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重生之大总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光绪二年,宋骁飞赶回厩后,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欣的权力斗争再次白热化,李鸿章再次面临站队问题。
这一次,宋骁飞的想法,是将恭亲王和清流都连根拔起,全部扳倒。
当然,这需要争取慈禧太后的支持,幸运的是,这时候,慈禧太后扳倒恭亲王和清流的愿望,明显比宋骁飞要强烈得多。
慈禧和恭亲王这对反目的“情侣”,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说到底,还是权力的斗争。
光绪皇帝即位后,清廷的政治权力格局发生了变化:两宫太后依旧垂帘听政,慈安太后还是名义上的一号人物,慈禧只能算“女二号”,恭亲王继续主管总理衙门和军机处,权力依然很大,尤其是军机处,基本没变化,还是恭亲王的地盘。慈禧公开说,军机处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阎王殿”,而“鬼子六”恭亲王就是“阎王爷”。
而军机处在清朝地位特殊,从雍正年间开始,军机处虽然都是兼职,但总揽军政大权,凌驾于六部之上,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加中.央军.委,所以军机大臣地位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加上两宫太后,就是大清的最高决策机关。
慈禧一直都想染指军机处,但没什么效果。李鸿章虽然深得慈禧的信任,官居一品,但在军机处也是靠边站的人物。光绪元年的军机处由五人组成,即恭亲王奕欣、武英殿大学士文祥、协办大学士宝?、协办大学士沈桂芬、工部尚书李鸿藻,其中只有李鸿藻一人还是慈禧太后以“帝师”的名义安插进去的,其他四人都是恭亲王的“死党”。
慈禧太后拉拢慈安太后,在光绪皇帝即位的问题上独断专行,绕过了军机处,对固守正统的清流大臣也是极大的刺激,他们认为慈禧违背了清朝祖制。光绪登基,恭亲王虽措手不及,但很快稳住了脚跟,联合“清流”大臣开始反击。
就在光绪登基不久,内阁侍读学士广安就受恭亲王的指使,上奏了一折子,请求把光绪皇帝即位的事立个“铁券”,永不变更,言下之意,是防止慈禧再生花样,废了光绪皇帝再立新君。更让慈禧不可接受的是,广安要求召开王公、六部、九卿扩大会议,进行讨论,慈禧大怒,将广安流放,发配边疆。
不过,“清流”有一点让恭亲王和世人都很看重,就是“不怕死”,敢于“死谏”。
慈禧好不容易把广安制造的舆论压制下去,吏部主事吴可跳出来,他更为激进,当时阿鲁特皇后没有死,还怀着身孕,他要求光绪皇帝死后,必须立同治皇帝的子嗣为皇位继承人,为了制造轰动效应,他义无反顾地选择到同治帝陵墓附近服毒自尽。
几千年来,大臣死节是中国人最欣赏的,不管他的要求合不合理,慈禧太后马上变得很被动。
吴可死后,朝野震惊,恭亲王不但没有压制舆论,还在军机处里讨论此事,这次连李鸿藻都觉得自己身为臣子,应该站在恭亲王的那一边。慈禧很孤立,地位也岌岌可危,她强烈地意识到,如果掌控不了军机处,她就难以成为大清名副其实的“一号人物”。
慈禧下决心对付恭亲王奕欣和清流大臣,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她目光长远,看到了“十年”之后。她眼看光绪皇帝一天天长大,如果不把强势的奕欣和不要命的清流大臣扳倒,一旦等到光绪皇帝到了亲政的年纪,慈安绝对会表态退出垂帘听政,她到时候孤掌难鸣,绝不可能再像对待同治皇帝那样,对光绪皇帝的亲政一拖再拖。
而打击恭亲王的机会,很快来了。
光绪二年,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文祥病故。文祥是1861年北京政变的老臣,他和宝?多年来一直是恭亲王的左膀右臂,他一死,军机大臣的位置就空出来一个,慈禧太后最先想到了帅叔李鸿章。
晚上,李鸿章和幕僚在庭院商议此事时,盛宣怀、李凤苞、张树声都建议他入军机,毕竟汉臣当军机大臣是难得的荣耀和机遇。
