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国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011章 整肃西南(10)
“准备好了?”
“是!”
“下决心了?”
“是!”
“很好!需要我怎么配合?”
朱德言简意赅地讲述了自己的方案,张孝准认真地听着,不时点点头。
现在非常时节,面对整肃大任,面临内忧外患考验的朱德不但稳住了阵脚,而且还创造了有利的情势,就方案而言,大胆而富有智慧,毫不拖泥带水,又将各种可能的情况都充分考虑了,不能不说朱德的能力的确出众,也不枉蔡锷的提拔重用。
“很好!”
“请长官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张孝准点点头,多余的话自然不必多说,一切的一切,在这份信任中已经全部完成了。
目送朱德离去的背影,张孝准迅速写下纸条,“准备就绪,按预定方案执行!”对机要员说:“立即拍发大本营,等级,特急绝密。”
“是!”
电报那头,消息迅速传递到总统府。
“云南情况如何?”
“很好。”秦时竹把电文递给葛洪义,“朱德拟了一个方案,张孝准已经认可,准备择机行动。”
“松坡的好弟子!”葛洪义笑道,“伟人就是伟人,这个机会,固然有我们创造的平台,但自身的努力却是根本。”
秦时竹道:“等这事完了,松坡留京,朱德就在云南主持大局,历练一下。”
“贵州问题要一起解决?”
“不光是贵州,广西也要解决?”秦时竹斩钉截铁地说道,“今年年底之前,西南问题必须全部解决,然后用半年完成整合,否则,影响逐鹿行动的开展。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好一个攘外必先安内!”葛洪义调侃道,“这是老蒋的套路,你应该说,结成最大范围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秦时竹也笑了,给陆尚荣打了电话:“西南问题,决心已下,是非成败,在此一举。命令各部队按照预定方案行动,不得有误!”
9月的昆明,天气已经好转了很多,温度虽然并没有低多少,但至少阳光洒落下来已不那么毒辣,迎面吹来的微风更是让人感觉一阵阵心旷神怡。
郊外的演武场上,中华民国的国旗和国防军战旗正在迎风招展,道路两旁整齐插列的彩旗,更是宣示了场面的不同寻常,再过1个小时,就要正式开始云南省的军政大会。
这次大会,是辛亥光复以后,云南召开的级别最高、范围最广、人数最多、内容也最为重要的会议,其意义和目的,堪堪只有辛亥革命才能比拟。
如果说,革命解决了民族压迫问题,那么,军政大会要解决的问题就包罗更多。包括政治民主、军队改革、社会等一系列问题,称之为第二次革命也毫不为过。唯一的重大区别便是,辛亥革命是通过暴力革命进行的,而这次是通过和平手段进行的。当然,说起和平,并不是意味着没有勾心斗角,没有权利争夺,而是指这种争夺不可能激烈地表现为军事斗争。即便唐继尧这样当时用军事手段夺取贵州政权的大佬,也不得不遵守规则,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现在的局面和辛亥年间已经是大相径庭了。那个时候的清廷是四分五裂、天下已失其鹿,自然是谁下手快,谁手段强,谁就能占有渴望的地盘和权利。但仅仅过了4年,事情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要说政治上一直趋于稳定的局面,便是遥居北京的中央政府,势力也是锐不可当……企图依靠军事力量解决问题,根本就不可能。不要说西南一隅的实力要想叫板中央根本就是痴人说梦,便是前不久的经验教训也难以令人忘却。
川、滇接壤,原本尹昌衡和熊克武在川中争执不下,这一点云贵众人也是清楚的,但张孝准率领国防军逶迤赶到,不仅迅速平定了两人的争斗,对四川也进行了大面积的整肃,让素来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之称的四川秩序迅速平定下来,因为辛亥革命而作乱川中的土匪袍哥、武装商帮被迅速平定,就是肆虐多时,一直为人诟病的鸦片贸易也为张孝准所绞杀。在中日冲突期间,张孝准所部还拿下了重庆日租界,更是堪称英武。
原本以为,张孝准从参谋次长的位置上下来,屈尊担任西南军区副司令长官是屈尊,但从实际行动来看,完全发挥了长处,取得了极为有利的成果,单就这一点,就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蔡锷北上,唐继尧之所以不敢放肆,云南1、2旅之所以未敢轻动,就摄于张孝准的威名。别看张孝准此次入滇排场不如唐继尧,200人的卫队更是只有唐继尧所部的五分之一,但凡是见识过的,都不敢小觑这200人的战力。迫击炮、轻机枪、枪榴弹、冲锋枪,国防军最为自豪的武器,在卫队身上一览无遗。随同而来的还有三轮摩托车,更见部队的战力。很多人私下都评论,别看张长官的人数只有200,真要动手,唐继尧那1000人未必就能轻松取胜。
