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大明军工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次殿试名为恩科,并没有点什么状元、榜眼、探花,只是纯为选拔人才而已,当然,被我们崇正皇帝朱慈炅选中的人升官发财那是免不了的,现在大明的人都知道,皇上提拔官员那叫一个不拘一格啊,只要被他看上了,那升官的速度绝对如同火箭一般。
其实,朱慈炅并不是胡乱提拔,能被他看上的基本上是青史留名的大忠臣,这些人本身就才能与忠诚齐备,又经过了历史的考验,用起来自然无需担心什么。
不过这次这两位他还真没听说过,所以他并没有马上提拔,而是先让两人回去休息,至于这个官职,要等他看完了他们的资料再说。
这次来殿试的人本来就经过了东厂的严密考察,他们的个人履历东厂自然调查的一清二楚,只是资料太多,朱慈炅事先懒得一一查看而已,反正只有选上的人他才会提拔,到时候再看被选拔之人的资料省事多了。
朱慈炅回到自己的私人书房后便吩咐曹化淳将徐孚远和夏允彝资料取来,曹化淳出去吩咐了一声,很快便有两个太监各捧着一沓资料弯腰走进来,跪地双手举到朱慈炅跟前。
这两人以后可至关重要,不能有一点问题,所以朱慈炅接过资料后便认真的看起来。
刚一打开徐孚远的资料朱慈炅便是一愣,这徐孚远竟然是南直隶松江华亭人,那可是他恩师徐光启的家乡,他与恩师是同一个地方人,又都姓徐,不会是什么亲戚吧!他赶紧往后看去,结果,两人并不是什么亲戚,不过这徐孚远出身也不低,他曾祖父的兄长竟然是嘉靖和万历两朝的首辅徐阶!
既是名门之后,品行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果然,这徐孚远常怀报国之心,读书发奋刻苦,尝与奉天知府陈子龙主编《皇明经世文编》,高中进士之后随陈子龙远赴辽东,任海州知州,做事兢兢业业,虽为一州之尊却经常下田间地头,与平民百姓一起劳作,鼓励生产,可以说辽东的大丰收,他功不可没。
人才啊,朱慈炅没想到,他这选拔人来学习电磁学知识呢,却选拔出一位如此勤勉的官员,能得到东厂如此评价,为官肯定没得话说,这样的人自然要大力提拔。
能觅得如此良才,朱慈炅心情好到不行,他对后面的夏允彝要求已经不是那么高了,想着大概看看就行了,只要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就一并教了,反正教一个也是教,教两个也是教,教完让他给徐孚远当副手就行了。
他随意翻开夏允彝的资料一看,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这夏允彝竟然也是南直隶松江华亭人!
只是他不是什么名门之后,但却比徐孚远还出名,陈子龙对他的器重尤在徐孚远之上,直接把他拉去奉天府当副手,任知府同知。此人做事更为勤勉,协助陈子龙把奉天下面各州县管理的井井有条,可以说辽东的大丰收就是他和陈子龙主持的结果。
世上竟然有如此凑巧之事,这两人包括陈子龙,难道松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竟然出了如此多的人才,虽说那里是后世的上海滩,但这会儿还只是个普通的小县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啊,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朱慈炅正觉得奇怪呢,外面突然传来曹化淳的通报声:“启禀皇上,徐光启徐大人求见。”
正巧,恩师也是松江人,正好问问他,朱慈炅急忙道:“快宣。”
很快,徐光启便出现在门口,他并不是一个人过来的,后面还跟着王承恩和五个太监,那五个太监手里都捧着也个方形木盘,木盘上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一沓沓的奏折。
这是要让朱慈炅批阅奏折吗?当然不是,我们的崇正皇帝可没有批阅奏折的习惯,看到那比小学生家庭作业还多的奏折他就头疼,哪里会去干那苦差。
貌似他的御用批阅工朱由检亲王已经去欧陆了,这奏折又必须天天批阅,怎么办呢?
