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日月当空照中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道而驰?不过这个问题,本官临行之前,陛下已经预先有所筹谋了。”
袁继咸,字季通,号临侯。作为内阁阁老和军机大臣,李邦华这么称呼他,自然显得十分亲切。
潞安知府郭景松一开始看见袁继咸上来就这么直接地跟朝廷钦命的督师大人倒苦水讲困难,心里还有点忐忑,担心这个督师大人借此立威,给他们这些山西官员一个下马威看看。
不过现在看来,督师大人与袁兵备的关系颇为密切,当下也是暗地里松了口气,放下心来。
郭景松与袁继咸算得上是志趣相投了,两人对山西目前的灾情民情看法基本一致,都认为山西如今的情形就像是一堆干柴,就差什么人往上扔把火了,一旦大军云集潞安府,到处索粮索饷,那么山西的情况恐怕很快就会陡转急下,彻底崩坏了。
袁继咸向阁老督师李邦华陈情之后,得知朝廷对于这个情况已有准备,当下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与潞安知府郭景松又陪着李邦华说了一阵子话,便告辞而去。
袁继咸此时以为李邦华说的是早有准备指的是朝廷已经备好了大批钱粮,只等着往这里转运了,直到不久之后,他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接下来的两天里,李邦华、卢象升等人在黎城附近的东阳关,休整了一天,之后又在关内留下了一个五百人的火枪营,与袁继咸派驻在这里的守备孔道兴一起,担负起了东阳关的守卫任务。
留在这里的火枪营,当然还是出自天雄营,而奉命率领着这个火枪营留守东阳关的正是卢象升的四弟卢象同。
而且由于听了山西兵备副使的说法,卢象升对于这次剿匪的前景突然有了一些担心,而他主动提出留下卢象同率领自己的中军火枪营留在这里,目的则是为了让滏口陉两头牢牢地控制在手中,关键时刻,可以派人迅速出关,去大名府购买粮草。
山西与北直隶虽然只是隔了个太行山,但是气候上的差别却已是十分明显,至少在陕西、山西连年大旱的时候,北直隶这边并没有那么严重。
虽然也干旱少雨,但却不是滴雨未下,而且因为此地河流不少,垦荒灌溉的难度并不大。
而这两年借助了朝廷在北直隶鼓励垦荒屯田的机会,卢象升在大名府,后来也在广平府和顺德府三地大规模募民垦荒,安置了大量晋冀豫流民的同时,粮食出产也颇为可观。
特别是去年夏秋两季,卢象升积极配合农事院,在黄河故道新垦区大力推广的番薯、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先后取得了两次丰收。
而颇有先见之明的卢象升,为了鼓励更多移民继续耕种这些耐寒而高产的农作物,他也拿出来不少银子进行采购,免得这些东西丰收之后,价格便宜,来年种的人少了。
与此同时,顺德、广平、大名三府在他的极力主张下,收取的税赋也一概不要银子,改成了番薯、土豆、玉米等实物税。
所以,卢象升主政的三府府库一时之间迅速充盈起来,不过充盈的不是银子,而是番薯、土豆、玉米等粮食,三府府库真真正正地变成了粮仓。
事实上,也多亏了卢象升这么做,原本每年到了两三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这几个府县都要闹饥荒的,然而今年的这个时候,三府的府库里却有了这些粗粮可以往外出卖,既平抑了其他粮食的价格,同时也避免了饥荒的发生。
到了如今,还有富余可以用在剿匪上面,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些番薯、土豆等物,虽说都是粗粮,但是到了大军缺粮的时候,却也是能够大军填饱肚子,继续作战的好东西。
对卢象升的想法,李邦华当然是十分赞同,当即就让卢象升派人去滏口关传令,提前在滏口关储备粮草。
而且这一下子,李邦华也明白了卢象升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能够走上高位并且受到皇帝重视的原因了。
从此之后,李邦华对于卢象升的看法更是提高了不知多少倍,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种真正忧心国事而且有大局观的官员,才是真正于国于民都有用的官员。
