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汉时关之龙腾万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人;其前师,将军、监、护、督军各一人;其后,督、将军兼一人。其将校略如汉。而兵有突将、无前、宾叟、青羌、散骑、武骑之别,盖不全用蜀人也。”也就是说蜀的军队按职责分5种,而士兵根据作战性能的不同分为6种,这其中提到一个无前兵,与华阳国志所提“所当无前”是一致的。华阳国志也说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置五部都尉,号五子。就是说诸葛把青羌的精锐士兵主要编入了无前这个类别,其余羸弱的编入到汉人多的大姓部队里。
三国志记载王平曾任无当监,可能是青羌的士兵作战特别勇猛,又是雇佣军的性质,诸葛就设立了无当监这个职务,专门用来管理青羌中的劲卒,也就是编入到无前这个类别的士兵。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勇猛的雇佣外族士兵,善战而且习性与汉人不同,诸葛后来把他们单独分为一个单独群体,由无当监来管理,应该是最合理的解释。可能从这个时候起,这个军队的正式名称就叫无当飞军了。
至于无当飞军是不是骑兵,从蜀的兵制名称来看,散骑应该是轻骑兵,武骑可能是重骑兵。蜀地不产良马,所以骑兵数目也不多,后出师表提到散骑武骑一共才1000多,还是几年下来好不容易攒得,那么无当飞军本人认为应该不是骑兵。三国志记载里,数次提到王平率兵,都是千余人这个数目,这个应该就是无当飞军的常规规模,而蜀国一共骑兵也就千把人,总不可能都在无当飞军吧,那散骑武骑骑什么去了?
很多人质疑飞军这个名号,认为既然叫飞军应该就跟马有关。诸葛亮在心经择才篇里曾经解释过选择士兵的标准,曾经提过“有射必中,中必死者,聚为一徒,名曰飞驰之士。”他把射术精良的人叫成飞驰之士,而骑射如飞的,诸葛称为争锋之士,“有骑射如飞,发无不中者发无不中者,聚为一徒,名曰争锋之士;”那么无当号为飞军,应该是指他们射术精良的原因,这也符合王平后来率兵射死张合的事情。
那么,无当飞军这个名称,无当是指他们的职责,主要任务就是突前,也就是蜀军里无前这个任务,所谓所当无前,而号为飞军,是说他们这些人射术都极为精良。
飞军不愧南中勇士的威名,英勇善战,在蜀汉的历次战争中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一出祁山,配属马谡部战张颌于街亭——本来大概也因为马谡熟悉南中情况,希望他能够充分发挥这支军队的特点。。--因为马谡的失误而全军溃败,打断后的正是王平率领的飞军,一面死战,一面击鼓迷惑敌军,成功的掩护其他各部撤离战场,自己也全身而退,算是小试锋芒。??
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令王平以副师屯南围,自设计围司马彝于祁山。司马懿抵挡不住,索性施展围魏救赵的招数,派张颌领主力大军攻打王平孤军。尽管当时王平所部无当飞军只有三千,只有魏军的二十分之一,但这些廓尔喀营式的勇士个个誓死如归,拼死抵抗,箭如飞蝗,张颌猛攻不下,司马彝的大营却已经被诸葛亮的大军攻破了。魏军退却,无当飞军却发挥山地兵团的特点,冲出营地,反击魏军后卫,前后夹攻,魏军大溃,损甲首数千。蜀国能在和司马懿第一次对阵时,取得相当优势,无当飞军死战曹魏猛将张颌的军团,居功厥伟。??
无当飞军由于山地作战的特点,常被用于讨伐叛乱少数民族。延熙三年(公元240年),汉嘉(今四川雅安北)蛮反,蜀汉出动向宠的宿卫兵代替其前去征讨,装备不可谓不精良,结果这位性行淑均的名将却死在了少数民族叛军手中,还是无当飞军从前线调回,才控制了局面。那应该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飞军了。??