当然,这只是纸上谈兵罢了,张孝准是来开会和宣布人事任命的,唐继尧作为副司令长官,基本也是同样的目的,至于渗透其中的个人因素,那完全是摆不上台面的东西。至于各家的卫队谁的更强一些,也没有比划的余地——演武场上进行操练的,只有朱德的第三旅。而其他人等,都只能静候点验的成果。用什么标准验收,用什么要求进行考察,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会按照什么标准编练,权力全部掌握在西南军区,在张孝准的脑袋里,便是唐继尧想要套话,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人物。
事情的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只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了……
朱德的人马,是按照国防军的训练操典要求不折不扣进行操练的。在北疆学习的时候,朱德已经记下了这些训练心得,到了国防军席卷全国、总参明令推广的时候,他已经率领部队走上了正轨。这一切都为蔡锷所赞赏,事实证明,北疆的练兵体制卓有成效,就在蔡锷这样的兵家心里,也不由得要加以赞赏,实战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藏区发挥了优势。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二两旅虽然也按照这个操典进行训练,但他们毕竟没有朱德那样直观和切身体会的经验,效果就要差一点,但在蔡锷的督促之下,技术方面是不会走样的,唯一就在于人心。至于唐继尧的部队,那就更要差上一截——唐继尧本来带兵就不如蔡锷,再加上对国防军明里暗里的抵触,这兵自然就练得不好。
“向右看!”随着一声命令,部队整齐地把头转过来,向主席台致敬,一时间,上面诸人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一般的什么心态都有。何长林和罗光学半是嫉妒朱德的部队,半是对对方的对立继续加深——事情明摆着,朱德的部队已经练到了如此水平,这一个师的名额,很难说不给他,那么只有在别的方面下功夫,对唐继尧来说,云南部队强悍,让他有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无奈,这云南的军政大权,他是已经盯上了,就想借个机会倒腾。朱德也好,何长林也好、罗光学也好,都是要加以搬去的绊脚石,又以朱德最为麻烦。
台上如此百感交集,台下自然也是想什么的都有,云南各部除了必要的留守军官以外,凡是少校以上的军人都悉数到场。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们也感受到了其间的不同寻常,当然,更多人还是自豪——作为全国目前硕果仅存的非国防军嫡系的滇军,仍然保证了强大的实力!
“阅兵毕!请张司令长官训话!”
“弟兄们!”张孝准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出后,刚才还嗡嗡声大作的演武场四周,顿时安静下来,只有他抑扬顿挫的声音在回荡,“这次我奉命到云南,是按照秦大总统的命令,陆总长的委派前来的,也是兄弟继蔡将军之后接任西南军区司令长官考察的第一站,在这里,我既深感荣幸,又深感自豪!滇军不愧为英雄的军队,云南人民不愧为优秀的中华儿女!”
台下热烈的掌声,一番吹捧之后,张孝准将话题转移到了主要议题上来,“这一次,兄弟除了推动云南各部整编、点验外,还肩负促进云南政治体制改革,实现军民分治的重要任务。蔡将军几年来一再表示,他作为云南都督既抓民政又抓军事,感到两个方面都不能很好的作为——这固然是他的谦虚之词,但也不可否认,确实有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扯了一通必要性和紧迫性之后,他宣布道,“等到云南省议会正常运转,各项机构所得奇人,军政分开,军民分治,则云南还将有大的发展……”
“一派胡言!”唐继尧心里不忿,脸色也很难看,但是无论再怎么不情愿,他都不会吧这些情绪表现在脸上,他只能笑眯眯地听着张孝准说下去,何况,他用来打动任可澄等人的说辞不正是军民分治、军政分开这一套么?
