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国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64章 互相攻讦
秦时竹意味深长地笑了,他不谈谁是凶手,反而说道:“你觉得最近人民日报的舆论力度如何?”
“是不是火药味重了点?”葛洪义皱眉道,“南方的报纸没有一天不骂国民党的,尤其又以太炎先生的笔最为厉害……”
“如果我告诉你这是我暗示的你相信不?”
“你?”葛洪义不相信地看了看秦时竹,“你什么时候布置的?我怎么不知道?”
“那次我召集人民日报高层开会,柳亚子、马叙伦、黄炎培、邵飘萍等人都在场……”
“记得,你说新闻要有客观性,舆论要有针对性,报道要体现政治性……就是这个吧?”葛洪义迷惑不解地说,“难道你暗地里还说了别的什么?”
“没有了,就是这些,这些还不够吗?现在正处于国会召开的前夜,到底是国民党联合其它各小党组阁还是我们联系各小党组阁,是当前政治生活的大事,要体现政治性,不攻击国民党攻击谁?”秦时竹似笑非笑地说,“哪怕这次事件不是国民党所为,也得说成是国民党干的!”
“别人会相信吗?”
“会!我猜这次事件是会党中人所为,这种暗杀加炸弹的方法对他们而言是驾轻就熟,而大家都知道,在上海滩,只有国民党和会党有联系……”
“你的意思是?”
“抓住这个机会,对国民党下手!是他们也好,不是他们也好,这个黑锅他们背定了。而且这么指责大家也不会觉得冤枉,这么多党派里面,只有国民党最擅长暗杀、暴动等手段……”秦时竹冷冷地一笑,“我正发愁怎么布置呢。结果有人就给了我这么一个好的机会。”
“说说你的布置,我总觉得你话里有话!”
“其实你仔细分析,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具体布置了,第一,我们不赞成议会南移,第二,我们对责任内阁尤其是完全政党内阁态度暧昧;第三,我们也不要求组阁权力。更没有人想当总理……这几点,一般人体会不到,但袁世凯一定会体会到。如果我说得不错,袁世凯本来是想让人民党和国民党两家牵制,再利用梁启超组成进步党发挥杠杆作用,但是现在,我要诱使他迈出关键一步……”
“什么关键?”
“宋案。”从秦时竹嘴里轻轻吐出两个字。
葛洪义恍然大悟:“我明白了,你要推袁世凯下手!”
“对。在我们原有的时空里,袁世凯是欲除去宋教仁而后快,现在情况改变了,但对宋教仁的戒心他还是丝毫不会改变地,唯一让他顾忌的。是我们的态度。我要用和国民党决裂、反目成仇的样子来让他相信,在反对国民党这点上面,我们和他是有共同语言和利益的,起码不会反对他。让他误以为没有别的势力会制约他的行动……”
“你这是借刀杀人啊!”
“我这是套用孙中山的路子。目地证明手段的合理,宋教仁本来就该死,只要不是我们除掉他就可以交待了。从长远来看,袁世凯和正式国会的冲突肯定会有,而且比较激烈,我们算是先知先觉,推动他走这一步吧……”
“然后呢?”
“然后?然后就该是二次革命……我们可以看看国民党到底会怎么做,和真实的历史比较起来。国民党的力量强了(指军事方面),北洋军弱了,二次革命有可能以我们所想像不到的进程展开,我们只需要耐心地看热闹就行。”秦时竹笑着说,“更何况还有俄国人这个麻烦,如果让老袁和国民党对上,他就没有能力来扯我们的后腿!”
“好计!我同意,但是我敢担保。老袁动手后一定会把责任推到我们头上的!”
“不用怕。这是连环计地第二步,一旦我们查明了真相。我们又有反对他的借口和理由了。”悠悠地说,“让他们先相互毁灭吧,我打算出来收拾残局。”
“第一步怎么办?”
“明天给南方拍个电报,让太炎先生写篇文章,题目我已经想好了,叫《*中国国民党》,什么内容,什么力度,随便他好了,写一篇也行,写九篇也行,他的文笔我是放心的。这篇文章出来后,不仅要在各大报纸刊登,而且要下发到各个支部学习、讨论,打笔战,我有的是人才和资金……”
“你这是仿效中苏论战啊!”葛洪义笑了,“看来好戏又要开场喽……”
“腾龙社一定要盯牢些,最好弄到确实地证据,这样我们反击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另外,蒋介石你也得给我揪出来,我们要在他身上落实陶成章的案子……”
都说李烈钧是个二杆子,其实章太炎也是,这先生(当时年纪还不算太大,叫老先生确实有点勉强,但叫老顽童绝对够格!想想他用袁世凯发的大勋章做扇坠,破口大骂洪宪皇帝的模样,就值得后人追思一番)收到秦时竹密电后,当即大喜过望,连连点头,口里直呼:“知我者,复生也!!”想想光写一篇不过瘾,决定写九篇,一天一篇。
此公说干就干,泼墨写下《罪恶肮脏地发家史――一评中国国民党》,当年章炳麟可是光复会的核心领导层,对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相当熟悉,因此写来得心应手。此公的文笔又好,思路敏捷,不一会,一篇大气磅礴的文章就出笼了,内中内容从孙中山、黄兴等人聚在一起开始,将整个建党史好好写了一通:比如,孙、黄二人在日本、南洋、旧金山等地的故事,派遣往国内搞暗杀的故事,为了筹集经费,盗佛头、弄走私、绑票的往事(革命党只绑票,不撕票。而且勒索地金额相对较低),在华侨中发行骗子债券的故事(指孙中山等人在华侨中募集款项时,曾声言革命胜利后,所借之债以一还十,捐款人享受头等公民待遇,结果等到南京临时政府解散一周年,这些东西都还没有... -->>
第164章 互相攻讦
秦时竹意味深长地笑了,他不谈谁是凶手,反而说道:“你觉得最近人民日报的舆论力度如何?”
