争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与痛苦,或许还有恐惧和仇恨,直至在痛苦中麻木的绝望。
树木枯死,人们成群结队的送葬。象征生命之源的泰晤士河上抛满了垃圾,荒原人破碎的灵魂,像一堆破碎的石灰,散落在荒原的枯草里。白天看起来像黑夜,处处是冷风、白骨、老鼠、在死水中垂钓的麻木人儿,就连他所想到的也不过是关于兄弟和父亲的死亡。
这个世界不符合荒原人的梦想,但它从来没以任何人梦想的符合形式出现过。历经繁华与腐朽、温情与背叛、流血与杀戮,背负了太多苦难的人们变得什么也说不出,平和隐忍麻木的生活。
(三)丧失宗教信仰,灵魂得不到救赎
在大多数人的心中认为信教是让天主负担我们的死亡,用他充沛的生命销毁死亡,用雷霆般的声音呼喊我们回到他身边。人们历经社会动荡、道德败落,却没有得到现世的福报,像“是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骨头都丢得精光”,因此荒原人在绝望的生活中不再信仰宗教。
丰子恺在《佛无灵》里说得对,一般信佛的人“吃一天素,是希望获得比吃十天鱼肉更大的报酬。他们放一条蛇,希望活一百岁。他们念佛诵经,希望个个字成金钱。
这些人从佛堂里散出来,说的统是果报:某人长年吃素,邻家都烧光了,他家毫无损失。某人念《金刚经》,强盗洗劫时独不抢他的。某人无子,信佛后一索得男。某人痔疮发,念了‘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痔疮立刻断根……
此外没有一句真正关于佛法的话。
这完全是同佛做买卖,靠佛图利,吃佛饭。
《荒原》一诗中第三节“烧啊烧啊烧啊烧啊/主啊你把我救拔出来/主啊你就救拔/烧啊”出自佛陀的“火诫”。
欲望之火让人利欲熏心,而圣火则能让人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