张孝准自然不指望自己仅仅靠这些话就能打动台下这批丘八,自清以来,文官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好不容易等到清末新政,练兵有了盼头。辛亥之后,更是武力当道,蔡锷要不是因为革命的缘故,哪里能在都督这个位置上过得安稳?他不是不想对内部动刀,而是他以下的官兵都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天下老子打下来的,凭什么要老子吃瘪?过惯辛亥这种非正常生活的军人,自然不会对和平时期的要求放在眼里,对蔡锷加于他们头上的诸多限制,自然也是不满成分居多,但蔡锷毕竟是滇军的主心骨,下面心里不服,嘴上不敢较劲。要是轮到张孝准来说这话,自然就没有什么好颜色。
张孝准说了几句,台下就“嗡嗡嗡”的交头接耳,什么声音台上是听不清楚的,但是用不着挺清楚他们在说什么,只消看台下众人的神态和眼色,就能知道端倪。唐继尧不怀好意地笑着,这烂摊子,看你张孝准怎么收拾?想凭只言片语就让滇军缴械投降,哪有如此容易。别说你只是个西南军区司令长官,便是国防部陆总长和四总部长官在这里压阵,说话同样不好使。
张孝准深深吸了口气,依然保持着始终如一的涵养和风度,对这样的局面,他早有心理准备,太正常不过了。不要说自己已经接到有关滇军遭人明里暗里煽动的情报,便是任可澄等人,对于切实推进军民分治也没有足够的信心——这可不是一句分治,或者有个省长头衔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谁拳头大,谁有实力,谁才有发言权,云南这一亩三分地,哪有这么简单?
朱德有些恼怒,但面上却没有丝毫的流露,甚至没有与何长林、罗光学一样抱着讥讽的态度。他的样子看上去最是耐人寻味了,但他心里早就翻腾起波澜来:为什么自己的老师要出走北京,不是说要逃避现实,而是目前的情况,到了他已经都不能摆布的地步,没有强力外来的介入,没有铁腕政策的推行,在云南推进军民分治就是一句空话——而继续执行军阀体制,只能是云南自绝于人民,自绝于国家,他是明白人,不会看不到中间的问题。
话说了一通,喇叭的声音总算是勉强盖住了吵闹的声音,但会场上的众人已经没有心思听下去了,只有张孝准说的最后一点,勉强还有一些悦耳之处——将来滇军无论在装备、补给还是薪水上,都将按照国防军的标准计发,然后再加2成的边疆补贴。对于没有路道捞外快的军官和普通士兵,不失为一个利好,但对于已经搭上各条线路大发横财的中高级军官而言,别说2成,就是2倍,他们都未必看得上眼。
接下来便是例行公事了,唐继尧简短地表达了支持的意思,但表示军民分治事关重大,要慎重,不可操之过切,任可澄表示拥护中央,但云南操作起来还有实际困难,恐怕没有3-5年时间是不可能搞定的。
&n... -->>
第011章 整肃西南(10)
“准备好了?”
“是!”
“下决心了?”
“是!”
“很好!需要我怎么配合?”
朱德言简意赅地讲述了自己的方案,张孝准认真地听着,不时点点头。
现在非常时节,面对整肃大任,面临内忧外患考验的朱德不但稳住了阵脚,而且还创造了有利的情势,就方案而言,大胆而富有智慧,毫不拖泥带水,又将各种可能的情况都充分考虑了,不能不说朱德的能力的确出众,也不枉蔡锷的提拔重用。
“很好!”
“请长官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张孝准点点头,多余的话自然不必多说,一切的一切,在这份信任中已经全部完成了。
目送朱德离去的背影,张孝准迅速写下纸条,“准备就绪,按预定方案执行!”对机要员说:“立即拍发大本营,等级,特急绝密。”
“是!”
电报那头,消息迅速传递到总统府。
“云南情况如何?”
“很好。”秦时竹把电文递给葛洪义,“朱德拟了一个方案,张孝准已经认可,准备择机行动。”
“松坡的好弟子!”葛洪义笑道,“伟人就是伟人,这个机会,固然有我们创造的平台,但自身的努力却是根本。”
秦时竹道:“等这事完了,松坡留京,朱德就在云南主持大局,历练一下。”
“贵州问题要一起解决?”
“不光是贵州,广西也要解决?”秦时竹斩钉截铁地说道,“今年年底之前,西南问题必须全部解决,然后用半年完成整合,否则,影响逐鹿行动的开展。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好一个攘外必先安内!”葛洪义调侃道,“这是老蒋的套路,你应该说,结成最大范围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秦时竹也笑了,给陆尚荣打了电话:“西南问题,决心已下,是非成败,在此一举。命令各部队按照预定方案行动,不得有误!”