无当飞军的最后也极为悲壮,那是姜维九伐中原中的第八次,为了掩护主帅退却,5000飞军和末任司令官张嶷进行了最后一战,全军战死,史载杀敌辈之。“军前与魏将徐质交锋,嶷临阵陨身,然其所杀伤亦过倍。”以后,虽然还有飞军之名,并且在防守阳平关等战斗中有所表现,无当飞军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不复存在了。??
最后补充一点,如果从血统上说,实际上飞军的成员包括两部分,南中夷族和青羌,前者包括叟,笮,炯,百璞等民族,后来成为彝族,布朗族等云南少数民族,精于射术,后者为氐羌和冉驰,自古有修筑碉楼的习惯,《华阳国志》记载了这些住在石碉中的民族夏秋如何入蜀为佣,打水井砌河堰,出售花椒苹果农副产品,冬春返回故里避寒的情形,石碉楼,记录了青羌的历史,也展示了他们善于守御的特点。
炼铁:
刘备入川之后,有一项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甚至是三国当时最顶尖的,就是铸铁。华阳国志记载:有古石山,有石矿,大如蒜子,火烧合之,成流支铁,甚刚,因置铁官,有铁祖庙祠。汉文帝时,以铁铜赐侍郎邓通,通假民卓王孙,岁取千匹;故王孙赀累巨万,邓通钱亦尽天下。这个古石山,说的就是铁溪河周围的一个小山,这里盛产一种含铁量很高的蒜子大小的铁矿石,俗称“蒜子石”。《四川通志》:铁溪河在成都县南十三里,流入白水河。昔武侯烹铁于此,因名。此外诸葛亮集也记载诸葛曾在溪河铸铁。
蜀地自古多铁,另外就是当时的蜀国有一位在中华铸铁史上都非常重要的人物——蒲元。铸铁术四川很早就有了,但因为温度的原因,质量并不好,而蒲元首次发明了淬火工艺,淬火工艺,是金属制品中的重要发现和发明,是金属加工业中的一次革命。我们一般把最好的钢称为百炼钢,所谓“百炼钢”,就是将块炼铁反复加热折叠锻打,使钢的组织致密、成份均匀,杂质减少,从而提高钢的质量。而蒲元造的刀呢,史书记载刀上都标注“七十二炼”,所以蒲元造的刀都称为神刀。古今刀剑录记载:蜀主刘备,以章武元年,岁次辛丑,采金牛山铁,铸八剑,各长三尺六寸。一备自服,一与太子禅,一与梁王理,一与鲁王永,一与诸葛亮,一与关羽,一与张飞,一与赵云。并是亮书,皆作风角,处所有令,称元造刀五万口,皆连环及刃口,列七十二链柄中,通之兼有二字。这段话硬伤很多,一是当时的工艺水平,不可能制造5万口那么多,蒲元传记载蒲元替刘备造刀5000口,为诸葛造刀3000刀,5万明显太过夸张。二是章武元年关羽大人都over了。但刀剑录已经提到的每口刀都标注七十二链(炼),可信度还是很大的。因为蒲元最重要的技术就是淬火工艺。
蒲元传曰:君性多奇思,於斜谷,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刀成,自言汉水钝弱,不任淬用,蜀江爽烈,是谓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於成都取江水,君以淬刀,言杂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杂,君以刀画水,言杂八升,取水者叩头云,於涪津覆水,遂以涪水八升益之。
而诸葛显然比刘备更加重视铸铁,诸葛曾任命张裔为“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器”。专门负责铸铁炼钢,而且广为寻求优质矿石。相传剑门的名称来源就是诸葛炼剑。(《舆地广记》:石牛道者,山有小石门,穿山通道,六丈余。汉永平中,司隶杨厥又击而广之,诸葛孔明以铸剑至此。有隘束之称,乃立剑门县,复修阁道,置尉以守之。