这事自然难不倒朱慈炅,宫中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也是专门帮皇上批阅奏折的,他干脆让几个秉笔太监轮流批阅,不过,他可不像先皇天启帝把批阅奏折的大权完全交给秉笔太监,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他规定,每天的奏折批阅完以后都必须拿过来让他检查。
不过,他这个检查并不是全检,除了十来封重要的奏折他要过目之外,其他的普通奏折他只是抽个十来份看看,这就跟后世检查大批量产品一样,没百件或者千件里面抽查一件,如果抽查出了问题,那这批产品就麻烦了,同样,他如果抽查一封有问题的奏折,那这个秉笔太监就麻烦了。
另外他还安排了内阁大学士每天轮流监督,每份奏折的批红都经过了内阁大学士的检查,这样双重检查之下出问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且秉笔太监也不敢仗着批阅奏折的权力胡来。
本来徐光启是不用轮班的,毕竟他都七十多岁了,朱慈炅都害怕他休息不够,怎么会让他劳累呢,但... -->>
这次殿试名为恩科,并没有点什么状元、榜眼、探花,只是纯为选拔人才而已,当然,被我们崇正皇帝朱慈炅选中的人升官发财那是免不了的,现在大明的人都知道,皇上提拔官员那叫一个不拘一格啊,只要被他看上了,那升官的速度绝对如同火箭一般。
其实,朱慈炅并不是胡乱提拔,能被他看上的基本上是青史留名的大忠臣,这些人本身就才能与忠诚齐备,又经过了历史的考验,用起来自然无需担心什么。
不过这次这两位他还真没听说过,所以他并没有马上提拔,而是先让两人回去休息,至于这个官职,要等他看完了他们的资料再说。
这次来殿试的人本来就经过了东厂的严密考察,他们的个人履历东厂自然调查的一清二楚,只是资料太多,朱慈炅事先懒得一一查看而已,反正只有选上的人他才会提拔,到时候再看被选拔之人的资料省事多了。
朱慈炅回到自己的私人书房后便吩咐曹化淳将徐孚远和夏允彝资料取来,曹化淳出去吩咐了一声,很快便有两个太监各捧着一沓资料弯腰走进来,跪地双手举到朱慈炅跟前。
这两人以后可至关重要,不能有一点问题,所以朱慈炅接过资料后便认真的看起来。
刚一打开徐孚远的资料朱慈炅便是一愣,这徐孚远竟然是南直隶松江华亭人,那可是他恩师徐光启的家乡,他与恩师是同一个地方人,又都姓徐,不会是什么亲戚吧!他赶紧往后看去,结果,两人并不是什么亲戚,不过这徐孚远出身也不低,他曾祖父的兄长竟然是嘉靖和万历两朝的首辅徐阶!
既是名门之后,品行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果然,这徐孚远常怀报国之心,读书发奋刻苦,尝与奉天知府陈子龙主编《皇明经世文编》,高中进士之后随陈子龙远赴辽东,任海州知州,做事兢兢业业,虽为一州之尊却经常下田间地头,与平民百姓一起劳作,鼓励生产,可以说辽东的大丰收,他功不可没。
人才啊,朱慈炅没想到,他这选拔人来学习电磁学知识呢,却选拔出一位如此勤勉的官员,能得到东厂如此评价,为官肯定没得话说,这样的人自然要大力提拔。
能觅得如此良才,朱慈炅心情好到不行,他对后面的夏允彝要求已经不是那么高了,想着大概看看就行了,只要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就一并教了,反正教一个也是教,教两个也是教,教完让他给徐孚远当副手就行了。
他随意翻开夏允彝的资料一看,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这夏允彝竟然也是南直隶松江华亭人!
只是他不是什么名门之后,但却比徐孚远还出名,陈子龙对他的器重尤在徐孚远之上,直接把他拉去奉天府当副手,任知府同知。此人做事更为勤勉,协助陈子龙把奉天下面各州县管理的井井有条,可以说辽东的大丰收就是他和陈子龙主持的结果。
世上竟然有如此凑巧之事,这两人包括陈子龙,难道松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竟然出了如此多的人才,虽说那里是后世的上海滩,但这会儿还只是个普通的小县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啊,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朱慈炅正觉得奇怪呢,外面突然传来曹化淳的通报声:“启禀皇上,徐光启徐大人求见。”
正巧,恩师也是松江人,正好问问他,朱慈炅急忙道:“快宣。”
很快,徐光启便出现在门口,他并不是一个人过来的,后面还跟着王承恩和五个太监,那五个太监手里都捧着也个方形木盘,木盘上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一沓沓的奏折。
这是要让朱慈炅批阅奏折吗?当然不是,我们的崇正皇帝可没有批阅奏折的习惯,看到那比小学生家庭作业还多的奏折他就头疼,哪里会去干那苦差。
貌似他的御用批阅工朱由检亲王已经去欧陆了,这奏折又必须天天批阅,怎么办呢?
这事自然难不倒朱慈炅,宫中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也是专门帮皇上批阅奏折的,他干脆让几个秉笔太监轮流批阅,不过,他可不像先皇天启帝把批阅奏折的大权完全交给秉笔太监,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他规定,每天的奏折批阅完以后都必须拿过来让他检查。
不过,他这个检查并不是全检,除了十来封重要的奏折他要过目之外,其他的普通奏折他只是抽个十来份看看,这就跟后世检查大批量产品一样,没百件或者千件里面抽查一件,如果抽查出了问题,那这批产品就麻烦了,同样,他如果抽查一封有问题的奏折,那这个秉笔太监就麻烦了。
另外他还安排了内阁大学士每天轮流监督,每份奏折的批红都经过了内阁大学士的检查,这样双重检查之下出问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且秉笔太监也不敢仗着批阅奏折的权力胡来。
本来徐光启是不用轮班的,毕竟他都七十多岁了,朱慈炅都害怕他休息不够,怎么会让他劳累呢,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