9月的昆明,天气已经好转了很多,温度虽然并没有低多少,但至少阳光洒落下来已不那么毒辣,迎面吹来的微风更是让人感觉一阵阵心旷神怡。
郊外的演武场上,中华民国的国旗和国防军战旗正在迎风招展,道路两旁整齐插列的彩旗,更是宣示了场面的不同寻常,再过1个小时,就要正式开始云南省的军政大会。
这次大会,是辛亥光复以后,云南召开的级别最高、范围最广、人数最多、内容也最为重要的会议,其意义和目的,堪堪只有辛亥革命才能比拟。
如果说,革命解决了民族压迫问题,那么,军政大会要解决的问题就包罗更多。包括政治民主、军队改革、社会等一系列问题,称之为第二次革命也毫不为过。唯一的重大区别便是,辛亥革命是通过暴力革命进行的,而这次是通过和平手段进行的。当然,说起和平,并不是意味着没有勾心斗角,没有权利争夺,而是指这种争夺不可能激烈地表现为军事斗争。即便唐继尧这样当时用军事手段夺取贵州政权的大佬,也不得不遵守规则,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现在的局面和辛亥年间已经是大相径庭了。那个时候的清廷是四分五裂、天下已失其鹿,自然是谁下手快,谁手段强,谁就能占有渴望的地盘和权利。但仅仅过了4年,事情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要说政治上一直趋于稳定的局面,便是遥居北京的中央政府,势力也是锐不可当……企图依靠军事力量解决问题,根本就不可能。不要说西南一隅的实力要想叫板中央根本就是痴人说梦,便是前不久的经验教训也难以令人忘却。
川、滇接壤,原本尹昌衡和熊克武在川中争执不下,这一点云贵众人也是清楚的,但张孝准率领国防军逶迤赶到,不仅迅速平定了两人的争斗,对四川也进行了大面积的整肃,让素来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之称的四川秩序迅速平定下来,因为辛亥革命而作乱川中的土匪袍哥、武装商帮被迅速平定,就是肆虐多时,一直为人诟病的鸦片贸易也为张孝准所绞杀。在中日冲突期间,张孝准所部还拿下了重庆日租界,更是堪称英武。
原本以为,张孝准从参谋次长的位置上下来,屈尊担任西南军区副司令长官是屈尊,但从实际行动来看,完全发挥了长处,取得了极为有利的成果,单就这一点,就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蔡锷北上,唐继尧之所以不敢放肆,云南1、2旅之所以未敢轻动,就摄于张孝准的威名。别看张孝准此次入滇排场不如唐继尧,200人的卫队更是只有唐继尧所部的五分之一,但凡是见识过的,都不敢小觑这200人的战力。迫击炮、轻机枪、枪榴弹、冲锋枪,国防军最为自豪的武器,在卫队身上一览无遗。随同而来的还有三轮摩托车,更见部队的战力。很多人私下都评论,别看张长官的人数只有200,真要动手,唐继尧那1000人未必就能轻松取胜。
当然,这只是纸上谈兵罢了,张孝准是来开会和宣布人事任命的,唐继尧作为副司令长官,基本也是同样的目的,至于渗透其中的个人因素,那完全是摆不上台面的东西。至于各家的卫队谁的更强一些,也没有比划的余地——演武场上进行操练的,只有朱德的第三旅。而其他人等,都只能静候点验的成果。用什么标准验收,用什么要求进行考察,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会按照什么标准编练,权力全部掌握在西南军区,在张孝准的脑袋里,便是唐继尧想要套话,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人物。
事情的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只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了……
朱德的人马,是按照国防军的训练操典要求不折不扣进行操练的。在北疆学习的时候,朱德已经记下了这些训练心得,到了国防军席卷全国、总参明令推广的时候,他已经率领部队走上了正轨。这一切都为蔡锷所赞赏,事实证明,北疆的练兵体制卓有成效,就在蔡锷这样的兵家心里,也不由得要加以赞赏,实战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藏区发挥了优势。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二两旅虽然也按照这个操典进行训练,但他们毕竟没有朱德那样直观和切身体会的经验,效果就要差一点,但在蔡锷的督促之下,技术方面是不会走样的,唯一就在于人心。至于唐继尧的部队,那就更要差上一截——唐继尧本来带兵就不如蔡锷,再加上对国防军明里暗里的抵触,这兵自然就练得不好。
“向右看!”随着一声命令,部队整齐地把头转过来,向主席台致敬,一时间,上面诸人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一般的什么心态都有。何长林和罗光学半是嫉妒朱德的部队,半是对对方的对立继续加深——事情明摆着,朱德的部队已经练到了如此水平,这一个师的名额,很难说不给他,那么只有在别的方面下功夫,对唐继尧来说,云南部队强悍,让他有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无奈,这云南的军政大权,他是已经盯上了,就想借个机会倒腾。朱德也好,何长林也好、罗光学也好,都是要加以搬去的绊脚石,又以朱德最为麻烦。
台上如此百感交集,台下自然也是想什么的都有,云南各部除了必要的留守军官以外,凡是少校以上的军人都悉数到场。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们也感受到了其间的不同寻常,当然,更多人还是自豪——作为全国目前硕果仅存的非国防军嫡系的滇军,仍然保证了强大的实力!