有了四川极为先进的铸铁技术,诸葛就一直开始琢磨如何提升武器,三国志记载: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据说西晋镇南将军刘弘后来去参观诸葛亮故宅,看到这种弩之后,感叹:神弩之功,一何微妙。这种弩按三国志的描述来说,每只箭有8寸长,而现今出土的单兵用弩,一般都在2-3寸。马钧后来对诸葛弩进行了改造,据说也是每只3寸。如果三国志描述的是真的,那么这种损益连弩最初指的是一种大弩,不是单兵用的。一弩十矢俱发很有争议,一种看法是可以连发,也就是自动上镗的功能,还有一种说是十只一起射出去。本人的看法是应该是连发,如果是十只一起射出去,那设计上还有什么巧妙能让刘弘感叹神弩之功,一何微妙。此外,魏国大发明家马钧见到了诸葛弩,认为还可以再改进,达到50只。(可令加五倍)十只箭一起射出去还能理解,50只箭一起射出就无法理解了,如果需要一次射出去的箭只多,多造几只并排射就好了,还用什么改进。而且从空气动力学来说,如果一次发射50只,那就把发射的动力平均分布到50只箭上了,会极大的影响射程和威力。别说是三国那会了,就是现在造大炮,也不会去设计什么一次打出去50发炮弹的大炮。武器设计的首要还是射程和威力,多只齐发威力肯定就大大减弱了。所以马钧所言,应该是连发数量,也只有自动上膛技术才值得改进。
但诸葛对于弩的改造,肯定不止这种大弩一种。唐静塞弩记载:西蜀弩名尤多,大者莫逾连弩,十矢谓之群鸦,一矢谓之飞枪,通呼为摧山弩,即孔明所作元戎也。诸葛对于连弩的改造是在自动上膛技术上,这显然不影响他对于单兵弩的改进,而且由于蒲元的铸铁技术作保障,使得他可以在弩箭上大范围推行用铁做的箭镞。前面说过,三国时期,用的箭镞大多是青铜所造,硬度很差,碰到装备盔甲的士兵就用处不大了。用铁制造的箭镞很难得,主要是当时技术水平和产量在限制,而蜀地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诸葛潜心发展,终于使得铁质箭镞可以在军队中大规模使用。
而诸葛连弩,用于什么部队了呢?华阳国志巴志里记载“蜀丞相亮亦发其劲卒三千人为连弩士,遂移家汉中。”那么这3000人应该使用的才是诸葛弩。曹魏自从获得吕布的陷阵营,并且有张辽辅佐培训士兵之后,逐渐掌握了重甲骑兵的技术,虎豹骑多次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曹真传记载,虎豹骑由曹真率领,而曹真后期的主要职务是什么?征蜀护军。在司马懿发家之前,魏在蜀线的防务一直是由曹真负责。蜀国过去估计吃虎豹骑的亏太多了,所以诸葛潜心研究了克制骑兵的战术和武器。诸葛亮集里专门提过对付骑兵的战术:若贼骑来至,徒行以战者,陟岭不便宜,以车蒙陈而待之,地狭者以锯齿。司马昭在灭蜀后下令全军学习诸葛军制,而西晋名将马隆,晋书里记载他对抗骑兵的办法就是依据八阵图,当时凉州鲜卑作乱,马隆自告奋勇要求带3000人去剿匪,晋书记载,马隆的要求就是这3000多人必须都擅长用弓弩,而且能拉得动大弩,“隆募限腰引弩三十六钧、弓四钧,立标简试。自旦至中,得三千五百人,隆曰:「足矣。」”“隆曰:「臣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率之鼓行而西,禀陛下威德,丑虏何足灭哉!」帝许之,乃以隆为武威太守。”马隆率领剿灭鲜卑叛乱的部队是一只纯弓弩手部队。而他的方法则是“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则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也就是与诸葛集所说车蒙陈而待之、狭者以锯齿的思路是一致的。那么也就是说,诸葛的八阵图很可能就是训练弓弩手如何对抗骑兵的一种战法。