道而驰?不过这个问题,本官临行之前,陛下已经预先有所筹谋了。”
袁继咸,字季通,号临侯。作为内阁阁老和军机大臣,李邦华这么称呼他,自然显得十分亲切。
潞安知府郭景松一开始看见袁继咸上来就这么直接地跟朝廷钦命的督师大人倒苦水讲困难,心里还有点忐忑,担心这个督师大人借此立威,给他们这些山西官员一个下马威看看。
不过现在看来,督师大人与袁兵备的关系颇为密切,当下也是暗地里松了口气,放下心来。
郭景松与袁继咸算得上是志趣相投了,两人对山西目前的灾情民情看法基本一致,都认为山西如今的情形就像是一堆干柴,就差什么人往上扔把火了,一旦大军云集潞安府,到处索粮索饷,那么山西的情况恐怕很快就会陡转急下,彻底崩坏了。
袁继咸向阁老督师李邦华陈情之后,得知朝廷对于这个情况已有准备,当下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与潞安知府郭景松又陪着李邦华说了一阵子话,便告辞而去。
袁继咸此时以为李邦华说的是早有准备指的是朝廷已经备好了大批钱粮,只等着往这里转运了,直到不久之后,他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接下来的两天里,李邦华、卢象升等人在黎城附近的东阳关,休整了一天,之后又在关内留下了一个五百人的火枪营,与袁继咸派驻在这里的守备孔道兴一起,担负起了东阳关的守卫任务。
留在这里的火枪营,当然还是出自天雄营,而奉命率领着这个火枪营留守东阳关的正是卢象升的四弟卢象同。
而且由于听了山西兵备副使的说法,卢象升对于这次剿匪的前景突然有了一些担心,而他主动提出留下卢象同率领自己的中军火枪营留在这里,目的则是为了让滏口陉两头牢牢地控制在手中,关键时刻,可以派人迅速出关,去大名府购买粮草。
山西与北直隶虽然只是隔了个太行山,但是气候上的差别却已是十分明显,至少在陕西、山西连年大旱的时候,北直隶这边并没有那么严重。
虽然也干旱少雨,但却不是滴雨未下,而且因为此地河流不少,垦荒灌溉的难度并不大。
而这两年借助了朝廷在北直隶鼓励垦荒屯田的机会,卢象升在大名府,后来也在广平府和顺德府三地大规模募民垦荒,安置了大量晋冀豫流民的同时,粮食出产也颇为可观。
特别是去年夏秋两季,卢象升积极配合农事院,在黄河故道新垦区大力推广的番薯、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先后取得了两次丰收。
而颇有先见之明的卢象升,为了鼓励更多移民继续耕种这些耐寒而高产的农作物,他也拿出来不少银子进行采购,免得这些东西丰收之后,价格便宜,来年种的人少了。
与此同时,顺德、广平、大名三府在他的极力主张下,收取的税赋也一概不要银子,改成了番薯、土豆、玉米等实物税。
所以,卢象升主政的三府府库一时之间迅速充盈起来,不过充盈的不是银子,而是番薯、土豆、玉米等粮食,三府府库真真正正地变成了粮仓。
事实上,也多亏了卢象升这么做,原本每年到了两三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这几个府县都要闹饥荒的,然而今年的这个时候,三府的府库里却有了这些粗粮可以往外出卖,既平抑了其他粮食的价格,同时也避免了饥荒的发生。
到了如今,还有富余可以用在剿匪上面,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些番薯、土豆等物,虽说都是粗粮,但是到了大军缺粮的时候,却也是能够大军填饱肚子,继续作战的好东西。
对卢象升的想法,李邦华当然是十分赞同,当即就让卢象升派人去滏口关传令,提前在滏口关储备粮草。
而且这一下子,李邦华也明白了卢象升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能够走上高位并且受到皇帝重视的原因了。
从此之后,李邦华对于卢象升的看法更是提高了不知多少倍,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种真正忧心国事而且有大局观的官员,才是真正于国于民都有用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