“阅兵毕!请张司令长官训话!”
“弟兄们!”张孝准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出后,刚才还嗡嗡声大作的演武场四周,顿时安静下来,只有他抑扬顿挫的声音在回荡,“这次我奉命到云南,是按照秦大总统的命令,陆总长的委派前来的,也是兄弟继蔡将军之后接任西南军区司令长官考察的第一站,在这里,我既深感荣幸,又深感自豪!滇军不愧为英雄的军队,云南人民不愧为优秀的中华儿女!”
台下热烈的掌声,一番吹捧之后,张孝准将话题转移到了主要议题上来,“这一次,兄弟除了推动云南各部整编、点验外,还肩负促进云南政治体制改革,实现军民分治的重要任务。蔡将军几年来一再表示,他作为云南都督既抓民政又抓军事,感到两个方面都不能很好的作为——这固然是他的谦虚之词,但也不可否认,确实有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扯了一通必要性和紧迫性之后,他宣布道,“等到云南省议会正常运转,各项机构所得奇人,军政分开,军民分治,则云南还将有大的发展……”
“一派胡言!”唐继尧心里不忿,脸色也很难看,但是无论再怎么不情愿,他都不会吧这些情绪表现在脸上,他只能笑眯眯地听着张孝准说下去,何况,他用来打动任可澄等人的说辞不正是军民分治、军政分开这一套么?
张孝准自然不指望自己仅仅靠这些话就能打动台下这批丘八,自清以来,文官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好不容易等到清末新政,练兵有了盼头。辛亥之后,更是武力当道,蔡锷要不是因为革命的缘故,哪里能在都督这个位置上过得安稳?他不是不想对内部动刀,而是他以下的官兵都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天下老子打下来的,凭什么要老子吃瘪?过惯辛亥这种非正常生活的军人,自然不会对和平时期的要求放在眼里,对蔡锷加于他们头上的诸多限制,自然也是不满成分居多,但蔡锷毕竟是滇军的主心骨,下面心里不服,嘴上不敢较劲。要是轮到张孝准来说这话,自然就没有什么好颜色。
张孝准说了几句,台下就“嗡嗡嗡”的交头接耳,什么声音台上是听不清楚的,但是用不着挺清楚他们在说什么,只消看台下众人的神态和眼色,就能知道端倪。唐继尧不怀好意地笑着,这烂摊子,看你张孝准怎么收拾?想凭只言片语就让滇军缴械投降,哪有如此容易。别说你只是个西南军区司令长官,便是国防部陆总长和四总部长官在这里压阵,说话同样不好使。
张孝准深深吸了口气,依然保持着始终如一的涵养和风度,对这样的局面,他早有心理准备,太正常不过了。不要说自己已经接到有关滇军遭人明里暗里煽动的情报,便是任可澄等人,对于切实推进军民分治也没有足够的信心——这可不是一句分治,或者有个省长头衔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谁拳头大,谁有实力,谁才有发言权,云南这一亩三分地,哪有这么简单?
朱德有些恼怒,但面上却没有丝毫的流露,甚至没有与何长林、罗光学一样抱着讥讽的态度。他的样子看上去最是耐人寻味了,但他心里早就翻腾起波澜来:为什么自己的老师要出走北京,不是说要逃避现实,而是目前的情况,到了他已经都不能摆布的地步,没有强力外来的介入,没有铁腕政策的推行,在云南推进军民分治就是一句空话——而继续执行军阀体制,只能是云南自绝于人民,自绝于国家,他是明白人,不会看不到中间的问题。
话说了一通,喇叭的声音总算是勉强盖住了吵闹的声音,但会场上的众人已经没有心思听下去了,只有张孝准说的最后一点,勉强还有一些悦耳之处——将来滇军无论在装备、补给还是薪水上,都将按照国防军的标准计发,然后再加2成的边疆补贴。对于没有路道捞外快的军官和普通士兵,不失为一个利好,但对于已经搭上各条线路大发横财的中高级军官而言,别说2成,就是2倍,他们都未必看得上眼。
接下来便是例行公事了,唐继尧简短地表达了支持的意思,但表示军民分治事关重大,要慎重,不可操之过切,任可澄表示拥护中央,但云南操作起来还有实际困难,恐怕没有3-5年时间是不可能搞定的。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