有了八阵图这种阵法,又大量使用铁箭簇,诸葛潜心数年,终于找到了对抗重甲骑兵的办法。于是第一次出祁山,魏国举国震惊,震惊的不是别的,就是发现蜀国找到了克制魏国骑兵的办法。
诸葛数次征魏,选的都是祁山一带的山路,原因也是为了这里的地形更容易克制魏国的骑兵。蜀国自从使用了连弩以及铁制箭簇,魏国骑兵的噩梦就来了。裨史类编提过,蜀军还经常使用一种防止骑兵突击的铁蒺藜,至今定军山下还出土了很多这种铁钉。那么看来,诸葛对方魏国骑兵的思路就是用各种器具阻挡骑兵的冲击,然后用强弩强弓在后面一顿乱射。这一战术,后来被马隆改良使用,创造了3500人剿灭鲜卑的战绩。
诸葛这套克制骑兵的战术威力有多大?张合从夏侯渊起,就一直主要防卫蜀国一线,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此外,夏侯渊死后,张合率领的都是魏国的精锐,张合传记载他曾经带领过魏国的核心精锐虎卫虎贲。“遣南北军士三万及分遣武卫、虎贲使卫郃。”但就这样的一个名将,又率领着魏国精锐部队,数次与王平的无当飞军交手,都没占到便宜,先是街亭,蜀军大乱之下,王平的千把人无当飞军愣是吓退了张合的追兵。而后,王平的无当飞军防卫南围,张合攻不下来,最后木门一战,终于葬送在蜀国的弓弩之下。
诸葛改制之前,魏国从吕布一脉相承的重甲骑兵横行天下,最终在铁箭镞以及诸葛的新阵法前被克制住。自此以后,魏对蜀的态度从攻改为守,直到诸葛去世。若论三国精兵,首推一指的应该就是诸葛弓弩兵和吕布流的重甲骑兵。
此外,附上一句,诸葛每每懊恼粮运,实则粮食还不是最急缺的,粮食毕竟那里都有,当地屯田也能解决,恐怕最急需的就是箭只了,前文提过,蜀国铸铁异常发达,但蒲元这种冶炼大师,对水要求非常高,有一个成语蒲元识水就是讲他炼铁太讲究水了。虽然他经常随军出征,但始终大批量的制造恐怕还是要成都后方来解决,毕竟淬火之术是非常复杂的技术,炼铁炉这玩意没法随身携带。而铁箭威力虽大,但消耗恐怕是各军种里最大的,那是个无底洞啊而打着打着,魏国已经慢慢熟悉了蜀军这种武器和战术,所以到了司马懿时期,魏军基本使用的就是防守战术,凭险而据,坚守不出。毕竟弓弩这种武器,只能用来两军对战时杀伤有生力量来使用,而攻坚则非强项。所以这恐怕也就是司马懿后期为什么总是防守,并非惧怕诸葛,而是实在没有其他什么好办法来正面对抗蜀国的弓弩。
但无论如何,诸葛能在冷兵器时期克制重甲骑兵,打的拥有精锐重骑的魏国只能闭门不出,实在是令人佩服。难怪司马昭灭蜀之后,马上就要求全军学习蜀军军制,并作为之后晋国军队的蓝本。所以诸葛每患粮运,恐怕最患的还是蜀国制的铁箭镞等武器。
诸葛实际上在寻找铁矿上下了很多的精力,多地都记载他曾派人来寻铁矿石,例如:《元和志》:陵州始建县东南有铁山,出铁。诸葛亮取为兵器,其铁刚利,堪充贡焉。
《周地图》云:蒲亭县有铁山,诸葛武侯取为刀剑,宇文度封为铁山侯。
《嘉定府志》:铁山从仁寿来,横亘井、犍、荣、威间数百里,产铁。武侯取铸兵器。
《方舆纪要》:铁钻山在崇宁县西六里,武侯铸铁钻于此,以造军器。
《方舆纪要》:铁溪河子邛州流入新津,注于皂江,相传诸葛武侯曾烹铁于此。
而且诸葛南征孟获时,就曾在当地驻营造箭,据说四川的打箭炉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四川通志》:昔武侯南征,命郭达造箭于此,其炉犹存,故名打箭炉。时有青羊绕山而行,夷人不敢轻至。虽然这个只是传说,但也从一方面证实了蜀军对弓箭的需求量大。
从诸葛寻求铁矿的轨迹看,多次往蜀的北方找铁矿并设立合适的炼铁场所,包括剑门名称的来源也是因为据说他派人在此炼剑,某一方面也说明诸葛意图,炼铁场所要方便北伐。