宋骁飞抬头望着一轮昏月,没有说话。李鸿章问他的意见,宋骁飞说:“上次恩师批评我没有搞清朝廷的情况,我特意补了一下功课。... -->>
光绪二年,宋骁飞赶回厩后,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欣的权力斗争再次白热化,李鸿章再次面临站队问题。
这一次,宋骁飞的想法,是将恭亲王和清流都连根拔起,全部扳倒。
当然,这需要争取慈禧太后的支持,幸运的是,这时候,慈禧太后扳倒恭亲王和清流的愿望,明显比宋骁飞要强烈得多。
慈禧和恭亲王这对反目的“情侣”,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说到底,还是权力的斗争。
光绪皇帝即位后,清廷的政治权力格局发生了变化:两宫太后依旧垂帘听政,慈安太后还是名义上的一号人物,慈禧只能算“女二号”,恭亲王继续主管总理衙门和军机处,权力依然很大,尤其是军机处,基本没变化,还是恭亲王的地盘。慈禧公开说,军机处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阎王殿”,而“鬼子六”恭亲王就是“阎王爷”。
而军机处在清朝地位特殊,从雍正年间开始,军机处虽然都是兼职,但总揽军政大权,凌驾于六部之上,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加中.央军.委,所以军机大臣地位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加上两宫太后,就是大清的最高决策机关。
慈禧一直都想染指军机处,但没什么效果。李鸿章虽然深得慈禧的信任,官居一品,但在军机处也是靠边站的人物。光绪元年的军机处由五人组成,即恭亲王奕欣、武英殿大学士文祥、协办大学士宝?、协办大学士沈桂芬、工部尚书李鸿藻,其中只有李鸿藻一人还是慈禧太后以“帝师”的名义安插进去的,其他四人都是恭亲王的“死党”。
慈禧太后拉拢慈安太后,在光绪皇帝即位的问题上独断专行,绕过了军机处,对固守正统的清流大臣也是极大的刺激,他们认为慈禧违背了清朝祖制。光绪登基,恭亲王虽措手不及,但很快稳住了脚跟,联合“清流”大臣开始反击。
就在光绪登基不久,内阁侍读学士广安就受恭亲王的指使,上奏了一折子,请求把光绪皇帝即位的事立个“铁券”,永不变更,言下之意,是防止慈禧再生花样,废了光绪皇帝再立新君。更让慈禧不可接受的是,广安要求召开王公、六部、九卿扩大会议,进行讨论,慈禧大怒,将广安流放,发配边疆。
不过,“清流”有一点让恭亲王和世人都很看重,就是“不怕死”,敢于“死谏”。
慈禧好不容易把广安制造的舆论压制下去,吏部主事吴可跳出来,他更为激进,当时阿鲁特皇后没有死,还怀着身孕,他要求光绪皇帝死后,必须立同治皇帝的子嗣为皇位继承人,为了制造轰动效应,他义无反顾地选择到同治帝陵墓附近服毒自尽。
几千年来,大臣死节是中国人最欣赏的,不管他的要求合不合理,慈禧太后马上变得很被动。
吴可死后,朝野震惊,恭亲王不但没有压制舆论,还在军机处里讨论此事,这次连李鸿藻都觉得自己身为臣子,应该站在恭亲王的那一边。慈禧很孤立,地位也岌岌可危,她强烈地意识到,如果掌控不了军机处,她就难以成为大清名副其实的“一号人物”。
慈禧下决心对付恭亲王奕欣和清流大臣,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她目光长远,看到了“十年”之后。她眼看光绪皇帝一天天长大,如果不把强势的奕欣和不要命的清流大臣扳倒,一旦等到光绪皇帝到了亲政的年纪,慈安绝对会表态退出垂帘听政,她到时候孤掌难鸣,绝不可能再像对待同治皇帝那样,对光绪皇帝的亲政一拖再拖。
而打击恭亲王的机会,很快来了。
光绪二年,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文祥病故。文祥是1861年北京政变的老臣,他和宝?多年来一直是恭亲王的左膀右臂,他一死,军机大臣的位置就空出来一个,慈禧太后最先想到了帅叔李鸿章。
晚上,李鸿章和幕僚在庭院商议此事时,盛宣怀、李凤苞、张树声都建议他入军机,毕竟汉臣当军机大臣是难得的荣耀和机遇。
宋骁飞抬头望着一轮昏月,没有说话。李鸿章问他的意见,宋骁飞说:“上次恩师批评我没有搞清朝廷的情况,我特意补了一下功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