“是不是火药味重了点?”葛洪义皱眉道,“南方的报纸没有一天不骂国民党的,尤其又以太炎先生的笔最为厉害……”
“如果我告诉你这是我暗示的你相信不?”
“你?”葛洪义不相信地看了看秦时竹,“你什么时候布置的?我怎么不知道?”
“那次我召集人民日报高层开会,柳亚子、马叙伦、黄炎培、邵飘萍等人都在场……”
“记得,你说新闻要有客观性,舆论要有针对性,报道要体现政治性……就是这个吧?”葛洪义迷惑不解地说,“难道你暗地里还说了别的什么?”
“没有了,就是这些,这些还不够吗?现在正处于国会召开的前夜,到底是国民党联合其它各小党组阁还是我们联系各小党组阁,是当前政治生活的大事,要体现政治性,不攻击国民党攻击谁?”秦时竹似笑非笑地说,“哪怕这次事件不是国民党所为,也得说成是国民党干的!”
“别人会相信吗?”
“会!我猜这次事件是会党中人所为,这种暗杀加炸弹的方法对他们而言是驾轻就熟,而大家都知道,在上海滩,只有国民党和会党有联系……”
“你的意思是?”
“抓住这个机会,对国民党下手!是他们也好,不是他们也好,这个黑锅他们背定了。而且这么指责大家也不会觉得冤枉,这么多党派里面,只有国民党最擅长暗杀、暴动等手段……”秦时竹冷冷地一笑,“我正发愁怎么布置呢。结果有人就给了我这么一个好的机会。”
“说说你的布置,我总觉得你话里有话!”
“其实你仔细分析,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具体布置了,第一,我们不赞成议会南移,第二,我们对责任内阁尤其是完全政党内阁态度暧昧;第三,我们也不要求组阁权力。更没有人想当总理……这几点,一般人体会不到,但袁世凯一定会体会到。如果我说得不错,袁世凯本来是想让人民党和国民党两家牵制,再利用梁启超组成进步党发挥杠杆作用,但是现在,我要诱使他迈出关键一步……”
“什么关键?”
“宋案。”从秦时竹嘴里轻轻吐出两个字。
葛洪义恍然大悟:“我明白了,你要推袁世凯下手!”
“对。在我们原有的时空里,袁世凯是欲除去宋教仁而后快,现在情况改变了,但对宋教仁的戒心他还是丝毫不会改变地,唯一让他顾忌的。是我们的态度。我要用和国民党决裂、反目成仇的样子来让他相信,在反对国民党这点上面,我们和他是有共同语言和利益的,起码不会反对他。让他误以为没有别的势力会制约他的行动……”
“你这是借刀杀人啊!”
“我这是套用孙中山的路子。目地证明手段的合理,宋教仁本来就该死,只要不是我们除掉他就可以交待了。从长远来看,袁世凯和正式国会的冲突肯定会有,而且比较激烈,我们算是先知先觉,推动他走这一步吧……”
“然后呢?”
“然后?然后就该是二次革命……我们可以看看国民党到底会怎么做,和真实的历史比较起来。国民党的力量强了(指军事方面),北洋军弱了,二次革命有可能以我们所想像不到的进程展开,我们只需要耐心地看热闹就行。”秦时竹笑着说,“更何况还有俄国人这个麻烦,如果让老袁和国民党对上,他就没有能力来扯我们的后腿!”
“好计!我同意,但是我敢担保。老袁动手后一定会把责任推到我们头上的!”
“不用怕。这是连环计地第二步,一旦我们查明了真相。我们又有反对他的借口和理由了。”悠悠地说,“让他们先相互毁灭吧,我打算出来收拾残局。”
“第一步怎么办?”
“明天给南方拍个电报,让太炎先生写篇文章,题目我已经想好了,叫《*中国国民党》,什么内容,什么力度,随便他好了,写一篇也行,写九篇也行,他的文笔我是放心的。这篇文章出来后,不仅要在各大报纸刊登,而且要下发到各个支部学习、讨论,打笔战,我有的是人才和资金……”
“你这是仿效中苏论战啊!”葛洪义笑了,“看来好戏又要开场喽……”
“腾龙社一定要盯牢些,最好弄到确实地证据,这样我们反击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另外,蒋介石你也得给我揪出来,我们要在他身上落实陶成章的案子……”
都说李烈钧是个二杆子,其实章太炎也是,这先生(当时年纪还不算太大,叫老先生确实有点勉强,但叫老顽童绝对够格!想想他用袁世凯发的大勋章做扇坠,破口大骂洪宪皇帝的模样,就值得后人追思一番)收到秦时竹密电后,当即大喜过望,连连点头,口里直呼:“知我者,复生也!!”想想光写一篇不过瘾,决定写九篇,一天一篇。
此公说干就干,泼墨写下《罪恶肮脏地发家史――一评中国国民党》,当年章炳麟可是光复会的核心领导层,对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相当熟悉,因此写来得心应手。此公的文笔又好,思路敏捷,不一会,一篇大气磅礴的文章就出笼了,内中内容从孙中山、黄兴等人聚在一起开始,将整个建党史好好写了一通:比如,孙、黄二人在日本、南洋、旧金山等地的故事,派遣往国内搞暗杀的故事,为了筹集经费,盗佛头、弄走私、绑票的往事(革命党只绑票,不撕票。而且勒索地金额相对较低),在华侨中发行骗子债券的故事(指孙中山等人在华侨中募集款项时,曾声言革命胜利后,所借之债以一还十,捐款人享受头等公民待遇,结果等到南京临时政府解散一周年,这些东西都还没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