一人;其前师,将军、监、护、督军各一人;其后,督、将军兼一人。其将校略如汉。而兵有突将、无前、宾叟、青羌、散骑、武骑之别,盖不全用蜀人也。”也就是说蜀的军队按职责分5种,而士兵根据作战性能的不同分为6种,这其中提到一个无前兵,与华阳国志所提“所当无前”是一致的。华阳国志也说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置五部都尉,号五子。就是说诸葛把青羌的精锐士兵主要编入了无前这个类别,其余羸弱的编入到汉人多的大姓部队里。
三国志记载王平曾任无当监,可能是青羌的士兵作战特别勇猛,又是雇佣军的性质,诸葛就设立了无当监这个职务,专门用来管理青羌中的劲卒,也就是编入到无前这个类别的士兵。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勇猛的雇佣外族士兵,善战而且习性与汉人不同,诸葛后来把他们单独分为一个单独群体,由无当监来管理,应该是最合理的解释。可能从这个时候起,这个军队的正式名称就叫无当飞军了。
至于无当飞军是不是骑兵,从蜀的兵制名称来看,散骑应该是轻骑兵,武骑可能是重骑兵。蜀地不产良马,所以骑兵数目也不多,后出师表提到散骑武骑一共才1000多,还是几年下来好不容易攒得,那么无当飞军本人认为应该不是骑兵。三国志记载里,数次提到王平率兵,都是千余人这个数目,这个应该就是无当飞军的常规规模,而蜀国一共骑兵也就千把人,总不可能都在无当飞军吧,那散骑武骑骑什么去了?
很多人质疑飞军这个名号,认为既然叫飞军应该就跟马有关。诸葛亮在心经择才篇里曾经解释过选择士兵的标准,曾经提过“有射必中,中必死者,聚为一徒,名曰飞驰之士。”他把射术精良的人叫成飞驰之士,而骑射如飞的,诸葛称为争锋之士,“有骑射如飞,发无不中者发无不中者,聚为一徒,名曰争锋之士;”那么无当号为飞军,应该是指他们射术精良的原因,这也符合王平后来率兵射死张合的事情。
那么,无当飞军这个名称,无当是指他们的职责,主要任务就是突前,也就是蜀军里无前这个任务,所谓所当无前,而号为飞军,是说他们这些人射术都极为精良。
飞军不愧南中勇士的威名,英勇善战,在蜀汉的历次战争中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一出祁山,配属马谡部战张颌于街亭——本来大概也因为马谡熟悉南中情况,希望他能够充分发挥这支军队的特点。。--因为马谡的失误而全军溃败,打断后的正是王平率领的飞军,一面死战,一面击鼓迷惑敌军,成功的掩护其他各部撤离战场,自己也全身而退,算是小试锋芒。??
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令王平以副师屯南围,自设计围司马彝于祁山。司马懿抵挡不住,索性施展围魏救赵的招数,派张颌领主力大军攻打王平孤军。尽管当时王平所部无当飞军只有三千,只有魏军的二十分之一,但这些廓尔喀营式的勇士个个誓死如归,拼死抵抗,箭如飞蝗,张颌猛攻不下,司马彝的大营却已经被诸葛亮的大军攻破了。魏军退却,无当飞军却发挥山地兵团的特点,冲出营地,反击魏军后卫,前后夹攻,魏军大溃,损甲首数千。蜀国能在和司马懿第一次对阵时,取得相当优势,无当飞军死战曹魏猛将张颌的军团,居功厥伟。??
无当飞军由于山地作战的特点,常被用于讨伐叛乱少数民族。延熙三年(公元240年),汉嘉(今四川雅安北)蛮反,蜀汉出动向宠的宿卫兵代替其前去征讨,装备不可谓不精良,结果这位性行淑均的名将却死在了少数民族叛军手中,还是无当飞军从前线调回,才控制了局面。那应该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飞军了。??
无当飞军的最后也极为悲壮,那是姜维九伐中原中的第八次,为了掩护主帅退却,5000飞军和末任司令官张嶷进行了最后一战,全军战死,史载杀敌辈之。“军前与魏将徐质交锋,嶷临阵陨身,然其所杀伤亦过倍。”以后,虽然还有飞军之名,并且在防守阳平关等战斗中有所表现,无当飞军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不复存在了。??
最后补充一点,如果从血统上说,实际上飞军的成员包括两部分,南中夷族和青羌,前者包括叟,笮,炯,百璞等民族,后来成为彝族,布朗族等云南少数民族,精于射术,后者为氐羌和冉驰,自古有修筑碉楼的习惯,《华阳国志》记载了这些住在石碉中的民族夏秋如何入蜀为佣,打水井砌河堰,出售花椒苹果农副产品,冬春返回故里避寒的情形,石碉楼,记录了青羌的历史,也展示了他们善于守御的特点。
炼铁:
刘备入川之后,有一项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甚至是三国当时最顶尖的,就是铸铁。华阳国志记载:有古石山,有石矿,大如蒜子,火烧合之,成流支铁,甚刚,因置铁官,有铁祖庙祠。汉文帝时,以铁铜赐侍郎邓通,通假民卓王孙,岁取千匹;故王孙赀累巨万,邓通钱亦尽天下。这个古石山,说的就是铁溪河周围的一个小山,这里盛产一种含铁量很高的蒜子大小的铁矿石,俗称“蒜子石”。《四川通志》:铁溪河在成都县南十三里,流入白水河。昔武侯烹铁于此,因名。此外诸葛亮集也记载诸葛曾在溪河铸铁。
蜀地自古多铁,另外就是当时的蜀国有一位在中华铸铁史上都非常重要的人物——蒲元。铸铁术四川很早就有了,但因为温度的原因,质量并不好,而蒲元首次发明了淬火工艺,淬火工艺,是金属制品中的重要发现和发明,是金属加工业中的一次革命。我们一般把最好的钢称为百炼钢,所谓“百炼钢”,就是将块炼铁反复加热折叠锻打,使钢的组织致密、成份均匀,杂质减少,从而提高钢的质量。而蒲元造的刀呢,史书记载刀上都标注“七十二炼”,所以蒲元造的刀都称为神刀。古今刀剑录记载:蜀主刘备,以章武元年,岁次辛丑,采金牛山铁,铸八剑,各长三尺六寸。一备自服,一与太子禅,一与梁王理,一与鲁王永,一与诸葛亮,一与关羽,一与张飞,一与赵云。并是亮书,皆作风角,处所有令,称元造刀五万口,皆连环及刃口,列七十二链柄中,通之兼有二字。这段话硬伤很多,一是当时的工艺水平,不可能制造5万口那么多,蒲元传记载蒲元替刘备造刀5000口,为诸葛造刀3000刀,5万明显太过夸张。二是章武元年关羽大人都over了。但刀剑录已经提到的每口刀都标注七十二链(炼),可信度还是很大的。因为蒲元最重要的技术就是淬火工艺。
蒲元传曰:君性多奇思,於斜谷,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刀成,自言汉水钝弱,不任淬用,蜀江爽烈,是谓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於成都取江水,君以淬刀,言杂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杂,君以刀画水,言杂八升,取水者叩头云,於涪津覆水,遂以涪水八升益之。
而诸葛显然比刘备更加重视铸铁,诸葛曾任命张裔为“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器”。专门负责铸铁炼钢,而且广为寻求优质矿石。相传剑门的名称来源就是诸葛炼剑。(《舆地广记》:石牛道者,山有小石门,穿山通道,六丈余。汉永平中,司隶杨厥又击而广之,诸葛孔明以铸剑至此。有隘束之称,乃立剑门县,复修阁道,置尉以守之。
有了四川极为先进的铸铁技术,诸葛就一直开始琢磨如何提升武器,三国志记载: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据说西晋镇南将军刘弘后来去参观诸葛亮故宅,看到这种弩之后,感叹:神弩之功,一何微妙。这种弩按三国志的描述来说,每只箭有8寸长,而现今出土的单兵用弩,一般都在2-3寸。马钧后来对诸葛弩进行了改造,据说也是每只3寸。如果三国志描述的是真的,那么这种损益连弩最初指的是一种大弩,不是单兵用的。一弩十矢俱发很有争议,一种看法是可以连发,也就是自动上镗的功能,还有一种说是十只一起射出去。本人的看法是应该是连发,如果是十只一起射出去,那设计上还有什么巧妙能让刘弘感叹神弩之功,一何微妙。此外,魏国大发明家马钧见到了诸葛弩,认为还可以再改进,达到50只。(可令加五倍)十只箭一起射出去还能理解,50只箭一起射出就无法理解了,如果需要一次射出去的箭只多,多造几只并排射就好了,还用什么改进。而且从空气动力学来说,如果一次发射50只,那就把发射的动力平均分布到50只箭上了,会极大的影响射程和威力。别说是三国那会了,就是现在造大炮,也不会去设计什么一次打出去50发炮弹的大炮。武器设计的首要还是射程和威力,多只齐发威力肯定就大大减弱了。所以马钧所言,应该是连发数量,也只有自动上膛技术才值得改进。
但诸葛对于弩的改造,肯定不止这种大弩一种。唐静塞弩记载:西蜀弩名尤多,大者莫逾连弩,十矢谓之群鸦,一矢谓之飞枪,通呼为摧山弩,即孔明所作元戎也。诸葛对于连弩的改造是在自动上膛技术上,这显然不影响他对于单兵弩的改进,而且由于蒲元的铸铁技术作保障,使得他可以在弩箭上大范围推行用铁做的箭镞。前面说过,三国时期,用的箭镞大多是青铜所造,硬度很差,碰到装备盔甲的士兵就用处不大了。用铁制造的箭镞很难得,主要是当时技术水平和产量在限制,而蜀地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诸葛潜心发展,终于使得铁质箭镞可以在军队中大规模使用。
而诸葛连弩,用于什么部队了呢?华阳国志巴志里记载“蜀丞相亮亦发其劲卒三千人为连弩士,遂移家汉中。”那么这3000人应该使用的才是诸葛弩。曹魏自从获得吕布的陷阵营,并且有张辽辅佐培训士兵之后,逐渐掌握了重甲骑兵的技术,虎豹骑多次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曹真传记载,虎豹骑由曹真率领,而曹真后期的主要职务是什么?征蜀护军。在司马懿发家之前,魏在蜀线的防务一直是由曹真负责。蜀国过去估计吃虎豹骑的亏太多了,所以诸葛潜心研究了克制骑兵的战术和武器。诸葛亮集里专门提过对付骑兵的战术:若贼骑来至,徒行以战者,陟岭不便宜,以车蒙陈而待之,地狭者以锯齿。司马昭在灭蜀后下令全军学习诸葛军制,而西晋名将马隆,晋书里记载他对抗骑兵的办法就是依据八阵图,当时凉州鲜卑作乱,马隆自告奋勇要求带3000人去剿匪,晋书记载,马隆的要求就是这3000多人必须都擅长用弓弩,而且能拉得动大弩,“隆募限腰引弩三十六钧、弓四钧,立标简试。自旦至中,得三千五百人,隆曰:「足矣。」”“隆曰:「臣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率之鼓行而西,禀陛下威德,丑虏何足灭哉!」帝许之,乃以隆为武威太守。”马隆率领剿灭鲜卑叛乱的部队是一只纯弓弩手部队。而他的方法则是“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则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也就是与诸葛集所说车蒙陈而待之、狭者以锯齿的思路是一致的。那么也就是说,诸葛的八阵图很可能就是训练弓弩手如何对抗骑兵的一种战法。
有了八阵图这种阵法,又大量使用铁箭簇,诸葛潜心数年,终于找到了对抗重甲骑兵的办法。于是第一次出祁山,魏国举国震惊,震惊的不是别的,就是发现蜀国找到了克制魏国骑兵的办法。
诸葛数次征魏,选的都是祁山一带的山路,原因也是为了这里的地形更容易克制魏国的骑兵。蜀国自从使用了连弩以及铁制箭簇,魏国骑兵的噩梦就来了。裨史类编提过,蜀军还经常使用一种防止骑兵突击的铁蒺藜,至今定军山下还出土了很多这种铁钉。那么看来,诸葛对方魏国骑兵的思路就是用各种器具阻挡骑兵的冲击,然后用强弩强弓在后面一顿乱射。这一战术,后来被马隆改良使用,创造了3500人剿灭鲜卑的战绩。
诸葛这套克制骑兵的战术威力有多大?张合从夏侯渊起,就一直主要防卫蜀国一线,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此外,夏侯渊死后,张合率领的都是魏国的精锐,张合传记载他曾经带领过魏国的核心精锐虎卫虎贲。“遣南北军士三万及分遣武卫、虎贲使卫郃。”但就这样的一个名将,又率领着魏国精锐部队,数次与王平的无当飞军交手,都没占到便宜,先是街亭,蜀军大乱之下,王平的千把人无当飞军愣是吓退了张合的追兵。而后,王平的无当飞军防卫南围,张合攻不下来,最后木门一战,终于葬送在蜀国的弓弩之下。
诸葛改制之前,魏国从吕布一脉相承的重甲骑兵横行天下,最终在铁箭镞以及诸葛的新阵法前被克制住。自此以后,魏对蜀的态度从攻改为守,直到诸葛去世。若论三国精兵,首推一指的应该就是诸葛弓弩兵和吕布流的重甲骑兵。
此外,附上一句,诸葛每每懊恼粮运,实则粮食还不是最急缺的,粮食毕竟那里都有,当地屯田也能解决,恐怕最急需的就是箭只了,前文提过,蜀国铸铁异常发达,但蒲元这种冶炼大师,对水要求非常高,有一个成语蒲元识水就是讲他炼铁太讲究水了。虽然他经常随军出征,但始终大批量的制造恐怕还是要成都后方来解决,毕竟淬火之术是非常复杂的技术,炼铁炉这玩意没法随身携带。而铁箭威力虽大,但消耗恐怕是各军种里最大的,那是个无底洞啊而打着打着,魏国已经慢慢熟悉了蜀军这种武器和战术,所以到了司马懿时期,魏军基本使用的就是防守战术,凭险而据,坚守不出。毕竟弓弩这种武器,只能用来两军对战时杀伤有生力量来使用,而攻坚则非强项。所以这恐怕也就是司马懿后期为什么总是防守,并非惧怕诸葛,而是实在没有其他什么好办法来正面对抗蜀国的弓弩。
但无论如何,诸葛能在冷兵器时期克制重甲骑兵,打的拥有精锐重骑的魏国只能闭门不出,实在是令人佩服。难怪司马昭灭蜀之后,马上就要求全军学习蜀军军制,并作为之后晋国军队的蓝本。所以诸葛每患粮运,恐怕最患的还是蜀国制的铁箭镞等武器。
诸葛实际上在寻找铁矿上下了很多的精力,多地都记载他曾派人来寻铁矿石,例如:《元和志》:陵州始建县东南有铁山,出铁。诸葛亮取为兵器,其铁刚利,堪充贡焉。
《周地图》云:蒲亭县有铁山,诸葛武侯取为刀剑,宇文度封为铁山侯。
《嘉定府志》:铁山从仁寿来,横亘井、犍、荣、威间数百里,产铁。武侯取铸兵器。
《方舆纪要》:铁钻山在崇宁县西六里,武侯铸铁钻于此,以造军器。
《方舆纪要》:铁溪河子邛州流入新津,注于皂江,相传诸葛武侯曾烹铁于此。
而且诸葛南征孟获时,就曾在当地驻营造箭,据说四川的打箭炉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四川通志》:昔武侯南征,命郭达造箭于此,其炉犹存,故名打箭炉。时有青羊绕山而行,夷人不敢轻至。虽然这个只是传说,但也从一方面证实了蜀军对弓箭的需求量大。
从诸葛寻求铁矿的轨迹看,多次往蜀的北方找铁矿并设立合适的炼铁场所,包括剑门名称的来源也是因为据说他派人在此炼剑,某一方面也说明诸葛意图,炼铁场所要方便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